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之王者降臨》第九十章 徐州之亂
李利的誠意可謂十足。三公九卿之位他無法保證,但關中地面上,任何一地的長官,他還是有把握的。荀攸加李利,這兩個名字就已經足夠了。

荀攸聞言不禁聳然動容,李利不但有誠意,關鍵他說的這些,荀攸還沒法反駁。天下情況確實就是如李利說所的那樣。

李利為了留下自己,連河東太守之職都可以讓,足見其心。荀攸心中不禁就暗嘆了一聲,他真的動心了。

讀書人,總會多那麼一些感性。正所謂士為知己者死。李利雖然還算不上是荀攸的知己。但李利在對待人才方面,卻超過了當下的許多人。誰都願意看到自己被需求、被重視,這也是自身價值的一種體現。

在荀攸看來,李利胸有大志,心懷百姓,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熱血好青年,這樣的人,是值得結交,並引以為同道中人的。

李利顯然也是覺得他荀攸是「吾輩中人」,是故才出言挽留,讓他留在關中,與李利一道,治理一方,匡扶漢室。

李利其實也沒想著真去匡扶漢室。他自從來到這裏之後,首要任務就是在這個亂世活下去。反攻長安之後,他問策賈詡。賈詡說要想在這個亂世不被人所吞併,那就只能讓自己變得強大。

所以李利費盡心思的在涼州派系中充當和事佬,讓頭頂大樹不倒不亂的同時,卯足了勁來發展自己。在河東的一切行為,究其根本,全都是為了李利的發展壯大。

當然,在這個途徑中,李利確實也幫了許多人。你要發展,要壯大,自然就要有人認可你的理念和觀點。所以李利說要建功立業、匡扶漢室用來籠絡人心;而實打實的施仁政,惠百姓,那就是為了爭取民望了。

不管是為了活命,還是為了爭霸,一切的根本,都是人。以人為本,為人民服務,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只要堅持住了這樣的初衷,李利覺得,他的未來還是可以幻想一下的。這確實也是李利的好機會,畢竟在關中和涼州地區,世家大族的力量相對中原來說,是比較孱弱的。這樣一來,可操作的空間就太多了。不像中原地區,你首先就得拉攏士大夫,去照顧他們的利益,否則你都站不穩腳跟混不下去。都混不下去了,再說什麼爭取民心,那就是個笑話。

因為民心,很多時候,也是由讀書人說了算的。畢竟輿論權在文化人手裏啊。百姓還不是得聽讀書人的。

荀攸仔細想了想,他現在確實是沒什麼好去處。之前他出獄之後,朝廷任命他為任城相。他嫌那裏太亂了沒去,兗州那裏黃巾肆虐不說,而且曹操把朝廷任命的兗州刺史都打跑了。他那時還不知道自己的小叔父荀彧去了曹操那裏。所以他就拒絕了這個任命。後來他又想到益州去擔任蜀郡太守,可惜道路不通,而且很快,關中又生戰亂,於是他不得不停留下來。

歷史上也是如此,荀攸求為蜀郡太守,因為道路不通,就一直停滯在荊州。直到後來曹操給他寫信,估計荀彧也給他寫了信,他這才北上,投奔曹操。

現在確實是沒什麼好地方去,而且李利一片赤誠之心,荀攸就想,要不,就先留在長安看看?

治理一方,使之政教大行,也是荀攸的理想。而且他也想看看,李利這個年輕人,是不是真的如他所說的那般,言行如一?

於是荀攸就笑道:「豈敢奢望河東,吾若能為一縣之長,治之如同河東,便足慰平生矣。」

這是要答應的節奏啊。李利心中一喜,哈哈笑道:「荀公大才,何必謙虛。」只要你願意留在關中地面上,那就好說,到時軟磨硬泡,我也要把你拿下。

很快,李傕向朝廷舉薦荀攸,朝廷一看,喲,這是自己人吶。於是尚書台飛速的通過了荀攸的命令,表荀攸為右扶風。

李利回河東之後,河東的一切,又恢復了正常。最近河東鹽鐵所產生的利潤,讓李利大為吃驚。這簡直就是兩個金礦啊。可惜朝廷現在沒了控制力,所以才讓河東的大戶們吃了個滿嘴流油。

李利想著要壟斷,可惜當初他隻奪了柳家產業和要了衛家的份子。現在再要強行奪人基業,那就說不過去了,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河東的坐地虎們,別看現在乖得像小貓似的,那是因為李利的所作所為還在他們能忍耐的範圍之內。真要逼得他們撕破臉了,那也不是李利想要看到的局面。

不過,李利在想,你們以量取勝,難道我就不會以質取勝。後世的鹽潔白如雪,顆粒均勻,現在的鹽卻是黃褐色的塊狀,入口味苦。李利就想,有沒有什麼辦法能改進下的?

後世的記憶已經逐漸模糊,很多事情他已經想不起來,只能憑著本能的經驗去思考。所以他也只能召集工匠們,讓他們去向著脫色的方面來集思廣益的去想法子。

至於鐵礦,除了打造民用農業鐵器之外,其他的基本上都被李利給包圓了。他得保證他的軍隊所用兵刃,是上品、精品,而不是砍不了幾下的樣子貨。

這個年代,百鍊鋼其實已經出來了,只是所花費的材料和時間實在是太久了。所以一些神兵利器,只能為大將所用。李利現在也在讓工匠們研究,如何改良工藝,縮短製造時間。

河東各項工作照常推進的時候。袁紹在北方,和黑山軍大戰了數場,先是入朝歌鹿腸山,破定於毐,斬於毐以下首級上萬;後又入山北行,擊破諸賊,斬首數萬。最後,按捺不住的黑山大統領張燕,召集南匈奴屠各部和雁門烏桓,與袁紹大戰。

袁紹在新來的呂布幫助下,與張燕在常山激戰十餘日,張燕雖有精兵數萬,鐵騎數千,依然抵擋不過。隻好選擇退兵。人家退兵卻是往山裏一鑽。袁紹和呂布無奈之下,隻好眼睜睜的看著張燕消失在莽莽群山之中。

這個秋天,徐州終於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起兵造反,自稱天子了。黃巾禍亂天下,張角等人也不敢稱天子。涼州宋建在黃巾軍縱橫天下之時,在涼州起事,也隻敢稱河首平漢王,也不敢稱天子。這個人就是下邳人闕宣。

陶謙得知消息之後,火速出兵,擊殺了闕宣這個內患。在闕宣死後不久,曹操的兵馬,也向徐州殺來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