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帶著農場混大唐》第四百八十九章 主題是詠梅
彷彿看見自己已經化為一條鯉魚,迎著逆流而上,在春季的桃花汛中,縱身越過了傳說中的龍門,懸浮在天空化為一條五爪金龍震懾天下。

從某個角度上來講,得到了李愔的認可,也的確像是進入了龍門,或者是說,大唐仕途的金光大道。

很快,這些三三兩兩的人們便收到了一張張的傳單。隱匿在人群中的小廝們,手上抱著一大疊紙,逢著人就發。

小廝連那些委身化作文人的兵士們也往他們懷裏塞著。根本不管這些三五大粗的將士們根本看不懂這些文字。

當小廝硬塞給其中一個文人打扮的士兵時,那貨或許是收到太多傳單,總算忍不住了,嘴中嘰裡呱啦的大聲喊了起來。

那小廝嚇了一跳,仔細一聽,卻又不是漢語,瞟了幾眼後看著他說:「高麗人?」

那個大漢聽到小斯嘴中的漢語後,靜了下來,搖了搖頭,將傳單塞回了小廝胸前,自己換了個地方走掉了。

「天哪,」那小子心中驚惶道:「為什麼王爺舉辦的文會會有高句麗人混進來,看樣子身材魁梧,必然有不軌之心。」

那小廝為了安全,還特意跑到了兵馬指揮使處舉報有高句麗人混進來,沒想到兵馬使居然白眼一翻。

左手把著刀柄。慢條斯理的從他身邊走過,絲毫不在意小廝的舉報,急得那小廝火急火燎的。

那張傳單上,則清晰的介紹了這一次文會的玩法。托報紙的福。李愔的傳單印得十分順利。

將一些注意事項和規則都清晰的寫在了傳單內,方便從天南海北的士子閱讀理解。

而這場晚會內,除了所謂的文人,還有李愔特別邀請的,盤踞在嶺南道所有的富豪商賈。

自古士農工商,商人的地位遠遠低於在家耕地的,李愔想要盤活這一地的經濟,首先就得讓商人的地位上去,不能像過去一樣任由別人宰殺辱罵。

這一次除了招收必要的行政人員,把商人的地位抬上去。也是他的重要目的之一。

而在離這個別院不遠處的一條河內,數十根井然有序的蘆葦竿深深淺淺的漂浮在河面上。若是有精於水道的漁人,必然可以發現水下有什麼物體在移動著。

別院外,駐防廣州城的官兵們雖然兩眼有神,但卻不集中注意力,這一次的差事抵得上他們半個月的工錢。但哪怕如此,他們仍舊沒有盡心儘力。

大唐與承平多年,他們是從沙場上退伍下來的府兵。自信可以在敵人衝過的那一刻,全身洋溢出殺氣,將來犯之敵斬於馬下。

不過讓他們不舒服的是,這一次的文會當中,居然還有另一波勢力,是梁王親自點頭,允許進來的由高句麗人帶隊的一支隊伍。人數只有一百五十人,稀疏而成隊列的分佈在別院的各個角落。

那些高句麗人,自然是李愔在海灘邊收伏的衛龍雇傭兵。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整訓之後,他們就像軍訓的學生一樣,已經基本具備了一定的軍事素養。

但是要論場上做戰,還遠遠夠不著,李愔將他們放進來,也不知出於什麼目的。

商人們拿到傳單的時候,眼睛都快濕潤了。要知道李愔雖然也經商,並且經營得像模像樣。但他先是皇子再是商人,尊貴的身份讓他不會受到別人的歧視。

但這群商賈不一樣,他們是各個世家背後的走狗。一旦世家拋棄他們,他們就像養大的肥豬,將會被各個勢力撲上來分食掉。

傳單上當然不會明顯的表露對商人示好的東西。但是其中的一條規則,卻讓很多商人都看到了一線希望,那就是捧場。

當在場的文人寫出了自己的詩作之後。可由當地的商賈們共集籌碼,將他的排名拱上去。只有前十名才有資格進入最深處的那個庭院。

這樣下來。這些商賈們便有機會和那些官老爺們同進同退,只要選中了其中一個貌不驚人的潛力股。再將其捧到最高處,要是入了梁王的法眼,正式進入仕途,那麼,他們這些商賈也就算找到了依靠。

雖然在場的大部分商賈背後都或多或少的夾雜著各種各樣的影子,但誰不希望自己的生意能多一份依靠。

因此,文會雖然還沒有正式開始,商人們卻比誰都更熱情,甚至自發的組織人員到街上去宣傳文會的好處。

「大唐的文會也不過如此。」一句不大不小的聲音落入了庭院中各個人的耳朵內,眾人抬眼望去,想看看是誰這麼狂妄倨傲。

「咦,這不是濟州島的大儒金陽文嗎?他怎麼會來這個地方?」有見多識廣的,看見了口出狂言的人之後,低聲對著附近的人說道。

「高句麗人?「旁邊的夥伴回答道,滿臉的狐疑之色的看著眼前這位帶著儒士方巾,身著麻灰色漢服的老者。

那個發傳單的小廝聽見了,暗暗的往這邊啐了一口:「高句麗人就是不消停。」

衛龍雇傭兵的成員看見了同為高句麗的大儒之後,眼中放出淡淡的光芒。

看著滿院的人都盯著他看,那大偏也知道自己失言。立刻低下了臉,換上了低促而快速的高句麗語和同伴交流。

其他人本想找些麻煩,但是現在是凸顯自己的最好時機,大家也不敢輕舉妄動毀了自己前程。

其中有一個見氣氛尷尬。便轉移話題說:「今日的題目是詠梅。」

「詠梅。當年梁王殿下不曾經做過一首嗎?現在想起來真是磅礴大氣,念起來口有餘香。」

「說起梁王殿下當日那首詠梅,害得京師一年之內沒有詠梅的佳作再次傳出。」

眾人議論紛紛之際。王憶歆則在院內安置著大小官員們的酒席就坐。

廣州城內大大小小的文武散官,在拜見了木頭雕塑式的李愔之後,便根據職位的高低在內院和外院開始尋找起自己的酒座。

李愔神遊物外,這種場合無可避免。雖然他早就習慣了封建時代的各種禮儀,但像這種大型晚會,他還真就得安安靜靜地端坐在椅子上。用上帝式的視角悲觀憫人的看著台下眾人的表演。、、.。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