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百科全書式描繪當代社會生活的代表作:夜與晝》夜與晝・上卷・第十章(1)
和李向南告了別,黃平平往家走。快到南池子大街的街口時,她又迴轉身站住,遠遠看見公共汽車駛到站,李向南提著行李上了車,車門一關,嗚嗚地很快駛入燈光浩瀚的**廣場,遠去了,消逝了,她這才一笑——笑自己這樣張望——折轉身回家。**廣場夏日的夜晚有一種獨特的色彩和韻味。它像個黃色的大燈籠,朦朧而溫熱。寧靜,不是清淡透明的寧靜,而是那種溶化了過多白日的喧鬧後的一種黏稠混沌、隱隱帶著嗡嗡聲的不透明的寧靜。進了衚衕,黯淡的路燈光下,遠遠看見大姐黃春平(瘦高的個子,短髮,細長的脖子,一看就是她)大姐夫曾立波正在院門外不遠處歉疚不已地送別一個四五十歲的婦女。兩個兒子,十三歲的大海,十二歲的小海,跟在他們後面。小海怯怯地低著頭。「我們沒教育好,給學校和老師添麻煩了。」「還麻煩您跑一趟。今後一定好好教育他。」「我當班主任的有責任,咱們以後相互配合吧。」那個婦女顯然是孩子的老師。「平平,回來了?」春平送走老師,看見黃平平打了個招呼。「怎麼了,大姐?」「小海的班主任家訪,小海在班裏欺負女同學。」「你好好站著。弔兒郎當的,簡直像個小阿飛。」曾立波冒火地指著低頭原地溜達的小海吼叫著。小海哆嗦了一下,站住了。「好了,跟小姨進去吧。好好認個錯,寫個檢討,保證以後不再犯。」黃平平摸著小海的頭說道。「不要。」春平說,「我們領著他到外面走走,找個地方談談。」「那讓大海跟我一塊兒回家吧。」「也不要,他最近學習一塌糊塗,馬上就要考初中了,還不抓緊。也要和他談談。」「回家談吧。」「家裏太亂了。」「又是誰和誰吵呢?」「那就別說了。等你回去,『節目』可能又變了。」春平說話總是那麼細聲慢氣的,「平平,你準備明天開始管家?」「我起碼管一兩個月吧。二姐不是要陪著爸爸出國嗎?」「唉,咱們家也夠亂的,你怎麼管啊?」「那讓誰管?」春平想說什麼,無奈地嘆了口氣:「好,那你先回家吧。」迎面慘淡的路燈光下是青灰色的磚牆,布著一片片苔蘚;呆板寂寞的方形門洞黯黯的;兩扇油漆斑駁的沉重木門老氣橫秋地半掩著。這是一種既沉悶窒人又嘈雜哄亂的家的氣氛。這麼一大家子住在一塊兒,又怎麼能不亂呢?拉出個人物表來,誰也會怎舌搖頭的。大姐春平、大姐夫曾立波都畢業於清華大學土木建築系,現在都在建築設計院工作,每天忙得連管兒子的時間都沒有。大哥衛華,三十五歲,插過隊,當過工人,上過工農兵大學,現在工廠的職工子弟學校教物理。大嫂趙世芬三十一歲,在飯館開票。帶著一個五歲的女兒。二姐夏平,是個三十四歲的老姑娘。三姐秋平,三姐夫梁志祥,在外地插隊後當了工人,剛調回北京,帶著一個四歲的女兒。二哥小華,二十九歲,從內蒙古兵團病退回來,在工廠當工人。四姐冬平,二十七歲,外語學院剛畢業,在等待分配。她——黃平平,最小的一個。一家之長是七十多歲的父親黃公愚,東方藝術協會的主席。還有,就是跟隨他們家幾十年的老保姆祁阿姨了。三代十六口人擠在一個小院生活,原本就嘈亂;前年母親去世,又使這個大家庭失去了惟一能維繫的中心,從此這個家就更顯得敗落了。父親除了把工資的絕大部分供給這個大家庭外,對全家人毫無維繫力。後面,衚衕盡頭處,遠遠傳來大姐夫的吼罵聲,小海的哭聲、大姐的嗔斥聲;前面,院子裏傳來時高時低的吵架聲。她硬著頭皮推開了半掩的大門(這門的沉重每次讓她感到沉悶與壓抑)。從明天起,她就要接手管這個家。她要好好治理治理它。面前已經是小小的四合院了。四面連客廳、廚房在內共十間房,亮著燈或黑著燈。廚房裏響著大嫂趙世芬潑辣的吵嚷聲。「你打孩子幹什麼,你不會和他好好說?」春平一把拉住丈夫的胳膊——丈夫的胳膊因暴怒而繃緊著——卻被一下甩脫。「我就要打,你不要拉。」曾立波吼道,「小小年紀就學得這麼壞。他那不是一般的欺負女生,簡直是調戲。是小流氓。」他抓住小海的胳膊,使勁朝他屁股上劈劈啪啪打著。小海嗷嗷叫著,轉著往母親身後躲。大海害怕地藏在路燈的陰影裡。「你瘋啦,這是你孩子你知道不知道?」春平擋住孩子,又氣又急。「你擋什麼?這樣的孩子我不要了,我打死他。」曾立波又抓住小海使勁打。「你要打死他是不是?你要打,打我吧。」春平攔擋不住丈夫,她聲嘶力竭了。「就是你們一天到晚慣孩子,才慣成這樣。」「你們是誰?」「你,還有你父親。」「你這當爸爸的什麼時候管過孩子?」春平眼裏閃出淚水,「你就知道自己寫論文,要出國,要成名成家。你配當孩子的父親嗎?」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