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吉時已到》167 輪不到任何人來指手畫腳
一片擁擠嘈雜中,漸有馬蹄聲靠近。

因前來圍觀的百姓過多,以致長街擁堵,因怕衝撞到百姓,那一隊人馬便也不得不慢了下來。

看著那一行出現在視線中的來人,四下頓時人聲鼎沸。

「快看!蕭將軍來了!」

「果真是北地那個蕭將軍?!」

眾人伸長了脖子往前面擠著看去,興奮的視線在那行人馬中搜尋著:「哪個?哪個是蕭將軍?」

「猜也能猜得出來了,自然是為首的那一位了!」有年輕的書生眼睛發亮地道:「雖以往從未有幸見過,但當下一看也就便知了……年紀雖輕,卻果然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將帥之風!」

眾人循著書生的視線望去,只見那高坐於馬上的男子身形挺闊,著玄色綉暗紋衣袍,佩劍在側,雖未披甲胄,周身卻也自有氣勢,冷然的眉宇間有著久歷沙場的生人勿近之氣。

因這氣勢過於讓人難以忽略,眾人下一瞬方才得以瞧見那張同樣出眾的臉龐。

一時間,有驚嘆聲此起彼伏。

「這果真是蕭將軍?」

「傳聞中不是說蕭將軍生有三頭六臂,天生神力非是凡人嗎?」

「臭說書的欺我久矣!待會兒必要找他退錢去!」

「這不比三頭六臂好看?這模樣,這氣勢,才更像是神人下凡咧!」

「這倒是……你們瞧,那就跟畫兒裡出來的一樣!」

「聽說這位蕭將軍這些年來忙於領兵收復邊境城池,至今還未曾顧上成家呢!」

此言剛落,便有一名大膽的娘子迫不及待地拔下了鬢邊鮮花朝那年輕的將軍扔了過去。

然而那朵鮮花兒還未能近得蕭牧身前,便被戒備至極的王副將驀地揮刀砍去!

刀光乍現,一朵鮮花被從中砍作兩半,跌落在馬蹄下。

這一幕讓四下有著短暫的靜謐。

看著被驚住的眾百姓,王副將面無表情,毫無愧疚之意,『唰』地一聲,將刀利落地收回鞘中。

將人嚇住是好事,免得待會兒再做出什麼冒犯將軍的舉動來——方才是丟花,誰知下一個會不會是丟暗器。

「好快的刀啊……」有百姓回過神來,驚嘆道。

「正所謂強將手下無弱兵……蕭將軍又該是何身手?」

「有此等英雄護我大盛邊境,天下可安矣!」

「蕭將軍不愧是咱們大盛的大英雄!」

一時間,氣氛忽地愈發高漲激動,更多的鮮花朝著蕭牧等人的方向飛來。

「……!」王敬勇看得眼皮狂跳。

這些人怎麼回事,怎麼還變本加厲了!

春日裏,正是簪花的好時節,莫說大大小小的娘子們了,便是喜好風雅的老先生於花白的鬢邊簪上一朵時令鮮花也是常態。

未簪花的娘子們,則乾脆摘下腰間荷包丟了過去。

長街邊、兩側的街鋪高閣內,一時間無數鮮花香囊如雨下。

「姑娘,這……」翠槐簡直看呆了去:「這可是要比得上前幾年狀元遊街時的景象了!」

見那人在一片鮮花雨中穩坐馬上,衡玉不禁道:「看來便是神仙也是分地盤的,雖還是這麼一張生人勿近的臉,然而換了個地界,這威懾感總歸還是弱了許多。還是說,咱們京師的小娘子們倒是個個膽識不俗?」

衡玉這廂兀自驚嘆間,忽見有一把拿細麻繩綁著的粉白色山茶花遞到了自己眼前。

「喏。」程平木著一張臉把花塞過來。

她這麼愛湊熱鬧的一個人,別的小娘子有的,她若沒有,那豈還得了?

衡玉頗驚訝:「平叔,哪兒來的?」

「當然是買的。」程平一指穿梭在人群中的賣花少年:「八十文。」

「八十文?」翠槐嘆道:「這些小商小販倒個個是做生意的料兒……旁人隻曉得湊熱鬧時,他們已在摟錢了呢。」

人流擁擠中,蕭牧等人驅馬緩緩而行,此時已來到了衡玉等人面前。

似若有所查一般,原本坐在馬上那目不斜視的年輕將軍,此時微微轉頭朝左側人群望去。

「蕭將軍看過來了!」衡玉身側的兩名小娘子激動地紅了臉頰。

眾聲喧鬧中,四目乍然相接,蕭牧有些意外。

烏髮高挽簪著珠花的少女擠在氣氛熱烈的人群中,為防被人踩到裙角,一手提著那淺藕色綉白鷺展翅細綢襦裙,見他看來,笑意粲然地抬起握著山茶花的那隻手,朝他用力揮了揮。

這一瞬,蕭牧隻覺耳邊喧囂不在,萬物定格,諸聲俱消匿,偏又好似整個春日的美好與生機都在此刻撲面而來,雖無聲,卻洶湧,乃至鋪天蓋地。

打碎這份定格畫面的,是那把朝他飛來的山茶花。

蕭牧立時便伸出一隻手穩穩接住。

四下頓時沸騰起來。

拋花的人太多了些,眾人根本未曾留意到那平平無奇的山茶花是從哪個方向飛過去的。

但受萬人敬仰的年輕將軍坐於馬上,單是此抬手接花的動作,便足以讓四下沸騰了。

於圍觀百姓而言,蕭將軍接的誰的花,並不重要。

但於蕭將軍而言,尤為重要。

對平叔來說,也很重要——

八十文一把的花,怎一次全拋出去了!

應當少量,多次!

就過了這麼一把癮,也太不劃算了!

「柳兒,快回車上等著……」一名婦人追著一名女孩子擠進人群裡:「當心和你兄長走散了!你兄長今日特意出城去接咱們,你可莫要鬧出什麼岔子來……」

「馬車就停在那兒呢,怎會走散!」女孩子踮著腳還瞧不見,乾脆跳起來張望著,邊道:「反正車也動不了,咱們也瞧瞧這京師的熱鬧嘛!這些人是做什麼的呀?方才好像聽說是什麼將軍……莫不是打了勝仗凱旋的大將軍麽?」

女孩子說著說著,眼睛忽然瞪大:「姨娘你快看!竟是那日那位郎君!」

婦人無奈看過去——哪日哪位郎君?

這一瞧,卻也不由一愣。

「姨娘,這不是吉姐姐的那位童養夫麽?」女孩子壓低了聲音道。

「聽你們口音,是外地來的吧?這位可是定北侯蕭將軍!」一旁有熱心的婦人笑著說道。

「蕭……蕭將軍蕭節使?!」女孩子驚詫地瞪大了眼睛——蕭將軍竟是吉姐姐的童養夫?!

不,不對……這推理的順序好像不太對?

女孩子的腦子一時打了結。

她身邊的姨娘馮氏也驚愕地掩口——那日在驛館裡她們見著的這位年輕郎君,竟然是蕭節使!

「二妹妹,姨娘,此處人多擁擠,你們若想看熱鬧,咱們不如去對麵茶樓吧?」一名錦衣少年帶著小廝走過來,提議道。

「不必不必,他們應當很快便要走遠了……」女孩子勉強回過神來,連忙擺手。

而此時,那少年忽而驚喜出聲:「阿衡?!」

衡玉聞聲看過來,也有些意外:「馬哲?」

被她喊做馬哲的少年快步走過來:「你是何時回來的?怎也不提早說一聲,兄弟們也好給你接風洗塵啊!」

衡玉笑了笑:「也是昨日剛回的京。」

「那今日是否得閑?我叫上韓七葛四他們,咱們去問仙樓擺一桌兒!」

「今日是無空閑了,須得去永陽長公主府。」

「成,那便改日!對了阿衡,這是我……」

「吉姐姐!」馬映柳走上前來,萬分驚喜地看著衡玉。

衡玉露出笑意:「柳兒,沒想到咱們這麼快便又見面了。」

「你們……認得?」馬哲驚訝地問。

「當然!兄長有所不知,那日在驛館中……」

衡玉這廂便與馬家兄妹說著話。

手中握著那把山茶花的蕭牧遠遠看著她身側那錦衣少年眉飛色舞不知在說些什麼,像是在炫耀什麼了不得的戰績一般,最後還揮拳比劃了一下。

雖稍顯幼稚了些,卻滿是少年氣。

也瞧見了這一幕的王敬勇低聲問:「將軍,之後可要屬下去查一查那少年的身份來歷?」

「……」蕭牧轉頭看向下屬,眼神裡有著顯而易見的疑問——你沒事吧?

她與何人交友來往是她的自由,輪不到任何人來指手畫腳吧?

這任何人,自然也包括他。

「你若果真很閑,便讓人去前面開路,好儘快離開此街。」蕭牧看向前方愈發洶湧的人群,眼中閃過一絲思索。

今日之所謂盛況,只怕不是什麼好兆頭。

「夫人,郎君不過是第二回入京,京師的百姓竟都自發前來相迎,可見咱們郎君的功勞事跡已是無人不曉了呢。」春卷推開車窗往外瞧著,嘆道:「夫人您瞧,都快要擠不動了!」

「行了,別看了。」外頭過於熱烈的聲音讓蕭夫人聽得心頭有些不安,交待道:「京師不比營洲,之後行事切記不可張揚,以免給他人藉機做文章的機會。」

春卷便將車窗合上,應聲道:「是,婢子記下了。」

見蕭牧等人的車馬漸漸遠去,衡玉似隨口問身旁好友:「千秋節將至,入京慶賀的王爺與各地諸侯想來不在少數吧,京中近來每日都是這般熱鬧嗎?」

「那倒沒有,今日情形,我且是頭一回見呢。」馬哲思索著道:「前兩日我聽我家老爺子說,幾位王爺是都到了,但各地封侯者,這回似乎隻來了蕭節使這麼一個……不過倒也沒什麼稀奇的吧,這位蕭節使近年來於北境立下如此大功,得聖人另眼相待,也屬正常。」

衡玉點頭:「是啊……的確是另眼相待了。」

其他王爺入京都沒這般陣勢,蕭牧入京卻是萬人空巷——

蕭牧的確切行程按說是不可能被尋常百姓提前得知的,而若說從其進城門起,才開始傳開的消息,那絕不至於在如此短的時間內,便造成此等擁擠之象。

若說無人推波助瀾,她不信。

只是不知這背後是得了何人的「另眼相待」呢?

人才初入京,那些暗刀子便已經蓄勢而來了。

隨著蕭牧一行人遠去,擁擠的人群漸漸散開。

同馬家兄妹分開後,衡玉帶著翠槐重新上了馬車。

馬車駛動,馬蹄與車輪緩緩碾過一地鮮花,在青石板路上留下色彩斑斕的花汁。

吉家的車夫悄悄看了眼身側坐著的程平,於心底豎起防備來。

姑娘從營洲帶回來的這位老哥瞧著木訥,一聲不吭的,內裡卻是個有手段的!

方才竟然想到給姑娘買花扔著玩兒,把他這個吉家老僕都給生生比下去了——該不會是想爭寵,謀奪他的地位吧!

在車夫不安的揣測中,馬車一路來到了永陽長公主府。

車剛要停穩,衡玉便迫不及待地跳了下來。

「姑姑,衡姑娘到了!」早有人等在府門外,且是府中最得長公主重用的女官其蓁嬤嬤,親自帶著數名女使相候。

衡玉笑著提著裙快步走過去:「其蓁姑姑!」

一貫嚴肅的其蓁露出一絲笑意:「衡姑娘回來了,殿下正等著呢,進去說話罷。」

衡玉點頭,帶著提著錦盒的翠槐和程平,隨她一同往府中走去,跨過朱漆門檻時問道:「許久不見其蓁姑姑,您身子可好?」

「勞衡姑娘記掛,一切都好。」

「殿下近日咳嗽得可還厲害?」

「白日裏倒還好,夜中是頻繁了些……」

邊走邊說間,一行人來到了長公主的居院外。

程平停下腳步,將手裏的東西交給了女使,欲在院外等著衡玉,然卻被女使客客氣氣地請去了耳房吃茶歇腳。

程平一向寡言,點頭隨女使去了。

「看您是生面孔,是頭一回過來吧?」女使笑著說道:「您不必拘束的,殿下待衡姑娘視同親出,咱們兩府是一家人。」

這種話按說不該從一個尋常女使口中說出來,然而正因此,愈發可見長公主府上下對此早已習以為常。

程平聽在耳中,於心內思索著。

「似是聽著那貓兒的腳步聲了,快叫進來給我瞧瞧。」內室中,永陽長公主自軟榻上起身,隔著珠簾往外張望著。

下一瞬,只聽珠簾輕動,一道纖細高挑的少女身影小跑了進來,一把撲進了她懷中:「殿下!」

永陽長公主笑著「嘖」了一聲:「這貓兒怎上來便撲人……」

說著,撫了撫衡玉的後腦杓,輕聲道:「我怎覺著這貓兒又長長了些呢?」

「衡姑娘瞧著是又長高了。」其蓁在旁笑著說道。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