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帶著農場混大唐》第四百九十一章 長史贈詩
隨後又看著廣州長史說:「怎麼樣,長史大人可還服輸?」

廣州長史又摸了摸鬍子,無奈的搖搖頭:「世間活法千萬種,家家都有難念的經。所幸前幾日老夫在山上遊玩之時,觀見一樹梅花臨水而長,花香飄散數裡。心中有所動,卻也得了幾句詩。」

當下,便自顧自的念了出來。

「莫怕長洲桃李嫉,今年好為使君開。

相逢莫道不相識,夏馥從來琢玉人。」

詩才念完。那讀書人卻是猛的看向了廣州長史,廣州長史則微微點頭一笑。

王憶歆湊到李愔耳邊嚼舌根道:「沒想到這廣州長史功底深厚,也生的這般玲瓏心思,還在詩中暗暗激勵這位讀書人。」

「嗯?」李愔看下王憶歆,說實話,這首詩講了什麼他還真沒看明白。

王憶歆看了看他:「真不知道你那些詩是怎麼做出來的。」

李愔咧嘴傻笑,王憶歆安靜的坐在他的身邊。悄悄的分解這首詩:「…此詩是鼓勵那個讀書人,不要害怕早熟也別厭世。遲早有一天會被桃李所妒忌,從頑石轉化為珠玉。」

不過哪怕她是這樣講解,李愔仍舊是半懂半不懂,隻得呵呵一句:「向長史敬酒,長史大人果然好文采,不知這首詩可有名字?」

廣州長史立刻站起身來,回敬了一杯,喝下之後才道:「這首詩,名字便叫做《早梅》。」

李愔的餘光看去,卻發現那讀書人悄悄的將身下的團蒲踢開,雙腳跪地,用旁人不大注意到的姿勢向那廣州長史輕輕的行了個跪禮。

詠梅是個自古以來的大題目。因此,這些生長在廣州的人,多多少少都自個寫過一兩首與梅有關的詩句。

梅花生長在廣州,一直以來就比其他地方的開的更早一些,且在廣州地區常年不落積雪,因此梅花的不懼嚴寒並不能給他們帶來同樣的激勵程度,廣州一地所作的詠梅詩詞,多以早梅而不是以傲梅流行於世。

然而隨著李愔入主嶺南道,許多北方讀書人也遷家帶戶的遷徙到了廣州,此刻,真正離家千裡。

北方地區,被傲雪所侵擾的寒梅現在也見不到了,因此,今天文會所做出來的詠梅之詞大多隱含著思鄉與梅花的傲氣。

這樣一來,讓那些審核的人感到左右為難,這批審核的人大多是以廣州本地人為主,對那些主要描述梅開得早的詞,自然是多有欣喜。

而且廣州在這一段時間內,多有獲得李愔的恩惠,因此南方語系寫詩的內容也以心相許,詞句大多活潑鮮艷。

可問題是北方語系的這些讀書人,寫的梅花之傲也極有風骨。但是到底離家太遠,且剛來廣州開牙建府,多少與其他人都有磕碰,因此,詩中無不透露著自己的傲骨與世事的艱難,使人看去就盡顯悲涼。

要只是普通的掄才大典,這些審核的人行事反倒方便些,至少評價由著自己的喜怒來決定。

可這是給梁王李愔做備選人才,可不敢有半點閃失,這些北方來的士子,大多數都粗通經義典故,換句話說,是帶著手藝來投奔李愔的。

審核人員倒是很想把那些悲涼的詩詞給送進去。雖然他們已經聽到有人成功的在內院獲得了一席之地,但是誰也不能保證把那些悲涼的詩詞送進去之後,會不會讓王爺喝酒都沒了興緻。」

好在李愔的一道諭令打發了他們的顧慮:「以德選才,不以詩文選才。」

此話一出,那些審核的人心裏便有了計較,李愔這是在告訴他們,詩詞寫得再好,也未必就是人才,因此,他們開始更多的打量起了在場人員的道德修養。

又結合著詩詞裡透露的各種志向與品性,直接確定即將要進入李愔面前的那些人。

那些在孫家別院內四處遊走的文人並不知道,自己此刻的一舉一動,開始在考核官的眼中不斷放大和評價。

孫家別院外,有幾個黑色的影子已經在周圍潛伏著,風吹過那一個區域,草木都沒有晃動,可是在外駐守的廣州城駐防兵們並沒有太多的感覺,依然根據一炷香走一圈的規定,漫無目的的行走著。

「啑,」那幾個影子發出了一陣純純的鳥叫聲,影子們同時出動,一個個上前捂住了那一堆兵士的嘴巴,片刻之後,兵士們便疲軟的倒在地上,整個過程。速度流利,並沒有引起半點波瀾。

領頭的那個吐掉了嘴中的鳥哨,沖著夥伴說:「你們兩個先進去探路,我們在後方為你把守。」

「是,」兩個黑人立刻雙手為梯,攀爬著圍牆便放了進去。

把風的黑衣人則抽出身上的鋼刀。和另一個成員背靠背的看著四周,以防有人突然出現。

小官員無奈的看著手下的各式各樣的詠梅之詞,這些詠梅的詩詞在整個大院裏互相傳誦,自然出了一些精品。

果然,當那個讀書人的詩詞被李愔看中,而且給了他一席之地之後,眾人以為李愔好這口,都開始無病呻吟。

明明寫不出這麼傷春悲秋的句子,卻要強行加上一些。

審核官也不好說什麼,畢竟這是文會,不是真正考核,他們只能暗暗的引導文會的走向,卻不能站出來說不允許他們這樣做。

因此,那些讀書人很遺憾的發現,在接下來的半個時辰之內,沒有任何一個人走進了那座生院內。

好在大院內商賈眾多,這些把脖子都伸斷了的士子並沒有接到李愔的請帖,卻受到了無數商人的鼓勵。

商人們可是清楚的記得,誰要是能用競價排名的方式。讓自己推薦的人獲得前幾名,是可以獲得由梁王殿下親自賜予的金邊牌匾一塊。

有了這塊牌匾,怕是不能再嶺南道橫著走?還有誰敢對他們家的貨物指手畫腳。

很多人沖著這個牌匾。紛紛變賣家產獲取現金,一度導致廣州街頭金銀短缺,小範圍的物價飛漲。、、.。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