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悍婦1949》115.壓力
大家依依話別,劉嫂子最捨不得孫子,小劉晉大概還不明白奶奶要回老家了,以後就很少見到了,見奶奶抱著他捨不得,還挺高興地張著兩隻小手抱著奶奶的臉叭叭親。

這邊,平安抱著三狗子也捨不得,捏著三狗子的胖臉蛋跟他說:「小臭蛋,我走了你在家可要聽話,不然媽媽打屁股,記住了沒?」

田大花照看倆小娃娃,其他人幫他們把行李送上車,老薛把女兒的大背包給送上車,平安上車的時候,順手就把薛新桃手裏的網兜給拎走了。

火車開動後孩子們都從車窗探出頭來,用力揮手再見,兩個小娃娃似乎才反應過來,奶奶被車拉跑啦,二哥被車拉跑啦,三狗子一著急,嗯哩嗯哩也不知想說啥,劉晉哇的一聲就哭了,邊哭邊跟著火車追。

安亮趕緊跑過去把他抱起來,小傢夥鼻涕眼淚指著火車:「奶奶,奶奶回來。」

安亮趕緊哄他說:「奶奶要回去照顧爺爺了,等過年爸爸帶你去看奶奶。」

說來也巧,劉嫂子走了才不到兩個月,福妞又發現懷孕了。

劉嫂子打來電話笑得不得了,說早知道她乾脆就不回來了。

福妞卻說,公公年紀大了也不能沒人照顧,小劉晉大了好帶了,又靠著大嫂近,經常跟大嫂合夥看孩子,她照顧得過來。

時光荏苒,這一年初冬,家裏的喜事格外多。

先是石頭寫信回來,說他和譚珍想在今年冬天結婚。

兩個年輕人都忙,任務也多,譚珍的醫院和石頭的部隊都要排出假期。

現在破四舊不許搞封建迷信,也找不到先生給卜算黃道吉日,田大花跟薑茂松一商量,決定挑哪天哪天好,按著石頭和譚珍兩人排出的時間,挑了農曆十一月十六的雙日子。

家裏緊鑼密鼓開始準備石頭的喜事,大西北那邊又傳來喜訊,說平安和安生順利通過徵兵體檢和政審,已經被批準入伍了。

劉師長自己就是鄰市武裝部部長,他是最先知道消息的,先打電話跟薑茂松說了,兩個人都很高興。

隨後平安又從縣城打來電話報告了爸媽這個好消息。

說實話,知青回城在當時除了參軍和招工,根本看不到別的指望,田大花沒有看不起農民,可她絕對不能讓兒子一個人在遙遠的大西北種一輩子莊稼。

好在平安的身體條件,從小習武練拳的孩子,又在大西北最艱苦的農村生活了三四年,挑水下田乾農活,體檢的時候就十分突出。

因此即便沒有劉師長一直留意關注,他也是完全夠格,體檢沒問題,出身軍人家庭,根正苗紅,政審更沒問題。

平安臨走時給田大花打電話,初冬的寒風中,他就站在西北那個小縣城郵局的櫃枱前,足足打了二十多分鐘,以至於電話費成了一筆讓他心疼的支出。

平安這孩子,自己在大西北獨立生活了三四年,是真的長大了。他這一參軍,新兵三個月不能跟家裏聯繫,兩年內無故不批準探家,便滿肚子對家裏的掛念。

掛念著爺爺年紀大了,掛念三狗子,掛念大哥的婚禮,大哥結婚辦喜事,他恐怕是參加不了了。

當然,也掛念爸爸媽媽,過年回來後就沒見著了,想爸媽啊。

「媽媽,你跟大哥說,他結婚我不能回去了。到時候我正好新兵集訓,還不知能不能給他寫信呢。還有新娘子大嫂,就說我祝他們白頭偕老,早早給我生個小侄子小侄女。」

「媽媽你跟爺爺說,叫他別掛念我。等我能探家了回來看他。」

「媽媽你跟爸爸說,叫他高興了也不能喝太多酒,他這個人不抽煙可好,就是一高興喜歡喝酒,你多管著他,不能讓他喝多。」

…………

囑咐這囑咐那,臨了平安卻還有一個不放心的人。

「媽媽,我有點兒不放心桃子。」平安說,「我怕我跟安生都走了,沒有人護著她。媽媽你不知道,知青點生活太苦了,什麼人都有,有一個知青還偷老鄉的雞吃,有一個女知青,不知怎麼老是跟桃子不對付,老是故意找她的茬兒。我參軍走了,她一個小姑娘家,很容易被人欺負。再說我一走,挑水也沒人幫她了,她小小年紀要是自己挑著水桶走五六裡路,又都是一大早,鄉間什麼人沒有啊,萬一遇上什麼壞人就糟了……」

「老是跟桃子不對付。」田大花敏銳地抓住了這條信息,問道:「那女知青幹嗎老欺負桃子啊,她對你也這樣?」

「那倒沒有,她對我說話很好,經常找我說話。」平安說,「可是我跟她沒話講,她憑什麼動不動就找桃子的茬兒?」

一個女知青,喜歡找薛新桃的茬兒,卻喜歡找平安講話……田大花不由的就想多了,這個有些好笑了。

不過既然兒子有話,薛新桃那小姑娘,她還真得關心一下。

知青插隊的那種環境和條件,田大花即便沒親眼看見,猜都能猜得差不多,尤其女知青,小小年紀的女孩子,孤身一人在異地他鄉,在這個年代背景的農村,生存哪那麼容易啊。

「媽媽,你有沒有辦法,幫幫桃子?」平安很擔心地跟田大花商量。

兒子都這麼說了,她當然不能坐視不管。

田大花想了想說:「平安啊,你也別太擔心,先安心參軍入伍。桃子那小姑娘,我看十分聰明,她能夠保護好自己的。我這邊想想辦法,看看能不能有招工機會把她弄回來。你把咱們家的電話留給她,叫她有事可以聯繫我。實在不行,可以叫她裝病申請回城養病,先把她弄回來,我們再慢慢安排。」

平安把桃子託付給媽媽,終於安心地踏上了征程。其實興許這時候,平安心裏仍舊是很純真的患難情誼。

當地這一批次的兵去了河南,駐地在牡丹之都洛陽,平安和安生背上背包,穿上軍裝,插隊公社的老鄉們敲鑼打鼓一路歡送,從知青點直接被送上了開往洛陽的新兵專列。

眼看著福妞預產期也臨近了,於是劉師長頗為自得地按照他一貫的起名辦法,給未出世的新成員提前取好了名字,孫子的話就叫「劉豫」,孫女的話就叫「劉洛洛」。

結果半個月後,福妞在醫院順利生下了二兒子劉豫,劉嫂子一邊感慨又是個大胖孫子,一邊匆匆從大西北跑來給福妞坐月子。

緊接著,福妞還在月子裏呢,石頭的婚期就到了。

田大花忙成一團。她被服廠那邊已經基本上恢復了正常生產,大運動還繼續搞,可老百姓的日子也要繼續過,社會生活物資匱乏,生產還是要恢復的。

三狗子送去了託兒所,田大花一邊上班,一邊就忙忙碌碌準備大兒子的婚禮。

家裏收拾了一間房子,仔細打掃佈置了一下,田大花壓箱底的床單枕套都拿出來,紅床單紅被子,這邊佈置得差不多了,接到石頭電話說某天某日幾點的火車,兩個人一起趕回來舉行婚禮。

兩人回來的那天,薑茂松外出開一個重要的會,田大花在安亮陪同下去車站接人。

一眼看到石頭身邊跟著的姑娘,田大花就有幾分喜歡,中等身材,稍微偏瘦,瓜子臉,細長的眼睛天生帶笑,照片裡儘管見過,可見到本人,便覺得是個落落大方、很有氣質的姑娘。

兩個軍裝整齊的出色年輕人一起出來,便吸引了很多目光。

「媽媽。」石頭快步走過來,見到田大花便笑得十分開心,指著身邊的人介紹道:「媽媽,這是譚珍。」

田大花笑眯眯看著譚珍,譚珍也果然沒讓她失望,儘管臉上臊紅,可還是跟著石頭叫道:「媽媽,您好。」

看見沒,這叫懂事兒,既然是回來結婚的,人家沒等著說,自己就主動改口了。

「哎,好。」田大花舒暢地答應著,一邊招呼他們走出車站,一邊就跟石頭和譚珍說:「你爸去軍區開會,估計晚上才能回來,沒能來接你們還挺遺憾的。」

「爸爸忙。「石頭問:「媽媽,小臭蛋呢?」

「被我送去託兒所了。」田大花笑著說,「我廠裡現在恢復生產,我要上班沒工夫帶他。早晨賴著不想去,剛收拾了一頓。」

「你二叔可能也回不來,部隊正在接新兵,他要忙。你二嬸打了電話來,說也就這兩天,帶著明東明南回來參加你們的婚禮。」

田大花一路說著這些家常,譚珍陪著她,石頭和安亮拿了行李,一行人徑直回了家。

一進門,兩個年輕人就先去看爺爺,譚珍還給爺爺準備了禮物,是一件貼心的灘羊皮坎肩。

譚珍是當醫生的,她說這是她媽媽在老家找人買的灘羊皮坎肩,冬季天氣冷,穿羊皮坎肩禦寒,保護心肺,對老年人身體很有好處。

不過這些話都是石頭跟爺爺說的,可坎肩是孫媳婦買的呀,一件灘羊皮坎肩,頓時就讓爺爺高興的,咧著沒牙的嘴一直樂呵,招呼石頭趕緊給譚珍拿水果點心吃。

家裏現在人少,原本人多擠不下的房間,現在都空著。田大花就安排譚珍住了石頭的房間,卻安排石頭去住平安的房間。

按照當地習俗,婚房婚禮前是不住人的,只有新郎官頭天晚上帶著侄子滾床,提前住進去一晚上。

等安頓下來,石頭悄悄跟田大花說,譚珍來到他們家,還真有點小緊張呢。

他在部隊比較低調,都沒有把家裏的情況說出去,一般戰友們也只知道他是軍人家庭出身。

譚珍的哥哥譚毅也不清楚,當初介紹他給妹妹認識的時候,也隻說他是軍人家庭出身,而石頭總不能特意跟人家姑娘顯擺,說我爸是軍政委。

所以他和譚珍剛認識的時候,譚珍隻以為他爸是個參加過解放戰爭的普通軍人。

結果等到決定訂婚,石頭就慢慢把家裏的情況都給她一一道來。

譚珍一聽,她要嫁的未婚夫,爸爸是軍政委,二叔是團長,還都是參加過戰爭的,爸爸更是「抗日戰爭扛過槍,抗美援朝過過江」的厲害人物。

就連他從沒叫過的小姑父劉安亮也已經是營級幹部了,弟弟平安剛剛參軍入伍,還在遺憾不能回來參加他們的婚禮……

譚珍當時那個吃驚呀,她自己也是軍人,對部隊當然很熟悉,她這是嫁進了一個什麼樣的家庭啊。

尤其聽說未來的公公是軍政委,譚珍還真有點壓力。

就好比你一個小學生去同學家裏玩,結果發現同學的爸爸是教導主任……

「這有什麼好緊張的。」田大花笑道,「你可趕緊跟人家姑娘說說,你爸在外頭是什麼人咱不管他,在家裏,他如今就是個盼著兒子娶媳婦的老公爹。」

「沒有。」石頭笑,「我跟她說,別管什麼政委什麼長,別看他們一個個在外頭牛哄哄的,在我們家,統統都得聽我媽的。」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