快點來登入喔~!!
《1901年:一個帝國的背影(連載完)》大沽口炮台和中國姦細(4)
中國人藏匿食物的本領世界第一。尋找食物的官兵在接近中午11時的時候最後絕望了,他們開始返回。眼看就要走到車站了,四周突然響起密集的槍聲,飢餓疲憊的德國人和俄國人立即臥倒,在車站上為撤退做最後準備的聯軍官兵們也頓時亂成一團。廊坊車站的聯軍遭到了幾天以來最猛烈的襲擊。這就是中國史料上用興奮的字句被反覆描述、至今每年仍然享受著紀念、在帝國的那段苦難時光裡惟一可以被稱之為勝利的"廊坊大捷"。大捷發生在1900年6月18日。襲擊一開始,聯軍們立即感覺到這次襲擊和往常不一樣。廊坊一戰,是中華帝國正規軍首次正式參加對外國聯軍的阻擊戰鬥。在遲疑了很久之後,帝國正規軍終於明白,在這個時刻,他們應該和民眾站在一起,具體地說,應該和義和團們站在一起,一致面對列強。雖然帝國的軍隊肯定是得到了朝廷的指令才參加作戰的,但是,帝國的官兵無一例外都是農民子弟,僅僅在昨天還執行追殺義和團任務的他們,一旦得到與義和團們一起殺洋人的指令,就異常兇猛起來。帝國的軍隊是剛剛從北京方向開來的甘軍,人數約三千。甘軍的騎兵沖在最前面,紛亂的馬蹄下泥土飛濺,馬刀寒光亂閃。騎兵的後面是步兵,全部是新式步槍,他們在衝擊中發出低沉的"嗚嗚"的怒吼。步兵的後面,跟隨著一眼望不到邊際的義和團的人群。這片服裝顏色雜亂的人群沒有戰鬥隊形,手中拿的武器也是五花八門:新式的槍支、土製的大刀和長矛以及各種奇形怪狀的農具。倉促迎戰的聯軍立即在車站的建築物上架起機槍,向急促奔來的帝國騎兵射擊。在密集子彈的打擊下,帝國騎兵的衝擊隊形被打亂,騎兵們躲開正面的射擊,開始轉向聯軍的右翼。右翼是德軍的陣地,帝國騎兵的衝擊波剛剛被德軍遏製,跟隨騎兵而來的步兵和義和團的農民們就衝到了陣地前,於是沒有任何喘息,雙方進入了肉搏狀態。帝國騎兵的騎術高超,但是肉搏時的劍術卻在西方人之下,在拚殺中不見優勢。聯軍爭取到在建築物上部署阻擊火力的時間,尤其是多挺機槍的架設完畢,給帝國的騎兵造成很大的殺傷。帝國步兵無疑是勇敢的,但是,車站四周的地形極其平坦,沒有任何可以掩護前進的障礙物,聯軍的火炮異常猛烈,帝國步兵的衝擊也開始受阻。這時,義和團的農民們超越了帝國步兵開始成為前鋒,在如雨的槍彈下,年輕的農民成片地倒下,他們永遠地"睡"在了帝國北方的田野之中。參戰的聯軍官兵有這樣的回憶:這場戰鬥非常艱苦,中國士兵裝備有新式毛瑟槍和門立式來複槍,但他們只是隨意開火,否則聯軍將損失更大……義和團也裝備了同樣精良的步槍(顯然是由清帝國政府提供的),但幸好他們並不會使用,他們的槍打得太高了,明顯不習慣使用瞄準器,因此火力太高而未對聯軍造成嚴重傷亡。如果這支軍隊的訓練也像其裝備一樣精良的話,聯軍的裝甲車隊將根本不可能逃脫。(英)薩維奇·蘭德爾:《中國與聯軍》。兩個小時之後,戰鬥以"中**隊和義和團紛亂地退卻"結束。雙方陣亡的統計是:中方陣亡約500人;聯軍陣亡6人。當天,西摩爾不敢再遲疑,立即將部隊以乘火車的形式撤退到楊村。到達楊村之後,他發現通往天津的鐵路已經再次被義和團破壞。西摩爾沒有修復的時間和勇氣了,於是命令部隊放棄火車,沿著運河水路繼續撤退。19日下午,西摩爾的聯軍開始從水路撤退。從這一天起,他們的噩夢開始了。聯軍剛剛離開楊村車站,身後就燃起了大火,義和團把聯軍乘坐的帶有50節車廂的火車全部點燃了。聯軍隻搶到了四隻小船,船上載滿了輜重和傷員,其餘的所有官兵一律步行。由於北運河水淺,河道狹窄,行船只能靠人力岸上拉縴,於是聯軍的官兵們還要充當縴夫。沿著帝國古老運河的兩岸行進的是一支狼狽不堪的洋人們的隊伍。沒有食品和水,飢餓和疾病令每一個人都露出絕望的神情。軍裝已經看不出原來的顏色,滿臉血汙和泥土,黃色的頭髮蓬亂骯髒,藍色的眼睛暗淡無光。在軍官們的催促下,粗大的纖繩勒在士兵們的肩章上,他們伏著身體,艱難地行進在中國泥濘的土地之上。一切幻想都破滅了,現在只能聽任命運的擺佈,最好的結局是活著逃離這片國土。然而可怕的是,義和團的攻擊又開始了,一次又一次,規模大小不一,但給聯軍官兵帶來的恐懼和焦躁是一樣的。沿著北運河兩岸,幾乎每隔一公裡就會出現一座中國人的村莊,而每一座村莊都會成為聯軍官兵們魂飛魄散的鬼門關。這些村莊周圍有一望無際的青紗帳和縱橫交錯的溝渠,打那裏面,不一定什麼時候就會突然衝出數量不等的中國農民,他們殺聲震天地撲來,聯軍官兵們幾乎每走幾步,就要被迫展開戰鬥隊行進行抵抗:沿河散佈著許多有樹的村莊,幾乎每一個村莊都被義和團佔據著。由於有高大的有土牆的房屋,樹木叢生,而且四處全是無樹地區,是很容易防守的。我們得到的第一個教訓是:攻擊不防守一定得準備多損失掉四五倍才行。我們必須攜帶機槍和輕型野戰炮參加戰鬥,因為義和團有散炮、六磅炮、機關炮、大型土炮、抬槍,而且經常有防禦工事保護著。璧閣銜:《在華一月記》。中華帝**隊的騎兵和炮隊一直跟隨著撤退中的西摩爾聯軍的左翼。令聯軍們奇怪的是,帝國的軍隊從此沒有進行過一次直接的衝擊,而採用的是與義和團的農民們沒什麼兩樣的騷擾戰術。每當聯軍受到義和團的進攻而停止下來阻擊的時候,帝**隊就遠遠地開炮射擊,炮彈在聯軍的阻擊陣地上爆炸,傷亡時刻在發生。聯軍派出小分隊向帝**隊的炮兵陣地衝擊,帝**隊跑了,轉眼間便沒了蹤影。但是,不一會兒又出現了,等著義和團進攻時再發射炮彈。聯軍的官兵們在運河裏無論撈到什麼都往嘴裏塞。"由於戰爭和飢荒,這條河裏流淌的不是清澈的河水,而是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他們把撈上來的"亂七八糟的東西"在行軍鍋裡隨便地煮一下,無論死豬或者樹葉子,然後連最難啃的骨頭一起全部吞到肚子裏。傷員和病員越來越多,擁擠在沒有任何治療設備和藥品的烈日下的小木船上。最後,聯軍開始殺軍馬充饑,而矛盾是,軍馬被殺,輜重就得扔掉。沿著運河撤退的聯軍在這樣的情況下,每天的行進速度不到10公裡。到達北倉的時候,聯軍傷亡人數已經達到150人,其中包括西摩爾的參謀長澤力克上校。緊接著,聯軍在穆家寨附近又遭到天津義和團首領曹福田率領的義和團大隊的攻擊,損失再次增加,以至於白天不敢再行軍。接近天津城的時候,聯軍遇到一個擋在其退路上的帝國要塞:西沽武器庫。西摩爾命令部隊繞行,盡量避免和帝**隊發生戰鬥。但是,當聯軍沿著武器庫圍牆外面的河道順流而下的時候,他們被發現了。兩個"身穿紅褲子、扎紅腰帶、纏紅頭巾"的中國人突然從武器庫大門出來,站在河岸上喊:"幹什麼的?"聯軍的前鋒是美國士兵。慌張的美國人中有個會說中國話的下層軍官,竟然如此直率地回答:"外國人,到天津去!"兩個中國人說:"好的!"接著,就開槍了。原來,帝國在天津地區最大的武器庫,目前竟全部由義和團的農民們把守著。當聯軍的全部船隻暴露在義和團的火力之下的時候,聯軍除了強攻之外,沒有任何其他的選擇了。一個英**官後來回憶:"如果我們面前不是義和團的話,我們沒有一個人能夠活著回來。"在聯軍的火力掩護下,英國少校鍾斯通率領海軍陸戰隊隊員開始強行衝擊。而西摩爾親自帶領另一支部隊從下遊過河,試圖包抄武器庫的後門。武器庫裡的義和團有幾千人,但是,他們都是剛剛收完麥子的農民,沒有一個人有過戰鬥的經歷,他們甚至連槍都不會使用。在聯軍的前後夾擊下,聯軍原本認為堅固無比的帝國武器庫竟然被打開了,尤其是聯軍把武器庫的一座角樓轟塌之後,義和團完全喪失了抵抗的力量,農民們胡亂放了一陣槍之後,開始四處跑散,一大群義和團農民被聯軍抓住,立即全部被槍決於武器庫的圍牆之下。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