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成流放罪妃後的發家生活》第六十七章
  第六十七章

  裴家院門外敲門的是兩個男人, 一個二十多歲模樣普通有點憨厚,另外一個應當有三十多,身材高大魁梧,一臉絡腮胡, 看著就不太好惹, 二人見到聞氏, 那個魁梧的男人問道:“這裡可是許小娘子的家?”

  聞氏見二人出口就尋玉娘,面色微微一變,怕他們是來找麻煩的, 還想著該怎麽改口,又隱約覺得那二十來歲的男子有些眼熟的樣子, 她張了張口,見那男子說,“嬸子可是不認得我了?嬸子別擔心,我是饒州城八方客棧的周廚子, 嬸子一年多前剛來饒州城時就住在八方客棧, 初秋時,許小師父還去饒州城賣葡萄酒來著。”

  許沁玉教過他幾道吃食,還有一些做菜的訣竅,他就已經改口叫許小師父。

  這人的確是周大慶, 他身邊的人就是梁義梁千戶。

  梁千戶也跟著說,“嬸子別怕, 咱不是壞人,咱們來尋許小娘子是有些事情相求。”

  他就算再惦記再饞許小娘子做的吃食, 也不可能上門來討吃食, 還是半夜, 顯然是真的有急事兒。

  聞氏仔細回想, 年輕些的男子的確是之前在饒州城住的客棧裡頭的大廚,她這才急忙說,“玉娘還在歇息,二位怎得半夜過來了?是有什麽急事兒?”她有些想不通玉娘就是個會廚藝的小娘子,能有什麽讓二人半夜上門來尋玉娘,難不成是做吃食?就算是尋玉娘做吃食的,也不用半夜這般急。

  許沁玉也被外頭的敲門聲吵醒,她穿好衣裳才趿拉上布靴出來,見到門口的二人,她立刻認了出來,笑道:“周大廚,梁千戶,怎地是你們?”

  周大廚說:“尋小娘子有些事情。”

  梁義沒有耽誤,直接把人送到太守府。

  馬車不夠坐,兩人又是婦道人家,也不好同外男乘坐一輛馬車,所以又去鎮上的馬行租了一輛,周大慶和梁義都會趕車,梁義趕著他們租的馬車前往饒州城。

  即便沒有這些事兒,她其實也願意走上一趟的。

  許沁玉回屋換了身青灰色的厚長襖,樣子不太好看,但厚實保暖,即便西南才落雪不算太冷,可馬車上有些透風,源寶鎮到饒州城走得快都要一個半時辰,走得慢起碼兩個時辰朝上,需穿得保暖點。

  梁義撓撓頭告訴許沁玉,“祝太守是個好官,我也不想辜負他一片孝心,雖不知道許小娘子家住何處,但之前許小娘子借住八方客棧,想來或許周掌櫃興許知道,就去了八方客棧。”

  但是祝老太夫人前幾日就有些不吃不喝,祝太守請了好幾位饒州城出名的廚子來府上給祝老太夫人做飯,可祝老太夫人都是嘗過一口就吃不下去,好幾日不吃不喝,太守心中難受,希望老娘最後走的時候也能吃頓飽飯,可以走的安安穩穩,而不是這樣餓著。

  現在天氣冷,食肆那邊朝食多了道陰米紅糖粥,很受歡迎,聞氏她們平日裡吃的朝食也喜歡這道陰米紅糖粥。

  許沁玉原本是想著發酵個三年朝上再吃的。

  聞氏不放心玉娘一人跟去,也回屋換了身厚實的長襖,又交代她娘桂氏,“娘,早上我同玉娘肯定是趕不回做朝食暮食,食肆那邊也不是休沐的日子,娘早上時候過去白姨娘那邊,同成哥兒說聲,讓他貼個告示在食肆外頭,說今天有事歇息一日,跟食客們說聲對不住了。”

  梁義同他說,“太守大人放心,這位小娘子的廚子比起醉仙樓的大廚都要了得,屬下不知太夫人是為何不願意吃,但興許可以請那位小娘子來試試。”

  祝老太夫人本來這個年齡已是高壽,又是無病無災的,算是喜喪。

  梁義說完,又告訴許沁玉,“許小娘子有所不知,祝太守真真是個大清官,一心隻為百姓,初夏那場腹瀉病,新帝下來的密信是讓祝太守把源寶鎮跟下面三個村子都給封了,把村鎮上的百姓給屠盡,是祝太守強拖著,等到源寶鎮的腹瀉病好起來,祝太守又寫了密折過去京城,才力挽狂瀾,阻止了這場屠殺。”

  這條火腿她去年冬末時候醃製的,勉強也就一年時間,到現在一口都還沒吃過呢。

  聞氏點點頭,跟玉娘出了門。

  說起新帝的作為,梁義臉色有點難看。

  許沁玉這會兒已經聽完兩人的來意。

  她可是記得玉娘有多寶貝這條火腿來著,還說等發酵三年後,請她們嘗嘗生火腿片的滋味,平日都還時不時瞅上一瞅。

  周掌櫃的確知道許沁玉住在源寶鎮,但不清楚具體位置,又想著魯夫人應當知曉,連夜去尋了魯夫人,魯夫人已經從甄武口中知道許小娘子住的地方,就告知給周掌櫃,周掌櫃回來後讓兒子帶著梁千戶跑了這麽一趟。

  提著籃子,許沁玉跟聞氏出了門。

  桂氏已經知道是什麽事兒,拍拍聞氏的手,“你放心跟玉娘去饒州城吧,家裡有我。”

  外頭還在飄雪,有些冷,聞氏把二人請進廚房,又燒了熱水給兩人沏了茶水。

  祝太守已經五十歲,也是寒門出生,家中有個老娘,老娘七十多歲已算高壽,但祝老太夫人這兩年身體漸漸就不太好,等到今年天冷的時候,祝老太夫人有些下不來床,身子一日比一日虛,這幾日更是昏迷時候多,清醒時候少,請了郎中來看,也說祝老太夫人已經到了壽終正寢之際,恐怕也就是這兩幾日的光景,讓祝太守準備後事。

  陰米就是浸泡蒸熟然後陰乾的糯米,平日可以用來煮粥,滋味非常好,更容易熟,軟糯香甜。

  路上下雪,馬車也不敢走得太快,等到饒州城時天色已經大亮,差不多辰時三刻,走了兩個多時辰。

  許沁玉這才知曉原來腹瀉病時真的差點就要被屠鎮了,她臉色微變,說道:“兩位還請稍等片刻,我回屋換身衣裳就同你們去。” 天天冷,她這身衣裳肯定沒法穿出門。

  二人是為饒州城祝太守的老娘而來。

  這會兒剛好醜時,半夜三更。

  聞氏見玉娘都把火腿取下來,都驚訝了一下,想著玉娘廚藝已經如此好,還需動這條火腿嗎?

  他們這些人鎮守邊城,守護的不僅是大盛朝的那些勳貴跟皇族,還有大盛朝的百姓,可新帝卻根本沒把百姓當人看。

  祝太守已經請遍饒州城酒樓的大廚,祝老太夫人一點都吃不下,他有些病急亂投醫,找人把梁義請來太守府,仔細問過當初那位給他做吃食的小娘子的情況,是不是廚藝真的很好。

  現在既然要去給祝老太夫人做吃的,老人家彌留之際,她也得想法設防讓老人家願意吃東西,所以就動了這條快一年的火腿。

  說完,他跟周大慶出了門,上了馬車等著。

  祝太守認得梁義,還曾跟梁義一起吃過飯食,梁義同他念叨說,說曾經吃過一位十來歲小娘子做的吃食,那叫一個美味,其味無窮,他到現在都還惦記著。

  梁義立刻說,“那我們就去外頭等著小娘子。”

  所以祝太守問過他那位廚娘家住何處,能不能請來府上給他老娘做頓吃食,他也願意奉上賞錢。

  把火腿肉包好放在籃子裡,籃子裡還有她自己做的增鮮的菌菇粉,豆瓣醬,木桶腐乳和一些小鹹菜,另外還有一袋的陰米。

  玉娘臨出門前,去把廚房掛著的醃火腿取下橫切了一大塊下來。

  祝太守知曉梁義也算是老饕,吃遍饒州城,他都念念不忘的廚藝,恐怕真是有幾分本事。

  不過她今年開了食肆,又賣了葡萄酒,手上目前差不多有五千兩的銀子,可以大量醃製些火腿,就是沒地兒存放火腿,家裡剛夠住人的,她這幾日本來打算問問桂花巷有沒有賣屋的,她想買個跟現在住的差不多大小的院子,專門用來當庫房使,不僅可以存她接下來要醃的火腿,還可以放其他的菜壇子之類的。

  一般火腿發酵到兩三年的時味道是最好,但是想要生吃的火腿,起碼得發酵三年以上,這樣發酵三年的火腿生吃的口感是鹹香細膩,唇齒留香,吃到腹中,那個香味都還能在口中殘留許久。

  火腿醃製需要一個月時間,剩余時間都是發酵,發酵時間半年是最短的,發酵半年才勉強可以吃,有點火腿的香味。

  下了馬車,許沁玉看了眼太守府。

  太守府比鎮上的縣令府大得多,也更加氣派些。

  梁義帶著兩人過去的後門,後門連通著後院,後院是祝太守一家子住的地方,祝太守的父親早些年已經過世,就剩下個老母親,他也早已經娶妻生子,孫兒孫女都有了。

  太守府的後院還挺大,但祝太守一大家子包括奴仆也有差不多十好幾口的人,也就剛好夠住人,後院收拾得乾乾淨淨,擺放著一些花花草草,但花草不算多,比較幽靜。

  梁義領著許沁玉去見了太守祝文議。

  祝文議見到許沁玉那一刻不免有些失望,實在是眼前的小娘子太過年輕了些,一張臉蛋也是白嫩俏麗,看著也就比他孫女大上兩三歲,當真能比得上城內大酒樓的大廚嗎?
  梁義其實光看許小娘子的年紀和相貌,他也無法相信眼前小娘子有一手那樣的廚藝,但他吃過,還親眼見許小娘子下廚過,想法自然不同了。

  只能說,人不可貌相。

  許沁玉跟聞氏見到祝太守,兩人福身行禮。

  見到聞氏時,祝太守稍微愣了下,目光忍不住在聞氏臉上流連片刻,又擔心這樣看別的婦人會讓人心生不滿,才忍著心中疑惑挪開目光。

  許沁玉見到祝太守,就覺得他看著還挺慈祥的,眼神也很溫和。

  許沁玉道:“見過太守,民女先去給老太夫人做個朝食如何?”

  祝太守道了聲好。

  他心裡雖覺許沁玉看著太小了些,但也不會真的用年紀去評判一個人。

  許沁玉跟聞氏過去廚房,梁義打算離開,周大慶想了想,小聲問道:“許小師父,可要我留下做幫廚?”

  一個人的飯菜許沁玉還是很容易做,不過她還是把周大慶留下做了幫廚。

  梁義此刻就算再饞許沁玉做的吃食,也不會一點眼力見都沒有,這個時候還留下要吃的,他不會廚藝,也沒法留下做幫廚,先行離開。

  祝太守送他出的門,出後門時,他見祝太守憂心忡忡,還忍不住對祝太守說,“大人放心,老太夫人一定會吃的。”
    他就是堅信許小娘子的廚藝,要知他當初可是嫌棄許小娘子做的生滾魚片粥,嘗過後,不愛吃粥的他都能一口氣喝上兩砂鍋的魚片粥,甚至現在都還饞著。

  可見許小娘子廚藝多了得,他不愛吃的東西都做的讓他惦記。

  祝太守點點頭,沒有多言,他甚至有些心不在焉,心裡存了其他的事情。

  梁義離開後,祝太守又過去廚房一眼,又忍不住看了聞氏一眼,最後擔心老娘,他才過去了祝老太夫人的房裡。

  祝太守的妻子朱氏正守在婆母面前,婆母是寒門出生,家裡並不富裕,供出她家老爺,她家老爺祝太守十八歲就中了進士,朱氏也是他中了進士之後才娶的妻,當時算是朱家看上祝太守,請了人去問了媒。

  朱家也是官宦之家,但在勳貴多如牛毛的京城,朱家又算不得什麽,家世隻算一般般。

  朱氏性情溫婉,這些年同祝太守和睦恩愛,祝太守待她很好,這些年除了她,從未有過任何通房妾侍,她也很敬佩婆母,這些年婆媳感情也一直很好,所以婆母如今已到壽終正寢的時候,她這些日子一直守在婆母跟前,就怕老爺在外忙,婆母隨時都有可能去了。

  朱氏問道:“人可是到了?”

  祝太守還在想些別的事兒,聞言點頭說,“到了,已經在後廚煮朝食。”

  朱氏心裡頭也跟著忐忑起來,“希望婆母這次可以吃一些。”

  婆母已經好幾日未進食,她實在擔心。

  祝太守過去老娘的床榻邊,見到老娘緊閉雙眼,眉頭還是緊鎖著的,老娘哪怕到了這時候,還擔心著幾十年前被拐走的長姐。

  他忍不住回想老娘年輕時候的容貌……

  許沁玉跟聞氏過去太守府的後廚,後廚還挺大。

  祝家也是有廚子的,祝太守不重口腹之欲,廚子手藝一般,連酒樓的幫廚都不如,祝老太夫人前些日子就不怎麽喜歡吃他做的吃食,祝太守便請了城中厲害的廚子來府中做飯,老太夫人勉強吃些,到這幾日,幾乎是滴米未進。

  祝家的廚子是個胖胖的中年男子,天生一張笑臉,但這會兒緊鎖著眉頭,顯然也是擔心祝老太夫人。

  許沁玉問他,“前幾日來給老太夫人做飯的廚子都做的什麽朝食?”

  胖廚子想了想說,“朝食多是餛飩,肉羹,蛋羹,或者肉羹粥,大肉包和素菜包子,還有梗米粥和小米粥之類的。”

  “暮食呢?”許沁玉又問。

  胖廚子又給了回答,朝食還稍微清淡些,暮食基本都是山珍海味,都是些大肉,且太過油膩,老人家都已經這般,怕是沒胃口吃這些的。

  許沁玉心裡有了點數。

  她看廚房裡雖然食材多,但都沒準備好,她原想著煮點臘八粥給老太夫人喝,雖然還沒到臘月,不過天兒才開始冷,喝點臘八粥最好不過,臘八粥需要的食材比較多,還得幾種豆子,豆子需要事先浸泡,現在浸泡肯定是來不及的。

  做不了臘八粥,她打算做紅糖陰米粥,她帶了不少陰米來,正好可以用上。

  紅糖陰米粥做起來非常簡單方便。

  她問胖大廚要了些紅棗枸杞,先把紅棗跟枸杞洗淨,紅棗去核備用。

  紅糖也事先熬煮成紅糖汁。

  大鍋清洗乾淨燒熱後加入一點豬油,看著油溫可以時加入陰米,把陰米翻炒到蓬松爆開。

  這樣炒過的陰米加入適量清水,中火熬煮開後,加入紅棗枸杞和紅糖汁兒,再文火熬煮半刻鍾就成了。

  紅糖陰米粥吃起來口味清淡,淡淡的紅糖味,配上紅棗的軟糯清甜,陰米再炒開後做出來的粥除了濃稠甜潤,顆粒飽滿,還會有一絲絲的嚼勁兒,滋味交錯著,一口接一口根本停不下來。

  這個做著簡單,也不用一個一個的小砂鍋煲,直接大鍋裡就能煮出來,一次煮個幾十碗的份量不成問題。

  這樣一碗紅糖陰米粥粥,份量比許記食府的一砂鍋的生滾魚片粥還要少些,都要賣上八文錢一碗,卻是人人必點的朝食。

  許沁玉熬煮紅糖陰米粥時,周大慶跟胖廚子聞見味後一直吞口水。

  胖廚子雖面上不顯,心裡卻跟大多數人一樣,見到許沁玉第一眼就覺得她實在太小了些,廚藝恐不夠精湛,但事實勝於雄辯,這個粥的香味一出,他就知道自己錯了,人家雖然年紀小,但廚藝恐怕也很厲害。

  畢竟他隻聞見香味,沒有親自嘗過味道,只能用‘恐怕也很厲害’來揣測小廚娘的廚藝。

  熬煮到一半時,連著照顧祝老太夫人的祝太守和朱氏都驚動了。

  朱氏喃喃說,“好香的味道。”

  比之前那些來府上煮吃食的廚子煮出來的飯吃都要香,聞著應該是甜食,很香甜的味道。

  祝太守都忍不住站了起來,跟妻子說了兩句話,讓她看著老娘,他過去後廚一趟。

  許沁玉煮了一大鍋的紅糖陰米粥,想著時辰還早,太守府的其他人肯定也都沒吃,她跟聞氏都沒吃,自然也得煮她們的份兒,索性煮多點大家一起吃。

  她煮紅糖陰米粥,還讓周大慶洗了些蘿卜切成細細的絲兒。

  冬日裡,蘿卜白菜又成了最常見的蔬菜,幾乎家家戶戶冬日裡都少不了這兩樣。

  切好的蘿卜絲加入鹽巴醃漬一刻鍾擠出水分,再加入雞蛋麵粉跟一些調料,她還在裡頭加了少許自己做的菌菇粉來提鮮,攪拌均勻後,攤成大小差不多的面餅,小火少油慢慢煎熟就成了。

  有了紅糖陰米粥和蘿卜絲雞蛋餅就夠了,也不用準備別的。

  不過許沁玉還是把自己帶來的木桶腐乳裝了兩碟,還有醃的小菜也各自裝了兩碟,朝食就齊全了。

  她攤雞蛋餅時,祝太守過來一趟,許沁玉還說,“大人,朝食已經準備的差不多,做了紅糖陰米粥跟萊菔雞蛋餅,這個萊菔雞蛋餅已經煎了不少,可以先端過去給老太夫人吃,剩下的等我都做完,府中其他人也能一起吃。”

  祝太守想告訴小廚娘他娘還未醒,還在昏睡著。

  這幾日,祝老太夫人昏睡時間比較多,他們也不敢隨便把人吵醒,都是等人清醒些的時候才端吃食過去。

  他剛打算開口,外頭有個丫鬟急匆匆過來,面上帶著喜意,“大人,老太夫人醒了。”

  祝太守也只能先衝著小廚娘頷首下,離開廚房回去院子那邊。

  走時,他的目光又忍不住掃了聞氏一眼。

  聞氏心裡突突的,不明白太守大人怎得總是看她。

  許沁玉只能先繼續煎蘿卜絲雞蛋餅。

  祝太守回到屋裡,發現老娘的確醒了,正靠著一個大軟枕上,人雖還有些迷糊,可正在跟朱氏說話,再問廚房做了什麽吃食。

  朱氏面上帶著喜意,小聲說,“老爺,娘是被香味香醒的,還說餓了,想吃東西。”

  祝太守顧不上什麽,立刻讓小丫鬟去後廚端朝食。

  小丫鬟很快提著食盒過來,把裡頭的吃食一樣樣的取出來擺在桌上,除了一碗紅糖陰米粥,一盤萊菔雞蛋餅,一小碟的霉豆腐,還有兩碟鹹菜。

  小丫鬟小聲說,“許小娘子說這是紅糖陰米粥,陰米就是糯米煮熟頭自然晾乾的,說這個紅糖陰米粥可以滋陰補虛,補益脾胃,許小娘子還說這碟腐乳跟鹹菜也都是她自己做的,可以配著粥吃。”

  朱氏第一次聽說陰米。

  祝太守已經端起那碗紅糖陰米粥來到老娘的床榻上,吹了吹碗中的粥,等微微涼下後,用調羹盛起喂到老娘嘴邊,“娘,喝粥,這是紅糖陰米粥。”

  祝老太夫人雖人有些迷糊,但不至於徹底糊塗,這會兒也知道兒子要喂她吃東西。

  她早早就聞見香味,也難得有胃口,只是她眼睛已經徹底看不見,只能下意識張口,一杓溫熱的甜粥送入口中。

  只是一口,紅棗的香甜,紅糖的蜜甜,還有米粥的清甜,米粥顆粒很飽滿,粘稠卻又有嚼勁,雖是需要嚼的,可又很好嚼,這些滋味交織在一起成了一碗好粥。

  活了七十多年,祝老太夫人方知世上有如此美味,即便沒什麽胃口,都被這樣一碗熱乎香甜的粥給打開了胃口。

  祝老太夫人忍不住張口等著第二口。

  祝太守和朱氏見狀,一顆懸著的心終於落下。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