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桃李滿宮堂》第八十一章
太子即將選妃的事很快就不是秘密了,其候選的名單只有寥寥數人知道,但這知道的人都守口如瓶。

這高門望族並不願意讓自家嫡女入宮為妃——就算是皇帝的妃嬪,那也是小妾,除非是實在想富貴想瘋了,才會讓旁支的嫡女或者是自家庶女去爭一爭那皇帝寵妾的位置。

雖然世家有諸多弊端,但至少他們還是要臉的。

而皇帝后宮也很少收大家族嫡女。

縱觀歷史,沒能耐的皇帝才會用后宮平衡朝堂。有能耐的皇帝,連皇后都可以是自己喜歡的小家碧玉。看看黎隸的后宮裡,早年側妃多是大家嫡女,到後來再進宮的,都是溫柔賢惠美麗柔順的小家碧玉,別說大家族的一個都沒有,連寒門出身的高官女兒也是沒有的。

皇帝回到后宮是為了安心放心,他們對大家族嫡女有著本能的不信任。總認為大家族嫡女都是向著娘家,且心機深沉;小家碧玉才是以夫為天,單純可愛。

不過那都是選妃嬪的事,現在的太子妃,未來的皇后這位置,大家族都是要爭一爭的。

京城中頓時人心浮動,各種賞花踏青賽馬活動層出不窮,各位女子明爭暗搶,鬧出了許多佳話和笑話。

給凌蔚遞帖子的人也不少,什麼賞花論詩花樣繁多。不過凌蔚可不是普通的年輕人,他是年少有為的年輕人。

這年少有為,就代表著忙。所以凌蔚以很忙很忙為借口,推掉了所有人宴請。

反正現在他也不怕得罪人,有底氣拒絕。

不只是凌蔚,凌家所有人都縮在府中不出門,連凌梧都很安靜。

凌蔚問過凌韞後才知道,原來公主娘對凌梧說道,凌家沒有合適的女子為太子妃,何必讓別人藉著我們的手去推舉他們的女兒當太子妃。況且我們家的權勢已經夠強了,不必去和未來的皇后拉關係,求裙帶關係更進一步。

說到底,太子妃最後親近的還是她的娘家。既然不能全心全意的幫咱們,還不如不討好了。兩個兒子在朝堂上得用,到時候無論是哪家女兒當了太子妃,都得求著自家人。現在就應該高冷些。

凌梧本來還想著自家沒適合女兒入宮當太子妃,心裏滿憋屈的。常樂公主這麼一開導,他立刻就樂了。

是啊,自家的功勞可都是實打實的拚出來的,跟那些要靠女兒家入宮為家裏謀利的人家逼格都不一樣。就算別人家中出了太子妃,也得來討好自家。

枕頭風什麼的,比得過咱二兒子對太子的諄諄教導嗎?

閉門謝客,一定要閉門謝客!不閉門謝客怎麼能展現出自家的逼格來?

凌蔚哭笑不得。沒想到自家爹還挺好哄的。

或者說……也看得挺透徹的。

至於他大嫂心思有些浮動,還綁著京城程家給自己下帖子。凌蔚轉手就讓人把那帖子送到了大哥手上,然後萬事不管了。

他們夫妻兩的事,就讓他們夫妻之間解決了。他這個分了家的小叔子,何必摻和這個。

他的技能也沒點歪到宅鬥上,也不需要宅鬥。

.......................................

「瑾堂倒是悠閑。」太子最開始知道自己要找媳婦兒了,還是蠻興奮的。但是經過這段時間的疲勞轟炸,他被嚇到了,躲到了凌蔚府上。

現在凌蔚府上沒有窩著一隻叫黎膺的凶獸,太子在這裏呆的比在自己東宮還自在,恨不得常住了。

「殿下即將成家立業,這點麻煩都怕,以後三宮六院三千粉黛,豈不是要煩死?」凌蔚窩在太師椅上,懶懶的抬了抬眼皮。

太子打了個寒顫:「別說了,好可怕。」

「殿下只是相看,世家女子都矜持,也不會像當初甘州一樣,用盡法子使勁手段,明面上還是很溫柔的。殿下怎麼跟見了一堆胭脂虎似的?」凌蔚忍不住笑道。

太子訴苦道:「可不是胭脂虎?我覺得,比胭脂虎還可怕。」

這一訴苦,就停不下來了,凌蔚不聽也得聽。於是凌蔚就聽了一耳朵世家女子為了爭奪太子位置的趣事。

他本以為,世家女子教養好,不至於像電視劇中那麼誇張。沒想到現實中,精彩程度有過之無不及。

當然什麼大打出手肯定是沒有的,但時不時的上眼藥打嘴皮子肯定是有的;故意往太子身上撲肯定是沒有的,但時不時的偶遇肯定是有的。

不知道是不是對溺愛大的兒子要有另一個親近的女人的恐懼,又或者是對兒子將要遇到一大波兇殘女人的擔心,又或者是受了凌蔚這個經常不按常理出牌的異端分子的影響(凌蔚:怪我囉?),劉皇后開始給太子剖析那一幫女孩的行為的內在含義,聽得太子是心驚膽戰。

再加上甘州遇到的層出不窮的「碰瓷」,太子對女性有一絲絲陰影了。看到個溫柔的女性,就條件反射的忍不住猜測她葫蘆裡賣的什麼葯,是不是外表柔順,內裡藏刀什麼的。

太子突然對謝貴妃那麼作死,父皇還沒動她的打算有了共鳴。謝貴妃蠢啊,看著就放心啊,不用猜來猜去啊。

「但是一個聰明的人即使猜不透,做事也知道分寸。」凌蔚好笑道,「一個蠢人才更可怕,他們什麼也不懂,什麼也不怕,其破壞力不一定比聰明人差。或者說,在陛下能掌控大權,不懼怕任何威脅的時候,這種蠢人的殺傷力才是最大的。」

太子撓了撓頭:「科舉那件事?」

「若不是陛下應對得當,這件事傳開,首先打擊的其實是陛下的聲譽。」凌蔚嘆息,「這科舉是為陛下選人才。若是出了事,那買答案的書生肯定永不錄取。但是這其中幾乎所有的書生都只是當做普通參考書來買的,殿下說他們冤枉不冤枉?而這些人當中,有才華的人也不少。出這種事,陛下會損失多少人才?」

凌蔚又嘆了口氣:「更別說這其中牽扯到多少家族。只是一場科舉舞弊,引起社會的動蕩是不可估計的。」

太子揉了揉眉頭:「若是大哥聰明,就不會從科舉下手。」

「若是謝貴妃聰明,也不會摻和進這些事,兩個兒子,還不夠她養老嗎?」凌蔚看著呆愣楞的太子,忍不住像在太子小時候一樣,摸了摸太子的腦袋。這估計是最後一次了吧?

「若謝貴妃聰明,母后也不會天天提心弔膽,擔心她又弄出什麼麽蛾子。」太子冷笑。

「好了好了,不說這些不高興的話了。殿下不是來這裏休息的嗎?」凌蔚安慰道。

太子擠出一個笑容:「瑾堂閉門謝客,外人都說瑾堂懂進退。如果人人都和瑾堂一樣就好了。」

「懂進退?下官說這不是真正的理由,你信嗎?」凌蔚開玩笑道。

太子好奇道:「那真正理由是什麼?」

凌蔚大笑:「因為那些人下官都不認識啊。若要給殿下介紹小姑娘,下官至少得了解那個小姑娘是好是壞,合不合殿下的心意吧?下官什麼都不知道,要怎麼介紹?就憑他們兩片嘴皮子?」

太子一愣,這理由也太……

「現在的太子妃,之後的皇后什麼的,那都是別人考慮的事。對你而言,那只是你的媳婦兒而已。」凌蔚笑眯眯道,「那是要和你生兒育女,要和你共度一生的人。你又不需要選一個名門女子撐門面當後台,肯定要選一個看得順眼,能和自己日久生情的吧?」

太子瞬間臉紅了:「選太子妃而已,哪來的兒女情長。」

「選媳婦兒而已,太子妃只是你媳婦兒的身份。」凌蔚逗弄道,「你不跟我說你喜歡怎樣的女子,我怎麼知道給你介紹哪種?」

太子支支吾吾道:「介紹……比起太子妃,更想當我媳婦兒的?」

凌蔚哈哈大笑:「下官就知道會是這樣。」

太子扭捏了一下,也忍不住笑了:「當然是這樣。」

說罷,太子又道:「瑾堂說的理由,我信。瑾堂說的,我信。」

「哦?」

「因為瑾堂自己很厲害。」太子道。

凌蔚笑道:「那下官多謝太子誇獎了。」

太子害羞的岔過這個話題,開始和凌蔚談論最近學習中遇到的一些困惑,以及生活中遇到的一些趣事。

太子當然相信凌蔚所說的理由才是真的,因為凌蔚從他還小的時候開始,就是這麼關心她。

就連父皇母后,都會更多的擔憂那女子能不能勝任太子妃之位。但凌蔚是與眾不同的,他總是更關心黎啟辰這個人本身。

.......................................

凌蔚再次收到了程家的拜帖。

這次他們聰明了,是讓程家一讀書的兒郎來向凌蔚討教。

凌蔚暗笑不已。

家中沒女主人就是這點很棒,那些拉關係的女人都沒辦法來,連他大嫂也不可能單獨來見他這個小叔子。程家的男人似乎對這事並不是很熱衷,也沒有單獨來找過自己。這次來的程家兒郎,是那被看中的程家嫡女的異母弟,程家庶子程琿。

程琿和凌蔚還算有點關係,他是趙昭某位入室弟子,也就是凌蔚某位師兄的弟子,承認了的拜師了的那種。

所以,這人也是他師侄。因著這層關係,凌蔚也不好將他拒之門外。

「見過師伯。」因著凌蔚師兄在外地任職,凌蔚對這位師侄也指點過幾次,所以也還算熟悉。不過凌蔚家裏常年窩著一隻秦王爺,程琿來過一次之後,就再也不敢登門拜訪。

「嗯。」凌蔚面無表情的看著程琿,看得他冷汗直冒之後,才道,「進來吧。」

程琿手腳都僵硬了。凌蔚平時看著一副好好先生的模樣,板起臉來時候還真有點氣勢。

「學生此次來,是為了請教……」程琿手忙腳亂的把學習筆記遞上。凌蔚教太子的方法,自然也教導給了其他讓他指導的人。因為這方法好,漸漸在京城的讀書人圈子裏就傳開了。

凌蔚並非翻開學習筆記,而是意味深長的看著程琿。

程家的家風好,庶子沒受什麼虐待,還有良好的教育機會,不但也不會拜在凌蔚師兄門下。但畢竟只是個未經世事的讀書人,凌蔚好歹是上過戰場的,被他這麼盯著,程琿的腳都軟了。

「你這樣做,拿學習當借口,師兄會失望的。」凌蔚嘆了口氣,「你還能靜下心來學習嗎?」

程琿鼻子一下子就酸了。

他也不願意啊。老師不在,凌蔚對他真的是非常好,比起不親近的父親的母親,和已經去世、毫無記憶的生母,凌蔚才給了他長輩的感覺。

凌家所有人都閉門不出,連凌將軍的夫人程氏想要接程家人進府一敘,不但沒成功,還遭到了她在京外的父兄來信訓斥。

凌將軍和程家尚且沾親帶故都如此,更別說已經分家,和程家毫無關係的凌蔚。

雖然不太懂這其中的彎彎道道,但凌蔚這麼做,自有他的道理,不然不會其他師叔師伯、以及自家父親叔伯感嘆的說自己不如凌蔚。

父親叔伯都對妹妹入宮為太子妃一事看得很淡,有一種成很好不成也可的態度,只有嫡母很不甘心,背著父親讓自己來找凌蔚探口風。

他一庶子,又能如何?

凌蔚見程琿紅著眼睛半晌不語的樣子,怎麼覺得自己在欺負小孩子。

「咳。」凌蔚乾咳一聲,拿起程琿的學習筆記。這師侄做功課倒是很認真的,說要來請教問題,也並不都是借口。

凌蔚便略過這事不提,細心的給程琿講解功課。

程琿先還很尷尬,見凌蔚不提這事,漸漸被凌蔚所講學問吸引,尷尬漸漸消失,但愧疚卻越發重了。

為了這種事麻煩師叔,還拿著學問的介面,師叔很失望,老師知道了也會很失望吧。

待凌蔚講解完的時候,已到半下午的時間,下人來報,說程琪程大人來訪。

那程琪就是程琿的大哥,也是家中嫡長子。

「凌大人,這件事真的十分抱歉。」程琪和凌蔚也有過幾面之緣,他如今在京中任統領一職,在黎膺還在京城中的時候,算是黎膺的下屬。

「無礙,程琿是我師侄,在師兄不在的時候,指導他的學問是他的分內之責。」凌蔚拍了拍程琿的肩膀,語重心長道,「不用多想,安心學習,待三年之後,師叔等著你金榜題名。程家的榮耀,是靠你們男兒建功立業撐起來的。你兄長就很好。」

「學生受教。」程琿對著凌蔚拱手,做了一個長揖。

「凌大人不用擔心,家父已經和家母說清,不會再來煩擾凌大人和凌將軍。」程琪的神情有些動容,「多謝凌大人對幼弟的指導了。」

凌蔚揮揮手表示不在意,然後叫人送客。

待人走後,凌蔚嘆氣。

劉皇后眼光確實不錯,程家男丁都很清醒。但是程夫人這麼一急躁,估計程姑娘是與太子妃無緣了。

畢竟女子教養多由母親教導。

.......................................

「大哥,我錯了。」上了馬車之後,程琿立刻低頭認錯。

「你何錯之有?」程琪捏了一下眉間,「回去之後就收拾一下,這段時間住在書院吧。好好讀書。程家嫡系就我們兩個男丁,程家的輝煌是由我們撐起來的。」

程琿點點頭。

程琪看著乖巧文弱的弟弟,心頭冒火。

他母親原本育有兩子,但幼弟早夭,傷心之餘流了一胎,導致身體一直不好,難有身孕,便送了自己丫鬟給他父親。

程琪那時已經懂事,那丫鬟對他一直很好。或者說因為父母都高高在上,那丫鬟還親近些。他曾經偷聽到,那丫鬟已經快準備求母親把她放出去,自行婚配,還為自己做了許多小東西,笑著稱以後就見不到小少爺了。

後來那丫鬟成了父親的通房丫鬟,他看著那丫鬟的眼淚,去問母親為何要讓不願意留下的人留下來。

母親當時回答,不想留下來,就心有不甘,心有不甘,父親就會看出來,自然就不喜這個通房丫鬟。

然後那丫鬟雖然有孕,但果然不被父親喜歡,產後鬱鬱而終,留下這個兒子,雖然是庶子,但已經被人在母親名下,對外也是半個嫡子。

這個弟弟和他母親長得很相似,性格也很相似,讓他不由多照顧了一點。

他明白母親所做是對的,但總是不由有些愧疚。

是對在整個童年時期,悉心照顧他的丫鬟的愧疚,也是對這個從小親近尊重自己的弟弟的愧疚。

「待這件事之後,再多向凌大人討教吧。」程琪繼續道,「學得凌大人一兩分,就夠你用一輩子了。」

「是……」程琿小聲道,「那妹妹的事?」

「父親說,母親不斷託人向族叔寫信,讓姑母插手這件事,又讓你來找已經閉門謝客的凌大人,這事已經定了。」程琪有些無奈。其實他也蠻期待妹妹當太子妃的。

不是腦子有問題的人都能看出來,太子地位穩固的很,只要沒有意外,絕對是未來的皇帝。那麼他妹妹就是未來的皇后,程家成為皇親國戚,自然地位與眾不同。

但他也知道,若是妹妹當了太子妃是喜事,沒有當上也沒關係,畢竟程家有他,還有程琿。憑他們兩兄弟,要讓程家更加輝煌也是沒問題的。

但就這麼很快出局,程琪也是有些尷尬的。

按理說,他妹妹才是最有可能成為太子妃的。無論家世還是自身德容,抑或是和皇上太子最信任的凌家沾親帶故,都是加分項。

若是安安靜靜的等待結果,說不得這太子妃就是妹妹的。

但是現在母親這麼逼迫凌家,甚至明知凌大人關門謝客,逼迫程琿用他老師的面子敲開凌大人的門,這直接把人得罪了不說,也讓皇上和皇后看著母親的處事手段太過急躁和霸道。

妹妹還不是太子妃,她就對備受皇上重用的凌家兄弟如此不客氣,若是妹妹成了太子妃,豈不是沒人可以讓她客氣了?

程琪早覺得母親那脾氣有點問題,但父親說母親是世家嫡長女,從小到大都是被捧著長大。老牌世家脾氣都大的很,連皇家都看不上眼,認為皇家家族沒有他們歷史長,都是土包子。母親脾氣大,心氣高,是理所當然的。

不過父親又補充了一句,不過現在時過境遷,世家早就不是以往的世家,皇家也不是以往的皇家,所以母親家已經慢慢敗落了,而程家滿滿崛起了。

以前母親可是下嫁。

父親都無可奈何,程琪為人子,自然更無可奈何。

算了,妹妹不入宮也好。若是妹妹入宮,母親的脾氣,說不得會惹出更大的麻煩。

就算是太子妃,也不一定成得了皇后。就算是皇后,也不一定不會被厭棄。

說不得也是因禍得福,讓他們程家不趟這渾水吧。

.......................................

正如程琪所料,在下一次劉皇后召集女眷們在宮裏小聚的時候,留下的女子少了一半,其中少了的名單中,就有程琪妹妹的名字。

這之後,程家夫人就像變了個人似的,整個人精神氣都少了許多。

而程鸞經過父兄訓斥,似乎也清醒了些。只是夫妻兩關係已經變得緊張。

想想也是,程鸞無視凌家全家人決定避開這次風波的決定,擅自和京中程家勾搭策劃,這明擺著是背棄夫家心向著娘家,這在古代是大忌。讓凌家人不喜理所當然。

所幸程鸞父兄都是十分清醒的人,及時來信勸住了程鸞,才沒導致這情況進一步惡化。

但是要修復夫妻間關係,還是有的熬了。

凌蔚得知之後,不由再感嘆一聲,還好家中沒有女主人。

恩,只有兩個男主人。

真不知道黎膺在邊疆過得如何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