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身為法師的我隻想追求真理》第381章 完美的策略
  第381章 完美的策略

  古代土地的價值建立在土地的肥沃程度和交通便利性上。

  因此大多城市都是依水而建。

  城市的規模和這兩項指標呈強相關性。

  到了現代社會,社會分工更加明確,同時全球化的浪潮席卷而來,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土地的價值取決於土地承載的人口、人口質量、產業規模和產業質量上了。

  而虛擬世界則徹底顛覆了這一邏輯。

  不管是實體經濟還是虛擬經濟,都和土地的價值解綁了。

  這一現象從腦機連接VR時代就開始逐漸變得越來越普遍,到了虛擬世界誕生後徹底成為了共識。

  沒有人再認可土地本身的價值。

  實體經濟裡最需要土地要素的產業是製造業,製造業需要考慮到的因素有很多。

  絕對不是簡單的低廉勞動力就能夠決定製造業選址的。

  它需要考慮水電的價格和穩定度、交通的便利性、人才招募的難度和成本等等。

  所以即便阿美利肯想方設法得想把製造業搬回本土,再不濟搬到東南亞或者阿美利肯周邊國家。

  但是他們做不到,跟華國相比,這些國家唯一的優勢就是在於勞動力比華國更低。

  而在2031年,人工智能在工業上的利用程度,以及自動駕駛功能,讓製造業選址的考量因素只剩下了水電的價格和穩定度了。

  特別在鄭理發布全新一套人工智能語言和框架之後,人工智能在製造業的滲透率進一步提升,藍星整體的失業情況愈發嚴重。

  和經濟學家、金融從業人士們的樂觀相比,大量製造業失業人群正在衝擊就業市場。

  還沒有被這把火燒到自己身上的城市白領們,都有明顯的感受:路上的黃馬甲小哥和藍馬甲小哥的人數變多了,外賣送到的時間比原來要快上許多。

  一些試圖在大雨天氣買準時寶薅外賣軟件羊毛的用戶屢屢失算。

  這是大批失業人群轉向服務業,而服務業中利用把未來保障換取當下高收入的職業就是外賣騎手了。

  他們沒有福利保障,靠高工時換取較高的現金。

  至於滴滴司機?在自動駕駛已經充分發達的2031年,滴滴司機全部被自動駕駛取代。

  即便是那種自己跑自己買的車的滴滴司機,他們也是選擇直接讓車自己去路上跑,而不是選擇自己開。

  出租車司機以及出租車司機的變種都成為了歷史上的職業。

  而代駕司機這個職業同樣快要成為歷史名詞,要不是市場上還存在極少數沒有自動駕駛功能的汽車,他們還能靠著這個勉強生存。

  但是代駕平台知道這是個逐漸要消亡的行業,也選擇了減少投入,只是勉強維持運營。

  因此製造業的失業人群被接納最多的就是外賣騎手了。

  而對於資本來說,敏銳嗅到這一點的企業,迅速降低了外賣騎手的每單單價。

  反正人多,你不送有的是人送。

  這導致美團這兩年的財報跟其他互聯網公司相比,已經是第二好的那一等了。

  第一好的是拚多多,大量失業人群導致底層購物需求銳增,已經停滯衰退了好幾年的拚多多,又一次進入高增長通道。

  回到土地上來,製造業在選取土地的時候不需要考慮那麽多。

  運輸有自動駕駛,勞動力有人工智能,通信技術的進步配合工業VR能夠讓技術人員遠程進行一些專業操作。

  之前華國城市化進展後半段中各個二線城市,為了賣地而打造的新區派上了用場。

  這些新區作為老城區的衛星城,在經濟發展良好的時候,還能夠指望產業和人口發生轉移。

  但是招商引資的邏輯變化之後,新區連地都只能由城投公司和國企們來兜底,壓根起不到為地方財政托底的作用。

  導致了新區的土地賣不出價,地方政府沒有資金去進行新區的基礎建設,基礎建設不完善沒有人口流入,沒有人口流入導致新區的土地更賣不出去。

  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在過去的十年裡,幾乎每個二線城市,連部分三線城市都有的新區,逐漸淪為真正意義上的衛星城。

  製造業的智能化,導致這些新區派上了用場。

  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是指醫院、大型商圈、學校等這些為了人口流入而服務的設施配套不完善。

  但是水電、網絡、工業用地、商業用地這些2030年製造業所需要的要素一應俱全。

  這導致新區們還是沒有出現大幅度人口流入的現象,但是工廠們在新區開始運轉起來,對華國來說,也算是一個不小的利好。

  至少地方政府們可以借機緩解岌岌可危的財政狀況。

  而對於發達城市們來說就沒有這麽好了。

  高收入人群們可以遠程辦公,他們沒必要再去承擔一線城市高不可攀的房價。

  對於一線城市的高收入人群們來說,完全可以分散到各地遠程辦公。

  之前這種現象在互聯網大廠裡面已經非常普遍,一些民營企業也開始普及。

  這直接導致一線城市的房價只能依靠凍結交易市場來維持紙面上的數字不跌。

  科創生物的生物通信網絡大規模鋪開後,受到影響的將不只是高收入人群,所有崗位都會線上辦公化。

  失去人口的一線城市,絕不僅僅是房價崩盤那麽簡單。

  人口大量流出帶來的是全面崩盤。

  這是一個兩難的抉擇,好在華國還有時間,目前的生物通信網絡只是局限於姑蘇一個地方。

  同時靠著生物通信網絡在姑蘇,姑蘇的房價不僅沒有崩,反而迎來了一波暴漲。

  華國的技術官僚們之所以把下一步選在一線城市,正是希望借助這個機會,讓一線城市的房價也有一波顯著的漲幅。

  然後借助這波漲幅,把“金融炸彈”給定點拆除。

  簡單來說,就是房價上漲,交易活躍,逼迫貸款客戶提前歸還本金。

  降低一切房屋抵押類貸款的總額度。

  當房價下跌的時候,房屋的所有者拿著房子很難在市面上以合適的價格換取現金流,從而無法結算房屋抵押貸款。

  拆除圍繞著房屋的金融炸彈,只有在所有人都認為房價會上漲的時候才做得到。

  生物通信網絡的開放時間,經過了精心計算。

  每一批次的城市都要做到“金融炸彈”的拆除,同時借助交易市場的各種稅來緩解地方財政壓力。

  李渺渺在跟華國金融體系溝通後,不由得為其謀略而膽寒。

  因為從虛擬現實設備上報,到和鄭理完成談判,不過短短半個月時間。

  技術官僚們已經想到了一個完整的解決辦法,能夠刺破房地產泡沫的同時,不影響到華國的金融體系安全。

  所有人都知道地產泡沫要破,華國的地產、阿美利肯的股市和霓虹的國債,被譽為金融圈三大奇跡。

  都覺得它們會爆,但是就是不爆。

  之前工業VR和人工智能在工業領域的普及,勉強靠著增加交易難度,勉強維持住了一二線城市的房價。

  三四線早崩了。

  而虛擬現實技術,更是讓他們想到了一個將地產和金融解綁的方案。

  李渺渺從姑蘇這兩個月房產交易市場的熱度推測,就知道這一計劃大概率會成功。

  在職場也混了這麽多年,李渺渺完全能夠做到喜怒不形於色。

  即便她內心膽寒,但是表面上還是裝作一副欽佩的神色:“這真是一個完美的計劃,您不愧是金融領域的老兵。”

  “這也是下面的年輕人們想到的,我其實沒有做太多的工作。

  只是對他們制定的計劃進行了一些查漏補缺。

  其實對於我們來說工作才剛剛開始。

  後續還有很多的工作很難做。

  光是虛擬世界導致的大量人口流出問題,就讓人很頭疼。

  小李你們應該也有感受到,從VR誕生以來,公務員考試熱依然存在,但是在社交網絡上關於公務員考試的抱怨越來越多。”

  “是的,我經常看到類似公務員考試難上熱搜。”

  “這是因為一二線城市都在縮減編制的放出。

  整體的編制是一個縮減的狀態,三四線城市有些許的增加。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轉向,主要就是考慮到工業智能化導致的人口流出。

  我們的預計需要時間,畢竟技術發展也需要時間。

  只是沒有想到貴司的技術進展如此之快。

  人口大量流出會比我們所有人預計的還要更快。

  這將導致一線城市的人口大批流出,人口流出進一步導致很多衍生問題產生。

  城市的運轉是需要成本的,人口越多,單位成本會越低,而人口越少單位成本會增加。

  我們現在能做的也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能夠把房產和金融的關系理順,您已經做的足夠好了。

  這些應該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個挑戰。

  其實以2023年為時間節點,我們在姑蘇現場辦公的人員已經越來越少了。

  經常整棟大樓的工位,隻坐了不到三分之一。

  我們也有一個摸索的過程,才逐漸達到平衡。”

  李渺渺這次受邀到燕京來見了不少關鍵人物。

  大家都想從她這裡知道她以及鄭理對虛擬世界的看法。

  這是全新的事物,這些人都很清楚虛擬世界使用起來是怎麽一回事。

  有的親自體驗過,有的聽別人介紹過。

  大家的決策能夠直接影響到華國的方方面面。

  今天李渺渺見的金融領域關鍵人物,能夠直接影響到華國的貨幣政策。

  他們制定的決策,同樣要考慮到科創生物的下一步動作。

  因為科創生物的產品完全不按照技術發展的邏輯來,對於這種不按照邏輯出牌而又會產生巨大影響的存在。

  能夠做的就只有加強溝通交流頻率,打好提前量。

  跟其他國家相比,華國好歹在這方面佔據了先手。

  “大馬和獅城達成協議
  大馬的國會昨天通過了決議,將柔佛州南部一塊面積為1572.7平方公裡的土地出讓給獅城。

  獅城方面將付出象征性的十億獅元。

  這是梅林接管獅城以來又一次大動作。

  一次性將獅城的國土面積擴大到原來的三倍。

  對此我們特地邀請到了獅城的前首腦李顯隆先生,請他談談對於此事的看法。”

  李顯隆退居二線之後,在國務谘政這個位置上沒乾多久。

  李家從鄭理手裡獲得的兩千億左右的金融資產不需要他親自打理,有他老婆來打理。

  何晶之前是淡馬錫的總裁,在金融領域要比他專業多了。

  李顯隆一邊在獅城國立大學教書,一邊在各大獅城乃至國際媒體上擔任嘉賓。

  當然這是征求過鄭理意見,鄭理的意思是只要別造謠,不管是批評還是讚揚都可以隨便說。

  “謝謝主持人,對此我認為是擴大了獅城人的生存空間,無疑是一件好事。

  獅城和大馬過去在領土問題上多有爭端,獅城原本七百平方公裡的土地也遠無法滿足獅城本身的需要。

  我們之前圍繞新山港口產生過衝突,但是在大馬提出減少基礎物資供應後,就喪失了主動權。

  過去的十年,大馬在填海造陸上陸續花費了上千億獅元,而建成的土地不過增加了兩百平方公裡不到。

  更早之前我們花了五十年時間才靠著填海造陸增加了一百四十平方公裡。

  而此次僅僅花了十億獅元就獲得了一千五百公裡的土地,毫無疑問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大馬方面出讓的土地,我看過,不管從交通建設角度還是從土地本身建造城市的角度來看,都是非常優質的土地。”

  “李先生,您認為為什麽大馬此次會做出這麽大的讓步?”

  主持人的潛台詞其實是,為什麽你之前辦不到的事情,這次梅林做到了。

  而且沒有付出多大的代價就做到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