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唐之驚夢》第六十八章 千古一帝
臘月十九,洛陽宮集賢殿。

早朝過後,偌大的大殿裏只有寥寥數人,李隆基道:「牛魁,兵練得如何了?」

千牛衛虎賁中郎將牛魁躬身道:「回陛下,不怎麼樣!」

「哦!」李隆基眉毛一挑,道:「朕瞧著是一幅龍精虎猛的樣子,說說,怎麼回事?」

「陛下,也只是徒有其表而已!」牛魁奏道:「洛陽長安這等繁華之地是練不出虎狼之師的,臣從北庭帶回來的人,現在再上戰場,戰鬥力能有之前的一半,臣就開心了!」

「牛中郎此言差異,難不成沒有戰士就練不出虎賁了?」高力士見李隆基有些不高興,開口道。

牛仙客道:「高翁,練得出精兵,但練不出虎狼!」

「陛下,高翁,精兵唯有見血,百戰之師方能稱為虎狼!」牛魁猛然單膝跪下,奏道:「陛下,臣懇請陛下讓臣回到北庭,或是其它邊境,臣敢保證三年內一定為陛下煉成一支虎狼之師。」

裴耀卿皺著眉頭,道:「如今邊境也只有些小小衝突,也算是天下太平,你到邊境練兵,莫不是想挑起戰火?」

「這個。」牛魁啞然,道:「陛下,裴相公,臣不是這個意思,臣也沒那膽量挑起邊境戰火。」

李林甫道:「如今大唐剛與吐蕃簽訂了三年不動刀兵的協議,與渤海國已經修好,回紇和突厥有安西軍牽製不宜打破平衡,契丹首領屈剌與可突乾的首級又剛被河北採訪處置使張守珪送來,現在還掛在天津橋的南門上。」

牛魁聽完李林甫道話,心中大喜,道:「臣請移師東川練兵。」

裴耀卿道:「陛下,不可,南詔一向依附大唐,雖然近來有些企圖,但也是等閑小事,若是挑起與南詔道爭端,只會白白的將南詔徹底推向吐蕃,得不償失。」

「推向吐蕃有何懼,大不了一起收拾了!」牛魁眼見有戰打的好事就要黃了,不由得急道。

裴耀卿大怒:「住口,軍國大事豈能等閑,你若再多嘴,我將奏請陛下斬了你!」

牛魁嚇出一身冷汗,忙跪下道:「臣失禮,請陛下恕罪!」

「起來吧!」李隆基道:「你也是一片忠勇之心,何罪之有。李相公,朕莫非就練不出虎狼之師?」

由不得李隆基不著急,府兵製已名存實亡。十二衛甚至是北衙禁軍,已是腐化墮落徒有其表,要不然與小小的渤海國都能打成兩敗俱傷。

隋煬帝攻伐高句麗,前車之鑒吶!

牛仙客奏道:「陛下,北庭、劍南、壠右和安西,多得是我大唐的精銳,虎狼之師!」

一直默不出聲在那那裏如泥塑一般的寧王李成器開口說了句:「如今善戰者,泰半是胡人。」

從安西高仙芝、哥舒翰、夫蒙靈察到後起之秀李光弼、安祿山史思明,無不是胡人,其餘胡人將領戰士更是數不勝數已經佔了大唐戰士的泰半。這些人就是再赤膽忠心,在李成器的心中都是胡人。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李林甫道:「寧王此言差異,太宗皇帝所行事的君臣之道,使得無論漢人還是胡人,皆是我大唐子民。天下胡人,更是以入我大唐為榮。」

李成器淡淡的道:「君不見五胡之禍從何而來?」

「我大唐何等昌盛,豈能跟那昏庸無能司馬氏相提並論?」李林甫反駁。

李隆基開口道:「李相公,你再說說看,不動邊鎮之兵,朕要如何才能得到虎狼之師。」

「陛下。」李林甫奏道:「臣以為得虎狼之師勢在必行,前些年與渤海國和契丹交戰,都使得我大唐頗感力不從心。但現在各方交好,實在不宜妄動刀兵從而引起處處烽火。但是,臣認為可以試行·~」

李隆基眼睛一亮,道:「李相公快快說來。」

李林甫緩緩的道:「如今漠北,契丹、突厥、奚人等部落多如牛毛混亂不堪。咱們可以派出數支以營為單位的軍隊,去除番號在那片廣闊混亂的地方以戰練兵,如此兩年必成虎狼,再以此為骨幹,三年內可得數支鐵血之師。」

「好!」李隆基贊道:「李相公此言真是太贊了,此事就交由你來辦理,人員隨你調遣,要從快辦理!」

「臣遵旨!」李林甫目的達到,起身豎立。

裴耀卿對李林甫的這個計劃是心知肚明,明顯李林甫是出於私心的,不過這個在目前也算是最適合練就虎狼之師的計劃了,可不能讓李林甫給帶歪了,於是奏道:「陛下,若全是軍士參與,那麼時間久了,就會變成毫無國紀王法的匪徒和野蠻人了。若是沒有愛國忠君之心,練就的虎狼對我大唐反而是有害無利。」

「裴相公所言甚是,那依照你的看法該如何行事?」李隆基問道。

裴耀卿道:「陛下,臣以為此事派出的隊伍不宜過多,一兩支足以。在隊伍中要充實一部分文士,在閑暇之時習文識字,教導忠君愛國思想,假以時日必成一群文武雙全的才能之士,以此為基組建的軍隊必將讓我大唐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好!」李隆基撫掌贊道:「裴相公此言甚合朕意,你們有何人可推薦!」

李林甫道:「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臣舉薦張博!」

「好你個李林甫,借刀殺女婿還說得如此冠冕堂皇,忒的無恥!「所有人包括李隆基的心中的都閃過這個念頭,不過也正合了他們的意思,在場的人心中首選的人都是張三。

牛魁道:「臣附議,張博是不二人選。」

裴耀卿道:「張博之勇猛天下無雙,臣附議。」

牛仙客道:「臣也附議,張博乃是一頭豹子,關在長安城不合適,漠北草原才是他的狩獵場。」

高力士道:「大家,張博這小崽子確實適合,待磨練幾年必將成為大家的手中利刃。」

李成器道:「張博這小子,我看好!」

李林甫有些傻眼了,難不成你們都將那混帳視為眼中釘了?

李隆基道:「不錯,這小子行。裴相公不是說配備文士麽,這好辦,力士,他那野營裡不是有什麼三瘋七傻的麽?」

「大家,有監察禦史張曉之弟張巡,高適和岑參也是名聲不小的詩詞大家。這小崽子說起來入我大唐不久,倒是結交了不少文人墨客,右拾遺王維,還有那孟浩然大家還有印象吧?」高力士說道。

李隆基沉思片刻,說道:「可是那位在張說家中說「不才明主棄」的人?」

「大家好記性,正是此人,名叫孟浩然。」

李隆基點頭道:「既然有大才,朕怎能棄之,這些人都和張博這小子一起去吧,磨練歸來,朕當大用。」

李成器突然道:「陛下,現今長安洛陽的功勛子弟無所事事者甚多,不如也挑選上一些讓張博帶去磨練一番,一來可成為我大唐基石,二來建功立業也好讓其恢復祖上榮光。」

「皇兄此言甚是,這些混小子整日鬥雞遛狗鬥毆生事,是該磨練一番了!」李隆基道:「這樣吧,就先派出以張三為校尉的一營人馬先行試行。」

裴耀卿道:「陛下,那麼人員配比該如何?」

牛仙客是從一個小吏累積軍功等政績一步步爬上來,到現在任太僕少卿、涼州別駕,河西節度使,兼任涼州刺史,加太僕卿、殿中監等高位,也算是知兵善戰之人,開口道:「陛下,臣以為這支人應該擴大為五百人,才好分配兵種適應漠北局勢。」

李隆基道:「五百人,就由張三本部人馬兩百為基石,牛魁再挑出兩百人,長安洛陽功勛之後各五十,文士除了剛才幾人,湊上十人即可,這事就這麼辦了!」

裴耀卿道;「陛下,那功勛之後人選又該如何挑選?」

李隆基看向各人,各人眼觀鼻鼻觀心避而不答,誰都不傻,這去那漠北可是九死一生,不死也得脫一層皮,功勛之後盤根錯節,百年來通過聯姻等各種方式早已經形成了一張龐大的關係網,誰要是出主意害得百來家功勛之後喪命,那後果誰也吃不消,就連李隆基想想都覺得頭疼。

就在大家想要將功勛之後排除出去的時候,李成器又淡淡的道:「既然此事由張三主導,那麼人員自然由他來挑選,選到誰就誰了,我有個不成器的孫兒李菁整日裏就知道舞刀弄槍,惹事生非。我做主,就讓李菁跟隨張三去磨練一番。」

李隆基大驚,道:「皇兄,這可使不得!」

「有什麼使不得的,大唐江山,李家人享受得了,也死得了。」

李成器原本是將此生得過且過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過完拉球,只是張三的出現,軍營血戰吐蕃的一幕讓李成器改變了注意,必須得讓承平久已貪圖享樂的皇室子弟功勛之後感到一下先祖們的創業之艱難了。

「你狠~」所有人皆無語。李隆基道:「就按皇兄所言,力士,準備一百張空白旨意交給張三,所有王爵以下的人,接到張三送達的旨意,必須無條件的服從,抗旨不尊者貶為庶人發配嶺南永不敘用。裴相公,給張巡等人發徵召令,接令起即刻趕往長安城,不得有誤。」

「漠北練兵之事,列為絕密,不得泄露絲毫!」既然主意已定,李隆基倒也不失為果決之人,當機立斷。

事已至此,已經沒有了更改的餘地。裴耀卿牛仙客等人隻得遵旨,也沒有人敢將這批人是被送往漠北練兵的真相泄露出去,一百皇室子弟功勛之後的身家性命,誰擔待得起?也隻得在心中暗暗打定主意,得讓自己子侄外出避開張三。

事態突變,使得原本暗中得意能借刀殺女婿的李林甫傻眼了,這下不但不敢加害張三,反而得儘力護其周全了。李林甫不由得氣歪了鼻子。

李隆基站在洛陽宮高處,看著巍峨的宮殿,廣闊無邊的洛陽城,以及絢麗多彩的天下,道:「三年後,最多五年,朕一定要發動滅國之戰,吐蕃、南詔、渤海,什麼契丹、突厥、回紇,都將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

高力士跪地頓首!「功蓋秦皇漢武,成就千古一帝,將唯有陛下一人。」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