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伐明》第34章 巾幗
  第34章 巾幗
  顧世虎心中絕望,欲戰死於軍陣之上,但是麾下的士卒紛紛開口相勸,不欲白白送死,苦苦哀求顧世虎收回成命。

  顧世虎見這些麾下的兵將不願與他同生共死,他恩養這些家丁多年,也不想因為自己的緣故讓他們全部死於陣上。

  顧世虎心中突然起了一種孤獨的悲涼,拔出手中的寶劍,想要拔劍自刎,以全自己忠臣之名。

  就在顧世虎將要動手自己,只見七八個家丁一擁而上,把總石勇架住顧世虎。開口勸道:“老爺,今日雖然兵敗,但是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只要保住性命,以老爺的英雄,一定能擊敗賊軍,報仇雪恨。”

  眾人將顧世虎武器奪下,怕他尋機自盡,然後騎上快馬,迅速退出了戰場,沿著去縣城的官道逃去。

  劉宣退到李昭雲後備哨中,努力將潰散的亂兵收攏起來,也無力阻止顧世虎逃離戰場。

  況且他現在的情況也非常糟糕,李昭雲,陳鐵牛兩個哨,是劉宣麾下戰鬥力最差的哨。

  陳鐵牛麾下張五鬥隊全是弓箭手,還算比較精銳,卻伴隨著張虎成三哨攻擊官軍大陣。剩下的的士兵,已經視同於老弱,使用的兵器也最差勁,幾乎都是簡陋的大刀長矛,只有哨長,副哨長一級軍官才有一副鎧甲,他們盡管人數眾多,但是實際的戰鬥力非常差勁,遠遠比不上劉宣的親兵哨。

  顧世虎麾下的騎兵,在開始衝陣之後,已經死傷二十多人,還有二三十人被騎兵隊牽製。

  而李陳兩個步兵哨雖然兵甲不精,裝備不整,但是畢竟人數眾多,兩相爭鬥起來,勝敗生死也實難預料。

  面對這種情況,顧世虎麾下的士卒已經喪膽。礙於顧世虎多年的恩養,以及長年的情誼,才沒有潰散做了逃兵,反而保護著顧世虎逃離了戰場。

  實際上顧世虎麾下還有四五十騎兵,如果顧世虎不顧一切猛攻,在付出一些傷亡後,恐怕還是能擊破兩哨。

  到時候只怕就成了兩敗俱傷之局。

  眼見顧世虎逃跑,將旗倒下。劉宣高聲叫道:“敵將顧世虎已死,爾等還不快快投降,如果還敢頑抗,到時候一個不留,定斬不饒。”

  官軍見顧世虎已經不見蹤影,隨身的將旗也已經倒下。況且本來就快要崩潰,頓時紛紛跪地,磕頭求饒。就連與騎兵隊糾纏的三十個騎軍,也一起下馬投降。

  一些奸猾的士卒,慌亂的丟下兵器,趁著夜幕降臨,戰場慌亂,向荒野中逃散。只是在陝北這種殘酷的冬天,孤身一人很難在荒野中活命,恐怕馬上就會被凍餓的流民抓住,淪為兩腳羊食用。

  劉宣見天色已晚,已經快也看不見光亮,於是令麾下的士卒打起火把,看守降卒,打掃戰場。

  李昭雲,陳鐵牛兩個哨,士兵幾乎全部身穿單衣,紛紛找到死傷的士卒,將他們身上的棉衣剝下,套在身上。

  官軍出城前大肆搶掠了一番,身上或多或少有些銀兩,士卒紛紛搜羅搶奪銀兩,還發生了幾起鬥毆事件。

  劉宣見情況不對,收攏親兵哨,製止了鬥毆的士卒,開口大叫道:“我劉宣的為人,大家一向清楚,立功必賞,受過必罰,這次大家擊敗官軍,算是立了大功,戰死官軍的浮財,我劉宣一分不取,全部賞賜給立功的士卒。”

  “繳獲的浮財,全部要歸公,充當賞銀,誰敢私吞,必受重罰。一會兒回營之後,每一位士卒都要搜身,如果發現私藏銀子,到時候從嚴處置,絕不容情。”

  “凡是放下兵器投降的士卒,都是我們的兄弟朋友,誰敢搶劫他們的私人財物,以搶掠戰友處置。”

  劉宣雖然打了勝仗,但是卻忙的要死,他不僅需要打掃戰場,收攏兵甲,清點傷亡。還需要看守降卒,盡可能打消他們的疑慮,讓他們安心歸降,不能生亂。更要問候傷員,穩定軍心,安排立功受賞之人。

  就在劉宣忙的腳不沾地之時,一夥兒潰兵從戰場逃出,因為天色昏暗,劉宣也沒有盡力追趕,這夥兒潰兵趁機逃脫,居然向董家堡方向而來。

  董家堡之內,因為軍士盡出,現在已經沒有一點兵力,有限的一些青壯,也都是從戰兵營挑剩下的膽弱之人,根本無力承受一點兒打擊。

  賊人接近董家堡,盡管城門緊閉,城牆的缺口也早已經補齊,但是因為城牆不算很高,賊人還是很快搭人梯爬入城內。

  潰兵入城,董家堡內頓時人心惶惶。呐喊聲,呼救聲一陣陣傳來,其中還夾雜著一些哀嚎聲,尖叫聲。

  更為嚴峻的是,董家堡的老弱,以為前面打了敗仗,紛紛向糧倉蜂擁而來,想要打開糧倉,奪糧逃命。

  如果沒人製止這股亂局,等劉宣趕到之後,只怕馬上面臨著一種糧食耗盡,人員逃散,後勤盡失的局面。

  況且戰兵營中許多士兵的親人都在後勤營中,如果後勤營有所閃失,只怕戰兵營也會人心浮動,不堪再戰了。

  就在這個危機關頭,只見李金娘拉著他的二嫂烏蘭圖雅,在幾位大腳女仆的簇擁下,出了董府,來到糧倉前面。這時候亂民已經開始破壞糧倉大門,想要奪糧而逃。

  李金娘拔出掛在腰間的腰刀,猛不防朝著一個青壯捅去,這柄腰刀非常鋒利,一擊建功,鮮血順著刀刃流出,慢慢的沾到李金娘素雅的裙角之上。

  李金娘直接將這位砸門的青壯捅死,看了看慌亂的亂民,高聲呵斥道:“我曾經聽聞,進城的賊人不超過五十之數,賊人如此稀少,一定不是朝廷大軍,反而有可能是朝廷的潰兵,我們的親人定是在前面打了勝仗。”

  “大家有不少親人在戰兵營當兵,如果等他們回來,看見這裡一幅人煙絕跡,糧食盡失的景象,又是一種什麽感覺。這些糧食,幾乎是大夥兒活命的本錢。如果沒了糧食,士卒只能吃人,這種慘痛的景象,又有誰願意看到。”

  “況且大家都是老弱,在這種世道,如果沒有強大的武力保護,手裡有糧食又能怎樣。董家老爺財多勢大,在這種亂世尚且不能自保,大家即便拿著糧食逃離這裡,也一定會成為他人的獵物,到時候恐怕還保不住性命。”

  “我的夫君劉宣對大家怎樣,大家心中也都有一杆秤。不論是老病之人,還是婦孺童子,有他一口吃的,也有大夥兒一口吃的,盡管大家都吃不飽餓肚子,但在在這種年月,能吃一頓糧食也算老天爺開恩。”

  “他作為幾千人的頭領,每日的夥食與大家一樣,從來不開小灶,將所有的美味大部分給了傷員病號。他從不欺凌婦孺,更不會恃強凌弱,這樣的頭領,即便有史以來,也算鳳毛麟角了吧。大家這樣乾,能不能對得起他的保護關照。”

  “今日賊人進城,我一個年輕婦孺,還是頭領的老婆,按說地位遠強於大夥兒,尚且不害怕。大家大部分都是男人,有的人還算年輕氣壯,到底怕什麽。”

  “我李金娘雖然身為婦孺,但是卻願意效仿男兒,親自前去斬殺賊人。賊人人少,只有三五十人,董家堡內,人口不下於兩千,哪怕是一人一口唾沫,也能將賊人淹死,大家誰如果不怕,就隨我並肩殺賊。”

  李金娘一番話,頓時令砸門的亂民羞愧不已,眼見李金娘一個女人,還要拿起腰刀與賊人拚命。一些男人臉上掛不住,紛紛抄起家夥,跟在李金娘後面。

  不少亂民議論紛紛,礙於李金娘的威嚇,都不敢砸門,反而跟在李金娘後面以壯威勢,這一路上,李金娘的隊伍越來越大,不少老弱婦孺懼怕亂賊,也許存了人多膽壯的心裡,紛紛走出了家門,與李金娘的隊伍匯合。

  等李金娘遇見亂賊之時,身邊已經跟著五六百人。賊人見到李金娘人多勢眾,心中頓時大驚失色,想要呼喊援軍,烏蘭圖雅快速張弓搭箭,將亂賊射到,金娘快步上前幾步,腰刀一斬,將亂賊徹底斬殺。

  眼見兩個女人就能殺死亂賊,後面跟隨的眾人也膽壯一些,眾人蜂擁向前,將死去的賊人斬為肉泥。

  落單亂賊的慘叫,很快驚醒了燒殺搶掠的亂賊,亂賊紛紛走出家門,只見敵人已經聚集五六百人,馬上心慌意亂,紛紛奪路而逃。

  就在這時,劉宣已經聽見董家堡的喊殺之聲。

  董家堡是劉宣現在唯一的後勤基地,糧食,銀錢,工匠全部都在哪裡,更不要說還有新婚的妻子。

  劉宣臉上終於有了慌亂之色,急忙命令騎兵隊上馬,打起火把,向董家堡方向增援。

  沒有參加大戰,損失很小的李昭雲,陳鐵牛二哨,也馬上集合整隊,朝著董家堡方向跑步增援。

  就在劉宣越來越急躁之際,董家堡方向的喊殺聲卻停了下來。不到半個時辰,騎兵隊馬武已經趕了回來,將情況事無巨細的匯報給了劉宣。

  原來在騎兵隊趕回董家堡之際,亂賊正要從董家堡逃離,面對兵強馬壯的騎兵隊,這股亂賊紛紛丟下武器,跪地投降,馬武將這股亂賊全部綁上,押在董鄉紳建造的地牢之中。

  馬武此人頗有眼色,見走的時候劉宣面露焦急之色,於是帶上兩三個手下前來報了個平安,好讓劉宣徹底放下心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