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一代才女與漢奸的傾城之戀:那時煙花》二十一、秋扇之捐(3)
到了這稍微文明點的地方,蔡卓文便也比在村裡時和悅許多,體貼地問黃裳要吃什麼,辣子放多些還是少些,然而其實點不點都是一樣,不論你說什麼,店夥總之是照樣地端出那幾盤菜兩碗面來。

黃裳無心吃飯,盯住了卓文問:「你如今打算怎樣安置我?」

卓文嘆一口長氣,明白地說:「我還能有什麼打算?你也看到了,這兒不是你來的地方,我們還是分手吧。」

「分手?」黃裳一驚,連碗裡的麵湯也潑灑出來,「你,你不要我了?」

「不是我不要你,是我要不起你。」

黃裳慘笑:「那你也照樣地給我寫一紙休書吧,反正這於你也是寫慣了的。」

卓文卻不再說話,只是低頭吃麵。

黃裳看著他,隻覺得不認識,忍不住再一次懷疑,這個一門心思低頭吃麵彷彿永遠也吃不飽的漢子,果真是上海餐館裡同她一起品嘗新磨巴西咖啡的卓文麽?是那個給她送花寫卡片,說「我隻想做一陣風,吹動那風鈴,吹拂那雪花,吹皺那海浪」的蔡卓文麽?他說過:「也許只是一回眸,也許可共一盞茶,但是夠了。我只希望這個。」如果真是那樣,未嘗不是一種美,一種情趣。可是她卻給予得太多,不僅僅是一回眸,更不只是一杯茶,而是給予了自己全部的情,傾心的愛。於是他無法承受了,他怕了,拒絕了,逃掉了,逃回到這貧苦的山村裡來。

「人生若隻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心人易變。」

不過是春天,她卻已經做了人家的秋扇。他不要她了。他竟不再要她,躲回這荒蠻之地,願一世不與她相見。

然而越是看見那樣的荒涼貧苦,她就越發覺得,蔡卓文實在是一個異數。能從這樣的境地裡掙扎出身,是幾輩子積德才可以賺來的殊榮吧?可是如今為著她,他卻又不得不回來了,回到這荒涼貧苦之中。

現在她知道他到底都為她做過些什麼了。都是為了她。

「是我害了你。」她嘆息。

他吃麵的動作停頓了一下,但是不久便又接續下去。完了,用袖子使勁地橫著把嘴一擦。她現在發現,其實他可以不必這麼粗魯的,他這都是為了做給她看,攆她走。她哭了,淚水滴落在一口也沒有動過的面碗裡。

他看著,覺得心疼,同時卻又本能地想,那面她一定是不吃的了,倒不如他拿來吃了。要知道,麵條在這裡可是奢侈品。當他這樣想著的時候,他便為自己感到悲哀。他完了,已經徹底地完了,連感動也不懂得。他已經變回一個徹頭徹尾的農民,眼裡只有麵條,沒有眼淚。

吃過飯,他陪她取了客房鑰匙,將行李安頓了,又向櫃上要了火來把燈籠點著,便說要走了。

「我不得不回去。」他說,「我媽有話說,我總得打點一下。」

是的,那是他的家,家裡有媽,有老婆,還有兩個孩子,婆媳妻兒,滿滿堂堂的一大家子人,都是藍藍灰灰的,卻不知為什麼,透出大紅大綠的色調來,整幅畫面雜亂的,嘈嚷的,彼此碰撞著,卻仍有一種奇異的擁擠的和諧,甚或還可以再多加進幾隻雞一條狗進去,但獨獨塞不下一個黃裳。

那是他的世界,卻不是她的。況且,她自問也實在沒有勇氣再去面對他的家人,尤其是他那個能言善道的媽。

她站在客棧門口看著他走遠,客棧在一個高坡上,可以把卓文的背影看得很仔細——微佝著身,穿著辨不清顏色的舊衣,同著一點猩紅的燈籠搖搖地走遠,搖搖地走遠,一直走出她的視線。剛才從家裡走的時候她見他拎著一隻燈籠還覺得奇怪,以為是有什麼特殊講究的,她注意到村路兩邊零星地有幾座墳,或者紅燈籠是為了驅鬼,也許今天是農曆的什麼節日,這不是鬼國酆都麽,關於鬼的傳說和禮數一定很多。她那編劇家的想象力無限地發揮出來,即使在這樣混亂的時刻,也不由自主地下意識地想著,片刻間轉了無數個念頭。可是現在她知道,那不過是為了回去的時候走夜路方便。這本是最簡單不過的一個道理,但是於她,就有醍醐灌頂這樣的徹悟。

漸漸地卓文拐了一個彎,那點猩紅的火看不到了。可是她仍然不離開,仍然癡癡地望著。

天上有一點月光,彎彎窄窄地一線,彷彿是有重量的,落在山道上又會清脆地彈跳回來似的,跟著卓文,清晰地照著他走進一個四邊都是玻璃的房子裡去,同他的妻兒老母在一起。

她看得見他,卻聽不到也摸不到,隻像觀啞劇樣,看他們張嘴說著笑著,玩著鬧著,有一種無聲的喧嘩。她想進去,但撞來撞去都撞在玻璃的牆上,冷而硬,她沒有辦法。沒有辦法。

夜空像水晶一樣地透明,月光卻已經漸漸地冷了。

3、

這一夜黃裳並沒有睡。

在此之前,她原也知道卓文是來自鄉下的,但是鄉下生活究竟意味著什麼,於她卻是冷疏。在她心目中,卓文的出身地是一幅田園詩畫,清新俊逸,遺世獨立的,春是「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冬是「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夏是「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秋是「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雨雪陰晴,皆可入畫,一年四季,都是文章。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