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苻堅傳》第二十章 胎死腹中的北伐
且說庾亮自解豫州刺史,以毛寶為豫州刺史,和西陽刺史樊峻率精兵一萬進駐邾城。

毛寶又是什麼人呢?毛寶,陽武(今河南省原陽縣)人,西晉滅亡之際,毛寶隻身南渡,後來得到溫嶠的賞識,任溫嶠參軍。蘇峻之亂中,陶侃最初因為種種原因遲遲不肯加入平叛聯軍,溫嶠非常著急,這時,毛寶像他的祖先毛遂一樣,自願做說客,前去說服陶侃共同起兵,那年,毛寶30歲。

毛寶不但識見超群,做戰更是勇猛,一次戰鬥中,因力量懸殊,他的部隊被打敗,敵軍的箭射穿了他的腿,把他牢牢釘在馬鞍上,毛寶讓人踩著馬鞍,硬是把箭從馬鞍上拔了下來,他不顧傷痛,迅速整頓敗軍,追悼陣亡將士,之後才治療自己的箭傷,然後率軍連夜反攻,收復失地。毛寶一戰成名,威名遠播,在蘇峻之亂平定後,毛家四代將門,成為名門大族。

庾亮對毛寶非常賞識,這才自解豫州刺史,讓毛寶接任,進駐邾城。毛寶深知邾城是座孤城,前面和後趙接壤,後面是長江天險,一旦有失,進無可進,退無可退。所以,他一到任,就積極布防,加強防禦工事,挖護城河,增派守城士兵,儲備軍糧,以防被圍打孤。

進駐邾城,庾亮算是如願以償了。但是另一半,移鎮石頭城的計劃,遭到郗鑒和侍中蔡謨的堅決反對,這兩位和朝中大多數大臣,認為後趙雖敗了幾陣,但實力仍然十分強大,伐趙純屬以卵擊石,自不量力。蔡謨的結論是:憑著長江天險,胡若送死,則敵之有餘,若棄江遠進,以我所短擊彼所長,是不可能取得勝利的。成帝聽取多方意見後,下詔不準移鎮,庾亮隻得忍氣服從。

幾個月後,王導、郗鑒相繼去世,東晉朝堂上,能製約庾亮的兩個朝臣突然去了,這對東晉來說,是兩大損失,對庾亮來說,現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再沒有人能阻止北伐大計了。

他任命弟弟庾冰為中書監、揚州刺史、參錄尚書事,代王導輔政,弟兄兩人,一內一外,好戲就要開鑼了。

可是不等庾亮大展鴻圖,出兵北伐,後趙先打上門來了。石虎對晉軍進駐邾城十分不滿,命石鑒、夔安、石閔、李菟等率軍五萬攻擾東晉邊境,命張狢渡率兩萬人進攻邾城。

兵臨城下,邾城守將毛寶站在城樓上,望見黑雲一般望不到邊的敵軍,盔甲在正午的陽光下,甲光向天,似乎和遠遠的天際連成一片,毛寶一生身經百戰,所歷兇險無數,但今天,他覺得害怕了,畢竟他守的是一座孤城,城中只有一萬士兵。

毛寶一邊指揮做戰,一邊派人向庾亮請求火速支援。

可這時庾亮卻不好分兵,因為後趙軍沿著邊境線全線發動遊擊戰,牽製各地駐兵。庾亮心想邾城堅固,兵精糧足,應該能支持一陣,所以沒有及時增援。邾城這邊,怎麼都等不來援軍,張狢渡日夜攻城,親自擂鼓激勵士卒,士卒們手執盾牌,冒著如雨的箭矢,推著圓木衝車一路向前沖,毛寶站在城樓上督戰,指揮士兵弓弩齊發,射向敵陣,後趙軍一排排地倒下,又一排排補上,眼看到了城門,毛寶下令拋滾木、石塊、將燒得滾燙的熱油潑下,到處是鮮血,燒焦的人肉發出刺鼻的腥臭味,張狢渡將鼓交給手下,讓他繼續擂鼓助威,張狢渡則騎上戰馬,衝到前沿督戰,但有士兵後退,當場斬殺。

在這樣兇猛的攻勢下,戰鬥隻持續了一天半,城門被攻破,邾城陷落,兩軍近身砍殺,晉軍寡不敵眾,毛寶率6000士兵突圍而出,被一路追殺到長江邊,現在他們面臨兩個選擇,做俘虜或者跳入長江。毛寶長嘆一聲,跳入長江,這個東晉的天然屏障,如今成了一代名將的埋骨之所。六千將士無一投降,毅然跳入長江,滾滾長江,屍身翻滾。

邾城失守,毛寶和6000將士溺死的消息傳到建康,庾亮大慟,一病不起,挨過殘年,竟撒手西去。東晉的第一次北伐被扼殺在家門口。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