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身為法師的我隻想追求真理》第25章 內啡肽獲批上市
  第25章 內啡肽獲批上市

  鄭理在台上等待台下的眾人安靜下來。

  能站在這裡的投資人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他們一下就能抓住重點,內啡肽結合另一種藥物能根治成癮性和藥物依賴性,哪怕這種治療是有針對性的,只針對阿片類藥物有效。

  但這也是一個壟斷的市場。

  雷君同樣感慨萬千,投資鄭理是他這麽多年投資生涯最賺的一筆。

  Young Guo內心萬分無奈,僅僅是錯過了一步感覺就錯過了世界,也許當時自己再堅持一下,能參與到科創生物的A輪風投裡去。

  沸騰持續的時間沒有很久,投資人們看別人都像是看敵人一樣,投資份額只有那麽多,在場有超過三十家投資機構,但最後能參與到B輪投資的估計不超過五家。

  鄭理在場面重新安靜下來後說道:

  “現在我要來說大家最關注的事情,也就是科創生物的B輪投資具體事項。”

  “首先我們的B輪投資將由我出讓百分之二十的股份來引進四家機構,這四家機構來分這百分之二十的股份。”

  “B輪投資的資金主要用在國內外的臨床試驗,內啡肽獲批上市正式銷售,另外我們需要在姑蘇建一座研發生產集一體的生產基地,計劃在東南亞建一座生物醫藥實驗室。”

  很多醫藥巨頭會世界各地搭建自己的實驗室,像輝瑞在南非有實驗室,拜耳在獅城有自己的實驗室。

  一是因為這些地方對創新型企業由稅收上的優惠,二是利用當地的資源,進行資源配置。

  “在場的諸位投資機構代表可以在紙上寫下你對科創生物的估值和能夠為科創生物未來發展提供的幫助,以及你所代表的投資機構名稱,然後提交給服務人員。”

  “服務人員把大家寫的文檔匯總交給我。”

  “我會選取在座的四家機構,參與到科創生物的B輪投資中來。”

  這是拍賣會中盲拍的形式,盲拍對投資人來說很不利,因為你不知道自己要估怎樣的價格才能參與到B輪投資中。

  鄭理繼續道:“最後科創生物的B輪投資估值將按在座各位前四的估值取平均值。”

  “如果我選擇的四家公司有人放棄這個機會,那麽就往後順延。”

  鄭理說完後,服務員給台下的投資人遞上紙和筆。

  Young Guo很猶豫,他不知道該寫什麽條件才能在這場競爭中勝出。從鄭理讓他們寫的東西來看,估值不是最重要的。

  而且投資機構對科創生物的估值大差不差,即便在鄭理聲稱內啡肽能治愈阿片類藥物的成癮性。

  因為內啡肽想替代嗎啡的鎮痛劑地位,那它的價格就不能比嗎啡高出太多,如果內啡肽想作為治療成癮性的藥物賣出高價,那它就無法作為鎮痛劑來賣。

  總而言之兩者定位的好處不能被你都佔了。

  現在還沒生產也還沒做完整個臨床實驗的流程,對科創生物的估值很難準確判斷。

  按最樂觀的來計算,內啡肽能完全取代阿片類藥物在鎮痛劑行業的地位,鎮痛劑全球市場在2018年的市場份額大概是2000億元左右。

  市場是很大的,但是年複合增長率很低,不足1%。

  從這個角度來看,內啡肽的價值大概在2000億左右,按照內啡肽上市後前期能搶佔百分之三十的市場,也就是600億元的銷售額,然後按利潤率百分之十五,也就是90億元的年淨利潤。

  按20倍的PE來算,大概估值就是2000億左右。

  2019年國內醫藥企業的普遍PE在20左右,沒有後來那麽誇張。

  2000億是之前的價格,如果內啡肽還有治療成癮性的作用,那這個估值就不好算了。

  因為這是一個此前從來沒有過的市場,雖然直覺和經驗判斷國內外癮君子很多,市場是很龐大的,還是一個壟斷市場。

  但是一個藍海市場,能有多大的盈利,以及作為企業掌舵人的鄭理在商業上是否具有開拓的天賦和勇氣,這對Young來說是個未知數。

  在座的所有人都在犯難。

  “最後就這四家吧,高盛、IDG資本、交銀國際和淡馬錫投資基金?”鄭理問道。

  高盛、IDG資本和淡馬錫投資基金的價格都在500億美元上下,只有交銀國際的估值是350億美元,明顯比其三家估值要低一截。

  是考慮到要有一家國家資本才讓交銀國際進場的。

  雷君點頭道:“我覺得沒問題,這四家機構的經驗都是非常豐富的,他們能提供的資源也有利於企業的發展。”

  鄭理問道:“按這個價格,師兄你要追投嗎?”

  鄭理出讓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如果雷君不按照新的估值追加投資,那麽他的股權也要被相應的稀釋掉。

  雷君直接道:“當然,這麽好的項目我不投,投啥?”

  “更重要的在於人,我相信你能研究出更好的產品,造福更多的患者。”

  科創生物的股東間達成協議後,鄭理安排程鋼去進行具體事項的處理。

  最後二輪投資科創生物的估值在471億美元,程鋼將這個消息通知到四家機構後,高盛、IDG和淡馬錫都是當天就回復:願意投資。

  交銀國際在第二天內部溝通之後,也決定參投。

  至此科創生物的二輪投資由高盛、IDG資本、淡馬錫和交銀國際參投,順為資本跟投。

  科創生物獲得了141億米元的投資,錢和資源到位後,科創生物進入發展的快車道。

  2019年年底內啡肽臨床四期實驗完成,生產研發一體化基地在姑蘇正式投產。

  一體化基地投產後,鄭理開始著手人造魔腦的複現工作,由於沒有魔法的幫助,想要培育出適配人類的魔腦難度很高,不管是基因編輯還是後期培育需要克服很多難關。

  鄭理進入深度研究狀態,在進入深度研究狀態之前他把李渺渺任命為科創生物的副總經理,分管財務。

  2020年2月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受理了科創生物內啡肽的上市申請,並通過了其上市申請。

  內啡肽獲批後,科創生物宣布無條件支援價值一億元的內啡肽給江城抗疫。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