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1901年:一個帝國的背影(連載完)》曬儀仗和玩電報(4)
當日,慈禧下旨,停止進攻使館。這是帝國政府第二次停止進攻使館了,直接的原因是天津城的陷落。

慈禧害怕了。根據《劍橋晚清史》的說法,7月22日左右,也就是帝國政府宣戰一個月之後的幾天,是"關鍵性的日子",所謂"關鍵",是指中華帝國與各國聯軍的軍事衝突有終止的可能。

天津的聯軍已經出發向北京進軍,慈禧太后感到了絕望。她除了宣佈停止進攻使館之外,再次向各國發出了北京的使館、公使和家眷沒有危險的信息。

為了加強這個信息,總理衙門甚至把一些公使和家眷接進了衙門,"以便為他們的回國做出安排",同時還給使館送去了大量的生活用品。

更重要的是,朝廷應南方的13位大臣的聯名奏摺,正式任命李鴻章為北洋大臣和直隸總督,並且"全權辦理議和事務"。

李鴻章已經從廣州北上。天津的聯軍,沒有立即向北京進攻。但是,在這個"關鍵性的日子",京城裏出現了一個人物,他的出現使時局驟變。

這個人叫做李秉衡。李秉衡,奉天(今遼寧)海城人,號鑒堂,人稱"鑒帥",時年70歲。

這個東北人性情剛烈,據說為官耿直廉潔,並且敢負責任。捐納縣丞出身,先後任冀州知州、永平知府、浙江按察使、廣西按察使。

1885年中法戰爭時,廣西巡撫戰敗,他接任廣西巡撫,配合馮子材,創造了帝國中外戰爭史中不多見的一場勝利,史稱"諒山大捷"。

1897年他出任山東巡撫的時候,是義和團的堅決支持者和對抗德軍的主要官員,朝廷迫於洋人的壓力將他調任四川巡撫,洋人還是不滿意,最終他被朝廷革職。

可是,沒多久,在一些大臣的力薦之下,本來就不是真心將他革職的朝廷又任命他為"長江巡閱水師大臣"。

義和團進京之後,東南各省大臣聯名上奏請求"剿匪",李鴻章邀請他在聯名的奏摺上簽名,礙著面子,他簽了,但是他依舊保持著自己的政治見解,那就是支持義和團的滅洋行動。

天津前線危機,帝國政府曾向南方各省發出"帶兵北上勤王"的上諭,但是至今沒見一兵一卒到達北京。

李秉衡完全可以在南方自保身家,但是他決心和洋人一拚。他認為,洋人們"專長水技不善陸?

戰","引之深入,必盡殲之"。他招募兵勇十六行營北上,結果沒走到半路,士兵們都跑光了。

於是這個老頭返回南京,重新招募兵勇,再次北上。李秉衡的到來,使心慌意亂的慈禧如同黑夜裏突然看到了一絲曙光,欣喜異常,第二天就召見了他。

70歲的老人風塵僕僕,面色雖蒼老,但精神矍鑠。慈禧誇獎了他的對朝廷的忠心之後,詢問他對時局的看法,他毫不猶豫地表示:既已開戰,不能言和。

這樣的話不是出於端郡王這樣不會帶兵打仗的人之口,而是一位有沙場經驗的老將軍說的,使慈禧的精神為之一振。

可事實是,帝國的軍隊"不濟事",義和團的"法術"又不靈,如果"不能言和",仗該怎麼打?

李秉衡:"同仇敵愾實屬難得,萬不可失。"慈禧:"可拳民入京,一味嘩擾,我看不可恃。

"李秉衡:"是督率不善,用兵法部勒即可。"慈禧:"有大臣意在議和,你意如何?

"李秉衡:"能戰始能和。既已開戰,斷無不戰而和之理。若和,也在戰後而和。

我請求上前線決一死戰!"慈禧很久沒有感到如此振奮了。她立即下旨,所有來到北京"勤王"的部隊都歸李秉衡指揮,命李秉衡為"辦武衛軍事務"。

後人對這個年邁的帝國軍人的評價不一,甚至相左,尤其是在他對待義和團的態度上。

但是,此刻,作為一輩子和戰爭打交道的人,李秉衡不可能不知道這樣一個簡單的常識:縱然他有千般雄心,萬丈豪情,也抵擋不住聯軍的槍炮。

即使假定他對自己和自己的官兵以及跟隨他的義和團的農民們,抱有隱約的希望的話,他也知道他的出征凶多吉少。

他知道戰場不是遊戲場。僅憑迎著踏入國土的外國軍隊而上這一點,他的身上張揚出了一股民族血性。

況且他所說的"能戰始能和",確是真理。如他所料,他帶兵迎敵之後便不得已而潰敗,他在完全有條件逃亡的情況下選擇了自殺,而他的自殺和裕祿的自殺又是另一種境界,從這一點上看,這個東北漢子的性格令人神往。

李秉衡到達京城的最嚴重的後果是導致慈禧重新建立了與聯軍繼續軍事對抗的信心,使剛剛出現的可能避免戰事擴大的希望最後完全破滅了。

慈禧給各國元首發出的電報終於有了迴音,回電來自紐約:美國總統向中國皇帝致意:我已收到陛下7月19日來函,欣悉陛下認識到,美國政府和人民對中國除了希望正義和公平之外別無他求這一事實。

我們派軍隊到中國的目的,是從嚴重危險中營救美國公使館,同時保護那些旅居中國並享有受條約和國際法保證之權利的美國人的生命財產。

已向貴國派遣軍隊的所有國家都公開了同樣的目的。我從陛下的信中得知:那些擾亂中國的和平、殺害德國公使和日本使館成員、現仍在北京圍困著那些倖存的各國外交官的暴徒們,不僅沒有得到陛下的任何贊助和慫恿,而且實際上是對皇權的反叛。

如果是這種情況,我最鄭重地促請陛下政府:1公開證實外國公使是否還在世,如果還在,他們的現狀如何。

2讓各國外交使節直接、自由地與各自的政府取得聯繫,排除威脅他們生命和自由的一切危險。

3使中國的朝廷與援軍保持聯繫,以保證在解放公使館、保護外國人以及恢復秩序方面彼此合作。

如若這些目的均告實現,本政府相信,對於和平解決這次動亂所引起的一切問題,各國將不會存在任何障礙。

同時,本政府在取得其他國家的同意後,將樂於以此目的為陛下進行友好的斡旋。

威廉·麥金萊1900年7月23日《百年書信集》卷一,侯書森主編,改革出版社1998年10月版,第43頁。

就在美國總統的回電到達北京的時候,在慈禧的授意下,經過短暫的停歇後,帝國軍民對外國使館的攻擊又重新開始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