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帶著農場混大唐》第四百九十章 清平樂
李愔有些默默的傷感,他要是沒有來到此地,沒有藉助農場的話,或許在後世,也和無數奔波在城市中的小青年一樣,為了一線生機而四處遊走。

片刻,便有下人捧著幾張宣紙片籌,走到李愔跟前:「殿下,這是前院是之人新出的佳作。」

李愔接過之後。煞有其事的看了幾眼。別看他現在融入古代,已經可以看得懂文言文和各式繁體。

但是就這詩詞造詣,他還是古代書寫蒙童的水平,哪有能力評議這些詩的好壞。

好在雖然他不會評議,但讀過的唐詩宋詞數不勝數,也總能看出高下來,真正遇到那些青描好詞,李愔也能多關注兩眼或深刻的點點頭。

當然點頭完之後也不多做評述,而是傳遞給周圍落座的大小官員們。

這個時代還沒有所謂的教育局局長,哪怕是後世明朝時期的教喻也並沒有成型,很多時候,都是廣州長史兼管一地的讀書教化。

因此,廣州長史的文化水平在這幾個人當中可以說是最高的。

可問題是殿下都還沒做評議,他又怎麼敢說話,於是,不得不端起個老臉。眼觀鼻,鼻觀心。面無表情的將這些詩稿向周圍的人傳過去。

場面一度非常寧靜,大家都不敢先評議詩詞。就在李愔想趁著解手的機會去吃一個記憶膠囊,獲取關於詩經子集的技能之後,王憶歆卻突然發話幫李愔解圍。

和崔瑩瑩一樣,身為五姓七家的子弟。這種東西她再熟悉不過,打小的時候就躲在屏風的後面,看著那些風流才子指點江山,揮斥方遒。

如今雖已嫁為人婦,但小時候的那種感覺依稀還在,因此不由得默默的念出聲來。

「清平樂

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

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

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在歌妓們有意控制樂器節奏之下。王憶歆或輕或緩的誦讀。讓整個詩充滿了淡淡的意味。

廣州長史端起酒杯一飲而盡,拍手道「此詩意象深遠,猶如畫卷在眼前浮現,不過。詩中印象多是「雁」「離」「夢」的虛幻縹緲之物,想必定是經過人世滄桑,早已失去對繁華物慾世事的追求,必定是一老者。」

王憶歆則搖搖頭,放下詩稿輕聲說:「以清平樂這個少有的詞牌為名,整首詩講的是雪,誦的是梅。更多的卻是對世俗的摒棄,看似深沉老道,實際上不過是一個失意少年而已。」

「哦,」廣州長史摸了摸鬍子:「梁王妃,這是要和老夫比較一下嘍。」

李愔坐在台上伸出手。奴婢立刻將那張紙遞在李愔手上,端祥一遍之後看著兩人說:「既然如此,我們就賭一把,要是梁王妃輸了。那我罰酒三杯,向您口中的老翁獻上十兩黃金,可要是長史大人輸了,如不若請長史大人為我等再譜一曲詠梅,如何?」

「好。」廣州司馬孫靜唐大叫一聲:「老夫武人出身,軍中莽漢一個,對詩詞也是牛嚼牡丹,今日倒要看看你們是如何憑著紙上三言兩語來斷定一個人。」

廣州長史和李愔對視了兩眼,輕輕一笑:「既然殿下有令,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且看是哪位老翁有如此幸運,能得王爺垂青。」

李愔點頭示意,旁邊的奴婢見了,匆匆下去兩人請那詩詞的作者。

李愔對此事倒毫不擔心,並不是他捨得這十兩金子,而是在那張紙遞上來的時候,台下的奴婢便向他使了個眼色,一看就是良王妃贏了。這才讓李愔有了說話的底氣。

這平日裏,長史也是一個混吃等死的角色。李愔公佈的公路政策本由他負責一部分,結果,他平日裏雖處在官衙,卻效率極低。

今日要能借這機會挫一挫他的銳氣,說不定,能讓他清醒的明白自己不是那個脫離塵的老者,而是那個仍舊在紅塵翻滾的少年,受這煌煌天子擺佈。

片刻之後,那婢女果然帶上了一個面色烏青,雙眼虛浮的讀書人。王憶歆看了之後便暗暗頷首,李愔知道,這詩和人是對上了。

「先生何人。今日讀君之清平樂,便覺梅花盛開眼前,卻遭風雪侵擾,還望先生為小王解惑一二。」

李愔對待文人向來是寬宥的,無論這世代如何更迭,最重要的人就是這群掌握著基本文化核心的文人們。

因此在公共場合,李愔從來不做對文人過度羞辱的事情。這詩篇他雖然不喜歡,但也的確極具冬日梅花之潔感,其實李愔本人讀時都覺得這是一個老者所做。

台下長史卻不樂意了,沖著李愔叫道:「梁王殿下,你可不能因為這事在孫家別院暗通關係請來了一個失意落魄少年郎。」

又指責那個讀書人說:「兀那後生,這詩詞果真是你所作?」

那讀書人揖首,向廣州長史鞠了一躬,也不答話。

李愔默默看在眼裏,這種人本質應該頗為文靜,不喜交流,因此也極易遭到他人排擠,從詩詞中大約可以看出此人客居他鄉,失意落魄。

李愔也很好奇,便向他揮了揮手:「來吧,說說為何這如日中天的年紀,在這首詩中卻充滿了如此之多的老成之話,須知讀書人父母健在,便不可遠遊,我關你詩句,儘是思鄉之情。還望先生回答一二。」

那讀書人又將身子轉向了李愔處,向他行了一個跪拜禮之後,站起身來,扶了扶自己的帽子,看著李愔說:「草民自幼家貧,母親因病早逝,隻余父子二人苟活於世,家族長輩皆因家道中落而欺我。幼時蒙學,競不成有一日安靜。」

「是故這世間人暖。我再幼時便嘗過了。因此寫出來的詩句也大多傷春悲秋,不被友人所喜。」

「雖是傷春悲秋,卻向小王描繪了一幅寒冬傲雪梅,籍此,先生亦可在此地獲得一席。來人,快給先生看座。」、、.。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