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南史》卷28 列傳第18
褚裕之(弟淡之 玄孫球 裕之兄子湛之 湛之子彥回 彥回子賁 蓁 蓁

子向 向子翔 彥回弟澄 從父弟照 炫 炫子沄 沄孫玠)

褚裕之,字叔度,河南陽翟人,晉太傅裒之曾孫也。祖歆,秘書監。父爽,

金紫光祿大夫。長兄秀之,字長倩,歷大司馬琅邪王從事中郎,黃門侍郎,宋武

帝鎮西長史。秀之妹,晉恭帝後也。秀之雖晉氏姻戚,而盡心於武帝。遷侍中,

出補大司馬右司馬。晉恭帝即位,為祠部尚書。宋受命,徙太常。元嘉初,卒於

官。

秀之弟淡之,字仲原,亦歷顯官,為宋武帝車騎從事中郎,尚書吏部郎,廷

尉卿,左衛將軍。宋受命,為侍中。

淡之兄弟並盡忠事武帝,恭帝每生男,輒令方便殺焉,或誘賂內人,或密加

毒害,前後如此非一。及恭帝遜位居秣陵宮,常懼見禍,與褚後共止一室,慮有

耽毒,自煮食於前。武帝將殺之,不欲遣人入內,令淡之兄弟視後。褚後出別室

相見,兵人乃逾垣而入,進藥於恭帝。帝不肯飲,曰:“佛教自殺者不得複人身。”

乃以被掩之。後會稽郡缺,朝議欲用蔡廓,武帝曰:“彼自是蔡家佳兒,何關人

事?可用褚佛。”佛,淡之小字也。乃用淡之為會稽太守。景平二年,富陽孫氏

聚合門宗謀逆,其支黨在永興縣潛相影響。永興令羊恂覺其謀,以告淡之,淡之

不信,乃以誣人之罪收縣職局。於是孫法先自號冠軍大將軍,與孫道慶等攻沒縣

邑,更相樹置,遙以鄮令司馬文宣為征西大將軍,建旗鳴鼓,直攻山陰。淡之

自假陵江將軍,以山陰令陸邵領司馬,加振武將軍,前員外散騎常侍王茂之為長

史,前國子博士孔欣、前員外散騎常侍謝苓之並參軍事,召行參軍七十余人。前

鎮西諮議參軍孔寧子、左光祿大夫孔季恭子山士,並在艱中,皆起為將軍。遣隊

主陳願、郡議曹掾虞道納二軍過浦陽江。願等戰敗,賊遂推鋒而前,去城二十余

裡。淡之遣陸邵水軍禦之,而身率所領出次近郊。邵與行參軍漏恭期合力,大敗

賊於柯亭。淡之尋卒,諡曰質子。

裕之名與武帝同,故行字焉。初為太宰琅邪王行參軍,武帝車騎參軍,司徒

左西屬,中軍諮議參軍,署中兵,加建威將軍。從征鮮卑,盡其誠力。盧循攻查

浦,叔度力戰有功。循南走,武帝板行廣州刺史,加督,建威將軍,領平越中郎

將。在任四年,廣營貲貨,資財豐積,坐免官,禁錮終身。還至都,凡諸親舊及

一面之款,無不厚加贈遺。尋除太尉諮議參軍、相國右司馬。武帝受命,為右衛

將軍。武帝以其名家,而能竭盡心力,甚嘉之,封番禺縣男。尋加散騎常侍。永

初四年,出為雍州刺史,領寧蠻校尉。在任三年,以清簡致稱。景平二年,卒。

子恬之嗣。恬之弟寂之,著作佐郎,早卒。寂之子曖,尚宋文帝第六女琅邪

真長公主,位太宰參軍,亦早卒。曖子繢,位太子舍人,亦尚宋公主。繢子球,

字仲寶,少孤貧,篤志好學,有才思。宋建平王景素,元徽中誅滅,唯有一女存,

故吏何昌宇、王思遠聞球清立,以此女妻之。仕齊為溧陽令,在縣清白,資公奉

而已。仕梁歷都官尚書,通直散騎常侍,秘書監,領著作,司徒右長史,常侍、

著作如故。自魏孫禮、晉荀組以後,台佐加貂,始自球也。後為散騎常侍,光祿

大夫,加給事中。

湛之,字休玄,秀之子也。尚宋武帝第七女始安哀公主,拜駙馬都尉、著作

佐郎。哀公主薨,複尚武帝第五女吳郡宣公主。諸尚主者,並因世胄,不必皆有

才能。湛之謹實有意乾,故為文帝所知。歷顯位,為太子中庶子,司徒左長史,

侍中,左衛將軍,左戶尚書,丹陽尹。元凶弑逆,以為吏部尚書,復出為丹陽尹,

統石頭戍事。孝武入伐,劭自攻新亭壘,使湛之率水師俱進,湛之因攜二息彥回、

澄,登輕舟南奔。彥回始生一男,為劭所殺。孝武即位,以為尚書右仆射。孝建

元年,為中書令、丹陽尹。後拜尚書左仆射,以南奔賜爵都鄉侯。大明四年卒,

諡敬侯。子彥回。

彥回幼有清譽。宋元嘉末,魏軍逼瓜步,百姓鹹負擔而立。時父湛之為丹陽

尹,使其子弟並著芒屩,於齋前習行。或譏之,湛之曰:“安不忘危也。”彥回

時年十余,甚有慚色。湛之有一牛,至所愛,無故墮廳事前井,湛之率左右躬自

營救之,郡中喧擾,彥回下簾不視也。又有門生盜其衣,彥回遇見,謂曰:“可

密藏之,勿使人見。”此門生慚而去,不敢複還,後貴乃歸罪,待之如初。尚宋

文帝女南郡獻公主,拜駙馬都尉,除著作佐郎,累遷秘書丞。湛之卒,彥回悉推

財與弟澄,唯取書數千卷。湛之有兩廚寶物,在彥回所生郭氏間,嫡母吳縣主求

之,郭欲不與,彥回曰:“但令彥回在,何患無物?”猶不許,彥回流涕固請,

乃從之。襲爵都鄉侯,歷位尚書吏部郎。景陽中,山陰公主淫恣,窺見彥回悅之,

以白帝。帝召彥回西上閣宿十日,公主夜就之,備見逼迫,彥回整身而立,從夕

至曉,不為移志。公主謂曰:“君須髯如戟,何無丈夫意?”彥回曰:“回雖不

敏,何敢首為亂階?”宋明帝即位,累遷吏部尚書。有人求官,密袖中將一餅金,

因求請間,出金示之,曰:“人無知者。”彥回曰:“卿自應得官,無假此物。

若必見與,不得不相啟。”此人大懼,收金而去。彥回敘其事,而不言其名,時

人莫之知也。帝之在蕃,與彥回以風素相善,至是深相委仗,陳事皆見從。改封

雩都伯,歷侍中,領尚書,右衛將軍。彥回美儀貌,善容止,俯仰進退,鹹有風

則。每朝會,百僚遠國使,莫不延首目送之。明帝嘗歎曰:“褚彥回能遲行緩步,

便得宰相矣。”時人以方何平叔。嘗聚袁粲舍,初秋涼夕,風月甚美,彥回援琴

奏《別鵠》之曲,宮商既調,風神諧暢。王彧、謝莊並在粲坐,撫節而歎曰:

“以無累之神,合有道之器,宮商暫離,不可得已。”

時傖人常珍奇與薛安都為逆,降叛非一。後又求降,明帝加以重位。彥回謂

全其首領,於事已弘,不足大加寵異。帝不從。珍奇尋又叛。彥回後為吳郡太守,

帝寢疾危殆,馳使召之,欲托後事。及至召入,帝坐帳中流涕曰:“吾近危篤,

故召卿,欲使著黃羅衤羅。”指床頭大函曰:“文書皆函內置,此函不得複開。”

彥回亦悲不自勝。黃羅衤羅,乳母服也。帝雖小間,猶懷身後慮。建安王休仁,

人才令美,物情宗向,帝與彥回謀誅之,彥回以為不可。帝怒曰:“卿癡不足與

議事。”彥回懼而奉旨。複為吏部尚書,衛尉卿,尚書右仆射。以母老疾,晨昏

須養,辭衛尉,不許。明帝崩,遺詔以為中書令、護軍將軍,與尚書令袁粲受顧

命,輔幼主。粲等雖同見托,而意在彥回。彥回同心理事,務弘儉約,百姓賴之。

既而王道隆、阮佃夫用事,奸賂公行,彥回不能禁也。遭所生喪,毀頓不複可識,

期年不盥櫛,唯泣淚處乃見其本質焉。詔斷哭,禁吊客。葬畢,起為中軍將軍,

本官如故。

元徽二年,桂陽王休范反,彥回與衛將軍袁粲入衛宮省,鎮集眾心。彥回初

為丹陽,與從弟照同載,道逢齊高帝,彥回舉手指高帝車謂照曰:“此非常人也。”

出為吳興,高帝餉物別,彥回又語人曰:“此人才貌非常,將來不可測也。”及

顧命之際,引高帝豫焉。高帝既平桂陽,遷中領軍,南兗州,高帝固讓,與彥回

及衛軍袁粲書陳情,彥回、粲答書不從,高帝乃受命。其年加彥回尚書令、侍中,

給班劍二十人,固讓令。三年,進爵為侯。服闋,改授中書監,侍中、護軍如故,

給鼓吹一部。

時淮北屬,江南無複鰒魚,或有間關得至者,一枚直數千錢。人有餉彥回鰒

魚三十枚。彥回時雖貴,而貧薄過甚,門生有獻計賣之,雲可得十萬錢。彥回變

色曰:“我謂此是食物,非曰財貨,且不知堪賣錢,聊爾受之。雖複儉乏,寧可

賣餉取錢也?”悉與親遊啖之,少日便盡。明年,嫡母吳郡公主薨,毀瘠骨立。

葬畢,詔攝職,固辭,又以期祭禮及表解職,並不許。

蒼梧暴虐稍甚,齊高帝與彥回及袁粲言世事,粲曰:“主上幼年,微過易改,

伊、霍之事,非季世所行,縱使功成,亦終無全地。”彥回默然,歸心高帝。及

廢蒼梧,群公集議,袁粲、劉彥節既不受任,彥回曰:“非蕭公無以了此。”手

取事授高帝。高帝曰:“相與不肯,我安得辭?”事乃定。順帝立,改號衛將軍、

開府儀同三司,侍中如故,甲仗五十人入殿。及袁粲懷貳,曰:“褚公眼睛多白,

所謂白虹貫日,亡宋者終此人也。”他日,粲謂彥回曰:“國家所倚,唯公與劉

丹陽及粲耳,願各自勉,無使竹帛所笑。”彥回曰:“願以鄙心寄公之腹則可矣。”

然竟不能貞固。及高帝輔政,王儉議加黃鉞,任遐曰:“此大事,應報褚公。”

帝曰:“褚脫不與,卿將何計?”遐曰:“彥回保妻子,愛性命,非有奇才異節,

遐能製之。”果無違異。及沈攸之事起,高帝召彥回謀議,彥回曰:“西夏釁難,

事必無成,公當先備其內耳。”高帝密為其備。事平,進中書監、司空。

齊台建,彥回白高帝,引何曾自魏司徒為晉丞相,求為齊官。高帝謙而不許。

建元元年,進位司徒,侍中、中書監如故,改封南康郡公。彥回讓司徒,乃與仆

射王儉書,欲依蔡謨事例。儉以非所宜言,勸彥回受命。終不就。尋加尚書令。

二年,重申前命為司徒,又固讓。魏軍動,高帝欲發王公以下無官者從軍,彥回

諫以為無益實用,空致擾動,上乃止。

三年七月,帝親嘗酎,盛暑欲夜出,彥回與左仆射王儉諫,以為“自漢宣帝

以來,不夜入廟,所以誡非常。人君之重,所宜克慎。”從之。時朝廷機事,彥

回多與議謀,每見從納,禮遇甚重。上大宴集,酒後謂朝臣曰:“卿等並宋時公

卿,亦當不言我應得天子。”王儉等未及答,彥回斂板曰:“陛下不得言臣不早

識龍顏。”上笑曰:“吾有愧文叔,知公為朱祐久矣。”彥回善彈琵琶,齊

武帝在東宮宴集,賜以金鏤柄銀柱琵琶。性和雅,有器度,不妄舉動。宅嘗失火,

煙焰甚逼,左右驚擾,彥回神色怡然,索輿徐去。然世頗以名節譏之,於時百姓

語曰:“可憐石頭城,寧為袁粲死,不作彥回生。”

高帝崩,遺詔以為錄尚書事。江左以來,無單拜錄者,有司疑立優策。尚書

令王儉議,以為“見居本官,別拜錄,應有策書,而舊事不載。中朝以來,三公

王侯,則優策並設;官品第二,策而不優。優者褒美,策者兼明委寄。尚書職居

天官,政化之本,故尚書令品雖第三,拜必有策。錄尚書品秩不見,而總任彌重,

前代多與本官同拜,故不別有策。即事緣情,不容均之凡僚,宜有策書,用申隆

寄。既異王侯,不假優文”。從之。尋增彥回班劍為三十人,五日一朝。頃之寢

疾。彥回少時嘗篤病,夢人以卜蓍一具與之,遂差其一,至是年四十八矣,歲初

便寢疾。而太白熒惑相系犯上將,彥回慮不起,表遜位。武帝不許。乃改授司空、

驃騎將軍,侍中、錄尚書事如故。薨年四十八,家無余財,負責數十萬,詔給東

園秘器。時司空掾屬以彥回未拜,疑應為吏敬以不?王儉議:“依《禮》,婦在

途,聞夫家喪,改服而入。今掾屬雖未服勤,而吏節稟於天朝,宜申禮敬。”司

徒府史又以彥回既解職而未恭後授府,應上服以不?儉又議:“依中朝士孫德祖

從樂陵遷為陳留,未入境,樂陵郡吏依見君之禮,陳留迎吏依‘娶女有吉日,齊

衰吊’。司徒府宜依居官製服。”又詔贈太宰,侍中、錄尚書、公如故,增班劍

為六十人,葬送禮悉依宋太保王弘故事,諡曰文簡。先是庶姓三公,轜車未有

定格,王儉議官品第一,皆加幢絡,自彥回始也。又詔彥回妻宋故巴西主埏<土遂>

暫啟,宜贈南康郡公夫人。

長子賁,字蔚先,少耿介。父背袁粲等附高帝。賁深執不同,終身愧恨之,

有棲退之志。位侍中。彥回薨,服闋,見武帝,賁流涕不自勝。上甚嘉之,以為

侍中、領步兵校尉、左戶尚書。常謝病在外,上以此望之,遂諷令辭爵,讓與弟

蓁,仍居墓下。及王儉薨,乃騎水牛出吊,以系門外柱,入哭盡哀而退,家人不

知也。會疾篤,其子霽載以歸。疾小間,知非故處,大怒,不肯複飲食,內外閣

悉釘塞之,不與人相聞,數日裁余氣息。謝瀹聞其弊,往候之,排閣不可開,以

杵槌破,進見賁曰:“事之不可得者,身也;身之不可全者,名也;名與身俱滅

者,君也,豈不全之哉!”賁曰:“吾少無人間心,豈身名之可慕?但願啟手歸

全,必在舊隴。兒輩不才,未達余趣,移屍徙殯,失吾素心,更以此為恨耳。”

永明七年卒。

蓁,字茂緒,位義興太守。八年,改封巴東郡侯。明年,表讓封還賁子霽,

詔許之。建武末,蓁位太子詹事、度支尚書,領前軍將軍。永元元年卒,太常,

諡穆子。

蓁子向,字景政,年數歲,父母相繼亡沒,毀若成人,親表異之。及長,淹

雅有器量,位長兼侍中。向風儀端麗,眉目如畫,每公庭就列,為眾所瞻望焉。

仕梁,卒於北中郎廬陵王長史。子翔。

翔,字世舉,起家秘書郎,累遷宣城王主簿。中大通五年,梁武帝宴群臣樂

遊苑,別詔翔與王訓為二十韻詩,限三刻成。翔於坐立奏,帝異焉,即日補宣城

王文學,俄遷友。時宣城友、文學加正王二等,翔超為之,時論美焉。出為義興

太守,在政潔己,省繁苛,去遊費,百姓安之。郡西亭有古樹,積年枯死,翔至

郡,忽更生枝葉,鹹以為善政所感。以秩滿,吏人詣闕請之,敕許焉。尋征為吏

部郎,去郡,百姓無老少追送出境,涕泣拜辭。翔居小選公清,不為請屬易意,

號為平允。遷侍中。太清二年,守吏部尚書,丁母憂,以毀卒。翔少有孝行,為

侍中時,母病篤,請沙門祈福,中夜忽見戶外有異光,又聞空中彈指。及旦,疾

遂愈,鹹以為精誠所致雲。

澄,字彥道,彥回弟也。初湛之尚始安公主,薨,納側室郭氏,生彥回。後

尚吳郡主,生澄。彥回事主孝謹,主愛之。湛之亡,主表彥回為嫡。澄尚宋文帝

女廬江公主,拜駙馬都尉。歷官清顯,善醫術。建元中,為吳郡太守,百姓李道

念以公事到郡,澄見謂曰:“汝有重疾。”答曰:“舊有冷疾,至今五年,眾醫

不差。”澄為診脈,謂曰:“汝病非冷非熱,當是食白瀹雞子過多所致。”令取

蘇一升煮服之。始一服,乃吐出一物,如升,涎裹之動,開看是雞雛,羽翅爪距

具足,能行走。澄曰:“此未盡。”更服所余藥,又吐得如向者雞十三頭,而病

都差,當時稱妙。豫章王感病,高帝召澄為療,立愈。尋遷左戶尚書。彥回薨,

澄以錢一萬一千就招提寺贖高帝所賜彥回白貂坐褥,壞作裘及衤嬰,又贖彥回介

幘犀導及彥回常所乘黃牛。永明元年,為禦史中丞袁彖所奏,免官禁錮,見原。

遷侍中,領右軍將軍,以勤謹見知。澄女為東昏皇后。永元元年卒,追贈金紫光

祿大夫。

照,字彥宣,彥回從父弟也。父法顯,鄱陽太守。照少有高節,王儉嘗稱才

堪保傅。為成安郡還,以一目眇,召為國子博士,不拜。常非彥回身事二代。彥

回子賁往問訊照,照問曰:“司空今日何在?”賁曰:“奉璽紱,在齊大司馬門。”

照正色曰:“不知汝家司空將一物與一家,亦複何謂?”彥回拜司徒,賓客滿坐,

照歎曰:“彥回少立名行,何意披猖至此!門戶不幸,乃複有今日之拜。使彥回

作中書郎而死,不當是一名士邪?名德不昌,遂有期頤之壽。”彥回性好戲,以

軺車給之,照大怒曰:“著此辱門戶,那可令人見。”索火燒之,馭人奔車乃免。

照弟炫。

炫,字彥緒,少清簡,為從舅王景文所知。從兄彥回謂人曰:“從弟廉勝獨

立,乃十倍於我。”為正員郎。從宋明帝射雉,帝至日中無所得,甚猜羞,召問

侍臣曰:“吾旦來如皋,遂空行可笑。”坐者莫答,炫獨曰:“今節候雖適,而

雲霧尚凝,故斯翬之禽,驕心未警。但得神駕猶豫,群情便可載歡。”帝意解,

乃於雉場置酒。遷中書侍郎、司徒右長史。升明初,炫以清尚,與彭城劉俁、陳

郡謝朏、濟陽江斅入殿侍文義,號為四友。齊台建,為侍中,領步兵校尉。以家

貧,建元初,出補東陽太守。前後三為侍中,與從兄彥回操行不同,故彥回之世,

不至大官。永明元年,為吏部尚書。炫居身清立,非吊問不雜交遊,論者以為美。

及在選部,門庭蕭索,賓客罕至。出行,左右常捧一黃紙帽箱,風吹紙剝殆盡。

罷江夏郡還,得錢十七萬,於石頭並分與親族。病無以市藥,以冠劍為質。表自

陳解,改授散騎常侍,領安成王師。國學建,以本官領博士。未拜卒,無以殯斂,

時年四十一。贈太常,諡貞子。子沄。

沄,字士洋。仕梁為曲阿令。歷晉安王中錄事,正員郎,烏程令。兄遊亡,

棄縣還,為太尉屬,延陵令,中書侍郎,太子率更令,禦史中丞,湘東王府諮議

參軍。卒。涷之為縣令,清慎可紀。好學,解音律,重賓客,雅為湘東王所親

愛。涷子蒙,位太子舍人。蒙子玠。

玠,字溫理,九歲而孤,為叔父驃騎從事中郎隨所養。早有令譽,先達多以

才器許之。及長,美風儀,善佔對,博學能屬文,訓義典實,不尚。陳天嘉

中,兼通直散騎常侍;聘齊,還,遷中書侍郎。太建中,山陰縣多豪猾,前後令

皆以贓汙免,宣帝謂中書舍人蔡景歷曰:“稽陰大邑,久無良宰,卿文士之內,

試思其人。”景歷進玠,帝曰:“甚善,卿言與朕意同。”乃除山陰令。縣人張

次的、王休達等與諸猾吏賄賂通奸,全丁大戶類多隱沒。玠鎖次的等,具狀啟台,

宣帝手敕慰勞,並遣使助玠搜括,所出軍人八百余戶。時舍人曹義達為宣帝所寵,

縣人陳信家富,諂事義達,信父顯文恃勢橫暴。玠乃遣使執顯文,鞭之一百,於

是吏人股栗。信後因義達譖玠,竟坐免官。玠在任歲余,守祿俸而已,去官之日,

不堪自致,因留縣境種蔬菜以自給。或以玠非百裡才,玠曰:“吾委輸課最,不

後列城;除殘去暴, 奸吏局蹐。若謂其不能自潤脂膏,則如來命;以為不達從政,

吾未服也。”時人以為信然。皇太子知玠無還裝,手書賜粟米二百斛,於是還都。

後累遷禦史中丞。玠剛毅有膽決,善騎射。嘗從司空侯安都於徐州出獵,遇猛獸,

玠射之,載發皆中口入腹,俄而獸斃。及為禦史中丞,甚有直繩之稱。卒於官,

皇太子親製志銘,以表惟舊。至德二年,贈秘書監。所製章奏雜文二百余篇,皆

切事理,由是見重於世。子亮,位尚書殿中侍郎。

論曰:褚氏自至江左,人焉不墜。彥回以此世資,時譽早集,及於逢迎興運,

謗議沸騰,既以人望見推,亦以人望而責也。照貞勁之性,炫廉勝之風,求之古

人,亦何以加此!玠公平諒直,文武兼資,可謂世業無隕者矣。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