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成流放罪妃後的發家生活》第六十八章
  第六十八章

  祝老太夫人一口接一口的把一碗紅糖陰米粥喝下, 不僅如此,她還吃了兩個萊菔雞蛋餅。

  這萊菔雞蛋餅外皮煎得酥脆,裡面是蘿卜絲兒清香綿軟的口感,越吃越香, 比旁人做的萊菔雞蛋餅都要好吃, 她連吃了兩個, 甜粥加上雞蛋餅配上霉豆腐和小醃菜,吃得舒舒服服,就連這霉豆腐都細膩綿軟非常香, 兩個小醃菜酸脆爽口。

  吃完後,祝老太夫人忍不住說, “文議,我想再喝點粥。”

  她還想喝第二碗,這個甜粥的滋味實在太好了。

  祝太守立刻說,“娘稍等片刻, 我立刻過去廚房那邊再給您盛一碗。”

  祝太守來到後廚, 許沁玉已經把蘿卜雞蛋餅都給煎完了,這會兒胖廚子正在讓人把朝食往各院送過去,太守忍不住問,“許小娘子, 這甜粥可還有剩的?我娘還想再吃一碗,許小娘子廚藝實在了得, 我娘已經幾日未曾進食,我也希望她現在可以多吃點。”

  能吃得下都好, 就連郎中都說, 他老娘的身體已經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 想吃點喝點什麽就趕緊吃吧喝吧。

  許沁玉笑道:“還有多的, 一會兒還有大人跟老夫人的,老太夫人想喝幾碗都有。”

  她又給祝太守盛了一碗紅糖陰米粥,祝太守道了聲,提著食盒過去老娘的院子。

  祝太守考上進士後,拜托過不少人幫他找長姐。

  她本來也知自己恐就剩這幾日的時間,嘴上吃什麽都沒滋味,兒子給他請了饒州城不少大廚,不是人家大廚做得不好,就是她吃著沒滋沒味的,進了口都不想吞下去,想著本來也油盡燈枯要進棺材了,不吃沒甚了。

  老太夫人剛吃完,丫鬟已經把正院這邊的朝食給送了過來。

  但長姐丟的那會兒才五歲,他也才一歲,對長姐一點印象都沒,也就是從老娘口中知道長姐長得很可愛,粉雕玉琢白白淨淨,右耳後邊有個小痣,後腰上還有點圓圓的紅色胎記,其他真就什麽都沒了。

  除了這五道,還有其他一些家常菜,又給老太夫人做了道比較清淡口味的湯菜,上湯白菜。

  但桂氏隻記得自己也是被拐,其他又什麽都想不起,聞氏也曾經想過幫她娘找親人,實在一點線索都沒有,只能放棄。

  苦味最代表的就是苦瓜,但這裡好像還沒出現過苦瓜。

  醃篤鮮一定要放筍的。

  接下來還要給祝老太夫人準備暮食。

  聽胖廚子這話,聞氏也沒想著往桂氏身上想,畢竟怎麽可能有這麽巧合的事兒。

  甜口味菜比較多,她選了拔絲芋頭。

  周大廚出去買豆腐皮。

  胖廚子又說,“咱家太守的姐姐,右耳後面有顆痣,後腰上還有塊圓圓的紅色胎記,但天底下這樣有相似小痣跟胎記的婦人也不少,咱太守就碰見好幾個騙子,想著太守年少有為,不到二十就考上進士,要是成了進士的姐姐,以後日子也不會差,不過後來都被太守給揭穿了。”

  所以苦味的菜,她打算用冬水芹炒香乾,此菜也是略有些苦味的。

  祝太守平日不跟孩子們一起用飯,這會兒就她跟朱氏吃。

  如今吃到這樣的朝食,她胃口竟好了那麽兩分。

  除了沒有百葉結,其他的菜都是有的,後廚準備的食材還是挺齊全的。

  這下子已是徹底被許沁玉的廚藝折服。

  祝老太夫人又把第二碗紅糖陰米粥也給喝得乾乾淨淨,她以往身體好的時候,朝食最多也就是吃上一碗粥兩個餅,今天還多吃了一碗,便有些撐得慌,其實她還想吃,實在是這粥的滋味太好了。

  都還好奇自家爹或祖父去哪裡請來的新廚子,這廚藝真是了得。

  聽見老太夫人曾經丟過一個女兒,聞氏心裡咯噔了聲,她其實沒想太多,只是有點感同身受,因為她的娘親桂氏就是被拐子拐走賣給牙行,然後被聞老夫人家給買去做小丫鬟。

  祝太守飯量大上一些,一口氣吃了四五個雞蛋餅,吃完都有些撐得慌,他已經很少吃這麽撐了。

  他尋了快三十年,倒也被人領回來幾個年紀相仿,耳後有痣,後腰有胎記的女子婦人,但並不是長姐。

  大盛朝已經有萵筍,就跟葡萄一樣,幾年前通過跟其他國家的商路運回來的,因為種植沒幾年,價格比較貴,萵苣本身比較好種植,看播種時間,春夏秋季都有成熟的萵筍,眼下已經快到臘月,自然就沒有萵筍,這個東西價格還很貴,現在入了冬沒有,也是可以不放的,因為有了冬筍。

  自然不用說後院其他各房的吃到朝食時的誇讚聲。

  兩人都忍不住用了兩碗粥,又吃了兩個萊菔雞蛋餅。

  他是太守,又不是傻子,多問上幾句,那些人便支支吾吾,再派人去查查,很容易就給查證了出來。

  辣味的菜,許沁玉打算做麻婆豆腐。

  除了醃篤鮮,酸口味的菜她打算做酸菜魚。

  上湯白菜需要的高湯是雞湯,她已經提前殺了雞開始在爐子上吊著湯。

  所以到了現在,祝老太夫人都快不行了,祝太守都有些放棄,覺得他都找了三十來年,現在就剩幾日時間,又如何能尋到。

  兩人喝了口粥,便被驚豔住,祝太守才知梁千戶不是誇大,這位許小娘子的廚藝當真已是登峰造極,他們再也沒吃過比這滋味還好的甜粥了,軟糯香甜卻不會齁甜,就連甜度都是剛剛好,勾著人一口接一口的喝著。

  胖廚子手上活不停,嘴巴也嫌不下來,還在跟聞氏扯家常,他偷偷告訴聞氏,“大妹子曉得我家老太夫人嗎?我家老太夫人也是個可憐人,就太守一個兒子,雖然太守很有出息,還給她老人家掙了誥命回,但老太夫人這輩子過得苦,因為老太夫人有個閨女,太守上頭有個長姐,在太守一歲時,給人在家門口拐走了,老太夫人尋了好多年,一直沒尋到,哭得眼睛都瞎了,聽說咱們太守就是為了尋長姐才如此有抱負的。”

  她晚上主打是五道菜,突出的是人生的五味,酸甜苦辣鹹。

  還有那普普通通的萊菔雞蛋餅也不普通,外焦裡嫩,清香綿軟,配得幾個小菜都是滋味了得。

  另外就是幾道家常菜了。

  現在剛過辰時,距離暮食還有三個時辰,有些食材需要提前備著,周大廚跟胖廚子把早上朝食的廚具都給洗刷了,許沁玉則是為晚上的暮食準備吃菜。

  她以前用的鹹肉燉冬筍算是簡易版的醃篤鮮,醃篤鮮是八大菜系中的徽菜,此菜口味最突出的就是鹹鮮,需要的食材有火腿,鹹肉,新鮮五花肉,冬筍,百葉結和萵筍,火腿跟冬筍都是有的,沒有豆腐結,許沁玉讓周大廚出去買些豆腐皮回來,一會兒她自己給豆腐皮打結,其實用春筍是最好的,但眼下也只有冬筍,萵筍也沒有。

  而鹹鮮的代表就是醃篤鮮,所以她才把火腿給帶來了,火腿是醃篤鮮必不可少的食材。

  後廚,許沁玉跟聞氏和周大廚也正吃著,胖廚子也跟著沾了光,最後大家吃飽,鍋裡還剩了些紅糖陰米粥,都被胖廚子吃了,他還怪不好意思的,撓頭說,“小娘子做的朝食真美味。”

  許沁玉忙著處理食材,聞氏跟胖廚子清洗廚具。

  聽見這話,聞氏跟著震了下,她顫著聲問,“你說啥?”

  胖廚子把話語又給重複了一遍。

  聞氏腦子嗡嗡作響,她知道桂氏右耳後就有顆小痣,也知桂氏後腰的地方有塊圓圓的紅色胎記。

  桂氏心裡都不清楚,因為她瞧不見後腰,還是聞氏以前給她洗澡時發現的,還跟桂氏說過。

  聞氏心裡跳得厲害,她又問胖廚子,“太守的長姐大概多少歲?”

  胖廚子道:“今年快有五十五了吧?”

  聞氏連手都有些抖了,娘雖然記不得自己具體歲數,但也差不多就是五十四五歲的樣子。

  難不成真就這般巧合?年紀,耳後的痣,後腰的胎記都對上了。

  還有她來太守府時,太守看她的原因會不會是因為她的長相?

  其實她的長相同年輕時候的桂氏也不太像,但也不像聞老爺子,難道是像了祝老太夫人?

  聞氏心裡就存了事兒,她不是貪慕虛榮,娘的身世在她心裡也是個遺憾,要是有可能,她希望可以幫娘找到親人。

  罷了,先乾活,等離開時去問問。

  聞氏哪怕心急,也不敢去跟太守亂說話。

  雖然都對上了,但胖廚子也說以前也有都對上的婦人來認親,並不是太守的長姐。

  今兒是玉娘上門給老太夫人做吃食,不能耽誤了玉娘,她的行為都事關玉娘,也不能讓太守以為玉娘貪慕虛榮,上趕著認親。

  廚房跟廚具洗乾淨後,許沁玉也已經把食材都被準備的差不多,爐子的雞湯還在用小火吊著,不用管它。

  有小丫鬟過來請了二人去客房歇歇。

  許沁玉沒拒絕,早上醒得太早,她還有些困乏。

  現在還沒到做暮食的時候,還能歇上一個多時辰。

  許沁玉過去客房睡了一個多時辰,聞氏睡不著,一直琢磨怎麽跟太守說這事兒。

  等到做暮食時,小丫鬟過來喊人,許沁玉才醒了過來。

  其實祝太守跟朱氏都來過後廚,得知廚娘在客房歇息,就沒去打擾了。

  暮食同樣是二十多口人的量,許沁玉做起來也很省事兒,同紅糖陰米粥一樣,一大鍋做就好。

  最先做的是那種需要時間比較長,放一會兒也不影響味道的菜。

  自然是醃篤鮮跟酸菜魚。

  後廚的廚具不少,許沁玉同時能看顧兩三個鍋。
    醃篤鮮的食材都已經準備好。

  鹹肉也已經浸泡過,先冷水鍋加入生薑蔥段和花雕酒,新鮮五花肉焯水。

  焯過水的五花肉切厚片,同樣將鹹肉跟火腿切厚片,放在砂鍋中小火篤半個時辰。

  冬筍切塊焯水,跟百葉結一起倒入煮著肉片的砂鍋中,連鹽巴都不用加,鹹肉跟火腿的鹹味已經足夠,其他調料更是無需加入,這道醃篤鮮突出的就是火腿跟鹹肉的鹹,還有其他食材的混合出來的鮮,吃得是食材本身的味道。加入冬筍跟百葉結後繼續小火醃篤小半個時辰,最後撒上蔥花就能出鍋了。

  整個太守府都彌漫著鹹鮮的香味。

  各式各樣的香味傳開,各院各房都眼巴巴的看著後廚的方向,期待著晚上的暮食。

  他們平日雖不如其他有錢的鄉紳富豪員外吃得山珍海味多,但吃喝也不缺,也偶爾會去城中的酒樓用些朝食暮食,可從來沒有什麽菜肴能讓他們如此期待著。

  好不容易等到暮食做好,由著丫鬟奴仆送去各房。

  許沁玉又交代小丫鬟給祝老太夫人布菜時從酸菜魚開始,然後是拔絲芋頭,冬水芹炒香乾,麻婆豆腐,最後是這道醃篤鮮,嘗過這五道菜後,其他的菜老太夫人就能隨便吃了。

  這就是人生的五味,許沁玉也是想讓許老太夫人放寬心,人生最後一段路程,回顧以往,酸甜苦辣鹹,什麽都經歷過,她希望許老太夫人不帶任何遺憾的離開。

  小丫鬟把菜一道道端過去老太夫人的房裡,祝太守跟朱氏也陪著一塊用的暮食。

  平日裡太守家吃飯食不用丫鬟布菜,這次小丫鬟把許沁玉說得話語交代了一遍。

  祝太守笑道:“那就按照小廚娘說的,你一道道夾給老太夫人嘗嘗。”

  每一道菜,都讓祝老太夫人覺得很好吃,特別是最後一道醃篤鮮,祝老太夫人巍顫顫說,“這,這道菜滋味最絕,鹹,鹹香四溢,文議你們也吃……”不僅如此,裡面是大塊的肉,鹹肉和五花肉她嘗得出來,另外種肉很鹹香,也是豬肉,但具體怎麽做的又跟前頭兩種肉很不同,肉燉得很軟爛,她的牙口都嚼得動,還有裡面的冬筍跟豆腐皮吸飽了湯汁,又鮮又香。

  嘗過最後這道醃篤鮮,祝老太夫人忽然就懂了小廚娘的用意。

  從第一道菜的酸口開始,酸甜苦辣鹹。

  小廚娘這是讓她嘗過人生的五味,希望她沒有遺憾。

  祝老太夫人那雙已經看不見的眼中慢慢有淚水滴落,沒有找到女兒,她又豈能不帶遺憾的離開。

  祝太守見老娘落淚,心裡頭也跟著難受。

  這五道菜,他也嘗了出來。

  這個小廚娘倒是很有心。

  祝老太夫人哭過,倒也沒再說什麽,五十年了,已經到了一腳踏入棺材的地步,她的心中早就不抱期望了。

  暮食的滋味很好,哪怕祝老太夫人心中感慨,依舊吃得很飽。

  祝太守跟朱氏也是如此。

  最讓兩人驚豔的就是那道醃篤鮮跟上湯菘菜。

  上湯菘菜還是第一次吃到這樣做的菘菜,湯應該是用雞湯吊的湯底,一點雞油都沒有,被撇得乾乾淨淨,湯水澄亮,湯的味道鮮濃,菘菜的口感又是鮮嫩清甜,她吃了不少。

  吃過暮食,祝老太夫人已經困乏的厲害,又昏睡了過去。

  祝太守親自去後廚同小廚娘道謝,給了五十兩銀的賞錢。

  許沁玉接過道謝,也打算啟程回源寶鎮了。

  祝太守離開後廚前又忍不住看了聞氏一眼,最後到底還是沒有問出口。

  他只是覺得聞氏的模樣同三十來歲的老娘有兩三分相似,但這麽些年下來,見過同娘長得像的也有過那麽幾人,最後也並不是長姐。

  何況眼前的聞氏才三十多,跟長姐的年紀對不上。

  祝太守從聞氏面前走過,聞氏張了張口,想問卻也沒問出口來。

  萬一不是的話,她怕太守覺得她們貪慕虛榮,以後玉娘還想來饒州城開大酒樓的,她不想影響了太守對玉娘的看法。

  最後周大慶趕著馬車送二人回源寶鎮。

  一路上,聞氏都不說話,許沁玉看出聞氏魂不守舍,忍不住問道:“娘,你是不是有什麽心事兒?”

  這事兒沒什麽好瞞著的,聞氏一般有事也不會瞞著玉娘,都會同她商量過。

  她把在太守府後廚聽胖廚子說得關於太守被拐走的長姐的事情告訴玉娘,還說,“其實你外祖母也是被拐的,這事兒你們都是知道的,但你外祖母的右耳後同樣有顆小痣,後腰也同樣有塊圓圓的紅色胎記,年紀也差不多對上,所以我這心裡頭猶豫不定的。”

  她也是怕最後如果娘不是太守的姐姐,娘跟祝老太夫人都會失望,特別是祝老太夫人,都已經這幅模樣,要是給了希望又落空,真怕祝老太夫人直接受不住這個刺激去了,那就結了仇。

  許沁玉那會兒在院子裡處理食材,沒聽見胖廚子的話,現在聽聞氏這麽一說,她心裡也突突的,她想了想道:“娘,這樣,等回去後我們再問問外祖母,看看外祖母能不能想起點什麽來,娘可跟太守府的廚子打聽過太守老家?要是外祖母稍微能想起丁點什麽都能分得出外祖母跟太守是否血親關系。”

  如今也只能如此了。

  兩個多時辰後,周大慶把二人送回源寶鎮,天色已經黑下來,現在趕回饒州城,城門都要關了。

  許沁玉尋了家客棧讓周大慶先住著,明日再回源寶鎮。

  回到家,許沁玉先去尋了成哥兒,問了問食肆的事兒。

  聞氏則去尋了桂氏,同她說了太守府的老太夫人也有個閨女被拐的事情,還問桂氏能不能想起小時候的一點事兒。

  桂氏聽得也是心裡難受,不知為何,雖沒見過祝老太夫人,但她想象得到一個風燭殘年老太太是如何思念女兒,只是想到這裡,她心裡頭就難受得緊。

  “娘,您仔細想想看。”

  桂氏仔細回想著,“被拐時候應該也就是四五歲的模樣,隻隱約記得一個破舊的院門,院門是木頭的,上頭還有個破洞跟裂紋。”

  她也不知為何,竟還隱約記得一扇這樣的破木門。

  難不成是經常在門口玩耍?
  其他就實在是想不出點什麽來。

  聞氏聽後,也不知如何是好。

  她只是從胖廚子口中聽聞這事兒,恐怕太守也不會把以前家裡的木門的樣子告訴大家。

  聞氏又陪著桂氏聊了聊,見桂氏實在想不出些什麽,就讓她早些歇息。

  許沁玉很快從聞家三房那邊回來,食肆那邊沒什麽事情發生,成哥兒說貼了告示後,食客們也很體諒,就是問明天食肆會不會開業,成哥兒說能開,食客們才心滿意足的離開。

  等許沁玉回去,聞氏同她說了說,許沁玉想了想告訴聞氏,“娘,這樣吧,明日讓周大廚回去時,讓他帶著您跟外祖母去太守府一趟,到了太守府,你跟外祖母先莫要見祝老太夫人,問問太守能不能記得家裡原先院門的樣子,如果跟外祖母說得一樣,說不定外祖母真就是祝太守的姐姐,如果信息對不上,也不用驚動祝老太夫人。”

  至於為何不讓周大慶帶這個話去問。

  萬一外祖母跟祝家有關系,祝太守身為饒州城的太守,最高的官,怕京城裡頭的新帝跟伏太后知曉後不僅會罷了太守,還會對他們動殺心。

  聞氏也清楚這點。

  如果娘跟太守真有血親關系,這事兒可是一點都不能傳開的。

  兩人說過也回屋洗漱睡下。

  晚上時候,桂氏做了夢。

  夢中場景是她隱約記得那扇有些破的木門,木門的左上角是裂開的,還有個洞,夢境中連裂紋的痕跡都是清楚的。

  木門前有個四五歲大小姑娘正蹲在門口玩石頭子兒。

  小女孩的模樣是模糊的,看了一會兒,木門後傳來個溫溫柔柔的女聲,“淑娘,回屋吃飯了。”

  小女孩脆生生的應了聲,歡快的起身推開木門走進院子裡。

  只是夢境中,怎麽都無法看清楚院裡面和那抹溫柔女子的身形,一切都是模模糊糊,只有破舊的木門和那聲淑娘最是清晰。

  夢境到了這裡,桂氏突然就睜開了眼,大口地喘著粗氣。

  後半夜,桂氏再也沒睡著,天剛亮,聽見外邊的動靜,她也跟著起了,出去見是玉娘和女兒,她把夢境中有女人溫柔喊她淑娘的事情說了出來。

  許沁玉跟聞氏相視一眼,今兒聞氏本來就要跟桂氏再去饒州城一趟,聞氏跟桂氏說了說。

  桂氏跟著點頭,“好,本也該走上一趟的。”

  這樣不管是不是親人,才能不留遺憾。

  許沁玉去尋了周大慶,同他說婆母和外祖母要去饒州城有點事情,希望周大慶今兒回去時送二人去饒州城。

  周大慶自然也是願意的。

  時辰雖然早,不過趕去饒州城也到該吃朝食的時候,許沁玉讓聞氏跟桂氏立刻啟程,家裡的兩個孩子有寧姐兒照看著,一會兒香姐兒也會過來,家裡不用兩人擔心。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