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成流放罪妃後的發家生活》第七十二章
  第七十二章

  魯夫人知道許記食府的朝食暮食都會排隊, 跟著甄武提前過去,沒想到提前過來,食肆裡就已經有不少食客。好在他們來得早,還有位置, 二人挑選了個靠著窗牖的位置, 位置不大, 前後桌之間的距離也顯得有些近,魯夫人以前就是國公府的姑娘,吃穿用度都是最好, 此刻便有些不習慣,還是甄武忍不住問, “若是坐不習慣,我們便尋別的酒樓去吃?”

  魯夫人搖搖頭,她有些好奇許小娘子的廚藝,莫不是比饒州城的醉仙樓還要好吃?不然怎得還要排隊?

  當初甄武回饒州城都說許記的朝食很香, 比他走南闖北這麽些年所聞見朝食的味道都要勾人。

  接待食客的袁氏認出魯夫人來, 立刻過來,笑眯眯道:“夫人,您想吃些什麽?咱們許記什麽吃食都有。”

  魯夫人問,“你們這裡的招牌是什麽?”

  袁氏立刻說, “咱們許記的招牌菜不少,肥腸魚, 炭烤手抓羊排,油爆鱔絲, 清炒蝦仁, 禿黃油等等, 不過現在天冷, 咱們東家新推出了銅鍋子涮羊肉,幾乎是桌桌必吃,就是用個銅鍋子,裡面是咱們東家弄的清湯,涮羊尾油,羊肉,羊腿肉,羊上腦,還有其他一些菜,夫人可要嘗嘗?”

  魯夫人也不由好奇起來,聽起來有點像醉仙樓的燙菜鍋子。

  她道:“那就來一個銅鍋子,你說的菜都給上一份,其他素菜也都來一份。”

  “好嘞,夫人稍等。”

  她可看得出,這位夫人身邊的男子應該是她的男人,第一次瞧見有男人願意在外面這麽照顧自己的婆娘,這位魯夫人吃鍋子,全程沒自己涮過肉。

  魯夫人都服氣了,還同甄武說,“之前許小娘子同我說,這個葡萄酒只有她釀出來才能有這般滋味,我還不信,如今可算是信了,就許小娘子做菜這手藝,釀出來的葡萄酒好喝也不奇怪了。”

  但是那鍋子裡面的湯實在太清澈了些,就跟清水似的,這燙出來的菜能好吃?
  這個鍋子是許沁玉就清水和蔥段少許薑片跟她的菌菇粉煮出來的,一點點的鮮味而已,別的什麽味道都沒有,甚至連鹽巴都沒加,因為麻醬調料的味道是剛剛好,涮出來的肉裹上麻醬吃剛好鹹淡適宜,這樣吃既有肉的鮮嫩和原滋原味,還有麻醬的香,要是清湯裡加了鹽巴,再蘸上麻醬就該鹹了。

  吃過朝食,魯夫人跟甄武在鎮上轉了轉。

  魯夫人連著吃了三日的涮羊肉鍋子後才打算再嘗嘗食肆裡其他的招牌菜。

  那甄武一看便是個能吃的,所以她把羊尾油,羊肉,羊腿肉還有羊上肉都各自上了兩份,其他素菜一份,另外就是寬面,她手工擀的也給上了一大份。

  源寶鎮還是比饒州城小上太多,大些的作坊根本就沒有,只能看看有沒有地皮可以蓋酒坊。

  她為了保持身形,已經很久沒有敢在暮食時吃得這般飽了,但滋味實在太美好,所以魯夫人決定這幾日放縱些,每日都來許記吃,畢竟等她回饒州城就吃不到這等美味,到時恐怕還會對其他吃食食之無味。

  因為即便是最簡單的一道煎豆腐,她都吃得心滿意足,覺得很好吃。

  而她再一次被許記的朝食給驚豔住,每一樣都很好吃,她最喜歡的就是紅糖陰米粥和奶黃包。

  等人走後,袁氏跟聞氏小聲嘀咕,“這位夫人好福氣。”

  這一次,她真真是希望許小娘子的食肆要是開在饒州城就好了,甭管多小多擁擠,她都願意去吃。

  甚至還會想,豆腐怎得都如此好吃了?

  這個一份羊腿肉也包括羊前腿和羊後腿,各一半。

  一時之間,魯夫人也顧不得跟甄武說話,安安靜靜的吃著涮羊肉。

  她埋頭吃的時候,他才會自己也吃一些。

  甄武仔細聽著,然後開始從羊尾油涮起。

  兩人之後又在附近轉了轉,決定在大谷村買上十畝左右的地皮,用來蓋酒坊。

  次日,魯夫人跟甄武早早過來許記吃朝食。

  魯夫人是個會吃的,看得出食材很新鮮。

  等涮好先放在魯夫人的碗中,魯夫人有點嫌棄,這白花花的油,得多膩人多膻?

  然後是涮羊肉的滋味,肉質鮮嫩。

  聞氏笑了笑,的確是讓人羨慕。

  吃完之後,魯夫人都有些撐著了。

  羊腿肉鮮嫩多汁,羊上腦肥瘦相間,每一口都能讓她吃出不同的味道來。

  她也不得不承認,被她嫌棄的羊尾油入口很讓她喜歡。

  甄武幫她燙著肉,給她夾肉,全程不用她操心。

  魯夫人隻介紹說那是商隊的領頭,不過許沁玉看得出來,兩人關系不一般。

  準備結帳時,魯夫人才知許小娘子不收她錢,她也不矯情,沒跟聞氏推來推去,同聞氏說了聲就離開了。

  甄武也是讚同的。

  這幾日,兩人一直都在許記用的朝食暮食。

  之後幾日,兩人一直都在鎮上還有附近的村鎮找作坊或者適合蓋作坊的地皮。

  沒想到招牌菜也一點不輸涮羊肉。

  他也是第一次見到魯夫人吃東西這般認真,等他嘗過後便知曉原因,的確非常美味,是他走南闖北這麽些年,吃過最美味的東西了,難怪這小小的食肆都有人天天排著隊來吃。

  也就是所謂的羊肉身上的小三叉和大三叉,吃起來是各有不同的滋味。

  麻醬調料都是東家一碗碗配好的,光是這碗調料都要收五文錢一個人呢。

  但這麽一涮,她聞見很濃的香味,忍不住夾起在麻醬碗中蘸了下,不小心蘸多了,還有麻醬滴落下來,送入口中的確是油汪汪,可也香噴噴,這種香是羊尾油的香配上另外種香,應該就是這碗叫做麻醬的香味,有點直衝天靈蓋。

  袁氏知道二人是第一次吃涮羊肉鍋子,仔細同他們說了說怎麽涮。

  許沁玉知道魯夫人是跟昨兒的甄武一起過來吃。

  等到鍋子跟食材端上來。

  袁氏過去後廚跟許沁玉說了聲,許沁玉就讓聞氏免了魯夫人這一單,很快把銅鍋子裡面加滿燒著的炭,又在鍋子裡倒上清湯,讓袁氏端了出去,其他菜肴也都一份份端了出去。

  大谷村距離源寶鎮是最近的,出了鎮子朝北走,馬車的話只要大半刻時間就能到,村裡的村民也不少,還挨著山腳下,田地不少,村尾正好還有很大一片的空地,魯夫人看中了這裡,以後去山裡頭摘葡萄也方便,她還問過許小娘子,別的地方種植的水果葡萄能不能用來釀葡萄酒。

  這邊從其他國家引進來的葡萄是青葡萄,成熟後也很甜,帶著微微一絲酸味,葡萄味很濃鬱。

  許沁玉說可以,還說這種青葡萄釀出來的葡萄酒是淡淡的青色,顏色很漂亮,味道甚至比野生葡萄釀出來的更好喝些。

  魯夫人就算有打算也毫無辦法,因為西南這邊種植葡萄的不多,真要是從外地往西南運,成本跟耗損都太高了,沒法保存,等運來西南都得七八日,早爛完了。

  西南這邊沒有大面積種植是因為這個東西價格貴,自產自銷有些難,普通百姓舍不得吃,就算是給富豪鄉紳們吃,種太多也消耗不完。

  選好地方後,魯夫人就回去跟許沁玉說了說。

  許沁玉知道大谷村,就在源寶鎮附近,以後釀酒時她去往也挺方便。

  最後魯夫人還遺憾的說,“可惜沒有青葡萄,青葡萄運送過來成本跟耗損都太高,釀酒的成本就過高,不太適合。”

  她給葡萄酒的定價也大約就在三兩銀子一瓶,再高的價格話,會有些賣不動,除掉路上運輸成本,她每瓶葡萄酒也能賺個一兩銀子差不多。

  許沁玉忍不住說,“要是這邊也有百姓願意種植葡萄才有條件去釀青葡萄酒。”

  青葡萄酒滋味跟野生葡萄的葡萄酒還是稍微不同的,入口更加甘甜些。

  暫時也不用大面積種植,如果願意的話,可以把耕地分出個一兩分或者幾分的田地來種,一分田地也就是一畝田地的十分之一,不會影響口糧。

  青葡萄第二年或者第三年就可以掛果,大部分老百姓肯定不願意冒險大面積嘗試,他們得種糧食顧著自己的口糧,再者葡萄也是才引進回來沒幾年,即便其他地方也不敢大量種植。

  所以可以先少量種一些,要是不願意在田地裡種,屋前後院都能種。

  西南這邊地理條件優渥,種植水果很容易成熟,光曬和雨水都很足,出來的水果也會更加甜,所以還是很適合種葡萄的。

  魯夫人忍不住說,“要不許小娘子同家中親朋好友好說說,可以讓他們種些葡萄,我回去後也跟認識的親朋好友說道說道,即便少釀一些出來也成,總要先試試。”

  她的商隊跑的營生都是比較零散,大部分是給其他人運送東西,更像是鏢局,魯夫人也想讓商隊固定下來,如果這個葡萄酒的營生可以繼續做大,以後說不定真的隻用跑這個營生就好。

  所以魯夫人還是希望西南這邊可以慢慢嘗試著種些葡萄出來,當然,想要一口氣吃成個胖子怕是不行,慢慢來,說不定幾年後

  許沁玉心中一動,覺得可以去跟楊縣令說說。

  種植葡萄後,她跟魯夫人願意收購去釀葡萄酒。
    種葡萄比種糧食賺得多,也不用百姓們拿全部田地出來種,一戶普通百姓家,家裡怎麽都會有個二三畝田地,一兩分田地就行,或者屋前後院也能種,畢竟村裡頭的人家,誰個屋子前後還沒兩塊空地,就算是鎮子上的人家,都有個小院子,幾顆葡萄苗就能種出一大片,搭建個架子,能爬一架子,葡萄的產量可是比糧食都要高上不少。

  而這個是屬於帶著大家一起致富,能夠帶動整個村鎮的經濟,也不用動用大部分的耕地,先從小的開始慢慢來。

  許沁玉覺得可以去跟楊縣令說說。

  她把想法跟魯夫人說了說,魯夫人也覺得可行。

  不過用葡萄種子來種的話比較麻煩,源寶鎮這邊沒有扡插的葡萄苗,還得從其他地上買回來,魯夫人有商隊,打算讓商隊的人跑一趟,買些扡插的葡萄苗回來,看看誰願意買來試種。

  之後魯夫人回去跟甄武說了聲,甄武就讓人去辦這個事,兩人還留在源寶鎮,先去買了個宅子,這般住在客棧麻煩,魯夫人想著以後即便這邊有甄武管著,她也想經常過來吃許小娘子做的朝食暮食,所以還是買個宅子方便些。

  源寶鎮出售的宅子不少,魯夫人也想跟許沁玉住得近一些,就在桂花香前頭的來溪巷買了間二進的宅子,夠她跟甄武住著。

  買了宅子後,魯夫人一時半會兒也不想回饒州城,只寫信讓饒州城那邊慣常伺候她的兩個小丫鬟過來,她在源寶鎮多住些日子,因為甄武肯定要在這邊忙很久。

  挑好蓋酒坊的地方後,其他事宜由著甄武去跑。

  甄武買下地後,開始找人蓋酒坊,他找的匠人多,雖不包吃,但給得工錢不少,一天五十文錢,一個月就是一兩半銀錢,人多的話,一兩月就能把酒坊給蓋好,蓋酒坊不像蓋宅子,隻用打好地基,每間屋子蓋得寬敞些就好。

  他這是等於不計成本盡快把酒坊蓋好。

  甄武忙著找匠人,許沁玉也正好休沐時間到了,她去縣衙尋了楊縣令。

  她每次找楊縣令都是從後院,守著後院的門房已經認得她,笑眯眯喚了聲許小娘子,還問她,“許小娘子是尋咱們姑娘還是大人?”

  許沁玉忙道:“我尋大人有些事情。”

  門房進去通傳了聲,楊縣令立刻讓門房把人請進來。

  自打腹瀉病後,楊縣令就沒私下同許沁玉見過,但他不會在把許沁玉當做普通小娘子看待。

  腹瀉病明面上是他獻得主意,可京城裡頭並沒打賞下來,他就從公帳上拿了二十兩銀子給許小娘子做賞錢,這還是他極力省著才省下來那麽些銀錢,都賞給幫著治療腹瀉病的郎中還有許小娘子。

  不過許小娘子沒要,說讓他把賞錢留給更有需要的人。

  楊縣令見到許沁玉來,笑道:“許小娘子今日過來是?”

  許沁玉直接道明來意。

  楊縣令一聽,覺得是很好的事情,這算是帶著村鎮上的百姓發家致富,也不用百姓們把田地都拿出來種,分個幾分地出來就行,要是不願意,種在院子裡都成,就是購買葡萄苗需要點銀錢,別的成本就沒了。

  許沁玉笑道:“這個就跟跟棗樹梨樹一樣,無需太管著,平日偶爾施個肥澆點水就好。”

  這邊人屋前院後的喜歡種些棗樹梨樹甚的,許沁玉家裡就有顆棗樹,去年秋天結的棗子都留著自家人吃掉了。

  楊縣令思忖片刻說,“行,那我明日就在各處張貼下告示,喊大家試著種,說種出來有人願意二十文錢一斤收。”

  其他地方的葡萄價格也大概就是二十多文錢一斤,比精細的糧食都貴,白面粳米這些也才十文錢左右一斤。

  許沁玉道:“還需告知大家,等以後種葡萄的多了,價格回落,只能十文錢一斤收購,所以頭一兩年願意種的話是最賺銀錢的。”

  不然等以後整個西南都想種葡萄,不可能二十文錢一斤收購,價格回落是正常,不過就算價格回落,最低也是十文錢一斤收購,這個東西畝產量又高,種個半畝地能收成就比十畝地的糧食還值錢。

  楊縣令點頭,打算把這些都寫在上頭。

  許沁玉又跟楊縣令說了會兒話,告訴楊縣令這些葡萄應該怎麽種,需要育苗移栽,育苗時候可以加點肥料來育苗,育出來的苗也更好,然後怎麽澆水,等移栽後還得搭架引蔓,要是葡萄枝條生長的過快,果子結的太多,還得修剪,該怎麽修剪之類的。

  許沁玉會種葡萄還是因為她跟食材打交道,一般的瓜果蔬菜的種植,家禽的喂養都有看過書籍。

  不過也僅僅就是紙上談兵,但現代的一些種植跟家禽的喂養肯定是比古人更厲害些的。

  另外許沁玉還告訴楊縣令自己跟魯夫人合夥釀酒的營生,酒坊選在大谷村那邊,這一兩年肯定還是會繼續用野葡萄來釀酒,等以後怕青葡萄能種起來,也會釀青葡萄酒。

  去年的葡萄酒,許沁玉送了十來瓶給楊家徐家和夏家的,所以楊縣令也嘗過葡萄酒的味道,的確很好喝。

  等許沁玉離開,楊縣令就寫了告示,讓衙役前往源寶鎮還有其下轄的村落貼上告示。

  不少村民百姓不認字,但是看見貼告示都會圍上來,讓衙役幫忙念出來。

  有時候賦稅徭役這些都是通過告示告知,所以百姓們見到告示就知是重要的事情。

  等衙役念出告示上的內容,百姓們開始議論起來,“這個葡萄雖然貴,可得兩年才掛果吧?那頭一年怎辦?”

  “人家都說了,又不是讓你所家裡所有田地都用來種,分個一兩分田地出來種,要是有些人想多賺些,膽子大的,可以多種些,就看有沒有這個膽量,要是連一兩分田地都不敢,就買兩三顆苗兒栽在屋前院後的,種出來的話,人家同樣收。”

  “說話縣太爺為啥喊咱們種葡萄哦?種出來真有人願意買?那人幹啥要買這麽多葡萄?不會忽悠咱們的吧?他吃得完嗎?要收這麽多葡萄。”

  衙役聽了這話就說,“人家用葡萄來釀果酒的,做出來的果酒賣銀錢的,一瓶葡萄酒能賣一兩銀子呢,人家讓你們種葡萄是想帶著你們一塊賺錢。”

  這衙役是源寶鎮的人,當初腹瀉病時許小娘子幫著做夥食,鎮上的人都知曉,知道許小娘子有誠信,現在許小娘子說要收葡萄,他也相信,打算回去就喊家裡的老娘騰出幾分田地來試種一下。

  有人立刻問,“差爺,到底是誰收葡萄,咱們種出來真的收?就算釀酒也用不著那麽多吧?不然每家每戶都種個幾顆,能結不少果,釀太多出來賣得完嗎?”

  他們也看到鎮上的小酒坊,釀的酒賣得慢,要是大家都種葡萄,豈不是可以釀出許多果酒,果酒真有那麽好賣?還如此貴的價格。

  衙役說:“就是許記的許小娘子收,人家跟饒州城來的商隊合夥釀酒,現在還在蓋酒坊,本來用山上的野生葡萄也能釀,不過據說青葡萄口感不同,所以還想釀青葡萄酒,人家釀出來的就肯定不止在西南賣,會由商隊運往其他富饒的州城賣,而且商隊還買了苗回來,價格都沒賺一分,按照原價賣給咱們,但這苗還得好幾天才到。”

  “蓋酒坊?這個我清楚,酒坊就蓋在大谷村,人家請了不少人去蓋酒坊,我家男人就在那,一天五十文錢的工錢呢。”

  “工錢這麽高嗎?還要人不?我讓我家男人也去。”

  “你想啥,人家請匠人會要蓋屋的,你家男人又不會蓋房子,真以為商隊的人是冤大頭?”

  “唉喲,這有什麽難的,不就是添磚加瓦,簡單得很。”

  “簡單個屁。”兩婦人起了點爭執。

  旁人心思都還在葡萄上頭,有人說,“許小娘子?我聽聞過,就是腹瀉病那時候給災民做夥食的,開了家食肆,味道非常好,人也很好,她都要跟人合夥開酒坊啦?”

  “我好像也聽過她?就是這讓我們種葡萄真的靠譜嗎?”

  “算了,我去買幾顆種子回來灑在院角好了。”

  “哪能隨便撒,沒看衙役都說了要先育苗甚的,人家直接賣苗,回來栽種起來就好。”

  許沁玉不知她的名諱都在附近的村裡傳開。

  她心裡清楚,大部分百姓恐怕一分田地都舍不得,也的確跟她預料的那般,大部分人打算買個一兩顆的葡萄苗,在屋前院後嘗試下,估計要等見到賺了銀錢才回舍得大量種植。

  許沁玉也不急,這個就是隨緣,青葡萄酒的營生以後能做就做,不能做也不勉強,她的重心還是放在食肆這邊。

  不過她還是跟平日合作的賀老伯田屠戶他們說了說,可以讓家裡種些葡萄,等結了果她就收,也可以跟親朋好友們說說。

  賀老伯得了信,回去就跟兒孫們商量著把家裡的田地都種葡萄去。

  現在他們一家都靠著去湖泊運河捕魚捕蝦捕螺螄螃蟹,專門供給許記食府,還幫著許記送牛奶,每個月能賺好幾兩銀子,多的時候能賺到十兩,還買了艘小船,一家人的日子也過得紅紅火火,比之前吃不飽穿不暖的日子不知幸福多少。

  所以賀家人不僅是感激許沁玉,都快把許沁玉當做恩人。

  聽賀老伯這麽一說,賀家人就打算家裡一半的田地全都用來種葡萄,現在賀家不用種地也能買得起糧食吃,的確不太需要種田地,所以才打算分一半田地來種。

  許小娘子說這個時節扡插葡萄苗最好,所以賀老伯在商隊回來後,立刻買了不少。

  葡萄苗的價格頭幾年貴,這幾年回落了些,但也比其他瓜果蔬菜的貴上不少。

  一畝田地需要差不多七八銀子的葡萄苗。

  賀家一共五畝田地,種了兩畝的田地,一共花了十五兩銀子。

  賀老伯還告訴了家裡的其他親戚,但他們不想動耕地,就買了兩株苗回來,這個苗也貴,一株差不多要百來文錢,所以大部分人家也只會買上個一兩株,還是咬咬牙才買的,更多的則是覺得不靠譜,一株都沒買。

  連田屠戶都想置辦一兩畝田地去種葡萄,但田地不便宜,加上葡萄苗也不便宜,田地又不好買,只能作罷,隻買了幾顆苗扡插在院子裡。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