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養貓後女神醫在星際爆紅了》第103章 起不來的人
  第103章 起不來的人

  另一位女大學生馬媛媛是從旁邊的蘇省過來的,最是聽不得這般話,立即反駁道:
  “你們說什麽呢?現在什麽時代了,外面的女大夫多的是!”

  “母雞能下蛋就行,誰還指望它會治病。”一個村民陰陽怪氣地說道,周圍的人都裂著嘴笑了起來。

  這話說得也太待人恨了。馬媛媛氣得話都說不出來了,眼圈一紅就要哭出來。

  “我說的都是大實話,你可別哭啊?”那村民見她要哭,頓時覺得有點沒意思:“你問問他們,誰能找女人瞧病?”

  他向左看,左邊的老頭兒趕緊搖頭。往右看,右邊的大叔把頭轉一邊兒去。

  “張老三,你也不用看我,我是肯定不能找她們的。”站在他前面的大嬸說道:
  “別的事也就罷了,但身體可是大事。放著眼前這麽多男大夫不找,找個女娃子瞧算是怎麽回事?”

  村主任聽到這邊的動靜,趕緊過來調解:“張老三,你鬧騰什麽?前兒個不是說得好好的,對大醫院過來的大夫要客氣,你那返酸噎氣的毛病還要不要治了?”

  “還有你們,跟人家姑娘家吵什麽。現在外面大醫院,也真的有女大夫。人家城裡人生孩子,都得去找女大夫看!”

  “那不就是接生婆,技術能趕上咱村黃嫂子?”

  “行了,都少說一句,要不現在就回去,再得罪人,也別找人家看病了!”村主任沒好氣地說道。

  村主任的話大家是肯定要聽的,這會兒子也就立即閉了嘴。

  還有那會轉腦筋的已經想到了另一點:這些大夫都是一起來的,彼此之間說不定認識,這要是得罪了眼前的女人,男大夫還能替自家好好瞧病開藥不?

  “真是抱歉,這些人平素也就是去村醫務室找韋大夫看看,去鄉衛生院的次數都沒幾回。他們沒啥見識,你們別跟他們一般見識。”

  村主任笑著轉向三位女生:“消消氣,等會兒我讓他們摘點龍眼和水蜜桃過來,甜得緊”

  他雖這麽說,到底沒有讓三個女大夫也在這裡支攤看診的意思。

  “所以我說,你們還是跟我去拿表格,辛苦點逐戶跑了填吧。”韋大夫攤開雙手,無奈地道。

  三個女生看向葉晨,卻發現他和規培基地的馮大夫一起,逐一去看那五名男大夫的問診開方的情況了。

  這本來就是他倆的職責,這群考生臨床經驗高低不同,看錯了病,開錯了藥那可不行。

  不過這個時間點他們離開,可見是不準備替自己等人撐腰說話的了。

  陶樂以前聽人說過,洪省還有些落後鄉村,仍然保有重男輕女的習俗。

  但是聽說歸聽說,真的親眼看到了,這村民的性別歧視,落到了救死扶傷的大夫身上,仍然令她十分意外。

  從在醫學院被授與白大褂的那一天起,她就忘記了性別的界限,眼中只有患者,不分男女。

  但是在這天橋村的患者眼裡,醫者卻是有性別的:只有男性才擔得起醫生之名,女性就隻好靠邊站。

  就算心中有再多不甘,不平,陶樂也知道,這種根深蒂固的偏見,不是自己等人站在這裡,靠言語就能改變和解決的。

  “韋大夫,需要填什麽表,有什麽具體要求,你跟我說說吧。”陶樂走到韋大夫身邊說道。

  “行,你跟我過來。”他又看向徐清和馬媛媛:“你們呢,也一起過來吧?”

  “我就不去了。”程清說道:“我們在這裡幫他們吧,寫寫病歷什麽的。”她已經迅速地看清了形勢,知道硬強也沒有什麽用,乾脆利落地選擇了最接近病人的方略。

  韋大夫就看著馬媛媛。依他看來,這女孩剛才被人那樣搶白,肯定是會跟著自己來的了。

  沒想到她隻猶豫了一小會兒,就做出了和徐清同樣的決定:“我也留下來幫忙吧。”
    “行吧。”韋大夫點點頭,也沒再勸。

  陶樂跟著韋大夫,來到了村公所旁邊的醫務室。

  這就是一套很普通的磚房,門板上的漆都看不清顏色,裡面掛著個白門簾,上面有個紅色的十字標志。

  掀簾進去,陶樂的目光為之一滯。

  她還真沒想到,這天橋村的醫務室,環境竟然如此敝陋。

  牆是泥抹的土牆,靠牆邊搭著兩個簡單的木架子,放著聽診器、血壓儀等最常見的醫療器械。然後就是一些再普通不過的常備藥。

  桌子也是極普通的木頭桌子,顯見是就地取材打造的,連清漆都沒上。

  壞處是桌腿有明顯的被蟲蟻駐過的痕跡,恐怕天年不永;好處就是健康環保無汙染。

  韋大夫拆開了他從鄉衛生院剛拿回來的文件夾,從中間抽出了一疊表。

  “就是這個,公共衛生防疫落實情況問卷調查表。”

  陶樂接過一看,上面一堆的項目,大概就是針對村裡防治鼠疫等傳染疾病、新生兒疫苗接種、衛生健康政策宣傳和村醫履責情況的調查問卷,共有四大項二十八條內容,下面需要被調查人的親筆簽章。

  “這種問卷調查,一般應該是匿名填報的吧,怎麽還得實名呢?”陶樂不解地問道。

  “這個,呵呵,自然是有原因的。”韋大夫苦笑。

  他們這些村醫,可不像今天來的正規醫生,都考過了醫師執業資格證。

  就像他自己,不過是個農村醫學的中專學歷,雖然在天橋村做了十多年村醫,卻連五險一金都沒有,根本不算醫療衛生體制之內的人。

  基層公衛撥到村醫務室的錢本來就少,再扣去醫療器械和藥品的費用,一年下來剩下的也就一千元出頭——但派下來的工作卻有一大堆。

  村醫們往往是幹了公衛的活,為村民治病的時間就少;但要是不乾或者胡弄,上面又會不滿意。

  以往也有別的村的人反映過,說村醫“填表是一把好手,看病需要抽空。”

  縣衛生局的應對措施,就是深入開展進一步的問卷調查,讓一線群眾去反映村衛生所的真實工作狀況,以此來決定下一步公衛經費的劃撥額度。

  既然和考核與經費掛上了鉤,那必須就得實名。要不這些赤腳大夫自己胡亂填了,豈不是會影響評價的公平。

  這一肚子苦水,韋大夫只能藏在心裡,跟陶樂一句也沒法說。

  他只是站起身來,直接地說了一聲:“走吧。先去幾家最遠的。”

  陶樂背著自己分到的診療包,緊緊地跟著他,穿過了熱熱鬧鬧的小廣場。

  目光所及之處,馬媛媛已經坐在陳恪身邊,隨著他的問話正記錄著什麽。

  徐清則站在人群中,跟後面排隊的人交談著,想來是在提前詢問病情,做著前序分診的活計。

  她淡淡地笑一笑,隨著韋大夫一路穿溪過林,來到了村子最東頭,接近崖頂的一戶人家。

  “別看有不少人去了小廣場,但還有的人起不來,也去不了。”韋大夫說道。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