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紀連海新解乾隆朝三大名臣(全本)》11.紀曉嵐性格之謎(1)(1)
如果把成功人士以相貌英俊與否分成兩類,就可以現一種現象:大凡相貌不太英俊的成功人士都有些孤芳自賞。原因無外乎這些人不太容易引起別人的注意,如若自己再不時時鼓勵自己就很難取得成功。也就是說,這些人要想取得成功不但要在工作上面付出比別人多得多的代價,而且還要不斷地鼓勵自己。紀曉嵐就有些孤芳自賞,這是他因相貌不足不被重用的第二項影響。

按我的理解,孤芳自賞在某種程度上其實是自卑的表現。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紀曉嵐依據自身外在條件在當時是難以出頭的,可他最終居然也成功了。他要付出那麼多辛苦,不時時鼓勵自己行嗎?

孤芳自賞的表現其一就是炫耀自己,其二就是看不起別人,在待人接物方面表現得偏激和刻薄。

這裏再舉兩個例子加以說明。

有一次紀曉嵐入值南書房,有位老太監久聞紀曉嵐大名,特地前來一睹風采,只見紀曉嵐身穿皮袍,並按當時文人的習慣手持摺扇。老太監出題:\"小翰林,穿冬衣,持夏扇,一部春秋曾讀否?\"此聯巧妙地將春、夏、秋、冬四季相嵌,且暗含對紀曉嵐打扮的譏諷,非常不易回對。不料紀曉嵐輕鬆應對:\"老總管,生南方,來北地,那個東西還在麽?\"此事迅速被傳為笑談。這裏紀曉嵐公然拿太監的生理缺陷作笑料,有些缺乏厚道。

再有一個,說的是紀曉嵐當禮部侍郎時,一天尚書和禦史聯袂來訪。幾個人聊著聊著,突然外頭跑來一隻狗,這隻狗還有個名字,叫\"四兒\"。看到這條狗,尚書心中突生一計,欲取笑紀曉嵐,便道:\"咦,你們瞧那是狼是狗(侍郎是狗)?\"紀曉嵐知道尚書是在捉弄自己,當下不動聲色地說:\"要分辨是狗還是狼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看它的尾巴,尾巴下垂的是狼,上豎是狗(尚書是狗)。\"

一旁的禦史大笑道:\"哈哈,我還道那是狼是狗呢,原來上豎是狗,哈哈,哈。\"

紀曉嵐不慌不忙地接著又說:\"另一種分辨的方法就是看它吃什麼。狼是非肉不食,狗則遇肉吃肉,遇屎吃屎(禦史吃屎)。\"

這下子連禦史也噤聲無了。

紀曉嵐在待人接物方面的偏激和刻薄,在某種程度上會給他本人帶來一時的*,也會給不相乾的人茶餘飯後增添一些笑料;但是,對那些遭到紀曉嵐諷刺挖苦的當事者而,就不那麼好玩,就不那麼有趣了。他們心裏面肯定保存了對紀曉嵐的不滿,一旦有機會,就會在皇帝面前使絆子,說紀曉嵐的壞話。說的次數多了,來反映紀曉嵐問題的人多了,長期以往,皇帝自然對紀曉嵐不會有好印象,會不自覺地疏遠他。

針對我這個論斷,有人會提出異議:不見得吧?你有證據嗎?還有人會好奇:在這眾多被紀曉嵐惹惱的人中會不會有和呢?

關於第一問,我真有證據。不過現在不出示,等講述乾隆皇帝將紀曉嵐配到新疆時再說。

關於第二問,可能是你多想了。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紀曉嵐得罪諸大臣結果被乾隆皇帝配到新疆時,和才十八歲,還沒有當官呢,他還沒有參加工作呢,用我們現在的話講,他正忙著新婚蜜月呢。和出生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比紀曉嵐要小上二十六歲呢。紀曉嵐在乾隆十九年(1754年)考上進士的時候,和才四歲,那時兩人是不會有什麼衝突的。

孔子在《論語·陽貨》中指出:\"寬則得眾。\"《增廣賢文》也說:\"得饒人處且饒人。\"紀曉嵐的刻薄做法不符合中華民族的古老傳統;更為重要的是,紀曉嵐他得罪不起乾隆皇帝,隻拿太監和一些職位比自己低得多的人出氣,也讓人有點看不起!本來是沒有必要得罪的人他卻給得罪了,得不償失。

歷史上關於紀曉嵐孤芳自賞的記錄很多,其中最為有名的便是紀曉嵐的出生之謎及其幼年時特異功能之謎了。

\"火神下凡\"的紀曉嵐

在民間傳說中,紀曉嵐可不是一個凡人,有人說他是\"火神下凡\"。這也就是說,紀曉嵐他是前世的火神托生出來的。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上述這些說法不但在民間廣為流傳,而且居然還被寫進了他的墓誌銘裡。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