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之王者降臨》第一百八十四章 朝廷爭論
漢朝如果真的氣數到了要改朝換代。那也不是遏製一個區區李利就能夠回天的。關東的那些諸侯們,哪一個不比李利厲害、強大?也沒見你們這些人去製止他們啊。

更何況,士孫家在錢莊還有份子呢。人老了,什麼都看淡了,唯一牽掛的就是後代子孫。士孫瑞幾個兒子都是老實本份的孩子,讀了滿腹的詩書,但又缺少機變。將來要是進入仕途,還不得被人玩來玩去啊。所以士孫瑞就想著多結善緣。李利有錢有權,看他這架勢,將來只要不亂搞,起碼能有幾十年太平日子過。士孫瑞已經老邁了,將來讓子孫託庇於李利麾下,未嘗也不是一個辦法。

當然,太平歲月,士孫瑞才不會有這個念頭。但這是武夫橫行的亂世啊。當年王允拉著士孫瑞一起對付董卓,士孫瑞就留了個心眼,自己一直隱藏在幕後,事情做得不少,但功勞全推給了王允。結果就很明顯,王允身死族滅,士孫家則得以保全。這全是士孫瑞的謀劃之功。如此老謀深算之人,自然不會得罪李傕、李利這樣的實力派。之前不表態,那是因為李利沒有求上來,他沒有落到人情罷了。現在李利親自登門,士孫瑞還有什麼好說的,自然是拍著胸脯跟李利保證,一定會站在他這邊。

李利笑著告辭之後,士孫瑞的嫡子士孫萌就問道:「父親大人,你不是一直不喜涼州諸將的嗎?今日怎的如此向李利示好?」

士孫瑞就恨鐵不成鋼的長嘆一聲:「此一時、彼一時也。李惠民與其叔父李稚然不同。他身無惡跡汙名,於河東治民,便深得人望。今又奪並州二郡,於國有功。這樣的年輕俊傑,前程無量,我此時不幫,將來他一飛衝天之時,想幫也幫不上了。」

言罷又對士孫萌道:「文始,你不要老是與那些太學生廝混在一起,他們能有什麼見識?左右不過一幫迂腐之徒罷了。」

龐大的太學生群體因為朝廷失去了天下許多地盤的掌控權,沒了出頭之日。天天怨這個怨那個,經常醉酒鬧事。很是為朝臣們所不恥。而且太學生裏面有相當一部分人是汝南袁氏的擁護者,對李氏是頗為不滿的。所以士孫瑞才有此言。

離開了士孫瑞,李利又坐著馬車,到了韓融府上。韓融字元長,這會也是一個鬚髮皆白的老頭子了。韓融年輕的時候很會讀書,也會辯論,名聲很大,當時五府並舉而他婉拒不仕。後來被董卓強行威脅這才入朝為官。先為大鴻臚,後又為太僕。老頭兒很和藹,因李利帶了荀攸的信來,他也對李利表示,該李利的不會跑。朝廷一定會善待有功之臣。兩人實在是沒什麼共同語言,韓融滿肚子學問,李利對六經一竅不通。年齡又差了幾十歲,勉強談了些並州之事,李利就率先告辭了。

見了這兩人之後,接下來李利又分別拜見了楊彪、張喜、趙溫、朱儁、馬騰、張濟等大佬。不管他們支持還是反對,李利回來了,總歸是要在他們面前刷一下臉的。至於面聖,皇帝沒召見他,他是外臣,朝會他又沒資格去。所以皇帝他是暫時看不到的。

滿長安城轉了一圈,見了該見的人之後。李利又把目光盯上了不其侯伏完。伏完是大司徒伏湛七世孫,累世官宦之家,夫人是陽安長公主,女兒是當今皇后。妥妥的人生贏家。放在太平時節,伏家只怕是權勢滔天。但在這亂世,伏完卻是很低調,他約束子弟、告誡族人遵紀守法,不要去招惹那些惹不起的人。可謂是戰戰兢兢,堪稱亂世保身高手。只可惜歷史上他的女兒伏皇后心高氣傲,看不得曹操欺凌帝後,於是弄出了密詔事件,最後事泄,伏家就從此倒了大霉。

李利覺得,伏完是個聰明人。和他聊聊,或許能有意外之喜。但他與伏完不熟,貿然登門,伏完很有可能會婉拒不見。他也不能直接衝到人家家裏去。算了,那就製造一場偶遇吧。

在得知伏完喜歡出城行獵之後,李利就一直派人盯著伏家。這日,見伏完的車隊出了城,李利便也跟了上去。

出城過了渭橋,李利馬快,就先走別的路繞了一個圈子,趕到伏完的前面去等。等到伏完來時,李利就的打馬迎了上去,大笑著行禮道:「不其侯往哪裏去?」

伏完一見李利,愕然一下,便笑著拱手道:「我道是何人,原來是興義侯。我見此日天氣尚好,便攜了家人出來一遊。興義侯這是?」

李利笑道:「不其侯好興緻,我亦是見天氣好,便出來行獵,莫如並做一處,如何?」

伏完眉頭稍皺,他分明說得很明白了,自己帶了家小出來遊玩,你一個外人要跟在一起,這算怎麼回事?他也不知道李利是故意的還是真沒聽出來。又想著李利讀書不多,軍伍出身,旋即便又釋然。婉拒人家聽不懂,直接拒絕吧,太傷人面子了。人家這麼熱情,自己如此對待,李利懷恨在心怎麼辦?

這一瞬間,伏完心裏頭就已經轉了無數個念頭了。足見此人的小心謹慎。於是伏完就笑著對李利道:「興義侯身手不凡,伏某早有耳聞,今日能見識一番,幸甚矣。」李利又謙讓了幾句,兩家就並作一處,向著前方林子行去。

射了幾隻兔子,一頭麋鹿,李利和伏完終於是有說有笑了。中午用飯的時候,李利親自動手,把兔子處理得乾乾淨淨然後串了起來,在炭火上慢慢烘烤,又割了幾塊鹿肉來一併烤著。烤肉的香味,把眾人都給吸引了。一個黃髮垂髫的童兒跌跌撞撞的奔了過來,指著李利手裏的肉喊道:「阿父,香,香。」

要感謝張騫,他老人家通西域之後,中國多了許多東西,大蒜、芝麻等等都是他引進來的。李利以前是個吃貨,晚上出去跑步都會不由自主跑到燒烤攤去,到了漢朝之後,又有條件,自然不會放過前世的愛好。他把花椒、生薑、芝麻、大蒜都碾成粉末放在隨身攜帶的小竹筒裡,一邊烤一邊加料,油脂、鹽和各種調料混合在一起,就顯得格外的香。

李利切了幾片肉下來,放在餐具裡,微笑著遞了過去:「來,小郎君嘗嘗。」

這個小娃娃是伏完的幼子,聞言看了看父親,見伏完點頭之後,這才上來,向著李利行了個禮,然後這才接過盤子,誰知道他竟然不吃,卻是端著送到伏完跟前,一邊吞咽口水,一邊道:「阿父,你吃!」

哎喲,一下子就把李利給萌到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