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初景道君》031.衝突
,初景道君

道司長要煉河車元丹,這些八字純陽,符合他條件的孩童又是從何而來?

王景一開始還以為是其人暗地裏行動,獨自一人搜羅而來。

後來卻被凌燕子點破:「大陳三十三郡,那便是三十多處道司分部,你想其中有多少人為了溜須拍馬,會不擇手段?」

道人恍然。

後來再遣送那些孩童歸家時便不忘往當地道司所在走上一遭,好驗證心中所想。

若是其中之人清白無辜,便將其驅散出郡治,反正道司遲早是要裁撤的,誰來裁,什麼方式來裁都不礙事。

但若是經過證實,這一處道司分部確實有人與拐賣孩童有關,那也沒什麼好說的,無非一劍斬過,血濺三尺罷了。

「這已經是第二十五個了,」凌燕子鬍鬚微顫,心疼不已,「二十五個,願意入山修道的只有三個,剩下的怎麼說都不聽,真是可惜了這副根骨。」

阿毛是王景他們遣送回家的第二十五個孩子,前面二十四人中,只有三人願意隨凌燕子返回蒼燕派,入山修行。

蓋因對方父母經此一遭,頗感世道危險,隻指望孩子入山學仙,能掙個自保的本事回來,為此哪怕再要忍受血肉分離之苦。

剩餘二十一人,則是任憑凌燕子費盡口舌,施展渾身解數,都不曾說動。

「此乃人之常情,」王景聞言笑著指他,「就比如阿毛一家,你怎麼不去向那婦人提及此事。」

「自尋苦頭罷了,」凌燕子悻悻道,「觀其言行,怎麼想她都不會讓兒子再離開身邊的好吧!」

那阿毛甚為乖巧,平日裏不吵不鬧,頗得凌燕子喜歡,加之資質也是上佳,本來他還指望將其收入門中,繼承自身衣缽的。

哪知其母已然半瘋,若非他和王景來得及時,怕是會就此釀成一場悲劇。

此情此景下,凌燕子也不好再提什麼汝子與我有緣,且隨我入山修行的話了,那委實太過冷血。

「便是如此了,正如那三人願意修道的,道友不也未曾直接將其帶離,而是約好時間,一切結束後再引他們上山,給了一家人團聚的時間。」

王景微笑道。

「罷了,」凌燕子嘆了口氣,「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不過是有緣無分罷了。」

事有機緣,不先不後,剛剛湊巧;

命若蹭蹬,走來走去,步步踏空。

凌燕子放下心中一點不甘,回到飛舟中,如今一行人已經從剛出發時的三十六人,銳減到十一人,弟子陳靜正在舟中照顧這些四五歲的孩子,幾個稍大一點的在一旁幫忙。

那個年歲最長的孩子尚未離去,此時牽著一個三歲幼童,見凌燕子進來,恭恭敬敬行了一禮,問道:

「仙長,老師呢?」

「他去縣城了,」凌燕子答道,「一會兒就回來。」

他看著其人,忽然問道:「金朔,你還沒死心?」

金朔聞言不見訝異,重重點頭:「嗯。」

「景重道友並無收徒之念,你堅持以『老師』稱呼他,也不過白費功夫罷了。」凌燕子勸說道。

「不勞仙長費心,」金朔低頭,「我少失父母,幸而有兄嫂將我養大,後來落入險境,又是老師將我救出。

「我早已發誓,此生當隨侍老師左右,以償此救命之恩。若是老師不願收我為徒,我在他身邊做個道童也是好的。

「待我歸家後,定要向兄嫂陳明此事,求得他二人首肯。」

凌燕子聞言緩緩點頭:「也罷,你既有如此決心,我也不好再多說什麼,你二人能否有這一段師徒緣分,便看天意吧。」

剛好,下一處便是金朔他家,到時候自有王景去頭疼此事。

凌燕子思及行程規劃,心底暗自偷笑。

片刻後,王景踏入飛舟,風輕雲淡,見凌燕子看來,隨意道:

「此地有三人與阿毛被拐之事有關,被我一劍斬了,剩餘人俱都驅散。」

「善,」凌燕子點頭,對王景如此處置並無意見,「那便去下一處罷,齊郡治下厭次縣,是金朔家所在。」

金朔聞言一頓,偷眼看向王景,道人察覺到對方視線,嘆了口氣,不曾多說什麼,只是道:

「那便出發吧。」

杖履追隨載筆遊,飛舟南渡海天秋。

凌燕子聞言按在操控中樞之上,法力一吐,飛舟倏忽而起,破入青冥之中,消失不見。

......

齊郡,厭次縣。

齊郡位於大陳東南,昔年有一位陳帝以為此處有真龍之氣,故東巡以厭之,隨後駐蹕於治下一縣,因而名之。

齊郡正北,便是王景從陳希手中強要而來的琅琊郡,從厭次縣往北直行八百裡,即可抵達該郡。

王景之前也不曾想到,從某種意義上而言,金朔和他還算是鄰居。

縣北七裡處,小道愁腸,蔬畦麥隴。

犬臥人邊,鴉啼牛背,倒也一副悠閑自在模樣。

村子臨水依山,村口兩側,有婦人採桑,孩童追逐嬉鬧,農樵背木過橋。

金朔見此快走幾步,目露激動,而後忽然想起什麼,回頭看向王景,見道人鼓勵點頭,方才跑了起來,向著村東頭一戶人家跑去,邊跑邊叫道:

「兄長、嫂嫂,我回來了!」

引來村人注目,有人訝異道:

「呀,這不是金家的老二嗎?竟然回來了?」

那採桑的婦人見了,先是驚訝,而後蹙眉,疑惑道:

「金家嫂子不是說他家老二得城裏先生看重,入城求學去了嗎?今日亦非休沐,如何回到村中,莫非是逃學了?」

「嘿,金老二入城後,金家日子可是好過了不少,原先的草屋也扒了,另起了三間瓦房,時不時還能吃上一頓肉。

「今朝金老二回來,他那嫂子怕是要好酒好菜招待一番,接風洗塵。」

有人興緻勃勃道。

村口的婦人群體,向來是傳播流言蜚語的一把好手,金朔尚未歸家,他們便毫不遮掩地討論起來,全然無視了一旁的道人。

甚至還暫時擱下了手中的活計,圍在金朔身後,隨著他一道往家中走去。

王景立在人群中,村民們雖不曾察覺到他,卻自然而然地留出了三尺空地。

他聽了幾句,略略皺眉,思索片刻,卻沒有採取什麼行動。

金朔倒是沒把這些風言風語放在心上,只是他剛進院門,一個婦人便迎了出來,見四鄰六舍都圍了過來,面色不好,但還是努力強笑道:

「老二回來了?在城裏學堂可好?」

「嫂嫂,什麼學堂?」金朔疑惑道,「我不是......」

他正要說些什麼,卻被婦人拉入屋中,哐鏘一聲,大門緊閉,擋住了一眾好奇視線。

「嘖嘖嘖,果然是逃學回來,要挨收拾了。」有人搖頭離去。

「我就說,金老二那樣子就是個不成器的,如何能靜下心來讀書,枉費了他兄嫂一片苦心。」

亦有人評頭論足,獲得了不少人點頭贊同。

王景見此,忽地嘆了口氣:

「以金朔心性,想來會很難受。」

「不過,」他抬頭看天,挑眉道,「這背後竟還有其他外力干涉的痕跡?」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