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到亂世搞基建(女穿男)》第200章 第 200 章
京城

登基為帝的英國公已是年過花甲,鬚髮皆白。

年歲大了,精神不濟,加上剛登基,既要忙著收攏各郡,還得盯緊東西兩側的強敵,諸事繁忙,勞累不已,如此一來,身子就不太挺得住,時常咳嗽,偶有低熱,也只能強撐。

如今東安關失守引起的連番變故,亦是令他頭疼。

戰事嘛,不外乎就是怎麼打的事。可他想到柴緒,只能深深地嘆息。

若說柴緒沒本事,倒也不至於。他一手教出來的兒子,文韜武略還是過得去,太子蕭彰跟陳王蕭顯兄弟對決同歸於盡,便是柴緒隱在後面推波助瀾促進的,連殺光沐弦母子三人都是他派去的人,就是要讓沐真逼宮,跟蕭赫對上,引得蕭赫跟成國公府鬥起來,悄無聲息地收攏了禁軍。

派人暗中引導賴瑛謀清郡,又將賴瑛的外室子女護送到賴敬忠身邊,引得沐氏跟賴氏、賴敬忠跟沐真、沐瑾反目成仇,最終讓成國公府也成為過往雲煙,這些都是柴緒的手筆。..

可要說起用兵打仗,通過柴緒打長嶺關,英國公已然看出柴緒缺少敢沖敢拚敢不要命的氣勢。柴緒的顧慮多,要事事算好再動,沒那份敢以性命相搏的拚勁,豁不出去,在帶兵上,就差了許多。

英國公甚至懷疑,柴緒是不是見多了蕭赫殺兒子,以及柴絢被擒後,他不贖不救,在堤防他?

要不然,長嶺山兵敗之後,就該立即收整兵馬直奔東安關。京城的守城糧再是不能動,要等南邊的糧到,真到這種戰事緊急的關頭,他當親爹的,能不調給他嗎?

柴絢被擒後,直接就被送到淮郡,押送他的人連口氣都沒歇,進城後直奔蕭灼華的府邸。蕭灼華見到柴絢,話都沒一句,當胸一劍捅進去,柴絢當場沒了聲息。之後,又令人一把火燒成灰,灑進了河裏。

老三落得挫骨揚灰死無葬身之地的下場。他做親爹的豈能不痛心,可事成定局,他又能如何?怎麼贖?怎麼救?

柴緒接到招他回京城的詔書,匆匆趕回,進殿就見到老爹在嘆氣。他上前行了一禮,喚道:「父皇。」

老英國公壓住喉嚨和胸肺間的不適,悶咳幾聲,問:「東邊七郡想效仿清、尚二郡往西邊撤,你打算怎麼做?」

柴緒道:「絕不能叫沐瑾繼續壯大下去,眼下正是取長郡的好時機。先放一批人過去,我們趁機把探子插進去,之後,假意追截實則趨趕,趁著東邊諸郡的人進關的功夫,趁機奪關。東邊七郡全部遷完,又都是老弱婦孺走得慢,隊伍長得極長,進關會很慢。這給了我們充足的奪關時間。」

老英國公沉默不語。

柴緒瞧見老父親的反應不對,道:「還請父皇賜教。」

老英國公沉沉一嘆,道:「沐瑾要是有兵出長郡的實力,早就打出來了,何至於走遷人清野的路線。打沐瑾,攻臨江郡豈不比攻長嶺山更容易,離淮郡還更近。」

柴緒想到十幾萬精銳全軍覆沒在臨江郡橫斷江畔,並不認為攻臨江郡會比奪長嶺山更容易。

老英國公沉聲道:「沐瑾打通西邊諸郡,其勢已成。這時候再奪長嶺山,已然得不償失。你不奪長嶺山,他現在也沒力量出兵,反而因為東陵齊國打進來了,樂得見我們跟東陵齊國鬥,趁機養兵囤糧壯大自己。你奪下長嶺關,便會面臨同時跟東陵齊國和沐瑾兩面開戰的局面。」

柴緒沉默了。

老英國公說道:「從南邊調戰船到臨江郡一帶巡邏,想辦法燒掉沐瑾的造船廠。沐瑾要是跟東陵齊國夾擊我們,就攻他臨江郡。臨江郡離淮郡太近了,又無險關可守,只要臨江郡一日有遭襲的危險,他駐紮在臨江郡的兵就不敢動。他的兵力分散在草原、臨江郡、長嶺山,合不了兵,就沒有攻京城之力。」

「東安關已然丟了,這時候你當火速率兵直奔清郡。從清郡牽製東安關!清郡的城牆堅固,攻清郡並不比攻東安關容易多少。你囤兵在清郡,就能牽住東陵齊國進攻的腳步。等到南邊的錢糧兵馬一到,便能重新奪取東安關。且不說能不能奪得回來,至少能將東陵齊國進攻的腳步按在東安郡,確保京城不會遭到襲擊。」

柴緒道:「阿爹,兒子認為,當務之急是保糧道,不能再讓沐瑾的騎兵在平野縣附近來回掃蕩了。」

京城現在的存糧只夠吃到明年夏季。京城少了十幾個縣產糧,又連續徵招好幾波青壯,少了那麼多人種糧食,糧食產量比起打仗前少了三成。那時候的京城,尚且要靠從各方調糧養兵,更何況是現在,如果南邊的糧到不了,別說東邊,連京城都撐不住。

沐大軍就能把十幾萬精銳擋在臨江郡上不了岸。長嶺山有三萬騎兵和好幾萬駐軍,離京江口又近,沐瑾必定會打的。

他帶兵去了東安關或清郡,沐瑾出兵佔下京江口堵了糧道,讓六十多歲的老爹親自帶領禁軍出來接應糧草嗎?

柴緒知道阿爹對他不滿,覺得他不夠血勇,打仗怕死,瞻前顧後。可也不想想,要是京江口讓沐瑾給堵了,京城跟南邊可就斷了。

老英國公的額頭突突猛跳,氣急敗壞地叫道:「你等到南邊的糧到再動,連清郡都得丟,到那時,東安關、清郡二地形成犄角之勢,你再過去,你過去挨打嗎?」他氣得一陣猛咳嗽,隻覺心力交瘁。

這要換成沐瑾,都夠他從東安關跑一趟來回了,早就在東安關擊退薑祁的進攻,回來守糧道了。好好的戰機,就這麼給貽誤了。你帶著大軍,怕個屁的沒糧!

老英國公懶得跟他費勁,道:「趁著衛國公府還沒撤完,你分兵十萬給柴復,讓他直奔清郡。」

柴緒的心頭猛地一顫,急聲叫道:「復兒從來沒有帶過兵,叫他去扛薑祁,這……」那是他的嫡長子,折不起的!賴瑭、衛國公父子都沒擋住薑祁,讓柴復去?柴復才二十,只在北衛營當過兩年千總,便派去當郡守,眼下作為皇太孫,正在朝中學習處理政務,派出去扛薑祁?

他說道:「兒子去清郡,讓柴復去京江口接應南邊大軍。」

老英國公抬眼望著柴緒,一字一句地說道:「要是清郡再丟,這京城千裡平原之地,可就保不了。你必須趕在薑祁的前頭佔下清郡。」

柴緒應道:「是!」他面上不顯,心裏打定主意先到楚郡劫了他們的糧草,再奔清郡。

沒糧,莫說他心慌,軍心也不穩。守城,沒糧,守什麼?要是薑祁圍城,大軍餓都能餓死在裏面。

老英國公悶聲咳嗽,看著柴緒快步走遠的身影,暗自思量。他老了,滿身的老人斑都起來了,身體狀況亦是一日不如一日,不知道還能撐多久。

他除了柴緒,再沒別的繼承人可選。柴緒今年四十一,正值當年,孫子柴復還有點嫩,需要歷練,這位置只能傳給柴緒。如果柴緒這波扛不住,便只能選擇劃江而治。

老英國公不舍地摸著身下的龍椅。這椅子都還沒坐熱呢,柴緒還沒坐過,若是要撤的話,真捨不得。

蕭氏皇族沒了,成國公府沒了,昔日的對頭都煙消雲散了,皇位到手,卻偏偏出了個沐瑾,還叫薑祁攻進了東安關。

以他的家底,扛不住東陵齊國和沐瑾麽?扛得住!可子孫……立不住啊。薑祁和沐瑾那樣的天縱之才,數百年都未必能出一個,偏偏叫柴緒給遇上了。

沐瑾窩在馬車上,一邊剝桔子投喂蕭灼華一邊琢磨:「立國的話,國號叫什麼比較好?」

蕭灼華避開沐瑾把桔子直接送到她嘴裏的動作,接過桔子,把這個問題扔回去:「你認為呢?」心裏卻真鬧不懂,沐瑾喜歡給她餵食物的毛病從哪學來的。她見得最多的是他父皇懶洋洋躺著時,後妃們跪坐在身側侍奉給他餵食。那時隻覺膩煩得慌。

可如今沐瑾卻是這個好吃你嘗嘗,多吃水果補充維生素身體好。

沐瑾說:「不知道啊。我要是知道起什麼國號,就直接告訴你啦。」

蕭灼華問:「可有心儀的?」

沐瑾搖頭,對蕭灼華說:「要不你想一個?」

蕭灼華拒絕:「國號只能由你定。」

沐瑾說:「可以給參考嘛。」

蕭灼華默默地吃桔子,還自己上手剝了一個遞給沐瑾。

沐瑾把起國號這麼煩心的事情扔到腦後,說:「反正還有一段時間,以後再想。」又琢磨起長嶺關的事。那邊一團亂,局勢發展有好多個方向,無論往哪個方向發展都改變不了他的兵力最弱的事實。

精兵路線,數量不夠,裝備來湊。

用石油製作燃燒罐的成本,除了運輸成本,其它的都還好。燒陶罐都是成熟工藝,又不需要多精美的陶罐,最粗糙的就行了,外面再裹上稻草防撞裂,打仗點火的時候還容易點著。

就是要深入草原去開採,還要運回來,很麻煩。

草原風大,冬天更是連颳風帶下雪,有時候還會有暴風雪,是真能凍死人的。這個季節派人去開採運輸石油,很可能有去無回,隻到等到開春。

不過,可以先準備起來,等到天氣稍微回暖就可以把開採隊派出去,到時候直接裝罐運送到前線和橫斷江防線,省得再另外耽擱時線。

再就是開銷大,稅收還不太跟得上開銷,他現在又沒有外快可以賺了,經濟壓力還是有點大的。

沐瑾想起一事,說:「青山、青陽、廣庭、平川幾郡的豪族都是鏟光了的,他們的宅子、商鋪現在還空著的吧?」

剛剛還在想國號的事,現在又想到宅子商鋪上來了?蕭灼華對於沐瑾腦子的跳躍都習慣了,隻掃了他一眼,說:「是。」

沐瑾說:「東邊幾郡的豪族要安置,沒地兒住可不行,可以賣一些給他們。」這樣又能有一大筆進項。

蕭灼華思量道:「那麼多人遷來,若是只派當地郡守、縣令們安置,怕是會出亂子。」

沐瑾扭頭看向蕭灼華,跟她的視線對上,讀出一句話:最好你親自去一趟。

這番擔憂並不是沒道理。且不說旁的,就連貿易城都是靠大軍震懾加錘過好幾遍,再加上諸多安撫政策才穩下來的。

可治理各郡縣的事情,不可能繞過蕭灼華。他頂多負責去捶人和安排,到後面還得蕭灼華接手,最好就是蕭灼華跟他一起去。他略作思量道:「等回淮郡,把積壓的事情處理完,我們一起去。」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