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周朝侯爵家族史書實錄》第288章 諸夏之國與諸夏之君
  第286章 漢承周室,其命維新(二)
  即便是蕭何張良這樣的才智之士也不可能想到那麽長遠,但是所有人都知道,朝廷的地位一旦提高,他們這些人的地位就會大大提高。

  一個千石的官員,一旦外放,甚至能夠擔任兩千石的國相,之後再轉任兩千石的郡守,最後回到長安擔任九卿,這就是最完美的晉升流程。

  最妙的是,這些調整影響的是王國之內的官員,而不是那些諸侯王。

  大丞相一看就不常設,對目前的大漢來說,天子和皇帝也還沒有徹底區分,位在諸侯王之上的只有丞相一個人。

  作為皇帝佐貳,丞相的地位本來就極高。

  除了趙王這種實權諸侯王之外,像是國力較弱的諸侯王,本就不敢得罪丞相。

  洛辰之所以這麽搞,是因為他知道現在這種貌似平靜的景象維持不了多久,當初周王朝的時候,諸侯之間殺得昏天黑地,為什麽呢?

  因為兩個沒有政治信任的、體量相當的大國,離得實在是太近了,然後周王室沒有調和矛盾的能力,於是天下局勢一發不可收拾。

  現在的中央朝廷比原來的周王室控制力大大增強了,不再需要這麽多跨郡連縣的諸侯王,尤其是韓國和魏國這種腹心之地。

  呂雉說的有些累了,於是讓洛新開始宣讀這些高級官員所配備的佐員和部屬。

  這是一整套的配套設施,蕭何突然想到了一件事,連忙問道:“太后,嶺南王國中是否要通知大丞相這件事?按照您所說的,嶺南國中需要對應的機構。”

  嶺南王趙佗是目前秩序之中最特殊的一個存在,他是諸夏體系中的一員,但同時他是外服藩王,和劉氏宗王是完全不同的存在。

  若是按照姬昭前世的趨勢,趙佗這種最終會成為普通的朝貢的藩屬國,地位也不算是高,但是現在形勢發生了不同。

  洛氏的存在大大升華了諸夏這個概念,而且剝離了屬於天子的一部分權能,直到為項羽和劉邦加冕,威望已經高到不能再高的地步。

  至少在現在這個時期,洛與皇共天下這絕不是一句虛言,洛氏當然要借著這種便利做事,趙佗的存在就是一種嘗試。

  以後的大漢擴展到更大的世界,或許還會有很多的藩屬國,比如說素王老祖說的那一片西域,但是諸夏的藩屬國和外邦的藩屬國是不同的。

  從理論的最根基來說,只要是諸夏都有成為天子的機會。

  諸夏的藩屬國歸於天子和大丞相直接管理,而外邦的藩屬國則交由九卿機構管理,這其中的差距就很明顯了。

  至於哪些算諸夏藩屬,哪些算外邦藩屬,自然有明確的定義,總之是一個能夠讓諸夏蓬勃向外的定義和制度。

  呂雉聞言便說道:“不僅僅要通知,朕還準備派丞相到嶺南國中,讓嶺南王重新整頓國家。

  當年邦周在吳越之地分封姬姓諸侯,結果吳國竟然被當地所同化,斷發文身,直到宣公重新將吳國拉回諸夏的體系之中才算是漸漸識得周禮。

  這是周天子的失職,在大漢是絕對不允許這種情況發生的。

  要謹記中原的祖宗,不要忘記了諸夏的根在中原。”

  蕭何一凜,趙佗帶到嶺南去的有數十萬人,這些年下來不知道還有多少人活著,太后話中似乎有些深意。

  張良則微微思忖,僅僅從現在所聽到的,這就是一個非常龐大的中央官製體系,僅僅在朝堂層面就會多出三成左右的官員,即便其中有兼任的情況,但這依舊是極大的延伸。

  他是何等智慧的人物,一眼就看出了這是要預備著收攏地方的權力,現在先將架子搭起來,到時候就可以直接接收空白地帶,不會陷入秦王朝那種打下了六國,六國卻依舊如同從前的窘境。

  而且加上先前尊朝廷貶藩國的思路,這一手還是為了將山東的人才都匯聚到長安來。

  想到這裡,張良忍不住望了洛新和洛辰一眼,太后和這兩位到底是怎麽想的呢?
  等到洛新的聲音停下,朝廷新的官製向眾人宣讀完畢,這一套官製雖然加多了官員的人數,但是卻更加條理清晰起來。

  洛辰將那些職能交叉的部分全部進行的剝離,明確了各個九卿麾下的具體職責,誰做的好,誰做的不好,一目了然,想要推諉都很難。

  奉常和宗正融為一體,依舊稱宗正,掌管整個宗族的事務,直接向皇帝匯報,接受皇帝的命令,不接受丞相的調遣。

  三個負責皇帝警衛的九卿,洛辰同樣沒有大幅調整,這些東西還是交給皇帝自己去做比較好。

  他真正的最大的調整是大幅度提升了丞相佐官的地位,原先的九卿之中,真正能和治國搭上線的也就內史和少府這兩個,少府還更加傾向於是皇室的錢袋子。

  洛辰認為這對國家的治理是不利的,官員的升遷,大型水利設施的建造,天下的土地錢糧,天下商業的管理,這些哪一個不是至關重要的事情。

  即便這些人都在丞相府之下辦公,但是九卿的地位和待遇卻是必須要實行的。
    這些調整就像是一顆炸彈一樣將眾人砸的暈暈乎乎的,有的人突然就升官了,起碼待遇是直線上升,還有的人則是突然發現自己整個官署都合並了。

  大殿之中一下子喧鬧起來,眾人都在議論紛紛,但是稍微轉過神來,就發現雖然調整很大,但實際上還是明確上下和職責的調整。

  整個朝廷變成了一個非常扁平化的執政機構,對於天下恢復生產沒有多大實際意義的祭天等事情減少,丞相承接了大量的政務,丞相府之下的各官署通過九卿的升格,則得到了更多決策的權力。

  這對於接下來的恢復是有積極意義的,屬官不用事事請示丞相,丞相不需要事事請示呂雉。

  從繁雜無效的事務之中解脫出來,呂雉可以有更多的時間來思考未來的規劃。

  可以對天下的事務提出戰略規劃,並且讓高效的執政機構去推行。

  這些事務宣布完之後,最重要的當然就是確立丞相的人選,呂雉笑眯眯的問道:“酂侯,您德高望重,自大漢立國之後就一直擔任丞相,想來是丞相的不二人選了。”

  蕭何聞言直接就是一個激靈,幾乎毫不猶豫的下拜道:“太后,臣老邁,您創新製,丞相之重,重於泰山,臣現在這副身體實在是承擔不起這樣的重任啊,還請您另擇賢臣吧。”

  呂雉滿意的點點頭,然後說道:“唉,酂侯如此高才,朕攝大政卻已年老,實在是可惜,為酂侯加食邑兩百戶。

  酂侯,您說另擇賢臣,不知道您心中的賢臣是誰呢?

  您擔任丞相多年,想必對滿殿群臣最是清楚。”

  蕭何還是沒有絲毫的猶豫就直接朗聲說道:“臣鬥膽,東阿侯才高無二,臣與東阿侯接觸的時間雖然不長,但是東阿侯胸中的韜略勝過臣百倍。

  尤善於富國,如今天下疲敝,若是有東阿侯這樣的大才,定然能興盛,臣為太后賀,值此艱難之時,國中有這樣的賢臣,這是太后之幸,大漢之幸啊。”

  這番話聲音洪亮有力,可沒有半點年邁的感覺。

  呂雉端坐在上首,聞言直接拍手感慨的說道:“酂侯真是高風亮節,自辭相位還推讓同僚,願意薦舉具有大才的同僚,朕實在是很欣慰啊,這樣的賢臣若是不獎賞,難道還能立於天下之間嗎?
  再為酂侯加兩百戶食邑。”

  蕭何臉上帶著慚然道:“臣不過是為國薦才而已,太后卻賜下厚恩,實在是讓臣無以為報了。”

  這一片其樂融融的君臣相得,讓大殿之中的其他人羨慕的不得了。

  好你個蕭何,為了身後名和恩寵真是臉都不要了,你才和東阿侯認識多久,竟然這麽不矜持能說出那麽肉麻的話來。

  若是蕭何知道這些人心中所想,恐怕隻想嗤笑,我又沒說謊,東阿侯本來就有才,若是再能將英侯召回,兩個人組合是無敵的。

  呂雉臉上的欣喜是完全不加掩飾的,直接問洛新:“東阿侯,酂侯舉薦您來擔任丞相,您的才能朕是最清楚的,朕也以為您是最適合的人選,您意下如何呢?”

  洛新微微躬身下拜道:“太后賜下恩典,臣除了鞠躬盡瘁,再無他言。”

  果然啊。

  大殿之上的百官都是一副果然如此的神情,從這套官製一拿出來,一見到那個權力那麽大的丞相職位,很多人都猜到這一定是東阿侯洛新的位置。

  洛新之前雖然也拜相,但和現在這個就完全不同了,在整個天下,洛新現在是一人之下而已。

  鐺鐺鐺!
  又是鍾聲響起,朝臣們緩緩離開未央宮,呂雉和洛新並肩望著這一幕。

  呂雉輕聲道:“公子,天下的擔子就在我們兩個肩上了。”

  洛新笑道:“娥姁,這是幸事!”

  ————

  在漢初的這一次制度改革之中,很多學者都抓住皇權削弱這一點來論證漢廷為了恢復疲敝的天下而將權力下放,但筆者絕不認同這一點,而且恰恰相反,漢廷通過制度改革,反而從制度上加強了中央集權。

  這就要提到中央集權和君主專製這兩個概念的相似點和不同點,中央集權是更廣泛的概念,漢廷是以皇帝為中心的一整個集體,在皇權和相權的爭鋒之中,皇權或許稍微退讓,但整個漢廷卻在大步向前。

  皇帝在中樞或許有些許的退讓,但在天下卻更有威嚴,我們可以說相比較秦王朝,漢王朝君主專製的程度沒有那麽高,但漢王朝中央集權的程度是絕對超越秦王朝的,區分這兩個概念才能理解漢王朝的歷史走向。——《漢王朝興衰史》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