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伐明》第22章 回援
  第22章 回援
  李旭升效仿先賢大擺火牛陣,擊破了毫無準備的延長縣壯丁,他清點損失,將死去了三頭牛剝皮吃肉,然後耀武揚威的在縣城下面挑釁。

  這次突然而起的戰鬥,李旭升這邊損失極微,除了損失三頭牛外,隻被混亂的青壯踩傷了七八人,而他自己手中的骨乾,卻沒有一個損傷。

  這次戰鬥,李旭升損失很小卻大有斬獲,除了俘虜青壯三百多人外,還繳獲了大刀長矛等武器二百多件,藤牌三十面,剩下的一些都是木棍之類的無用雜物。

  出城的青壯共有上千人,除了逃回城中的二百多人外,剩下的四五百人大部分四散而去,李旭中手上人手不多,不可能花費力氣抓俘虜,所以隻俘虜了三百余人。

  李旭升將這些俘虜打散編制,與自己路上裹挾的流民混編起來,將所有繳獲的武器,除了鋒利精良的之外,全部分發給這些裹挾的流民。

  因為李旭升大獲全勝,很有可能攻破縣城,加上今天還有牛肉可吃,這一夥兒流民倒是士氣很高,也比較服從李旭升管理節製。

  眼見派出去的青壯大敗而歸,典吏吳鵬大驚失色,早已經破膽,他的雙腿不停地顫抖,仿佛像篩糠一樣哆嗦起來,吳鵬牙關緊要,哆哆嗦嗦的說道:“縣丞大人,要盡快派出信使,早日等候援軍。”

  縣丞周琛膽子同樣很小,更沒有見過這種危機的場面,這時候早已經手足無措,他來不及怨怪吳鵬,唯唯諾諾的說道:“這就加派信使。”

  因為縣丞中兵丁不足,周琛加急寫了十幾封求援信,蓋上自己的印章,然後讓城中士紳的精銳家丁,騎上戰馬,連夜去董家堡送信。

  ——————————————————————————————————————————————————。

  卻說董家堡內,顧世虎現在也愁眉不展,盡管靠著四門佛郎機大炮,顧世虎轟塌城牆,攻進董家堡,將下山虎的大軍一舉殲滅,甚至還俘虜了下山虎軍中所有的骨乾,無疑算是打了一個大大的勝仗。

  但是顧世虎臉上卻沒有一點笑容,這幾天的征戰,顧世虎一共傷亡了上百人,就連自己精銳的家丁,也死傷十多人,已經算是傷筋動骨。

  況且官兵的戰鬥意志實在低微,還遠遠比不上為了不被餓死的饑民,今天剛剛打進董家堡,軍中的三十多個**就一擁而上,想要進入董家堡內搶掠一番。

  所幸顧世虎知道厲害,董家老爺背景深厚,那裡能夠輕易招惹,就連縣令老爺張雲柯,也要看董鄉紳的風色。

  所以顧世虎當機立斷,斷然處置了鬧得最凶的兩人,將他們的頭顱掛在營門之上,用來威嚇手下的士卒。

  顧世虎軍中,已經半年沒有發餉,士卒早已經饑餓不堪,全靠在城中吃拿卡要勉強活著,如今大家死傷眾多,攻破了董家堡,居然不能進入搶掠一番,士卒的怨氣已經很大。

  還好顧世虎平日處事還算公正,在士卒中有些威望,才能勉強鎮壓下來,但是現在軍中怨氣盈天,如果再不發餉獎勵士卒,只怕馬上就有變亂之禍。

  顧世虎原地轉了幾圈,決定向縣令張雲柯討一個面子,討要些銀兩,為手下的士兵發些軍餉。

  顧世虎走出營門,進入董家堡內,來到董鄉紳府邸,卻被張雲柯的奴仆攔在門外,顧世虎好說歹說,最後還要掏出一兩銀錢賄賂,才讓張縣令仆人答應通傳一聲。

  顧世虎在門外等了整整一個時辰,等的心中怒火中燒,才等到了縣令老爺的接見。

  只見張老爺衣衫不整,面帶紅潮,身邊還站著一個油頭粉面的小廝,顧世虎臉皮一抽,臉上帶上了幾分厭惡之色。

  明末士紳,多有好男風者,這時畜養臠童,不僅不會被人取笑,反而認為是名士風流。

  歷史上東林黨魁首候恂就以好男風出名,他遇見了犯罪被罰的左良玉,見對方面貌俊秀,就要求左良玉侍寢,左良玉賣了屁股,受到侯尚書提拔重用,才在明軍中慢慢發跡。

  顧世虎沒有客套,開門見山的說道:“父母老爺,小人軍中士卒已經半年未發餉銀,家中早已經揭不開鍋了,這些天來大夥兒連日作戰,也頗為辛苦,還請老爺體恤軍丁的一片忠心,還是籌措些餉銀吧。”

  張雲柯臉皮一抬,輕蔑的說道:“軍中士卒辛苦,我早已知道,不知欠響幾何。”

  顧世虎見縣令老爺如此好說話,於是歡喜的點了點頭答道:“小人的軍中已經欠餉半年,每一個兵丁每月餉銀一兩五錢,小人軍中兵員上千,一共需要現銀九千兩。”

  顧世虎見張縣令臉色一黑,知道不能獅子大開口,於是接著說道:“如果縣尊老爺為難,不如先交付一些,只要先發餉銀兩個月,軍中士氣必能充盈旺盛。”

  顧世虎見現場沒有一點聲音,正要抬起頭來,只見張縣令雙眼一瞪,順手抄起手中的茶盞,向顧世虎當頭打來,那位油頭粉面的小廝,見到顧世虎非常狼狽,居然洋洋得意的笑出聲來。

  顧世虎不敢躲避,被這枚茶盞打中頭部,滾燙的茶水順著顧世虎的臉上一一滴下,這些茶水,和著顧世虎顧守備的淚水,全部滴在董鄉紳光潔的瓷磚之上,再也不能分開。

  明末的文貴武賤,達到了中國歷史上的頂峰,比起兩宋,還要厲害許多,兩宋的節度使盡管都是虛銜,但是兩宋的文官也不敢無詔誅殺節度使吧。

  但是這樣的事情就發生在明末,在崇禎二年六月,副都禦使,薊遼督師袁崇煥在沒有皇帝的詔書,矯詔斬殺了東江鎮總兵,左都督毛文龍。⑴
  袁崇煥是從二品文官,毛文龍是正一品武將,兩人手裡都有皇帝賜下的尚方寶劍,袁崇煥矯詔斬殺毛文龍,心中居然一點也不害怕,只是輕飄飄上了一封奏疏,從這個側面看,就知道明末文武官員地位的差距了。

  明末大亂之後,武將開始逐漸軍閥化,地位也在慢慢提高,到了南明之時,左良玉,江北四鎮的軍隊都已經成為獨立王國,朝廷也根本無力節製。

  就是因為朝廷視武人為豬狗,明末的官軍幾乎很少為朝廷盡忠,不是投降流賊,就是投降滿清。

  到了南明之時,抵擋滿清南下的居然都是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軍余部,即便還有一個民族英雄鄭成功,但也是海盜強人的後代。

  顧世虎受了侮辱,卻不敢抗辯,只能默默的忍受下來,不住的哭訴哀求,張雲柯心中不耐煩,開口斥道:“還不快滾,如果再敢唧唧歪歪,打擾了老爺的雅興,小心讓你人頭落地。”

  見顧世虎還沒有出去,張雲柯大喝一聲,叫出七八個奴仆,手持棍棒,將顧世虎亂棍打出。

  見顧世虎狼狽的逃了出去,張雲柯哈哈大笑,得意的向小廝說道:“這些粗鄙武夫,仿佛家中獵犬刁奴,不能給一點好臉色,不然只怕馬上就會反受其害。”

  張雲柯打出了顧世虎,又來了幾分興致,將這個油頭小廝按倒在旁,繼續快活起來。

  就在張雲柯欲血沸騰,熱火灼燒之時,只聽見一陣快馬急報,有人連滾帶爬,也不管打擾沒打擾張縣令的興致,開口喊道:“縣令老爺,今夜黃昏,有賊人三百前來攻打縣城,周縣丞命小人前來求救,還請縣令老爺速速發兵。”

  張雲柯正在興頭上,聽聞這個噩耗,心中的火熱頓時熄滅。

  張雲柯一陣大罵,還夾雜著一些家鄉的方言。

  張雲柯穿好了衣服,打發隨從前去軍營尋找顧世虎,然後詳細的將縣城的情況仔細詢問了一番,當聽見流賊只有三百人,而且兵甲不齊之時,張雲柯臉色一松,對打擾他性子的衙役恨上心頭。

  等顧世虎趕到之後,周琛派遣的第二波信使也已經趕來董家堡,這一波信使,足足有十多人,因為出城之時被李旭升攔截,只有四人殺出重圍,趕到董家堡。

  等信使都已趕到,張雲柯仔細觀看了來信,第二次送來的消息已經非常嚴峻,流賊擊破城中的青壯,現在人數已經上千,而且還是青壯居多。

  反倒是縣城中的情況,卻是雪上加霜,因為流賊的蠱惑,尋常百姓不願意上城守城,而流賊的實力已經更加強大,城中的力量反而大大減小,如果不能趕快救援,恐怕會有城池陷落的危險。

  明朝法律森嚴,對於坐失城池,一向處罰嚴厲,最少也會罷官,永不敘用,如果朝中沒有後台,只怕還會被當做替罪羊殺掉,用來殺雞儆猴。

  張雲柯舉人出身,沒有同年鄉黨可以依靠,在朝中自然沒有靠山,要不然也不會被打發到這裡充當知縣,盡管他在延長縣威風凜凜,肆意侮辱五品武官顧世虎,但是在大明官場之中,他卻是名副其實的小人物。

  張雲柯心慌意亂,不停催促顧世虎馬上發兵,顧世虎滿臉苦澀,再加上今日被張雲柯侮辱,也犯了一些牛脾氣,開口說道:“請縣令大人下發欠餉,不然小人怕是指揮不動手下的士卒。”

  張雲柯到底沒有那位薊遼督師膽大包天,自然不敢隨意斬殺朝廷官員,盡管張雲柯更舍不得錢財,隻好寄希望於董鄉紳,希望董鄉紳捐助些錢糧。

  注釋⑴:“五月庚戌,袁崇煥至雙島,毛文龍進謁,慰勞甚至。戊午,矯製殺文龍。崇煥自出都門至寧遠,專主款;於寧遠捷後,即令番僧往清軍中唁問,意欲議和。會罷歸,未就。迨再出,陛見日,許上五年複遼;既而懼上責效,欲複修款議。惡文龍擾之,乃決計斬文龍……”上面一段話出自《崇禎實錄卷二》,從上面看來,袁崇煥真是膽大包天,毛文龍身為東江總兵,左都督,幾乎是當朝實權武將第一人,正一品的實權大員,卻被袁崇煥像豬狗一樣斬殺,這也側面說明明朝武將地位低下,以袁崇煥的膽子,恐怕是不敢隨便斬殺一個七品文官的。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