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紀連海新解乾隆朝三大名臣(全本)》10.紀曉嵐相貌之謎(2)(1)
第三,口吃。紀曉嵐居然口吃,這在各種傳記中都沒有提起。只有他的好友、跟他交遊數十年、曾為嘉慶皇帝師傅的朱著的《知足齋詩集·續集》中先後兩次直不諱地寫到這事。現錄一如下:\"宗伯河間奼,口吃善著書。沉浸《四庫》間,《提要》萬卷余。抑揚百代上,浩博衡錙銖……食肉不食粟,清濁同一盂。非真佛不度,憑君意踟躕。\"

由此,我們是否應該相信鄧之誠先生的判斷,說紀曉嵐有貌醜、近視、口吃上述三大缺點呢?

且慢,這種觀點也不能完全成立!

因為,按規矩,封建社會裏選拔官吏有\"身、、書、判\"四項標準的考核。

在這四條標準之中,\"身\"居位,\"\"居次席。紀曉嵐既然能通過選拔任官,那必然是在\"身、、書、判\"這四個方面都合格。其必然通過了形體長相以及說話能力的考核。也就是說,紀曉嵐長相可能是有些缺陷,但至少不至於醜得沒法見人。

那麼,紀曉嵐的相貌到底應該是什麼樣的呢?我認為,紀曉嵐在相貌和個人日常生活上有如下特點:

第一,紀曉嵐從相貌來說一般,與和、王傑、董誥、福長安等人相比,不是很英俊,在乾隆皇帝身邊的眾大臣當中應該算是長相比較不好看的。如果我們認識到乾隆皇帝身邊英俊瀟灑的男人比比皆是,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人們說紀曉嵐貌醜了。

第二,紀曉嵐的確有些口吃的毛病,但並不嚴重。否則,劉統勛作為主考官,也不敢錄取紀曉嵐。

第三,紀曉嵐的近視應該是真的,這與他看書時不注意姿勢、平時又缺乏身體鍛煉有關。不過,那個時候像紀曉嵐如此有學問的人,近視一些倒不算什麼大缺陷!

長得不太帥氣,有些近視眼,又有些口吃。這樣的人能得到向來喜歡英俊瀟灑的男人圍在身邊的乾隆皇帝的喜歡嗎?

紀曉嵐這些並不突出的缺陷在乾隆皇帝的眼中人為地被放大了。乾隆皇帝看慣了美的,這會兒在他眼中,紀曉嵐簡直太難看了!這樣的人,他是不會喜歡的。除非他必須用到這個人,否則還是別在我身邊的好!

由於相貌不太符合乾隆皇帝的要求就不被重用,這會給紀曉嵐的人生及心態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

嘴損的紀曉嵐

因為自己相貌不太符合乾隆皇帝的要求就不被重用,這給紀曉嵐帶來的第一個影響是造成他在待人接物方面有些偏激、刻薄、諷刺多於幽默。

在紀曉嵐生活的時代,在同樣的工作成績基礎上,那些容貌英俊的官員升遷要比紀曉嵐快得多。這就使紀曉嵐心中多少會產生一些不平衡。他經常會想方設法、利用一切機會去挖苦、諷刺別人,來泄他心中的鬱悶和不滿!用大白話說,紀曉嵐這個人嘴有些損,他的眼睛裏經常閃爍的都是別人的缺點,經常是罵人不帶髒字。

關於這一點,我的第一個證據來源於清朝文人牛應之的著作。牛應之,湖南人,又名朱克敬,著有《雨窗消意錄》一書。這部書中記載著\"紀文達公昀,喜詼諧,朝士多遭侮弄\"這樣的話語。可以看得出,這裏的\"遭侮弄\"就不是在誇讚紀曉嵐的口才了。

這第二個證據來源於另一位清朝文人錢泳的《履園叢話》一書。書中說:\"獻縣紀相國善諧謔,人人共知。\"這裏的\"謔\"也不是在誇讚紀曉嵐的口才。

這第三個證據是來源於很多人都知道的關於紀曉嵐的一些奇聞逸事。

紀曉嵐善於對對子。他對的對子裏經常有一些挖苦諷刺同僚的話語。比如錢泳在《履園叢話》中就記載著下面一件事:

一次,京城工部衙門失火,乾隆命令大司空金簡召集民工重建。朝中有一官員百無聊賴,遂根據此事自題一上聯:\"水部火災,金司空大興土木。\"由於此句含有\"水、火、金、土、木\"五行,所以很久都沒人能夠對出下聯。當時朝廷中有位狀貌魁梧、老炫耀自己是南人北相的中書科,他也挺愛對對子,然而他左思右想,卻始終得不出下聯。於是他求助紀曉嵐,要紀曉嵐幫忙想想。紀曉嵐笑笑說:\"對上此句不難,只是怕對出來有妨先生喲。\"中書科急切地說:\"啊,無妨無妨,只要對得上就行!\"紀曉嵐於是對曰:\"南人北相,中書科什麼東西!\"紀曉嵐用上了\"南、北、中、東、西\"五個方位,與\"水、火、金、土、木\"五行相對本來很合適,但放到一起就變成了一句罵人的話了。

又如一個我們都知道的笑話:有一天散朝時,一個太監想聽紀曉嵐講笑話,紀曉嵐假裝沉思半天,說:\"從前有一個太監……\"說了半句就不再說了。這個太監等了半天,就問:\"底下如何?\"紀曉嵐答道:\"底下一樣沒有。\"聞者絕倒。

依我看,如果把身份放在遭到諷刺挖苦的當事者角度去想,紀曉嵐肯定不討人喜歡。乾隆皇帝也是很在意這一點。

因此,紀曉嵐在待人接物上的偏激和刻薄,也是乾隆皇帝不喜歡他的一個原因。儘管這是一個連鎖反應,本身並不怨紀曉嵐。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