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明末之巨宼逆襲》第一百四十七章一網成擒
李元利道:「確實如此!不光洪賊,連他麾下諸多滿兵及賣國求榮之輩,盡落入我大興軍掌中!」

「好!好!」眾人一聽,齊齊鼓掌大笑。

李元利對劉玄初道:「你去看看,都拿到了哪些人,列份名單上來給諸公看看。」

按照大興軍以前的規矩,抓了俘虜該殺的就殺了,但現在看這形勢,李元利覺得完全有必要大肆炒作一番!

自清兵入關以後,抗清義士層出不窮,而投敵之人也是多如牛毛,現在跟那些漢奸說什麼民族國家無異於對牛彈琴,但如果大張旗鼓地殺上一批,對於震懾那些投敵或即將投敵的漢人,絕對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劉玄初出了正廳,不多時就拿了幾張紙進來對李元利道:「大帥,俘獲敵軍官吏將領名單在此。」

「念來聽聽!」李元利把手一揮道。

「文官有東虜偏沅巡撫金廷獻,長沙府署理知府張道澄,湖廣左布政使黃志遴,此人是洪承疇的姻親,專門負責運送從常德至辰州、沅州的糧米。」

「另外抓獲洪承疇幕僚多名!吳正中,紹興人,原為東虜宣城令,隨洪承疇至湖廣長沙。」

「劉見龍,浙江人,原任東虜四川昭化知縣,洪承疇帳下幕僚。」

「史宗堯,清苑人,內院書辦,原任東虜龍陽知縣,因有能力,頗得洪承疇重用。」

「吳弘道,淮安人,自投洪承疇軍前,隨往湖南,負責開墾屯田及採辦軍需,頗為賣力。」

「宋成名,江西生員,自投洪承疇軍前候用。」

「黃中通,福建人,此人也是洪承疇遠房姻親。廖文英,廣東人,曾為南明巡撫。周之翰、張大慧、張大奇,湖南人。羅君聘,湘陰人,彭應,石門人。傅有鍾,會同人…………」

劉玄初洋洋灑灑念了幾十個人的名字,大多都是自己投奔到洪承疇帳下想陞官發財的各地童生、生員、舉人!

照理來說,這些人要想通過正常途徑當官,那基本上是沒有可能。

明清時期科舉考試已經進入鼎盛時期,形成了完備的四級考試制度:院試(即童生試)、鄉試、會試和殿試。

讀書人未考取秀才之前,不管年齡大小,都叫童生。各地童生在縣或府裡參加院試,由省裡的提督學政主持,考取者稱生員,俗稱秀才或相公。

通過院試考中的生員,才算是有了科舉考試的資格。

接下來是鄉試,每三年在省城舉行一次,稱為「大比」,參考者為本省的生員,取中者稱為「舉人」。

考上舉人就有做官的資格了,不過也僅僅是資格而已!

新科舉人第二年即可赴京參加禮部會試,取中者稱「貢士」,若是不中者,便可以到吏部報備,經過「揀選」或「大挑」就任低級官員。

接下來還有殿試,只有貢士才有資格參加,分「三甲」錄取: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而這些新科進士,也不會授以實缺,多是分到翰林院當秘書或是打雜。

洪承疇幕僚中這些自投而來的讀書人,都是童生、生員、舉人,基本都是科考無望,卻又想出人頭地、陞官發財,才走了這一條捷徑。

如果不出意外,這些人都是洪承疇準備派往湖南各地主政一方的人物,但現在他們都是大興軍階下之囚。

「武將有周師忠,東虜鑲白旗下阿達哈哈番(漢官名輕車都尉);張大元、王輔臣,東虜禦前一等侍衛;王永祚、卜世龍、劉應志、張勇,均為綠營總兵…………」

「另破城時陣斬的有東虜定南將軍阿爾津,正藍旗精奇尼哈番;卓羅,正藍旗固山額真…………及旗下滿兵三千!」

剛一念完,眾人又是鼓掌大笑,陶汝鼐與魚山先生、洞庭先生更是笑得連眼淚都流了出來。

「咱們想盡千方百計,死了不少義士,都沒能將這些滿兵以及叛國投敵之人擒斬,元帥此番作為,實是令人欽佩!」

「陶公過譽了!大興軍成立之初,便是以驅除韃虜、大興中華為己任,這只不過是剛剛開始而已!」

「大帥,這些人中有許多無官無職,只是洪賊帳下幕僚,要如何處置,還需元帥拿個章程!」眾人都是興高采烈,劉玄初卻又躬身問道。

李元利略作沉吟道:「這些幕僚雖然無官無職,但他們賣身求榮、甘為清虜鷹犬,造成的影響極壞!若是他們這一次沒被咱們擒獲,天下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要步其後塵!」

「只要有名有姓的,統統斬首,以儆效尤!」

「元帥此番處置甚妥!說進來這些人雖然暫時無官無職,但終是清廷走狗!危害也確是比普通胥吏大得多!殺之正合民意!」洞庭先生拍了拍胸脯,長出了一口氣笑道。

「東虜以十萬人馬入關,如今卻有橫掃天下之勢,如若不是有漢奸認賊作父,甘為倀鬼,我堂堂中華何至於此?」李元利待眾人都靜了下來,方才緩緩說道。

「元帥說得不錯!」陶汝鼐道:「值此國家存亡之際,對此漢奸,正當施以霹靂手段!」

眾人抬舉了一番,陶汝鼐又問道:「李元帥,陶某知你這大興軍,實則為原忠貞營所部,不知為何棄而不用,卻另起門戶?」

「陶公當真不知?」李元利似笑非笑。

「莫非還有什麼隱情?」魚山先生和洞庭先生也問道。

魚山先生姓熊名開元,字玄年,號魚山,湖北嘉魚陸溪口人,天啟五年(1625年)進士,崇禎十三年遷行人司副,後因參周延儒一事被貶官,廷杖下獄,遣戍杭州。

明亡後,唐王朱聿鍵稱帝時期,熊開元先後擔任左給事中、太常卿、左僉都禦史、隨征東閣大學士等職。

隆武帝在汀州被清軍擒殺後,熊開元僥倖逃脫,輾轉回到老家,聯絡志同道合之士共同抗清。

洞庭先生則姓尹名民興,字宣子,號洞庭,崇禎元年進士,崇禎十五年晉陞太僕寺少卿,崇禎十六年任首輔周延儒督師參軍。

周延儒因逾期不發兵,被皇帝下獄,尹民興也受到株連,隨之明朝滅亡。這年五月,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稱帝,起用尹民興為職方郎中,後為隆武朝禦史,隆武帝死後逃回老家。

這兩人為官多年,又都在隆武朝任過官,當初大順軍聯明抗清的對象正是隆武朝廷,他們對這些事情又豈會不知?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