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還原歷史真相:東亞三國的近現代史(選載)》中韓邦交的建立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形成了冷戰局面。在冷戰體系下,韓國和中國之間沒有相互交流的機會。但是隨著冷戰體系的逐步瓦解,國際形勢趨向和解,兩國之間的關係再度開始向密切的方向發展。那麼,中韓建交以後,兩國間到底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中韓關係的中斷與恢復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並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建立了外交關係。進入70年代,中國相繼同日本、美國等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韓國與中國也彼此認識到了恢復正常關係的必要性。

1983年發生的中國一架民航客機被劫持在韓國臨時著陸事件,成為兩國間非正式接觸的開端*。為解決該事件,中國高層領導人訪問了韓國,韓國也真誠地為中國提供便利。以此為契機,1984年起,中國國內的朝鮮族與韓國人可以互相探親訪友。中國體育代表團還參加了1986年在漢城舉辦的亞運會以及1988年在漢城舉辦的奧運會。韓國人也可以到中國旅行,兩國的國民也相互間有了好感。

中國與韓國外交關係的建立

新中國自建國以來一直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保持密切聯繫,韓國也重視已同其建立「外交關係」的中國台灣的聯繫,再加上當時朝鮮半島的周邊環境依然受到冷戰的影響,因此兩國間交流與合作雖不斷擴大,但中韓建交仍非易事。但是兩國已經認識到建交可以給雙方帶來經濟利益,也將有助於改變朝鮮半島的對峙局面,實現東亞地區的和平。因此,兩國終於在1992年8月建立了外交關係。

韓國同中國建立外交關係後,遵照「一個中國」的原則,同台灣斷絕了外交關係。近來,韓國同台灣間民間交流不斷擴大,在此期間切斷的航空路線也於2004年恢復。韓國與中國的建交,使得朝鮮半島周邊的國際環境呈現出和解的氣氛。

中韓關係的發展

兩國建交以後,韓國與中國間的經貿合作與交流取得了更大成果。貿易規模大幅度上升,兩國都成為對方的五大貿易國之一,經濟上具有十分緊密的關係。人員交流也大幅度上升,2000年到中國旅行的外國遊客中韓國人有萬人,僅次於日本位居第二位。2000年到韓國旅遊的中國遊客為32萬人,與1993年的4萬人相比增加了7倍。此外,1992~2002年期間,韓中兩國的城市、地方自治機關相互達成友好城市的件數達180餘件。由於同中國關係的不斷發展,在韓國甚至有「『西海岸時代』*已經到來」這樣的說法。

近來,中國日益發展的形象愈加鮮明地出現在韓國人的心目中,於是在韓國開始颳起了學習漢語及留學中國等「漢流」熱風。在中國,「韓流」也被賦予了友好的意味,韓國電影、韓劇及韓國歌曲深受中國人的喜愛。如何利用這種趨勢來進一步加強兩國的相互理解與合作,成為擺在韓中兩國的重要課題。

*中國民航客機臨時著陸事件:1983年5月,中國民航客機被武裝分子劫持要求飛往台灣,並臨時著陸於韓國春川附近的美軍基地事件。在這一事件的解決過程中,韓國與中國採取友好的態度對待對方,這成為兩國關係改善的契機。

*西海岸時代:隨著同位於韓國西邊的中國交流更加緊密,今後西海岸地區將成為韓國發展的中心地帶,從這種意義上來講,將其稱為西海岸時代。(西海是指位於朝鮮半島和中國大陸間的海,也稱黃海)

中韓兩國貿易排序(2003)

單位:億美元

排序 韓國的五大交易國(地區) 中國的五大交易國(地區)

① 美國 590 日本 1337

② 中國 570 美國 1264

③ 日本 535 香港 875

④ 香港 173 韓國 633

⑤ 台灣 129 台灣 584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