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百科全書式描繪當代社會生活的代表作:夜與晝》夜與晝・上卷・第十四章(2)
「我看你就是政治虛榮心——當代最大的虛榮心。」「我怎麼虛榮心了?」她的手抖得更厲害了。「好了,鳳珠。」范書鴻連忙笑著打圓場,看見妻子的手發抖,他怕她心臟病發作,「你這不叫政治虛榮心,啊,你這叫……叫絕對之探求。」「我怎麼絕對之探求了?」「我可不是諷刺你啊。你沒看過巴爾扎克有部小說,寫個化學家,就叫《絕對之探求》。為了一個根本達不到的、絕對的目標,做無休止的探求。」「我的目標怎麼達不到了?」「你的目標當然是可能達到的,這一點你和那個化學家不一樣。」范書鴻息事寧人地賠著笑。唉,真正是「絕對之探求」。她自己不知道。三十多年了,入黨的事一直折磨著她。不知交了幾百份思想彙報,緊跟各項運動,響應各個中心口號。每次找組織談話,痛哭流涕地解剖自己。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就在自我批判中度過。幾次像要被發展了,又沒有。照例是心臟病發作。入黨為了什麼,對這一點的認識,她三十多年來大概是越來越離譜了。入黨就是目的。目的就是一切。她看不清別的。看不清自己。越是付出痛苦代價的目標越寶貴。越不易達到的目標越魅惑人。有了絕對的目標,就有了絕對之探求了。吳鳳珠大睜著眼,呆愣愣地看著女兒,可當下想不起要說什麼。過了幾秒鐘,氣消了點,她繼續低下頭翻東西。翻。她一定要翻出她的思想筆記來。還有比這更重要的嗎?然而她隻翻了兩下,就又抬起頭。剛才要說可想不起來的話,現在到嘴邊了。「你說我怎麼盲目了?」她看著女兒生氣地問。「我不想說了。」范丹妮正對著鏡子往頭上別發卡,不耐煩地說,「你自己應該有經驗總結。當了一輩子犧牲品再不自知,那就更可悲了。」「我怎麼可悲了?」吳鳳珠的聲音更高了。「一輩子被愚弄成那樣。連趕個蒼蠅都要挖私心,還不可悲?」范丹妮尖刻地說。……二十多個戴眼鏡和不戴眼鏡的知識分子圍坐著。在開思想學習會。吳鳳珠面對著大家虔誠地解剖自己的靈魂。那時她比現在年輕,還沒有白頭髮。「我的私心雜念還沒徹底消滅,還要狠挖。中午在食堂吃飯時,蒼蠅落在自己碗上,我就伸手趕走了。看見飛到別人碗上,就不管了。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她越是自我解剖越是沉痛:「我受西方資產階級思想影響太深,思想改造的任務還很艱巨……」她流淚了……「我怎麼比誰都『左』了?」吳鳳珠對女兒的話反應不過來,她只是一句接一句地問。「媽,我告訴你,我不願說了,說夠了。你始終就沒『左』過,行了吧?」范丹妮把梳子卡子嘩啦啦往桌上一推,站起來要走,又想起什麼,轉身拉開抽屜乒乒乓乓翻找東西。哼,「左」得太多,都「左」得忘了。……剛開凍不久的河水還漂浮著碎冰凌。幹校的一群老知識分子拄著鐵鍬,站在岸邊看著河水發獃。「咱們要深揭狠批『5·16』,要帶著對『5·16』的深仇大恨挖河泥。」吳鳳珠在人群中作著動員。她是班長。沒人動。有的慢慢摸出煙來,點著了。吳鳳珠彎腰挽起自己的褲腿,腰頓時疼得直不起來,心區一陣憋悶發慌,冷汗涔涔從兩鬢滲出來。她咬了咬牙,一步步入冰冷刺骨的河水裏,彎下腰一鍬一鍬挖起來。有人跟著下河了,有人暈倒在水中……「我到底哪兒『左』了,啊?」吳鳳珠火更大了。「好了,我的好鳳珠,好女兒,你們都別吵了。」范書鴻哄勸著,平息著,「丹妮,你又要出去啊?」他這樣問,是為了轉移話題,但一瞬間卻轉移了自己的注意。他微微皺起眉看看女兒的打扮。女兒的事始終讓他擔憂,三十六歲的人了。「我去參加一個周末俱樂部。」范丹妮摘下衣架上一個精緻皮挎包就要走。「你別走,講清楚再走。」吳鳳珠說。「媽,」范丹妮站住,盡量剋製住自己,「不說那麼多了。你就是要思想彙報,也用不著去找那些筆記本啊——隔了多少年了。」「你怎麼知道用不著?」「媽,」兒子范丹林從外間屋進來,風趣地說,「你主要是沒個電子計算機。要不,你就可以把你成百上千次的思想總結都輸入進去存儲起來。一旦要用,一提取就出來了。」「你也來氣我。」范丹林詼諧地一笑:「媽,我可不想氣你。我是怕你和姐姐吵架太認真,怕你生氣。」「人就是要認認真真地活著。都像她那樣隨隨便便混日子行嗎?」母親這句話刺激了范丹妮。「我混我樂意,我隨便我樂意。」她急步穿過門廳,拉開大門就往外走。林虹走進了單元門。這是一片陳舊的、形狀單調劃一的宿舍樓群。呆板,毫無變化和生氣,凝聚著建造年代的審美意識和哲學思想。這是其中一幢同樣單調的樓房。一個個或明或暗的燈窗,隱隱照亮著一個個堆滿什物的陽台。陽台的堆積是房間擁擠的表象。這兒,她小時候來過。門口幾棵柳樹依舊,只不過小樹變成大樹了。都要變的。樓會老,樹會老,人會老,億萬年壽命的恆星也會老。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