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初景道君》032.妄語
,初景道君

黑瓦白牆,屋舍明亮,與金朔記憶中的小草屋模樣大不相同。

廳堂之內,金朔環視一圈,看向兄嫂,疑惑道:

「嫂子,為什麼說我入城讀書去了?」

自他被拐那天算起,如今已過去半載有餘,然而他入村以後,一路行來,所聞所見都不曾聽人說起過與自己失蹤有關的言語。

在村人口中,他似是得了縣城中一位私塾先生青眼,入城讀書去了。

這與他記憶中發生的事大不相同。

金朔在王景身邊跟隨了有一段時日,也曾見過之前那二十餘名孩童歸家時父母欣喜若狂的場景,而兄嫂如今表現,卻很難與那些人相吻合。

他心中疑惑頓生,於是出言詢問。

金家大嫂聞言眼神閃爍,勉強笑道:

「老二你在說什麼,白先生近來可曾安好?你在他身邊讀書,嫂子來不及照顧,一定要認真去學,如此才不負你大哥每日在外勞作的辛勞。」

「嫂子?」金朔皺眉,有些聽不懂對方話語。

他畢竟只是外傅之年的總角小童,不會察言觀色,自然也看不出親人異常。

「你暫且安頓下,嫂子給你去做些吃的,有什麼事待你大哥回來再說。」

金家大嫂急匆匆說了幾句,而後快步離開。

金朔一頭霧水,在房中盤桓了一陣,卻覺得處處陌生,與之前那雖然窄小卻溫馨的茅屋大不相同,有一種冷冰冰的感覺。

他悵然出門,在村中漫無目的地隨意亂走,耳旁有村人話語聲傳入:

「瞧金家老二那樣子,想來是被他嫂子狠狠收拾了一頓。」

「不是休沐,此時回來肯定是逃學,以金家大嫂的脾氣,沒把他腿打斷都算是輕的了。」

「我七裡村能有幾個讀書人?金老二有此福分還不知道珍惜,是我我也要揍他......」

金朔滿腹委屈,疑惑揮之不去:

為何兄嫂、村人們都一口咬定他是入城讀書去了?

莫非真是自己的記憶出現了差錯?

現在想想,他連自己是如何去到道司總部都記不得了,只是在道司時模糊聽人說起過,自己是被拐過來的,便堅定不移地相信了此事。

他正迷茫間,忽然聽得一旁有人叫喊:「朔哥兒,你怎的回來了?」

他轉頭看去,面上露出喜悅:「小虎,好久不見!」

這是他的玩伴,兩人關係極好,向來形影不離,有焦孟之誼。

小虎赤足跑來,笑著捶了一下金朔胸膛:「在學堂讀書的感覺如何?」

金朔頓時垂頭喪氣:「小虎,我覺得我可能失憶了。」

「失憶,什麼失憶?」小虎撇嘴道,「去了個學堂,怎麼還文縐縐起來了?」

「你們都說我是去縣城讀書了,可我記憶裡毫無印象。」金朔聞言大倒起苦水來,「我隻記得有一日睡醒後,便來到一處地牢,周圍都是凶神惡煞的道士,他們告訴我,我是被拐到京城去了。」

「京城!」小虎完全沒有抓住重點,「京城是什麼樣子,好玩嗎?」

「它不是好不好玩的問題,」金朔語氣不好,「重點是我記憶裡從來沒有什麼在縣城讀書的經歷!」

「怎麼會?」小虎先是訝異,而後笑了起來,「你在開玩笑?」

「我沒和你開玩笑。」金朔鐵青著臉,推開小虎往村外走去。

小虎窮追不捨,跟在一旁問道:「你說你去了京城,那你是怎麼回來的?」

「我遇到了仙人,」金朔語氣先是振奮,而後低落,「我想拜仙人為師,但是仙人不允許,只是把我送了回來。」

「那,仙人是什麼樣子的?」小虎聽得似是入了神,聞言暢想道,「可是踩著飛劍,或者騎著龍、乘著鶴,身邊祥雲飄飄,手裏再拿個拂塵,然後鬍子一大把的那種?」

「那種仙人我沒見到,可能有吧,」金朔遲疑道,「我只見過兩位仙人,一個看著老些,倒是留著長鬍子。還有一位便是救我出來的那位,很是年輕。

「他們出行,都坐的是在天上飛的船,也沒有什麼龍啊鶴啊。」

「仙人啊,」小虎語帶羨慕,眺望著高空,「我要是能成仙就好了。」

金朔撇了撇嘴,沒有出言打擊他,而是詢問道:「對了,村裏是如何描述我去縣城讀書的?」

他心中對此疑惑不解,想要探尋事情真相。

「就是你大嫂告訴我們的唄,」小虎不以為意道,「大概半年前,有一天我們去找你玩沒見到,你大嫂說你被一位學堂先生看中了,帶去縣城讀書了。

「不久之後你大嫂還找人起了新房,我們都說你家是時來運轉了。」

「是大嫂告訴你們的,」金朔皺眉,從小虎言語中發現不對,「我大哥呢,怎麼沒見他?」

「你大哥在你讀書後不久就去城裏找了個活計,說是離你近些,有事方便照顧。」小虎也遲疑了一下。

「你要是沒去縣城讀書,那你大哥幹什麼去了?」

金朔和他對視一眼,拔腿向著家中跑去。

王景從一株蒼木後轉出,見此微微搖頭,打開天眼,觀望村鎮氣運。

青山綠水之間,一層白氣虛浮不定,籠罩在田舍之間,說明這不過是一處普普通通的鄉野村落。

山民們頭頂各有如煙白氣懸浮,普遍在尺許間,亦是毫無異常。

唯獨遠去的金朔身上,氣息匯聚,圓滾滾,明燦燦,與尋常人的散亂大不相同。

這是已然入道的表現。

雖然王景不曾收他為徒,但金朔本就資質不錯,跟在他和凌燕子身邊,耳濡目染之下,自有一縷道性深種,誕出了修行之念。

日後哪怕是自修自悟,亦會有一番成就。

而那小虎頭上,一層白氣匯作一朵靈雲,看似與以往相同,實則也有了變化,未來或許有可能修行,如果入道不成,也會文成武就,衣綬朱紫。

「對金朔而言,我和凌燕子道友便是他的機緣;而那小虎,又何嘗不是受了金朔的點化?」

道人微笑搖頭,而後伸手一點,村鎮上方的白氣忽地一變,一縷黑氣從中鑽出,變幻無定,顯化七情六慾、五苦濁惡,諸般鬼蜮念頭。

王景伸手一招,那縷黑氣落在他手上,如小蛇般盤蜷而起,一頭指向縣城方向,微微搖晃,如同吐信一般。

「果然是魔道手段,令人不恥。」

他嗤笑一聲,邁步向厭次縣而去。

......

縣城南街。

一座書院坐落於此,鬧中取靜,別有幽玄。

書院中庭下有一株銀杏古木,一名文士坐在其下石桌旁,手捧經典,搖頭晃腦,吟詠有聲。

周圍有開蒙學童聚攏,俱都捧頰細聽。

「夫世俗所尚,仁義禮智信也;含識所資,殺盜淫妄酒也。

「本於仁者則不殺,奉於義者則不盜,執於禮者則不淫,守於信者則不妄,師於智者則不飲酒。」

這文士念至此處,微微一笑,點了一名童子出言問道:

「小石頭,你覺得這段話說得可對?」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