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李如初回憶錄》明國:風起遼東 第九十三章 拯救大兵黃斯通(5)
5時20分,東方的天際出現了極微弱的光芒。

在基層軍官的指揮下,士兵們把沒吃完的麵餅餵給馬匹,將包著餅子的布疊好放進口袋,又把水囊塞進馬匹脖子上掛著的小袋子。等把雜物放好後,士兵們又相互檢查了裝備,彎下腰解開靴子的鞋帶從新系好。

我站在一個小土丘上看著東方,那裏隱約有幾個影子在打鬥,似乎有喊殺聲傳來。

幾分鐘後,李雲睿飛馬趕來,在土丘下大喊:「中校,建奴發現我們了!」

我點點頭,對身邊的方海說了一聲,他即吹響哨子,傳達了發起進攻的命令。我則從腰間拔出信號槍,對準天空扣動扳機。

在幾公裏外的流沙口大營,黃斯通早已集合好了所有倖存的戰士。被他親自帶領前來的四百餘名磐石營士兵,此時僅剩不到兩百人還有行動能力。十幾個活到現在的重傷員,此刻正側臥在營地中央的空地上,微笑著看著其他人。在他們中間,一包從熱氣球上投下來的黃色炸藥已經安好了導火索。

見到西方天空升起一朵紅色的火花,黃斯通面色嚴肅地舉起信號槍,同樣打出一發紅色信號彈。

看到東面傳來信號後,我騎著馬從小丘上跑下,來到小丘南側的草地上。在那裏,早已列隊完成的長生島騎兵營正沉默地看著東方,看著隱隱出現的建奴騎兵。他們的前方,賀寶刀已經一身戎裝,抽刀大吼:「騎兵營,拔刀!」

漆黑一片的天空忽然變得雪白。從天空中的熱氣球上扔下的照明彈打開了降落傘,鎂粉和鋁粉燃燒,放出幾千度的高溫,和三十多萬支燭火的光芒。

頂著慘白的強光,我伸手擋在額頭上,看著兩裏外正在接近的建奴騎兵。他們沒有接觸過照明彈,自然也更不可能有相關的心理準備。在忽然出現的強光下,原本有序接近的騎兵們飛快地混亂,旗幟在雜亂的人群中東倒西歪。

罩著黑色鬥篷的長生島騎兵們已經解下了偽裝,露出流動著白光的胸甲。五百多名騎士們藉著光線調整隊列,膝蓋碰著膝蓋,肩膀並著肩膀,左手握住韁繩,右手舉著馬刀,形成相距十五米左右的三條橫隊。銀白色的胸甲和馬刀反射出懾人的寒芒,橫隊兩側的排長們高高舉起旗幟。黎明的寒風吹動紅旗烈烈作響,騎兵們頭頂的紅纓也在隨風搖擺。

賀寶刀雙腿輕夾馬腹,胯下的棗紅色大馬便靈動地小步前進,帶著它的主人經過戰士們身前。

「同志們!將軍就在前方!擊破建奴,解救將軍!」

我皺起眉頭,快馬跑到賀寶刀身邊,伸手拉了他一下。他疑惑地看著我,我深吸一口氣,對著騎兵們大喝道,

「為了祖國,擊破建奴!」

「光復遼東,還我河山!」

「為了祖國!擊破建奴!」

「光復遼東!還我河山!」

在騎兵營、龍騎兵營上千名士兵的吼聲中,一名號手吹響號角。沉著臉的賀寶刀親自帶隊,三排騎兵開始駕馬小跑,慢慢朝遠處的建奴靠近。

而在後方,朱國斌帶領一些狀態比較好的戰士上馬,腰間插著手槍,右手握著馬刀,馬匹上還帶著弓箭,駕馬在兩翼遮蔽。其餘四百餘名士兵們在馬上給步槍裝好子彈,由我帶隊向建奴靠近。

一邊帶領龍騎兵前進,我一邊留神騎兵營的進攻。現在騎兵距離建奴前鋒還有一裡多,騎兵們一直控制馬匹的速度,避免這些興奮起來的動物過早狂奔,消耗體力。

進入戰時狀態後,賀寶刀暫時收起了對我修改口號的不滿。他此刻需要準確的判斷距離,保證在衝鋒的最高速與敵交鋒。現在雙方距離較遠,他們要保持慢步到三百米左右,三百米距離的衝鋒是他們最熟練的科目,難度只在於在速度漸漸加快的情況下如何保持密集陣型。

東方的亮光逐漸明顯,魚肚白佔據了天際的一角。天上的熱氣球再次投下一輪照明彈,正巧照在賀寶刀部上方。在正上方的光線照耀下,兩側的十幾名連排長們移動到每排前方五米處。他們沒有攜帶馬刀,而是配備帶著三角旗的騎槍,舉在頭頂能讓全排的騎兵都看到。這些基層軍官不時轉頭觀察全隊的位置,其他前排騎兵則觀察各自連排長位置,控制著自己的馬速,整個騎兵陣列平直地往後金兵推進。

原先擔任偵察兵的夜不收騎兵和狼人們三五成群,跟在騎兵營的後方,形成鬆散的第四排。他們將擔任遊騎兵,消滅經受牆式衝鋒後殘存的建奴。

等到騎兵營開始加速時,我們已經被拉開了三百多米的距離。五百多匹健馬集體衝鋒,兩千多個馬蹄擊打在大地上,形成的震動即使在我這裏也能清晰感到。

遠方的後金騎兵也適應了照明彈的光芒。他們吹響了號角,騎兵們以一種散亂的陣型朝賀寶刀部衝來。兩翼有一百多騎兵分散開,似乎想繞過賀寶刀騎兵群,攻擊我所在的隊列。

後金大隊裡分出上百騎,快馬跑到兩股騎兵群的中間,用弓箭拋射騎兵營。這是蒙古人常用的放風箏戰術。在成吉思汗時代,蒙古人一般會動用一個千人隊,形成一道寬大的弧形散兵陣線騷擾敵陣,由千夫長控制散兵的作戰,引誘敵軍離陣或動搖。後陣的集群則尋找對方薄弱的位置進行集中突擊,進而引起敵陣全體崩潰。

不過女真人是漁獵民族,和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多少還是有些差距。雖然建奴們面對明國也自稱弓馬嫻熟,不過他們現在的表現只能算搗亂。散亂的遊騎從距離賀寶刀前鋒五十米到一百米都有,輕箭以明顯的拋物線落入騎兵營中。

長生島上的騎兵營是東江軍序列裡第一批接受軍火援助的單元,距離最後一個騎兵裝備胸甲已經過去了幾年。這次出動的騎兵營裡,所有騎士都裝備了鋼打造的頭盔、胸甲和護臂、護腿,渾身上下背著二十斤重的板甲。面對這種算得上奢華的防具,後金的步弓就算用重箭,也只有貼臉才有擊穿的可能。

騎兵們放下頭盔上的鐵面具,透過面具的間隙看著越來越接近的後金騎兵。遊騎們射出的輕箭擊打在鎧甲上,發出清脆的響聲。

賀寶刀冷冷地盯著前方的一名遊騎,那傢夥注意到自己背著旗幟,從一開始就一直針對自己,連著射中自己三四箭。現在兩人隻相距三十幾米,賀寶刀幾乎能看到對方的眼睛。他決定,若是兩軍對撞時這廝還在自己身前,自己一定砍掉對方的腦殼。

一分鐘後,賀寶刀揮舞旗幟,下達了衝鋒的指令。

三排騎兵同時催動馬匹,如雷的馬蹄聲愈發密集起來,轟隆隆地讓陣中的所有騎士聽不到其他聲音。雙方間距很快拉進到兩百米左右。由於對進的原因,賀寶刀把距離當做只剩一百米。這在騎兵衝鋒中屬於微不足道的空間。平整的陣列如同一道移動的馬牆,面前的遊騎兵沒有多少機動的空間,抓緊時間在密集的騎兵面前退去。

後金騎兵完整地出現在賀寶刀眼中,兵陣鐵甲閃耀。他們的武器大多是長矛大刀,也有用狼牙棒和刀棍的,同樣陣列嚴整地在慢跑。但這種嚴整只是相對於普通明軍來說,他們的騎兵間隔更寬,兵力不是平均分佈,左中右陣後各有一個駐隊,開始慢跑後便稍稍顯出了散亂。

賀寶刀熱血上湧,放平騎槍,大吼道:「全速進攻!」

騎兵方陣裡傳來嘹亮的號角聲,三排的軍官們把騎槍轉圈後前傾四十五度。騎兵們聽到號角聲,同時打馬加速。隆隆的馬蹄聲如同天邊由遠而近的奔雷,一排排明盔上的紅纓跳動著,如同無數閃爍的紅色火焰。

對進之下,第一排騎兵與建奴的距離只剩百米,所有人都漲紅了臉,眼神死死鎖定正前方的目標,右手握住馬刀直直指向前方,形成一排整齊的刀線。

賀寶刀張大嘴,頂著迎面吹來的大風,竭盡全力大吼:「衝鋒號!」

最後一輪號角聲響起,五百多人同時怒吼:「殺!」

對面的建奴同樣傳來號角聲,同樣放平長矛舉起大刀,雙方都在飛速接近,將死亡和傷痛帶給對方。來自遼東各地的長生島士兵和從原始森林裏鑽出來的女真人,終於要在遼南大地上拚死一戰。

密集的陣形讓雙方都無路可退,也沒有絲毫躲避的空間,殺人和被殺只在馬身交錯的一瞬間。這時的個人戰技和騎術已經毫無作用,男人的勇氣在騎兵戰中得到最大的體現。很多人、很多戰爭小說把這當做男人的浪漫,我可去他媽的浪漫。這是生與死的交鋒,每個人都必須在殺死對方和被對方殺死中選取其一,沒有和平的選項。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