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青河魔師》第521章 開源瓶與玉膠象
  第521章 開源瓶與玉膠象
  方獨樹懸浮半空,靜靜俯視了一會兒深淵海水,然後取出了珍藏的鯤鱗。

  從外相上看,這枚鯤鱗只有手掌大小,其實這是法術幻化所致,它內部另藏乾坤洞天,龐廣到超乎想象。

  而洞天又該如何釋放出來呢?

  方獨樹輕撫鱗面,忽然從指尖滲出一滴真血,緩緩融入鱗面,片刻後鱗面微閃光華,浮現一頭魚印。

  等到魚印顯形,方獨樹立即運轉他從綠厄靈女玉簡內所學的法門,當他法力注入鱗面,魚印‘呼!’的一下躥躍而起,就仿佛魚兒躍出了水面,魚印也從鱗面脫離出來。

  此刻魚印懸空在鯤鱗上方,像是一團黑霧凝結的魚影,它魚軀體格與手指相當,輪廓卻形如鯨魚。

  這種外形讓方獨樹想起三年前在勾葉森林所見過的鯤之影,兩者魚貌如出一轍,想必都是遠古時期的鯤修傑作。

  “去!”

  方獨樹施法完成後,掐指彈了一下,魚影立即脫離鯤鱗,飛身躍下深淵,撲通!一聲,漂浮在了渾濁的海水之上。

  方獨樹目光下移,牢牢鎖定魚影方位,由於魚影渺小,浮在水面如同塵埃,即使它偶爾會甩動魚尾,抖動魚軀,卻仍舊微不可察。

  不過隨著時間的持續,離奇的一幕開始顯現,魚影竟然在悄無聲息的擴大體格,起初只有手指來長,漸漸漲到了手臂長度,隨後又從臂長延伸到了常人規模。

  此刻再看魚影,它外相已經與小舟大致相仿。

  但膨脹並未終止,它一刻不停都處在擴漲的狀態裡。

  事實上,這條魚就是鯤鱗所封印的洞天,它會持續不斷的進行膨脹,直至膨脹到原始的洞天形態才會停止,到時它會把整個天絕漠深淵全部覆蓋。

  整個過程需要持續數月之久。

  方獨樹擔心魚影暴露,旋即又運轉法門,只見他在鯤鱗上輕輕一點,魚影立即融入海水之中,再也瞧不見絲毫蹤跡。

  他見狀緩緩點頭,心想:“不管魚軀擴展到什麽程度,都可以借用海水藏匿行蹤,等海水漫至河西境時,洞天差不多也能完成解封,然後再讓魚軀浮出海面,等到那時,已經是木已成舟,誰也無法阻擋洞天臨世了。”

  雖然此時洞天仍在解封之中,但方獨樹手持鯤鱗,已經可以在洞天內自如穿梭。

  不過目前魚軀仍舊太小,不足以支撐方獨樹開辟進出陣門,他需要耐心靜候下去,等魚軀擴漲到宮殿規模,差不多就能遁入進去了。

  方獨樹召出兩儀魔蓮,在台面盤膝坐下,然後驅使蓮台降落深淵,懸停在魚軀上方,閉目養神起來。

  他在等候間隙,回味起有關鯤鱗的情況。

  前幾天他陪同楚上師與諸葛上師一起拷問綠厄靈女,所獲的玉簡法門裡有記載,修仙界任何一枚鯤鱗上全都布置有封印,封印一旦打開,洞天就會從鯤鱗內脫離出來。

  這種封印並不是近代修士繪刻上去,也不是上古時期的聖鵬上庭修士所為,據傳是在更古老的歲月之前,被當時統禦天下的鯤修一手打造。

  鯤修到底是什麽樣的存在?方獨樹了解極少,他只在有限的傳說裡得知,在鯤修縱橫的年代,流淌神洲大地的青河內,先天孕化出了數部至道至法。

  這些道法也是最原始的修行之術,由於它們神通超凡,漸漸通靈覺醒,不止可以幻化各種形態,還誕生了真靈智慧,同時演化出了洞天世界。

  可惜歲月無情,無論再超凡的生靈,也難以持久永生,終有湮滅之時,這幾部在青河內誕生的先天至道,它們真靈最終全部隕滅,造成了本體衰竭,再無容納洞天的能力,洞天紛紛脫離本體,漂流去了四海八荒。

  從那以後,這幾部至道本體與所化洞天,開始長久分離,再也無法合璧相融。

  正是在這個時期,鯤修開始崛起,它們發現了至道本體,並順藤摸瓜感應到了洞天的漂流方位,為了穩固這些洞天,鯤修們及時出手,找來鯤鱗,刻上封印,然後使用鯤鱗把洞天全部封印了起來,並世代傳承了下去。

  等傳承到聖鵬上庭的時候,鵬修們參悟出了解開封印的辦法,把幾座洞天從鯤鱗裡釋放了出來,繼而形成今天的長青界、天絕漠、昆天荒原、青霜冰河與錦繡群山。

  後來聖鵬上庭覆滅,人修開始登上歷史舞台,他們繼承了鵬修的大部分遺產,其中就包括鯤鱗,以及駕馭鯤鱗封印的法門。

  方獨樹從綠厄靈女那裡獲悉的玉簡法門,內容就是如何開啟與關閉封印。

  只要掌握了這個法門,就能控制鯤鱗,釋放洞天或者回收洞天。

  昔年人修聯合覆滅聖鵬上庭時,其實諸方人修全都繼承了法門內容,可是苦於沒有鯤鱗,因此他們無法挪移洞天。

  傳聞昆天八部的鯤鱗藏於浮屠鍾內,但他們至今沒有從浮屠鍾內把鯤鱗找出來,雖然他們世代研修《浮屠道》,卻沒有一點作用,因為鯤鱗是被昔年鵬修所藏匿,鵬修采用了特殊的藏匿手法,機緣不到就是取不出來。

  勾葉人的鯤鱗藏在六芒樹裡,他們以前也無法找到,直至綠厄靈女才破解了這個謎團,原本她可以給昆天修士一些提醒,如果溫養出一頭浮屠真寶之靈,也許就能把鯤鱗從浮屠鍾內找出來,可惜浮屠鍾被流放,他們再無搜尋可能了。

  至於方獨樹手上的鯤鱗,這是一枚未被解封的全新鯤鱗,昔年被聖鵬上庭所遺漏,塵封在鯤墟的古鵬化石內,後被方獨樹找到。

  這塊鯤鱗內不止封印了洞天,包括洞天本體也在其中。

  昔年南無上佛找到的鯤鱗同樣是如此,由於從未被解封過,南無上佛獨佔了洞天內的所有靈物。

  這些靈物無所不包,其中有一部完整先天至道‘普渡輪’,有一株天地靈根‘曼殊花’,有一條封印了化神烘爐的長青道河,據傳還有一座鯤修遺留的元金山,至於其它靈寶靈珍,更是無數無計。

  但南無上佛作為佛修,他的虔誠佛心勝過一切,昔年洞天開啟後,他最在乎的並非至道諸寶,而是洞天內的土著族群,這個族群全部被他度化,皈依了佛門,成為現今支撐南天佛國的中流砥柱,即使在南無上佛坐化以後,也能確保佛門衣缽世代傳續。

  所以開啟一座洞天,不僅僅是獨佔一座世外桃源那麽簡單,還有數不清的珍寶在等著摘取。

  當年方獨樹在扶搖塔仙鯤池時,曾經觀摩過鯤鱗洞天的靈圖幻境,洞天內的天地景致如何,他其實早就親眼目睹。

  不過封印在洞天內的先天至道,被禁製籠罩,方獨樹無法通過幻境窺視至道真容,如今封印即將打開,方獨樹心頭的好奇心也越發強烈。

  “那部至道究竟是什麽?”

  方獨樹這麽想著,魚影已經膨脹到幾十丈的體格,他自顧說道:“應該可以了!”

  他站起身,驅使鯤鱗打入魚影,只見魚背顯露一道氣霧漩渦,他當即禦起兩儀蓮,凌空遁入漩渦之中。

  等他身影消失在漩渦裡,魚影也晃動起碩大魚軀,悶頭扎入水面,徹底藏匿了行跡。

  同一時間,方獨樹在一片漆黑如墨的水底現身出來。
    他驟一進入黑水環境,瞬間聯想到昔年的扶搖塔仙鯤池。

  那仙鯤池的池水與他此刻接觸的黑水一模一樣,水中含有強絕重力,不過他持有的鯤鱗已經被觸發應急反應,在他身外旋轉飛行,凝結一層黑色光圈,阻止了黑水近身,讓他可以從容探索水下環境。

  他並沒有立刻浮出水面,而是在水底穿行起來。

  當年他垂釣重荷魚時,曾經手持鯤鱗跳入仙鯤池避難,鯤鱗受到牽引,把他引向了種植於池底的人面蓮蓬。

  他也依稀記得,人面蓮蓬所封印的鯤鱗地圖共有兩幅,其中一幅是南無上佛最初開啟洞天的幻境。

  在那幅幻境內,南無上佛首先在洞天的一座靈峰上摘取了先天至道‘普渡輪’,又在靈峰天池裡發現了天地靈根‘曼殊菊花’,那株菊花同樣是種植在黑水之底,生長環境與人面蓮蓬沒有什麽不同。

  這讓方獨樹心裡有了一個大膽推測,他眼下所處的黑水裡邊,應該也有一株天地靈根。

  他決意把這株靈根找出來。

  不過洞天被封印了這麽多年,如果天地靈根仍舊存活於世,恐怕已經像人面蓮蓬那樣修成化形老妖。

  方獨樹需要有所防備,他先把霹靂劍體取出,擋在身前,又把太極蓮托在掌上,然後腳踩兩儀蓮,在黑水裡仔仔細細摸索起來。

  他擁有鯤鱗保護,可以在黑水裡任意穿梭。

  這一方黑水的面積也不大,估摸只有十余裡方圓,較之仙鯤池遠遠不如,他很快就在水底轉了一圈,結果沒有發現任何通靈水草或者水花。

  他翻遍整片水底,僅僅在汙泥裡邊發現一株焦黑形態的爛根。

  這株爛根像是被火燒過似的,但在黑水內怎麽可能著火?
  方獨樹圍著爛根端量許久,猜道:“難道這株爛根就是天地靈根?它是不是在水底渡劫時遭遇不測,被雷劫給生生劈死了?”

  這爛根的倒霉模樣像極了遭雷劈,方獨樹暗叫一聲可惜,來晚了一步,沒有遇上活著的靈根。

  不過這種伴生在洞天的通靈藥草,即使死了也有藥效。

  方獨樹就動手把爛根給挖了出來。

  等他把爛根拿到黑色光圈內,清洗了爛根表層的黑漬後,一截直徑尺許的白玉靈木,隨即顯露了真容。

  這截玉木生前應該是一棵玉樹,與月華樹頗為相像,肯定不是凡物,遺憾隕落已久,價值大打折扣,方獨樹就沒什麽歡喜,隨手丟進了儲物袋。

  水底之行也到此結束。

  他踏腳一蹬,上浮了出去。

  等他從水面探出頭來,發現半空盤踞了一團黑雲,蓋子一樣罩在水面上方,也遮蔽了水外環境。

  再看黑雲之中,懸浮一座細頸長瓶,通體透明形態,仿若無相無色,但它內部裝有露水,瓶壁滲落水滴下來,掉入露水後,會形成輕微的水波蕩動,另外它盤踞在如同墨汁的雲團內,導致它的瓶狀外形,輕易就暴露了出來。

  方獨樹甄別一看,發現黑雲是一道禁製,把長瓶封印在了水面上方,這種封印方式與昔年南無上佛摘取的‘普渡金輪’別無二致。

  這也說明長瓶來自不凡,極可能就是演化洞天的先天至道。

  為了進一步求證,方獨樹立即點向眉心,開啟了他的觀真法目。

  他僅僅觀讀了一眼,臉上頓時露出喜意。

  在他法目探照之下,瓶身先行浮現了了一行行的水滴波紋,等這些波紋被法目驅散後,真正的瓶文才顯露蹤跡。

  這與他當年觀讀大翅經文時的情形一樣,大翅經文是被一團風紋遮蔽,如果天賦不夠,就驅散不了風紋,瞧不穿翅文真容。

  既然瓶文與翅文是同一級別,那兩者神通也應該是不相上下。

  “此瓶必定是先天至道無疑了!”

  方獨樹摘瓶迫切,僅僅在瓶上讀出‘開源’兩字瓶名,就趕緊拋出了鯤鱗。

  當年南無上佛摘取普渡輪,就是使用鯤鱗打破的封印,方獨樹照葫蘆畫瓢,等他把鯤鱗打入黑雲內,雲團瞬時一墜,全部縮入水面。

  開源瓶也跟著從半空掉落,被方獨樹一把抓在手裡。

  隨著黑雲消隱,環境也豁然開朗。

  藍天白雲高掛於頂。

  方獨樹環顧四望,見自己正漂浮在一座峰頂天池內,這座山峰一覽眾山小,池外群山起伏,卻沒有任何遮擋物。

  這裡天高雲闊,風景甚美,方獨樹卻無心領略大好景觀,他縱身從天池裡跳出來,隻想抱著開源瓶好好研究。

  結果等他來到池邊,剛剛清掃了一塊岩石,準備坐上去時,只聽一聲象鳴傳入耳中。

  他順著動靜望過去,發現一頭半膝高的白玉小象,‘呼!’的一下,十分敏捷的從山間躥上來。

  方獨樹目光一亮,發現這小象體格非凡,宛如琥珀凝結,渾身晶瑩剔透,質地與水底爛根有那麽一絲相像。

  小象本想跳入天池,猛然瞧見方獨樹站在池邊,它頓時一怔,眼睛瞪的溜圓,一副難以置信的表情。

  它抬頭望了望天,又垂頭望了望池面,忽然像是想到什麽可怕的事,甩鼻嘶鳴一聲,悶頭扎入池面,就此不見了蹤影。

  方獨樹正在好奇,這小象為什麽不懼怕天池的黑水重力,耳廓隨即又一動,再次聽見山腰處傳來了響動。

  這一次是人聲在呼嘯。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