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伐明》第29章 上報
  第29章 上報
  就在劉宣歡歡喜喜,風光滿面成親之際。

  在延長縣城的縣衙之內,縣令老爺張雲柯卻唉聲歎氣,滿面愁雲。

  他雖然解了縣城之圍,沒有被治一個坐失城池的罪名,但是卻第二次丟了董家堡,就連董家的族長董述,也被劉宣以三尺白綾縊死。

  董述嫡親的侄兒董文生位居大理寺左少卿,已經算是正四品京官,也能稱得上是地位顯赫,官高權重了。

  如今董述被殺,董家堡成為賊寇的據點,張雲柯已經算是大大的得罪了這位董大人,即便能保全性命,只怕頭上的官帽子是怎麽也保不住了。

  這些天來,張雲柯在縣城中也大大瘋狂了一把,將城中的士紳狠狠搜刮了一番,小小一個延長縣,已經弄出了超過五千兩白銀,弄得城中的士紳苦不堪言,不少人已經發動關系,開始彈劾張雲柯了。

  張雲柯現在急需要立功贖罪,在縣城中大肆征集壯丁,從新征集了上千的軍隊,而且拿出白銀一千五百兩,充當顧世虎營中的欠響,這樣一來,官軍的士氣也有所恢復。

  這幾天,張雲柯連續派出探馬,將延長縣的匪患直接報給了延綏巡撫嶽和聲。

  張雲柯之所以越過延安知府,直接上報給巡撫嶽和聲,也是因為明末官場風氣敗壞,推諉搪塞之風盛行,害怕延安知府壓住軍情不報,最後被董文生知道,上奏一本,白白當了替罪羊。

  延綏巡撫嶽和聲是萬歷二十年進士,做官已經差不多四十年,早已經年老體衰,快要到了致仕的年紀,這個年齡的官員,早已經無心任事,隻想平平安安告老還鄉。

  對於陝北的大亂,嶽和聲一直隱匿不報,全靠謊言欺瞞著朝廷,直到今年七月之後,亂子弄得越來越大,實在壓不住了,陝西巡按禦史吳煥上書朝廷,明廷才知道陝北發生了大規模叛亂。

  朝廷下詔,嚴令延綏巡撫嶽和聲剿滅盜賊,嶽和聲本想用兵進剿,恰巧此時固原鎮邊軍兵變,邊軍打開固原州庫,將府庫搶掠一番之後,轟然而散,亂兵紛紛加入王左掛,王嘉胤等強賊大寇之中。

  一時間,二王實力大增,越發勢大難製。

  固原鎮本是九邊重鎮,是三邊總督開府建牙之地,一向是明廷戰略要地,如今固原兵變,三邊總督武之望落荒而逃,前來榆林鎮求援。

  面對上官,嶽和聲不敢怠慢,隻好將榆林鎮中大部分能戰的士卒交給武之望帶去平叛,如今榆林鎮的兵力也有些空虛,尤其是榆林鎮本是戰略要地,既要防備塞外蒙古入侵,也要防備饑民流賊入寇,還要防備欠響的邊軍兵變。

  如今嶽和聲收到延長縣令張雲柯奏報“延長縣饑民起事,殺死鄉紳董述,擊敗官軍進剿,斬殺官軍多人,希望撫台大人派出援軍,剿滅強匪。”

  嶽和聲頓時勃然大怒,董述乃董文生的叔父,嶽和聲萬歷二十年進士,從二品京官,加上年紀已大,又是快要致仕之人,並不是非常忌諱董文生,但是他現在情況不妙,被朝廷下詔斥責,如果被董文生參上一本,也有些承受不住。

  如今董述身死,必須要盡快給董文生一個交代,但是現在榆林城中實在是兵力短缺,境內更有王嘉胤,王左掛這二王大寇,也實在抽掉不出兵力支援延長縣。

  既然沒有援兵,只能逼迫延長縣令張雲柯限期進剿,畢竟延長縣的盜匪,也是張雲柯這個縣令治理無方,逼迫出來的良民百姓。

  嶽和聲下了異常嚴厲的軍令,張雲柯只能無奈的執行,他將顧世虎叫入廳堂,拿出延綏巡撫嶽和聲的軍令交給顧世虎觀看,然後開口說道:“本縣已經下發了三個月欠響,兵丁之上已經有了交代,如今撫台大人嚴令限期剿賊,你這支軍隊還要早日發兵才對。”

  顧世虎看完了書信,知道這時候也不能推脫,只能提些要求,開口說道:“縣尊老爺,如今天氣寒冷,士卒還是身披單衣,不敢輕易出門,更不可能出城作戰,還是下發些棉衣,好讓士卒門出城作戰,如果硬要逼迫,只怕還會有兵變發生。”

  崇禎元年以來,短短的一年之內,九邊重地連續發生了三起兵變,寧遠、薊、固原三大雄鎮連續因為鬧餉兵變。

  其中固原邊軍幾乎大規模加入農民軍,更是讓張雲柯感到危險,況且三個月前,顧世虎軍中也因為鬧餉兵變,差一點完全潰散,丟了延長縣城。

  對於兵變,張雲柯現在非常害怕,不僅對顧世虎等軍將稍微客氣了一點,也不敢過分欺壓士卒,所以才為士兵發放了三個月軍餉,穩定了軍心。

  張雲柯見顧世虎提出要求,盡管自己非常厭煩,但是也知道顧世虎說的是實話,於是將縣城的庫存棉衣全部發放,還讓顧世虎便宜行事,在縣城內征集棉衣。

  顧世虎聽到命令,自然不會客氣,當下令士卒從百姓手中搶掠棉衣。官軍的軍紀非常不好,一時間,在縣城之內為非作歹,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不僅搶劫棉衣,就連金銀財物,糧食布帛也統統搶掠乾淨。

  面對顧世虎軍隊所做的一切,張雲柯現在也無力阻止。畢竟軍隊就像關在籠子中猛獸,一旦沒有了軍紀管束,將這頭猛獸釋放出來,就不是任何人能輕易製止。哪怕是領兵大將顧世虎,現在也不敢輕易阻止士兵搶掠。

  縣城中的這次搶劫,苦的都是尋常的百姓。畢竟高門大戶人家,都養著家丁奴仆,更有縣太爺關照,尋常兵丁也知道厲害,盡管大戶人家錢糧更多,但是卻很少被搶劫。反倒是一般殷實人家,受到的損失更大。

  顧世虎等士卒都心滿意足,斬殺了幾個領頭之人,才帶上了佛郎機大炮,慢慢悠悠的向董家堡而來。

  就在顧世虎帶兵進剿之時,劉宣正帶領著士卒出早操,盡管劉宣將整個董家堡搜刮乾淨,但是也隻得到了六百多件棉衣,這些棉衣,除了配給值哨探路的兄弟之外,只能讓每日出操訓練的士卒換上。

  至於其他的老弱婦孺,只能在這個寒冷的冬季苦挨,所幸每日士卒都會為大家砍伐木材,還有董家堡裡面的房子住,盡管有一些老弱被凍死,但是大部分還是頑強的生存了下來。

  入冬以來,因為禦寒之物缺少,劉宣安排的訓練大幅度減少,早上除了跑操之外,隻訓練半個時辰陣列。

  到了中午最暖和的時候,劉宣就帶領士卒砍伐木材,每日砍伐的木材都有三四千斤,已經足夠大家使用了。

  每日的跑操,都是沿著董家河岸的平地跑上一圈,大約有四五裡地,每日的跑操,劉宣都嚴格要求,讓大家跑的務必齊整,劉宣不僅嚴格要求,每日還要親自示范,就連洞房花燭之後的第二夜,也早早的起床參加操練。

  經過這一段時間的訓練,劉宣這支隊伍已經勉強能夠列陣而戰,能準確的分清了左右,就連隊形的轉換,也能夠絲毫不亂的完成。

  因為武器的缺乏,劉宣這支軍隊的裝備非常差勁,只有劉宣,李旭升,李旭中,張虎成四個哨配齊了兵器,但是也非常雜亂,以大刀長矛為多,至於鳥銃,盡管劉宣也非常努力,但是卻沒有打造成功一杆。

  反倒是三眼銃,因為構造簡單,容易製造,被劉宣仿造成功,已經連續打造了五十多杆,這種三眼銃長達七尺,不下於普通長矛,一頭為火銃,另一頭為矛尖。

  這一批三眼銃,被劉宣全部裝備了張虎成哨中,以多面手劉武充當隊官,訓練成了一個火槍隊,盡管因為火藥問題,訓練也比較少,但是已經有了一定的戰鬥力。

  另外這段時間,劉宣還製造了不少獵弓,本地之人彪悍善戰,家中常常配備各種弓箭,這些獵弓,拉力只有六七鬥,遠遠比不上官軍的製式弓箭。

  盡管威力較弱,但是劉宣已經非常滿意了,畢竟劉宣起兵以來,手下遠程投射部隊非常欠缺,不管如何,有了這些弓箭,在戰鬥之時,多多少少也能為劉宣提供一些支援。

  這些弓箭手,全部選拔善射之人充任,全部加起來也只有三十余人,這三十個弓箭手,被劉宣編成一個射手隊,以神射手張五鬥兼任隊官。

  盡管劉宣這支隊伍看上去還是非常窘迫,但是劉宣的心中已經非常滿足,畢竟比起剛剛起兵之時,無論是人數,還是戰鬥力都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

  就在劉宣剛剛跑完操之時,突然出現了一陣陣馬蹄聲,一位騎士身手矯健的從馬上跳下,眼神中帶著一絲慌亂說道:“頭領,剛才探查的斥候來報,官軍已經傾巢而出,朝著董家堡方向而來,帶兵的大將,應該還是延長守備顧世虎,帶領的軍隊,看上去也有千人上下。”

  劉宣點了點頭,沒有一點慌亂,在劉宣攻破董家堡,斬殺董述之際,劉宣就知道官軍一定會進剿,如今過了三個多月,劉宣已經練成了一支軍隊,不再是以前的烏合之眾,底氣自然大上了許多。

  況且劉宣手中的余糧已經快要消耗完畢,隻留下了三百多石,哪怕再要節省,也只能夠食用半個月,就是官兵不來,劉宣也要想辦法打開縣城,籌集糧食了。

  今日本來答應迷茫等書友的要求加更,但是因為卡文,所以剛剛才碼完了一章,以作者戰五渣的碼字速度,今日恐怕是很難加更了,恰好這周日有一個蚊子腿,不如將加更的一章放在周日夜間吧。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