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還原歷史真相:東亞三國的近現代史(選載)》在日朝鮮人爭取權利的鬥爭
戰後,在日朝鮮人為維護民族教育等權利,展開了不屈不撓的廢除差別的運動。

日本戰敗後,在日朝鮮人首先面臨的問題是要恢復在殖民地時代被剝奪了的朝鮮的語言和文化歷史,建立民族教育的學校。然而,日本政府依仗盟軍最高司令部的支持,於1948年發布通告,以那些人是日本國籍為由要求他們接受日本的教育,而計劃關閉(在日朝鮮人)民族學校。

對此,各地的在日朝鮮人為保護學校進行了激烈的抵抗。在這一過程中,日本警官開槍奪去了一名16歲的在日少年的生命(阪神教育鬥爭),幾乎所有的學校遭到關閉、取消。可是,在日朝鮮人繼續為保護自己的民族教育而戰鬥,自主再建了民族學校。到2000年7月,朝鮮學校從小學到大學發展到131所,在校大中小學生約2萬人。

另一方面,在日朝鮮人雖然已經延續了幾代,但是在就業、住房、養老金、兒童醫療、戰後補償等方面依舊存在國籍差別的不同待遇。他們於1970年提出了要求廢除就職差別的訴訟。日本各地掀起了支援運動,1974年他們獲得了全面性的勝訴。

20世紀80年代,以在日朝鮮人為中心,各種國籍的在日外國人展開了反對在外國人登錄證上按指紋的運動,因為這只是要求外國人履行的義務。2000年,這一制度被全面廢除。許多日本人意識到這些運動針對的是日本社會的存在差別性制度,是「日本人的問題」,所以也積極地參加這些運動。

可是,問題並未完全解決。在日朝鮮人(韓國籍、朝鮮籍、日本籍)的第二代到第五代中的絕大多數在日本的學校中上學,對本民族語言和文化、歷史的了解並不充分。而在朝鮮學校畢業,一旦入日本的國立大學,則在入學考試資格等方面有諸種限制,仍舊處於不利的狀態。他們還必須隨身攜帶外國人登記證,與日本國民交納同樣的稅金,卻沒有參政權。因此,推進保護民族教育運動、廢除差別制度運動、要求獲得地方參政權運動、要求戰後補償運動直到現在也仍在持續進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