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苻堅傳》第二十二章 桓溫出場
其時,江南朝野北伐呼聲還是很高的,雖然反對的聲音幾乎一樣強烈。庾亮死後,他的三弟庾翼接替他鎮守武昌,繼續扛起北伐大旗。此時,庾冰在朝,庾翼在外,兄弟相輔,聲勢比庾亮在時,似乎更勝幾分。

除了二哥庾冰,庾翼的北伐布局篇裡,另外一個重要人物就是桓溫。

說起桓溫,他的出場像武俠小說一樣,刀光劍影,快意恩仇。話說公元331年,涇縣縣令江播去世,他的三個兒子在父親靈前守喪,這一日,一位少年一路捂臉哭著進來,到了靈前,忽然抬眼,抽出匕首,刺中長子江彪後,又追殺他的兩個弟弟。江家本來給一個人辦喪事,這回變成了四個。這個少年就是桓溫,這一年,他18歲。擱現在,他是殺人犯,可在當時,他被時人譽為英雄,也沒被追究法律責任。反而聲名鵲起,朝野又發現一個人才。

桓氏不像王謝,是老牌世家,特別到了桓溫的父親桓彝這一代,基本就是個窮二代,加上戰亂,桓家日子難過,桓彝帶家人南渡,桓彝為人聰明亮直,好結交名士,逐漸躋身「江左八達」之列,做了宣城太守。他最大的政治投資就是與明帝司馬紹密謀平定王敦之亂,使得桓家的家族地位有所上升。

桓溫是桓彝長子,在他還不到一歲時,有一次溫嶠到桓家做客,極口稱讚這孩子長得英氣勃勃,將來定有大出息,桓彝於是給他命名為溫,借溫嶠吉言並以溫嶠為榜樣的意思。

桓溫的童年和少年是幸福的,在父親的護佑下,這個官二代和一幫紈絝子弟,過著東遊西盪,吃喝玩樂、駕鷹鬥狗的好日子,他還嗜賭成性。

話說有一天,少年桓溫爛賭歸來,輸得不名一文,還欠了一屁股債,又不敢讓父親知道。一個人在家悶頭喪氣待了好幾天,連他母親都覺得奇怪,平日不著家,這兩天怎這乖,又是幫家裡幹活,又是娘前娘後地叫,無事獻殷勤,其中必有詐。這天下午,果然債主逼上門來,桓溫找母親求救,母親說你有本事賭,就有本事自己還債,這事別跟我說,小心你父親知道了,看你小命還要不要?桓溫急了,身上沒錢,母親又不幫忙,他病急亂投醫,想起好朋友袁耽來。袁耽在當時,那是遠近聞名的賭神,可是,袁耽正在服喪期間,豈可參與賭博。桓溫抱著試試的態度,來找袁耽,袁耽二話沒說,脫了孝服,穿上便裝,戴上帽子就跟他去找那個債主,說要和他賭一把。

債主大約知道桓溫賭術不怎麼的,雖然此時帶了個外援,估計也不過是泛泛之輩,他隨口說:「賭就賭,你總不可能就是袁彥道(袁耽的字)。」

袁耽也不答話,直接上了賭桌,他大叫一聲,將賭注拍在桌上,雙目緊盯對手,大叫來呀,有種就跟啊。債主被激,就跟袁耽開賭,袁耽每次下注,都大呼小叫,旁若無人,很快就贏了上百萬錢。袁耽見贏得差不多了,他將懷中的布帽扔向債主,說現在你知道袁彥道的厲害了吧。

桓溫的債務危機就這樣解除了。

袁耽和桓溫是鐵哥們兒,袁耽有兩個妹妹,一個嫁給了殷浩,一個嫁給了謝尚,他對桓溫說:「我要再有一個妹妹,就嫁給你。」可惜袁耽25歲就死了,否則以他的才情,以桓溫後來的發跡,他大概也會在東晉政壇留下一筆。

桓溫的好日子因為父親的戰死戛然而止。328年,蘇峻之亂時,桓彝被叛軍將領韓晃殺害,涇縣縣令江播是出賣他的叛徒之一。這一年,桓溫15歲,桓沖剛出生。父親的屍體被送回後,桓溫痛哭流涕,兩眼出血,他在父親靈前發誓,不報父仇誓不為人。

平叛之後,江播卻得到了赦免,桓溫幾次請求官府嚴懲兇手,以慰父親之靈,可是都杳無音訊,沒人把這個少年當回事。

官府靠不住,那就只有靠自己了,此後,桓溫白天苦練武功,晚上枕著兵器睡覺。江播知道這事後,也很害怕,身邊不離家丁,終日閉門不出,他的三個兒子也都隨時帶著武器,以防桓溫上門報仇。

桓溫一時找不到機會下手,同時,家庭生活日漸困難,這讓做慣了闊少的桓溫倍感痛苦。桓彝做了烈士,進一步提升了桓氏的社會地位。不過,地位是空的,留下孤兒寡母,日子難過是真的,有一次,桓溫母親生病,醫生說需要吃羊肉,桓家窮,買不起羊,就把桓沖典押給一個富戶,待將來有錢了,再付羊錢贖回桓沖。那個富戶為富頗仁,又很喜歡桓沖,就告訴桓溫,買德郞(桓沖小名)我給你們養著,不用以他為質。

桓溫一面苦練武功,一面交結士人,借父親的令名擴張人脈,尋覓升遷的機會,改善家庭處境。

此時,朝中庾王之爭愈演愈烈,桓溫想發跡,首先得找個大樹靠靠,他選了庾亮。為什麼選庾亮,其實也不是刻意,王氏是老牌貴族,高貴難攀。而庾氏,和桓氏就親近得多。當年,桓彝和溫嶠交好,而溫嶠和庾亮關係親密,一來二去,桓彝和庾亮成了朋友,兩家有通家之好,桓溫和庾翼尤其對脾氣,二人都好武,性格中都有風雷氣,更顯親近,庾翼還曾向明帝舉薦過桓溫。

桓彝死後,桓溫閉門謝客,苦練武功。3年後,江播去世,桓溫沒能親手殺死江播為父報仇,父債子還,他在江播的葬禮上,手刃江播的三個兒子,算是曲線報了仇。

這樁殺人案要是放到現在,桓溫肯定是一個死罪,可在當時,桓溫不但沒有被叛罪,反而一殺成名,成了少年英雄。這和武松的際遇十分相類,桓溫在父親死後,要求官府懲罰江播,無果;武松在武大郎死後,要求官府懲治西門慶,亦是無果。後來,武松殺了潘金蓮、西門慶,為兄長報了仇。大家敬他是個英雄,官府也對他多有回護,不過叛了個流配。而桓溫更幸運,成為一眾少年的偶像,庾翼更是極力熱棒,說服姐姐庾文君,將南康公主下嫁桓溫。又極力向哥哥庾亮推薦桓溫,庾亮正籌劃北伐,十分需要像桓溫這樣的血勇之人,對桓溫多加提攜。很快,桓溫被拜為附馬都尉,又襲父爵為萬寧縣男,正式踏上權力直通車。

335年,23歲的桓溫出任琅琊內史(相當於太守),正三品,後又拜輔國將軍,率軍出鎮金城(今南京市東北長江南岸,東晉南渡後曾僑置琅琊郡於此),開設軍府。桓溫受命北伐,心情十分激蕩,迅速率軍開赴金城,桓溫在此種下幾行柳樹。多年以後,桓溫第三次北伐時經過此處,見柳樹已十圍,感歲月如流,青春不在,老之將至,竟潸然淚下,撫樹長嘆:「木猶如此,人何以堪。」

當然,那是後話。眼下桓溫正是熱血沸騰的年紀,一心想著為國征伐。庾翼和桓溫經常書信往來,共同謀劃北伐藍圖。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