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未央頌》第二百四十章 冷美人
長樂宮,永壽殿。

「太后,王丞相又回來了……」依然是宮人稟報道。

「這王陵真是一頭倔驢。」呂太后道。

「要不要勸他回去?」

「就由著他吧!……」

天色也不早了,呂太后寬衣後就上床就寢,如果王陵因此而病倒了,對她而言就在好不過了。

這老天爺似乎也再跟王陵作對,偏偏這時候下起了雪。

王陵縮在門腳,已是瑟瑟發抖。他已經在這裏等了快兩個時辰了,期間執戟郎中去勸了他幾次,都被他謝絕了。

天氣越來越冷,執戟郎中再去相勸時,忽然發現王陵沒了回應。

「丞相……丞相……你怎麼了?」

他一碰王陵,王陵就軟踏踏地倒了下來……

王陵一病就是三天,並且臥床不起。而就在這三天裏,他一心想見的皇帝陛下駕崩了……

那天也是晚上,五更時分。

劉盈突然醒來,聽到外面風聲呼嘯,便問道:「又下雪了麽?」

宮人慌忙答道:「是的……」

「扶朕起來……」他氣息奄奄地說道。

「陛下,天氣冷,您還是歇著吧!……」宮人勸道。

「讓你扶朕起來,沒聽見嗎?」

宮人不敢違背,掀開被褥,扶著劉盈坐起來,然後回頭去拿衣裳。拿了衣裳回來時,卻發現劉盈已不在床上……

每走一步對劉盈來說都非常吃力,他幾乎是用盡了最後的力氣來移動。

宮人連忙走到他身邊,將披風披在他的身上,並攙扶著他,「陛下,您這要去哪裏?」

「窗……窗戶……」劉盈氣喘籲籲地說。

宮人會意,扶著他走到窗邊。

他突然推開宮人,自己扶著窗枱,然後推開緊閉的窗戶,冷風一下子就吹了進來,吹落了他肩上的披風吹落在地,奇怪的是,他卻一點都不覺得冷。

窗外,在微弱的燈光下,可見到,片片雪花從深邃的夜空中隨風飄落。劉盈仰望著夜空,眼中充滿了嚮往。

「搬張椅子過來!」他說道。

宮人立刻照做,劉盈坐了下來,依然望著窗外的飛雪。

宮人擔心他著涼,勸他回去休息,他充耳不聞,無奈,宮人隻好將披風重新披在他的身上,然後一直站在身邊聽候吩咐。

大約過了一炷香的時間,劉盈再沒有動過。

宮人感到蹊蹺,叫了兩三聲「陛下」,沒有聽到回應。

宮人附身查看,看到劉盈已經閉上了眼睛,神態安詳得像是睡著了一般。

如果真是睡著了那倒好了,宮人不見他有呼吸,便伸出顫抖的手到他的鼻子下探查。這一探,驚得宮人癱倒在地。

隨後,未央宮的夜空傳出了一聲哀嘆:陛下駕崩了——

風雪似乎更大了……

但凡帝王知道自己命在旦夕的時候,都會將自己最倚重、最信任的大臣來託付後事。

但劉盈沒有這麼做,因為他知道自己做什麼都會被皇太后破壞。

他知道太后早就準備好了他的後事,已經什麼都做不了,不如就看最後一眼天空,安詳地去吧!!

離開未央宮這座監牢,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吧……

公元前188年,在位僅僅七年的漢惠帝去世,時年二十三歲,謚號孝惠皇帝……

中常侍安如山腳步匆匆地穿過各個宮殿,來到了永壽殿前。

他神色焦急地對門前的侍衛說了些話,侍衛便放他入內。

呂太后正睡得安穩,忽然被嬤嬤給叫醒,心裏不免要罵上一句,可是當嬤嬤告訴她陛下駕崩的消息時,她像是結了冰一樣怔住了。

嬤嬤惶恐不已,連叫了好幾聲「太后」。

半晌,呂太后才回過神來,連忙掀開被褥,下了床,「備駕,去未央宮……」

「太后駕到——」

鑾輿所過之處,侍衛、宮人們紛紛下跪,卻默不作聲,以示他們對陛下的哀悼。呂太后來到劉盈榻前,但見劉盈神態安詳,就像睡著了一般。

雖然早就有了兒子會離世的心理準備,但真的發現劉盈真的離開人世,呂太后還是感到悲痛不已。

但她很快就壓抑住了悲傷,命人傳審食其進宮商議各項事宜。

「陛下駕崩了,現在我們該怎麼做?」呂太后的語氣有些著急,看來她也緊張了。

「太后以陛下之名通知文官大臣們,並排專人接送他們進宮。至於武官們,若是有人得到消息趕來,就將他們帶到別的宮殿,並派人看護。」

「直到宣佈新皇即位,大局已定,才放他們前來覲見。」審食其道。

呂太后依計行事,由於宮裏消息封閉得很好,所以眾位大臣都還蒙在鼓裏。他們以為是陛下召他們進宮是要和他們商量身後之事,不知陛下早已駕崩。

來接他們的宮人告訴他們事態緊急,幾乎是催著他們上車就立刻奔向皇宮,不讓他們和別人有所交流。

審食其來到陳府,親自來接左丞相陳平。

「容我換身衣服。」陳平道。

「沒時間了,陛下恐怕支持不了多久了……」審食其說,他擔心陳平會對下人又什麼交代。

「可我總不能這般就進宮吧!……」他還穿著睡衣。

「帶上衣服,車裏換!」審食其道。

馬車裏,陳平一邊穿衣服一邊問他宮裏的情況。

審食其道:「其實陛下早就半個時辰之前駕崩了……」

陳平並不感到意外,他很清楚,呂太后若非沒有準備好,就不會派人來找他。

「陛下駕崩前已經將身後事宜囑咐太后,但太后恐怕難以做主,所以特意命在下來請大人。」

「太后真是看得起陳某。」

「大人身為帝師,地位自是比其他人高尊貴。」

陳平只是淡淡一笑,沒有再說話。

呂太后讓審食其來請他,意圖很明顯是要讓他幫腔作勢,震懾那些心存疑惑和不滿的大臣。

文官們都來到了未央宮的前殿,每個人都是焦急之色。

都已經來到又一段時間了,可是陛下去沒有召見任何人。有人注意到右丞相王陵沒有在,心裏更加不安。

又有人發現在殿裏的都是文官,這更讓他們不安。已經有人意識到,他們落入了圈套。

「太后駕到!」

文官們列隊站好,頷首恭迎。

呂太后牽著年僅四歲的太子劉恭的小手走了出來。劉恭稚嫩的臉上帶著惶恐之色,總是想躲到呂太后的身後。

最讓群臣們意想不到的是,陳平竟然跟在呂太后身後。一些老臣面面相覷,心裏苦惱不已。

中常侍安如山向眾人宣佈皇帝駕崩的消息,眾人非常驚愕,但此時也說不了什麼了,只能下跪表示哀悼。

陳平宣讀了陛下的遺詔,太子劉恭即位,因其年幼,便有太后臨朝輔政。呂後仍稱皇太后,皇后張嫣稱孝惠皇后。

朝臣們見大局已定,也就無話可說了。

雖然大局已定,但呂太后依然不放心,這時候如果還有大臣發難的話,她也沒有很好的應對之策。

而且,現在長安城裏的守備,不是完全由她掌握。如果南北軍被心懷不軌的人教唆,後果將不堪設想。

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那麼她將寢食難安。

解決的辦法也不是沒有,那就是讓她呂氏的人接掌長安城的守備。

但是她要提出這一點要求的話,一定會遭到一些臣們的反對,甚至會導致其他的中立的大臣和他們團結一致。

呂太后召來審食其,向他說明此事。

審食其道:「太后不便提起,那就不必說,讓陳平來做這件事情。」

呂太后命白了,於是在發喪期間,只是乾哭,不見落淚,令大臣們疑惑不解,回去就尋思了,難道是她對自己的兒子沒有感情嗎?

這日,侍中張辟強找到陳平。張辟強年僅十五歲,是張良之子,很好的繼承了父親的智慧。

他對陳平說:「太后只有孝惠皇帝一個兒子,如今陛下晏駕,卻只見她乾哭而不悲傷,丞相不覺得奇怪嗎?」

「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丞相還不明白嗎?太子年幼,太后害怕你們這班老臣聯合起來為難他們,在太后眼裏,你們就是潛在的禍害。太后對你們不放心,早晚會對付你們,試問丞相可有對策?」

陳平細思極恐,因為就目前來說,他們沒有和呂太后較勁的本錢。

貿然對抗,不但沒有獲勝的把握,還會引起大漢江山,這是他所不願意看到的。

「世侄找我,想必已經有了救命之法,還望賜教。」陳平苦笑道。

「丞相過謙了……」

張辟強道,「您現在應該向太后請求,拜呂祿、呂台、呂產為將軍,讓他們統領南北二軍,並且讓呂家的人都入宮,在朝廷執掌大權,這樣太后才會心安,你們才能避免殺身之禍。」

陳平聽後驚恐不已,「你這話當真?讓呂氏掌控朝廷,為禍可不小啊!!」

「那丞相可有更好的辦法?」

陳平無言以對。

張辟強又說道:「陳相,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啊!!」

陳平早看出呂太后權欲很強,所以在處事一直是避其鋒芒。

張辟強的計策可是說是將避其鋒芒發揮到了極致。在沒有別的選擇的情況下,陳平只能隱忍,韜光養晦。

「謝世侄指點。」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