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李泰的大唐》第一百章最後的希望
魏王府大門在關閉一個時辰後再度打開,出門者卻非李泰一馬當先,先出者乃是一名紅衣禦者高聲唱喏凈鞭開道,隨後八匹紅轡、青韁、錦韉的誕馬魚貫而出。

而後十名鮮衣怒馬的王府親衛肅然而列,持刀盾一副、白澤旗一對、金鼓旗一對、九竅洚引幡一對、節麾一把、紫方傘一把!

這便是一套親王日常出行小型儀仗。

這一套儀仗雖然比不得親王正式儀仗聲勢浩大,可尋常時節也不會常用,一旦排出,必定表明有大事發生。

刀盾、旗、鼓、傘節過後,李泰騎著盛裝披掛一望直似天馬的逐月烏,引著高玉琪談笑而出,高玉琪卻是笑容牽強滿腹心事。

李泰過後,王府七十二名親衛清一色著明光鎧,背負一石五強弓,腰懸箭壺,內盛二十四支長箭,隨著誕馬禦者凈鞭節奏踏步而行。

時隔許久魏王李泰再度擺出儀仗大張旗鼓而出,一時間,延康坊四鄰似乎又看到了從前那個跋扈不可一世的魏王回歸,這讓最近已經習慣李泰騎馬簡從而行的鄰居們頗感詫異。

有心人已經發現落後李泰半個身位的高玉琪,再聯想到之前魏王府大開中門迎接高句麗正使,心思敏銳者已經料定魏王府的異常,必定與高句麗的談判結果有關。

能夠與李泰做鄰居,誰人不是耳目通天?

李泰一行出得大門後取道朱雀大街,直奔大明宮而去。

今天是正月十五望月之日,正是一月兩度的大朝會,整個長安熱鬧繁華遠勝平日。

魏王府儀仗招搖而行引得路人側目不已,高玉琪心頭愈發不是滋味,路人看熱鬧的眼神,落在高玉琪眼中卻是對他這個高句麗使節無能的嘲弄。

「殿下,咱們這般招搖過市是否太過……」高玉琪一臉惆悵。

李泰笑道:「高兄此言差矣,大唐與高句麗本是宗藩一體,如今兩國相商達成盟約,大唐協助高句麗戡亂定國,大軍即將開入平壤震懾逆臣。

兩國關係親上加親,如此潑天喜事,小小儀仗相賀又算得個甚?」

高玉琪……

此時午時將近,含元殿上,今日政務已然議畢,能夠抬上大朝會討論的政務雖然重要但並不核心,老李駕輕就熟,處理四平八穩的公務效率不要太高。

值殿禦史正要宣佈退朝,內侍卻是滿臉喜色,渾身骨頭似乎輕了五斤地撲騰進殿,砰一聲跪倒稟報道:「奴婢恭喜陛下、賀喜陛下,魏王殿下進宮了!」

這話說得……

滿殿大臣無語看天,陛下和魏王這一對奇葩父子又在作什麼妖?

李泰進宮而已,內侍竟然大肆賀喜,這是你們父子秀的新招不成?

這卻是冤枉了老李,群臣怪異的表情讓他很是難堪。

上午沒看見李泰上朝,咱的確挺念叨那個孽障,可這會兒午時將近,他入宮便入宮,還特意通派內侍,他要幹嗎?

蹭飯?

老李氣不打一處來,重重一拍禦案怒道:「荒唐!

不說朕險些倒忘了,李泰身為外交部部長,大朝之日無故不朝,朕若不嚴加懲治豈非朝綱不張?

四德,你也是宮中老人,如何這般不識體統口出妄言,回頭自去內侍省領罰!」

內侍四德伺候天子時日久遠,雖不如老祖宗通透,可主子肚子裏有幾條蛔蟲還是有數的。

見陛下對魏王的訓誡一如既往乾打雷不下雨,他面上一團喜氣笑容愈發燦爛道:「陛下聖訓,奴婢甘心受罰!

不過奴婢不敢欺瞞,陛下,魏王殿下今日之所以不朝,卻是因著一樁比上朝更重要百倍的大事兒,如今大事已成,奴婢這才恭賀陛下!」

李世民疑惑道:「哦?

竟有此事,何等樣大事可以置大朝於不顧?」

四德高呼道:「陛下,今兒魏王殿下與高句麗使節已然談妥兩國邦交適宜。

那使者高玉琪已然全部應下大唐的條件,這會兒殿下和使者並駕而來,殿下著人知會中書省和禮部,準備兩國國書籤訂一應事宜!」

「呼」

李世民頓時挺身而起走下禦座,面上難以置信繼而大喜,追問確認道:「此言當真?」

四德笑得見眉不見眼道:「陛下,奴婢就是有十個腦袋也不敢有半句誆言吶!」

消息實錘,李世民卻是愣在當場……

太常寺卿韋挺狂喜道:「這麼說來,高句麗人同意了五十裡不設防?

那可是方圓兩萬裡疆土啊!

哈哈哈哈,魏王殿下縱橫捭闔憑著一口鐵齒銅牙,未出一兵一卒而開疆拓土,此曠古奇功也!」

一時間整個含元殿沸騰了,大唐武功極盛,可空手套白狼憑空收割方圓萬裡疆土之事卻是前所未有。

原本泉文生和高玉琪齊齊拒絕此議,朝廷上下已經放棄這個天方夜譚的謀劃,軍方已經像模像樣開始為遼東戰事做準備。

魏王吹出去的牛皮雖然荒唐,可皇帝並未加以干涉,三天之後若是高句麗使節拒絕李泰的條件,那就是對大唐的挑釁,揍他丫肯定沒跑。

誰曾想峰迴路轉,高玉琪不知吃錯了什麼葯滿口答應了李泰,如此則大唐威服四夷的帳簿上又要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孔穎達這個老夫子也捋著山羊鬍子搖頭晃腦道:「堯舜之世重現也!

陛下,高句麗中原世敵,前隋興舉國之兵四次討伐,損兵折將喪師百萬而不能寸進,如今大唐不費一兵一卒而得方圓萬裡之地。

所謂內修德政四夷自安,此誠可謂陛下王道之基業哉!」

李世民總算回過了神,大笑道:「些許小事何足道哉?

青雀這個混帳東西,與高句麗使節相商如此大事竟然密室相會,這畢竟有失朝廷體統嘛。

殿前禦史何在,給這個混帳東西記上一筆。

功是功過是過,朕向來賞罰分明,不能因為青雀立下一些小小功勞就不顧朝廷制度!

哈哈,眾卿放心,朕是不會因私廢公的!」

群臣……

四德見陛下開始耍寶,他咧嘴大笑臉上的褶子更深了:「陛下,可不止呢!

魏王殿下還與高句麗使節商定,鑒於高句麗榮留王危在旦夕,故而一併請大唐發一衛天兵精銳開入平壤,以扶保高句麗王室威懾蓋孫文!」

李世民險些踉蹌栽倒,強行裝逼徹底破功裝不住了,朕耳朵順風了不成?

國都之中請求他國大軍入駐,這……

翻遍歷朝歷代史書,從未聽聞如此奇事,所謂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這個道理不光後世趙匡胤明白,古往今來哪一國哪一族又不知曉其中利害?

大唐若是能夠將一衛精銳三萬人馬入駐平壤,從此以後蓋蘇文的野心將會得到強有力遏製,高句麗國事,大唐也獲得了強有力的發言權。

這對大唐日後滅高句麗之戰裨益無窮,其中可以操作的文章太多了。

高句麗王室這是兩害相權取其輕,實屬飲鴆止渴,對於唐朝君臣而言,這一條的利好遠在那方圓萬裡疆土之上!

含元殿君臣這回徹底瘋了,無論文臣還是武將,全部亂了朝儀體統,三五成群興奮地大聲談論接下來大唐可能的各種操作。

殿前禦史一連招呼數遍肅靜,眾人卻是充耳不聞,禦史乾脆識趣地閉上了嘴。

「魏王到、高句麗國使到!」

議論紛紛之時,禁中侍衛高聲唱喏打斷了含元殿紛亂的局勢……

安遠門,泉文生心腹高辛陽澤拌作胡商,趕著一匹駑馬架著大車,車上裝滿了清河燒春、鞍韉、蜀錦、綢緞等精貴貨物。

城門在望,看著兵丁一絲不苟盤查出入城門的行人客商,高辛陽澤下意識地摸了摸縫入中衣的秘信。

這是主公泉文生最後的希望,也是破局李泰陰謀的關鍵。

主公在信中詳細交待了長安發生的大事,並以性命做保,建議莫離支拋棄一切顧慮,搶在唐朝部署完成以前果斷行不可說之事。

非如此則高句麗危矣,泉氏危矣!

看著遠處盤查的兵丁,高辛陽澤目光漸漸陰冷。

這一遭便是千般艱難拚著性命不保,也要將秘信傳回高句麗!

……………………………………………………

第二更送上,不知不覺間大唐已經一百章了,在XDJM們的力挺下,大唐終於衝上了六頻,這是大唐的榮耀,也是大家的勳章,千山圈兒跪感謝大家!

接下來大唐能不能繼續前進衝進三江,就看大家這周的收藏、推薦票、評論、打賞、加書單夠不夠彪悍了。

千山這周洪荒之力會全部爆發毫無保留,咱們做個奢想,單日收藏增長過四百就加更一章,請大家賜予我力量!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