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伐明》第28章 成婚
  第28章 成婚
  大雪紛紛揚揚地下起來,這是崇禎元年第一場雪,也許也是最後一場雪。

  在這漫長的一年中,整個陝北之地,都沒有見過一滴雨水。沒想到剛剛入冬之後,卻下了一場少見的大雪,民間的諺語常常說‘瑞雪兆豐年’,但是劉宣卻知道,明年絕不是一個豐年,從天啟四年到崇禎六年這十年間,整個陝北之地都是連年大旱,幾乎顆粒無收。

  陝北的老百姓活不下去,幾乎全部都去造反,成了讓朝廷深惡痛絕又頭疼萬分的流賊草寇,經過二十年戰亂,在清朝順治三年之時,整個陝北之地,已經是千裡無人煙了。

  大地一片朔白,寒氣瑟瑟迫人,遠處的一片林子被些許白雪覆蓋,光禿禿的楊樹柳樹靜靜地矗立著,樹上的樹皮也早已經被饑民剝去食用。

  偶爾有幾隻未去南方過冬的麻雀嘰喳幾聲倏地一聲飛走了,隨著樹乾的震動幾絲白雪簌簌地落到了地上,大地像死了一樣靜謐,仿佛預示著這個悲慘的世界。

  天空烏沉沉的,劉宣站立在天地之間像遠處望去,白茫茫的一片真乾淨,心中竟然有了一股寂寞淒涼之感。

  現在正是千年難遇的小冰河時期,在這個殘酷的時代,氣溫往往比正常低上許多,就連南方的福建廣東之地,在冬季也常常普降暴雪。

  而在陝北這個地方,常常是夏天大旱,冬天奇寒,這樣的天氣,已經持續了四十多年,直到崇禎十七年,滿清入關之後,才有所好轉。

  進入冬季以來,盡管劉宣做了準備,減少了訓練外出的時間,但是還是有不少瘦弱多病的饑民被凍死,就連不少青壯士卒,也被凍掉了耳朵,鼻子,徹底落下了殘疾。

  盡管棉布很少,劉宣也非常困難,但是他還是盡最大的可能多製作了許多棉衣,讓值哨的士卒全部穿上。

  入冬以來,劉宣讓趙魯帶人悄悄潛伏進了縣城,也采買了一些棉衣,棉花,油鹽醬醋,但是因為延長縣人煙稀少,地方不大,很快就被縣令張雲柯察覺。

  最近一次,劉宣不僅損失了幾個人手,還損失了上百兩采購白銀,因為已經被官軍察覺,這樣的事情也不能在乾,劉宣的軍隊從此徹底被官軍封鎖起來。

  現在的陝北,盜匪縱橫,幾乎遍布陝北各地,道路也非常不安全,哪怕是去附近的縣城,也非常不好辦。

  如果派的人少,那就是肉包子打狗,幾乎便宜各地攔路搶劫的盜匪,如果派的人多,也起不了隱匿蹤跡的作用,肯定會被官軍察覺。

  就在劉宣滿臉憂慮之際,張虎成從劉宣後面走了上來,拍了拍劉宣的肩膀,開口說道:“劉兄弟,今日是你大喜的日子,何故如此憂慮,莫不是不中意李家娘子?”

  “也對,劉兄弟相貌堂堂,而李家娘子不僅是天足,身子還如此高挑,比起尋常的漢子,也高上一頭,這樣說來,的確是委屈了劉兄弟,但是俗話說娶妻娶賢,納妾納色,在哥哥看來,李家娘子為人大度,心懷善念,遇事又有主見,其實也算是良配。”

  劉宣搖了搖頭說道:“我對金娘倒是非常滿意,我之所以如此憂慮,卻是因為現在缺乏棉衣,如今剛剛入冬不久,就如此寒冷,如果到了數九連天,也不知道還要死多少人。”

  張虎成微微一愣,最後還是寬慰劉宣道:“這些年幾乎都是如此寒冷,每年都要死傷不少人畜,大家也早已經習慣了,如果誰沒能扛過去,就算自己命不好。”

  張虎成瞅了瞅太陽,拉住了劉宣的雙手說道:“現在已經到了吉時,趕快去董府迎親去吧。”

  中國古代把婚禮過程分為六個階段,古稱“六禮”,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

  納采,即男家請媒人到女方家提親。若女家同意議婚,則男家正式向女家求婚,正式求婚時須攜活雁為禮,使人納其采擇之意。

  問名,即男家托媒人詢問女方的姓名和八字,以準備合婚(合婚,由媒人到女方問姓名、生辰八字、籍貫、祖宗三代,並寫成庚帖送交男方,三天內若男方家裡沒有發生不吉祥,(俗稱“三日好”),男方便把自己的庚帖交與女方,雙方分別佔卜合婚,確定相生還是相克)。

  納吉,即把佔卜合婚的好消息告知女方,並由男方備禮物到女方定下親事。也是以雁為禮——後世則多以金銀首飾等物為禮(通常是一對金耳環或一隻金戒指),還有餅食、糖果,但女方必有回禮。男女雙方都要給親戚、朋友、四鄰送餅食。糖果,報告親事已定。相當於現在的訂婚,俗稱“行定”、“食定”,“送定”、“過定”、“定聘”。

  納征,即男家將聘禮送往女家,又稱“送聘”、“納幣”、“大聘”、“過大禮”等,古代納征多以鳥獸為禮,上古時聘禮須用全鹿,後世簡代以鹿皮,當然,古代納征也並非全用鳥獸為禮,象《衛風?;氓》中所說的“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就是以布為聘禮的例子,後來,納征的禮儀越演越繁,成為六禮中禮儀最繁瑣的過程之一,這時女方要回禮,也要有餅食、糖果贈送親朋和鄰居。

  請期,即男家擇定結婚日期後,備禮去女家,請求同意結婚的日期,現在民間俗稱“擇日”、“送日”、“提日”,這時,男方、女方的親戚朋友都要送賀禮,送女方的賀禮也稱“送花粉”。

  親迎,即迎娶新娘,其方式、禮節各不相同。常見的迎親有兩種形式,一是新郎上門迎接新娘;一是派“好命人”上門代接新娘,新郎在自己門口等親。

  新娘由女方派伴娘陪伴。迎親程序繁多,新娘出門之前要給兄弟姐妹分錢米,吃姐妹桌,新娘到男方家門口,新郎要踢轎門,扎如意,新娘要跨火煙,新郎新娘進洞房要吃合房圓(新郎、新娘共鼎而食,再將一瓠瓜剖為兩半,夫婦各執其一,斟酒而飲,謂之“合巹”——此即後世交杯酒的源起)和上廳拜見公婆。

  古代富家子女結婚,一般都嚴格遵循六禮的步驟,而普通人家結婚則大多從簡。

  劉宣不想讓金娘感覺到遺憾,盡管條件簡陋,但是攻入董家堡之後,還是一直精心的準備著這門親事。

  充當媒人的是趙魯,因為沒有活雁,劉宣就弄了兩隻活鴨充數,以孫登充任算卦的先生,用繳獲的黃金為金娘打造了一套首飾,將這六個程序全部走完。

  而今日,就是劉宣成親的黃道吉日。

  劉宣身穿大紅的棉布袍子,裡面穿著青緞色棉襖,腳下蹬著牛皮長靴,頭上戴著一朵紅絨花,騎著上好的河曲馬,後面跟著吹嗩呐者、提鑼者、提燈者、提藍者、抬箱者、抬轎子人的,總共二十多人。

  這些人,除了鼓樂手之外,都是劉宣以前的親兵,眾人喜氣洋洋,奮力的敲著鑼打著鼓,將嗩呐吹得震天響,慢慢悠悠的朝著董府而來。

  劉宣進入董府,賞賜了眾人不少銀錢,然後將金娘報入花轎中,迎回了自己的房中。

  在禮儀先生孫登的指揮下,兩人拜過天地,正式成親。

  今日劉宣大婚,自然殺豬宰羊,大宴賓客,凡是在攻入董家堡之前加入劉宣軍隊之人,全在邀請之列,而後來加入的士兵,也都有所賞賜。

  今日雖然大家高興,敬酒的手下數不勝數,但是有楊四寶這個酒量極大的兄弟擋酒,劉宣也並沒有一點醉意。

  眾人熱熱鬧鬧的吃喝了半夜,直到戌時三刻(晚上九點四十五分),眾人才心滿意足的四散而去,至於有沒有聽牆角的,劉宣也不知道了。

  劉宣抽出裹在紅紙裡的筷子,稍微躊躇了一下,然後果斷的挑起了紅蓋頭,只見一陣粉香撲鼻而來,金娘光潔的臉上帶著一點點紅暈,稍微沾上一點點淚痕。

  劉宣輕輕摟住了金娘,感覺到懷中女子身體有些僵硬,劉宣輕輕摸著金娘的後背,開口答道:“金娘,以後我一定會對你好的,今日天色已晚,還是早日休息吧。”

  感覺到金娘口中的呼吸,輕輕的噴在自己臉上,劉宣再也把持不住,輕輕的吻上了她的香唇。

  就在劉宣縱橫馳騁,放馬奔騰之際。

  卻聽見一陣陣怒罵嘲笑的聲音,劉宣仔細一聽,卻聽出了李旭升,楊四寶二人的聲音。

  差一點被攪了興致,劉宣心情不悅,頓時大罵道:“好你個楊四寶,竟敢打擾老子的好事,待到明日,老子定要你的好看。”

  “旭升小子,你小小年紀不學好,盡跟著這些不學無術的粗漢廝混,還不快快滾蛋,莫非要老子出去趕人不成。”

  只聽見外面一陣陣哄笑,眾人嘻嘻哈哈的大鬧了一番,最後終於散去。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