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李如初回憶錄》明國:風起遼東 第一一九章 右勾拳(2)
親愛的安德裡亞斯:

你一定想不到我現在在哪裏,我已經抵達了建州韃靼人的第二個首都,赫圖阿拉城下。韃靼人的第一個都城叫做費阿拉,赫圖阿拉是韃靼人的前任酋長奴兒哈赤統一海西、東海兩個韃靼人部落後建立的。老酋長在這個城市建立他的國家,並且確立了他的年號。

這座城市建立在山林裡,附近都是大大小小的山脈,樹林很茂密,可以耕種的土地很少。在建州韃靼人佔領了明國的遼中平原地區後,大多數韃靼人都遷移到了平原去,留在赫圖阿拉的人很少,大多是老年人和不擅長戰鬥的少年人,其中的一部分還定居在山林裡的山寨中。

為了消滅建州人的首都,明國的現任皇帝的祖父就派大軍前來攻打,卻被韃靼人打敗。從幾十年前開始,明國軍隊就被迫向西逃離,離赫圖阿拉越來越遠。沒想到現在卻有一支軍隊從南方來,穿過幾十公裡的山路來到它的城下。更奇幻的是,我,一個來自尼德蘭的日耳曼人,竟然跟著這支部隊來到這裏。

東江軍的先頭部隊出現在建州人眼前時,許多韃靼人還在大山裏採集果子和野菜。這幾年來澳宋本國軍人多次攻入遼南平原襲擊韃靼人,韃靼人的農業生產受到很大影響,飢荒蔓延到了赫圖阿拉,很多老年人和少年人都要到森林裏尋找食物。

鄧建山之前對我說,赫圖阿拉附近的韃靼人很熟悉東江軍。在我來到東江軍經商之前,東江軍的遊擊隊就經常性地打擊遼東的建州人,甚至連毛將軍都曾經親自帶領大軍包圍赫圖阿拉。留守赫圖阿拉的韃靼人早就失去了反擊的勇氣。

果然如他所說,當東江軍山地營的旗幟出現後,韃靼人如同見到狼群的兔子一樣尖叫著逃離,山坡上到處都是把屁股對著我們的敵人。

有不少韃靼人少年都帶著獵弓,這能在近距離擊穿山地營的薄甲。但只有極少數人敢於停下來反擊,大部分人都隨著他們的長輩飛快逃跑。我聽到許多老人在大喊著什麼話,鄧建山告訴我,那是「東江島寇來了,快下山」!

山上一片忙亂,長輩呼叫小孩的聲音此起彼伏,打獵采果的人爭先恐後地往山下逃去,有些籃子背簍丟了也沒有人去理會。這些韃靼人慣於在山林裡活動,他們逃跑的速度很快,只有很倒霉的人才會被山地營打死打傷。

逃跑的韃靼人來到大路上後,一些穿著鎧甲的韃靼軍人接應了他們,把他們帶到城牆裏面去。四面八方的山林裡不斷有人跑出,城牆上也出現了攜帶兵器的衛士。號角聲在城市裏響起,赫圖阿拉的守軍陸續關閉所有的城門。

十幾分鐘後,東南面的道路上飄揚起東江軍的旗幟,數千名東江軍士兵小跑著接近赫圖阿拉,然後在他們的軍官帶領下分散,將赫圖阿拉完全包圍。

鄧建山告訴我,這批圍城的部隊是朝鮮附庸軍的兩個團,最精銳的東江軍近衛團則向西佔據了灶突山。這是赫圖阿拉附近的一座高山,佔據這裏可以監視蘇子河。如果西面的韃靼人前來支援,東江軍就可以從這裏發現他們。

今天的日期是7月1日。這天下午2點多,進攻赫圖阿拉的戰役就正式打響。

出乎我的意料,這座有著幾十年歷史的前首都,在東江軍的進攻下竟如此不堪一擊...就像被鐵鎚砸中的餅乾一樣脆弱。

東江軍的炮兵首先發射了沒良心炮——這是一種口徑非常大的火炮,是用鐵桶改造的。炮兵們打出去幾個藥包,這種藥包落地後會冒出很大的白煙,能覆蓋半徑十幾米的空間。東江軍炮兵們一次打出了十幾個藥包,將前沿陣地到赫圖阿拉東面城牆的範圍全部遮蔽住。

然後,那些日本來的炮灰軍人就背著炸藥包,快速穿過被白煙籠罩的範圍。還有一些日本人拿著火槍和刀子跟著同伴,他們會保護那些背著炸藥包的同伴。

城牆上的韃靼人很快發現了這些日本人。他們對著白煙射箭,十幾個日本人莫名其妙地被弓箭射中,倒在煙霧裏慘叫。但他們很快就無法發出叫聲,因為在煙氣裡待久了,他們會很快窒息。

炮兵們不斷地發射著藥包,籠罩大地的煙霧一直沒有散去。韃靼人大著膽子放了一些士兵下來,他們和帶刀的日本人在煙霧裏交戰,喊殺聲和槍聲透過煙霧傳來。

在此期間,我問了鄧建山,為什麼這下日本人會被抓來當炮灰。

「因為他們信教。」鄧建山告訴我,「大宋幾個月前和日本政府發生戰爭,這個戰爭持續到現在還沒結束。在戰鬥中,我們俘獲了很多俘虜,其中有一些人頑固地信奉切支丹教,並且拒絕我們的唯物主義教育。其他的俘虜被判處了勞動改造,而這些邪教徒則必須在危險的戰鬥中謀取自由。」

我看到帶領這些日本炮灰軍的人是一個牧師,他的脖子上還戴著一枚十字架。於是我悄悄問鄧建山,「切支丹是不是就是基督教」。

鄧建山笑眯眯地看著我,他的眼神已經告訴了我答案。

我的主呀,這實在太瘋狂了,澳宋人竟然這樣殘酷地迫害您的羔羊。為了更好地保全自己,能在離開澳宋軍隊後拯救更多的信徒,我找機會把我的聖經丟到了火堆裡。我相信您一定會原諒我的。

話說回來,在其他炮灰的掩護下,那些日本人終於衝到赫圖阿拉城下。他們頂著從頭頂射下來的弓箭——由於澳宋人不願給這些炮灰配備最基礎的防具,韃靼人的弓箭可以輕易地奪走他們的生命——在城牆上鑽出一個個小洞。之後,他們會把炸藥包塞進那些洞裏。

等到一切都完成後,炮灰軍們才能撤退。

隻用了不到半個小時,赫圖阿拉的東面城牆上就被安裝了三十幾個炸藥包。等到煙霧散去後,韃靼人疑惑地看著城牆上的包裹,他們的軍官好像派了人下來查看,但已經來不及了。

炮兵們更換了彈藥種類,他們發射了一種黃色的炸藥,這與城牆上的炸藥是同一類。

我從未見過這樣可怕的爆炸,我的朋友。這種黃色炸藥完全超出了我的想像。無論我用再怎麼誇張的語言,再怎麼精準的辭彙,也無法描述出爆炸的場面。那就像火山爆發,或者從天而降的雷霆,爆炸的火球向上席捲了三十幾米,濃鬱的黑煙彷彿撒旦的吐息。即便隔著三百多米,我也能感受到大地的震動。

幾分鐘後,瀰漫在我們眼前的煙塵終於散去,我們看到了完全坍塌的城牆。一百多米寬的牆壁倒下了,被炸倒一片的城市廢墟出現在我們眼前。

早已蓄勢待發的朝鮮人發出吶喊。不會再有敵人阻止他們衝鋒了,所有站在城牆上或者待在城牆後的韃靼人都化作飛灰。沖在最前面的依然是日本炮灰軍,他們不得不承擔最危險的任務,因為後方的朝鮮人得到命令,只要這些日本人拒絕服從命令,每個人都可以自由槍斃他們。

赫圖阿拉城內只有不到八百個韃靼人,其中還有兩百人左右在爆炸中失去戰鬥力。在過去的戰鬥中,裝備非常落後的東江軍從來是無法攻破赫圖阿拉的城牆的。韃靼人大概以為這次也會一樣。

鄧建山對此嘲笑道,「建奴還是過去的建奴,東江軍已經不是以前的東江軍了。」

韃靼人是一個非常勇敢的民族。在城牆被炸毀後,他們還組織了一次反擊,最先沖入城內的日本人被打退了出來。這些日本人的身高普遍只有一米四左右,又沒有盔甲,面對身高比他們高一個頭,又穿著鐵甲的韃靼人,確實無法抵抗。

參與戰鬥的日本人一共有兩百多人。他們隻拿下個位數的戰果,卻被韃靼武士殺死了超過一百人。這完全是一邊倒的屠殺。我確信東江軍在通過這種手段減少炮灰軍的數量,因為後續進攻的朝鮮人非常輕鬆地消滅了敢於反擊的韃靼人——那些韃靼人勇士連肉搏的機會都沒有,就被連續的排槍打死了。

從發射煙霧彈開始,到徹底佔領赫圖阿拉,東江軍隻用了不到四個小時。戰鬥結束後,很多沒有參戰的東江軍士兵還感到不可思議。按照他們的預想,至少要在赫圖阿拉城下度過一周時間,才能打破這座城市。

當然,隻用了如此短暫的時間,如此少的傷亡,就能佔據建州人的前首都,不會有人對此感到不滿的。東江軍士兵們興高采烈地湧入城去,每個人都把塞在頭盔裡的白布取出綁在胳膊上。

這場戰鬥俘虜的人數是0。嗯,誰在乎呢?大概在天上看著東江軍打仗的先靈們會感到開心吧。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