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唐之驚夢》第六十九章 鞠躬盡瘁的王維
臘月二十三,長安皇城,端坐在政事堂裡的張九齡接到旨意以及寧王李成器送來的密信。看完陛下旨意,又看了數遍寧王密信的張九齡一臉凝重。

張九齡見識了太多的皇室子弟功勛之後的為非作歹,無惡不作之事,早就深惡痛絕。隻得一直也想不出辦法來整治這些人。這下好了,寧王提議陛下下旨,兩位相公一致附議,那麼這事就算水到渠成了。

張博領兵也正合張九齡的心意,一來這孩子有這本事,二來身為張家子弟為國練兵義不容辭。

在張九齡的心裏,只要能去掉大唐心臟裡的這顆日益壯大的毒瘤,又將這些紈絝惡少們變廢為寶成為有用的人才,別說是一個孫子了,就是要張家獻上滿門,張九齡也會眉頭都不皺一下就帶領全家慷慨赴死。

「來人~」待侍從進來,張九齡道:「傳千牛衛虎賁中郎將府直屬營校尉張博即刻來見。等等,先不找張博,去將右拾遺王維傳來,我要先見他!」

「是,相公!」侍從退去,張九齡陷入沉思之中。張九齡此刻的想法跟寧王想的是一樣的,甚至更深了一層。

從嶺南的窮鄉僻壤裡,張九齡一步一個腳印的走到如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之位,深切的知道此刻大唐面臨了巨大的危機。

盛世繁華下的巨大危機。

在外,征戰的都是胡人胡將,若是大唐強盛自然無事,若是大唐一但衰弱,這些胡人立即就會露出尖銳的牙齒撲了過來。

對於這點,張九齡深信不疑。特別是第一次瞧見安祿山,張九齡就斷言此人若是掌權,必將禍害無窮。

五胡之亂時的神州之慘狀,漢人幾乎滅族猶在眼前,每每想到此事,張九齡就夜不能寐,奈何身為宰相,對此事也是無能無力。

在內,則是皇室子弟功勛之後世家閥門日漸奢靡、腐化甚至貪婪,為了陞官發財往往草菅人命無所不用其極。

土地兼並日益嚴重,人口暴漲更是使得無地的人們日見增多,賣身為奴者比比皆是。在這麼下去,又是一顆驚天巨雷,一但炸響就會如同漢末黃巾軍一般,直接致使東漢走向滅亡。

現在終於等到解決這兩個難題的時候了,如何才能挖去這顆日益壯大必將嚴重危害到大唐江山社稷的毒瘤,讓這群蛀蟲們能夠搖身一變成為有益於大唐江山的益蟲,為國征戰為國戊邊?張九齡苦苦思索著,如何才能將這事運行得更加完美?

昨日在野營的張博收到王成來報,說王維來到長安城,希望張博能到長安一見。張博就讓王成回去告知王維,將在明日午時在胡風酒肆宴請王維。

不到午時,張博就帶著癩痢頭和魏和來到了胡風酒肆,在三樓那間裝飾素雅的包間內等候王維。

午時過了一刻,王維這才匆匆的帶著王成騎馬而來,待上了三樓,在大冷天裏王維居然擦了一把汗道:「勞煩三郎久等了,愚兄這到了長安城實在是忙得脫不開身。」

帶了大批資料來到長安城的右拾遺王維,確實是忙得團團轉,要不是要將李白託付的劍訣交給張三,王維甚至都不打算來見張三了。

張博拿起酒壺,笑道:「哥哥言重了,請哥哥坐下飲酒,許久未曾見到哥哥,甚是想念,王成你別站著了,癩痢頭你招呼王成兄弟喝酒。哥哥,浩然大哥怎麼不曾到來?」

王維端起張博倒滿清酒的酒碗,一口喝乾,道:「好酒,浩然兄和李太白雲遊去了!」

聽到孟浩然遊玩去了,張博感到很是遺憾。至於李太白是誰,張博只是覺得好像聽誰說過,也不甚在意。

癩痢頭跟魏和聽到李太白之名,頓時驚道:「郎君,你說的可是那大詩人李白?」

「正是!」久居上層圈子的王維,驚訝於李白的名聲響亮到連市井中人都能聞其名,也暗中讚歎李白才情斐然,自嘆不如。

癩痢頭和魏和皆露出神往之色,遺憾道:「可惜未能見到青蓮劍客一面,實在是遺憾!」

王維失笑道:「你們是為了劍而見李白?」

「當然了!」魏和道:「俺老魏鬥大的字也就認識那麼百來個,不是為了劍法,我見那李白作甚,難不成還跟他比詩詞不成?就是比喝酒老魏也遠不是對手!」

癩痢頭道:「你們說這李白到底是何種怪物,詩詞做得好不說,一身劍術估計也只有劍聖裴旻能夠匹敵了,詩做得好,劍也練得好,酒量還更好。你們說這還讓不讓人活了,而且據說李白長得十分俊美,連去青樓上花魁都不要錢,這特麽的還有天理麽!」

聽著癩痢頭的羨慕嫉妒恨,王維剛入口的酒頓時又噴了出來,笑順了氣道:「你這麼一說,連我都要妒忌了!」隨後王維從懷中掏出一物遞給了張博道:「這個就是李白托我帶給你的!」

張博接了過來,奇怪的道:「我跟這李白不認識啊!他怎麼會給我東西?」

「你打開看看就知道了!」

張博打開包裹得嚴實的包裝,露出了一本冊子。癩痢頭念道:「青蓮劍訣!」隨即大叫:「難道這是李白的絕世劍法不成,三郎,給我瞧瞧。」說完伸手去拿,與此同時魏和也急不可耐的伸出了手。

張博一人一下的將他兩道爪子拍掉,也不打開翻看而是抓在手中問道:「哥哥,我跟李白無親無故素昧平生,他為何要將這劍訣送給我。」

「李白說了,你翻看了這劍訣就知道他是誰了!」王維愜意的喝著酒,等著看張博接下來的反應。

張博聞言心中一動,難道是二師兄?心中頓時激動起來,忙不慌的翻開了青蓮劍訣。看了第一頁,張博眉頭一鎖,隨後眉頭越鎖越緊,眉目間擰著了一個川字。

一張翻過一張,翻到第三張又陷入了深沉的深思中,這三張紙在一旁探頭觀看的魏和、癩痢頭和王成都幾乎能背誦下來了,卻依然看得一頭霧水。

看到張博如此某樣,王維悄聲將魏和三人叫了出去,道:「三郎在領悟劍法,魏和你倆好生守候著,別讓人打攪到他,我就先回去了,還有大批公務要處理,三郎要是有什麼事,隨時來通知我。」

王維帶著王成走後,魏和和癩痢頭一人搬了一張凳子,一上一下的坐在樓梯兩頭,守候著閉關領悟的張博。

王維在趕往皇城繼續辦公的路上遇到侍從,得知相公有事相招,王維不敢怠慢,連忙騎馬先行一步。待到了政事堂門外,王維平穩了呼吸整理了身上衣裳,這才經過通報站在了張九齡的面前。

張九齡遞過去一張紙,道:「這份徵召令是給你的,你看一下。」

徵召令?王維詫異的接過一看,居然是將自己徵調到野營效命。看著這張莫名其妙聞所未聞的徵召令,王維簡直是一頭霧水,百思不得其解,衝口而出道:「相公,這野營是什麼鬼?調職下過去又是作甚,這上面什麼都沒說啊!」

張博將廢棄的軍營改名野營,知道的人不多。

張九齡念道:「野營,陛下親設的特別行動營,轄五旅,滿編人員五百人,校尉張博!」

王維更是一頭霧水,道:「陛下看中三郎才能武藝,特設野營,也算是得才所用,人盡其才。只是職下乃是文臣,這去一個校尉級的軍營裡,職下又能做什麼?」

張九齡鄭重其事的道:「摩詰,你是我最為看重的後生晚輩,此事事關重大,不但直接關係到你的身家性命,更是關係到我大唐的國運,你可敢接下此事?「

見張九齡說得如此嚴重,王維肅然單膝而跪,堅毅的道:「為我大唐,王維願效仿諸葛武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張九齡扶起王維,道:「現在我要說的話事關重大,出我之口入你之耳,在沒有陛下的旨意送達你的手中,此事你不能對第三人提及半分,你可記住了?」

王維道:「相公請講,王維銘記在心,絕不泄露一絲一毫!」

待張九齡將自己所思所想的添加到這個計劃,使得這個更加完善的計劃向王維娓娓道來的時候,王維震驚得張大了嘴巴猶不自知。

張九齡講述完了整個計劃,見王維猶自陷入在消化之中,既不催促也不說話,而是看著這個自己最為看重的晚輩,默然不語。

王維醒悟過來,道:「職下已然記清楚了,相公還有何吩咐?「

「利用你的才學,竭盡全力的輔助張博,完成此事。事成之後,少不得你王維登堂拜相的那一天!」

王維再次跪倒在地,朗聲道:「王維不想自身榮華富貴,唯願此身縱然粉身碎骨,若能換取我大唐昌盛,百姓安康,王維死亦瞑目。」

張九齡雙眼含淚,伸出顫抖的雙手扶起王維,道:「摩詰,此事有勞你了,也拜託你了。」

「相公放心,此刻起,王維心中將始終還是這八個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