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長篇南河》出行記+3
在固定下來的生活中,人變得冷漠。人沒有朋友,沒有幫助的意願。去了利和善,人就沒有了關聯,成了路人。張嘴找人辦事,一次兩次還行,三次就不耐煩了。「求人不如求己呀。」「沒遇見好人吶!」小芝下崗,給訂戶送牛奶,送報紙。後來,開個食雜店,生意不好做。物資突然緊張時期,她和人發脾氣,等恢復供應後,人就不再來了。小琴說小芝沒啥能力,還賊強,沒人願搭理。小芝其實很弱,與人發生爭吵,被人恐嚇,長時間不能安靜。兒子結婚時,不告訴小翠,不告訴小美,人少哇,人少也不讓她們來。在單元裡堆放東西,鄰居生氣,沒有人和她說話;在小區裡,她和物業生氣,因為放樓下的車子丟了,就不交物業費,和催款的人打起來。

小芝,從小媽媽就總囑咐她別走遠了,她真在家跟前兒。到年齡啦,當媽的催促,讓人介紹,結婚了,後又離了。媽的嘴碎,惹人煩,「不聽話,沒人理!」小芝和他媽置氣,不去媽家。媽喝了葯,死了。沒有後悔葯,媽媽去世後,小芝才意識到親情是世上最稀缺的東西。她每天用爸媽用的鋁壺燒水,然後給暖瓶灌水,身子向一邊使勁……

小芝家跟前兒的樹,又一次被鋸了頭。樹的上方有電線經過。

人的性格,是個性呢,還是共性呢?

人老了,共性就多了。每天要極力保持清醒,常想前一天的事。睡覺有些安寧。睡眠不多,還做夢,夢的都是老本行兒,年輕剛參加工作時的人、事和環境,有些未曾發生,但是一種可能……

上一輩人逐漸走了,熟悉的人都漸漸老去,活著的人感慨:那是一代一代……

這塊兒平靜如池水。在這世界,人有許多意願,被人淡忘了。

子女步父母的「後塵」——走向老年——外表只剩「先天的」,心理只有「後天的」了。

人上了年紀不願意動,就像一塊石頭,或木頭。呆那兒回憶。回想自己的過去,翻檢一生閱歷,想起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想念人,是人對你好,眼前沒有可以替代的。

想媽媽。媽媽曾是一枝花,子女就是花後的果。

小翠念叨媽。她的腦袋不行了,記憶、語言、自我控制能力都差,說什麼顛三倒四,做什麼丟三落四。小武一切由著她,洗完腳就忘了,再洗。她說身上不幹凈,要洗,洗吧。她常「誒呀,誒呀……」長喘氣,眼睛恐懼狀。

看懂一個人,沒有了神秘,那無疑是看到人的命。

她走得慢,不著急,穩當點,她怕大聲,過去經常被前夫罵,小武就小聲說。

小翠說果盤裏沙拉有一種水果沒有,小武就去買。

小武有時讓小翠給他按按肩捶捶背,小翠使性子不做,她不知小武是為她好,讓她調解狀態……

小翠每天捅咕手機遊戲,小武想:玩吧,有點迷戀,也算消遣。小翠不會玩,打牌隨便打,居然還有贏的時候,得分。

小武想,她多災多難,幾次病都挺過來了,支撐到現在,是等小武呢。

小武想有個院子,讓小翠曬曬太陽。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