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伐明》第31章 炮戰
  第31章 炮戰
  顧世虎在董家堡五裡之外扎營,營寨的地點選在一處高崗上。下面就是已經結冰的董家河,這裡易守難攻,也容易取水,是一處理想的野外扎營之地。

  顧世虎這次出城,帶上了四門佛郎機大炮。佛郎機大炮,本來是葡萄牙人傳入中國,在嘉靖年間大規模流入中國,這種火炮大小不一,重量不等,輕則二百多斤,重則上千斤。

  顧世虎營中的四門佛郎機大炮重達千斤,算是威力最大的一類佛郎機炮。這種火炮采用子母筒裝彈方式,子筒類似於現在的炮彈,母筒就是炮管。

  因為可以備用多個子筒事先裝彈,因此射速很快,而且比較輕便,但缺點也很明顯,子筒太薄,膛壓不夠,所以威力遠遠比不上先進的紅夷大炮。

  盡管這種火炮在西方戰場已經淪為輔助火炮,但是在大明朝,尤其是延長縣這種地方,還是威力極大的一種武器。它的射程比虎蹲炮遠,威力也比虎蹲炮大,準頭還比虎蹲炮高。這四門火炮,可以說是顧世虎軍中壓箱底的利器。

  ——————————————————————————————————————————————————。

  顧世虎聽聞斥候來報,知道董家堡賊軍居然蜂擁而出,向大營攻來。這些賊兵,衣裝簡陋,兵甲不齊,披甲之人居然只有二三十個,還是官軍中最簡陋的皮甲紙甲。

  騎兵也非常稀少,只有二十多人,馬匹不齊,大部分還騎著毛驢,騾子。

  但是顧世虎已經不敢小看這些騎兵。畢竟已經交過手,從他的感覺來看,這些騎兵盡管馬術不精,裝備不整。但是卻英勇敢戰,如果流賊手中有一二百這種騎兵,這一次出兵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顧世虎上一次攻打董家堡,死傷家丁十人,士卒上百人。最後還是靠著佛郎機大炮之力,才能擊敗對手,攻下了董家堡,從這次戰鬥之後,顧世虎就不敢小看這些賊寇。

  畢竟這些賊寇是為了活命生存、才起兵造反,他們的戰鬥意志、戰鬥士氣,往往也會超過官軍。

  顧世虎不敢怠慢,他現在還沒有扎好營寨,營寨中的防禦工事幾乎沒有,只能出營而戰。

  他將正在扎營的士卒全部召集起來,排成陣列立於高崗之上,四門佛郎機大炮修好陣地,調整好了炮位,等待劉宣率兵前來。

  ————————————。

  劉宣出了董家堡,將隊伍調整成四路縱隊,慢慢的向官軍方向逼過去,因為劉宣每天操練跑操,士兵的體力已經有了很大的好轉。

  不到半個時辰,趁著天色還沒有徹底昏暗,劉宣已經距離顧世虎官軍的軍陣不足一裡。

  佛郎機炮的射程也就一到四裡左右,有效的射程,其實也就一二裡。

  而在這個時期,明軍火炮射擊技術已經遠遠落後於西方國家。同時期的西方國家,已經有了銃規、銃尺、矩度、星鬥、射表等現代炮兵工具的雛形。

  而這個時期,在西方國家,因為炮兵的要求急速提高,需要掌握的知識也越來越多,培養一位合格的炮兵也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一位合格的西方炮手,不僅需要掌握矩度與距離的估算,還要掌握銃尺、銃規的用法,火炮彈藥的裝填,星鬥與火炮的瞄準等等。

  能熟練掌握射表,銃尺,銃規,矩度等等知識,已經需要不俗的近代數學功底了,最起碼相當於現代初中學生了。

  而這個時候,哪怕是西方國家,識字率都很低。只有富裕的貴族,才能培養出合格的炮兵軍官。

  中國的狀況,恐怕更加糟糕。不僅僅是識字率低的問題,還有長期儒家學說的禁錮。尤其是理學盛行之後,精通《九章算術》,《孫子算經》等數學知識的讀書人,只怕更是鳳毛麟角了。

  對於葡萄牙人的炮術學問,明朝一直千方百計的想要獲得,但是這種先進的炮兵技術,葡萄牙人視若珍寶,當成最大的機密。盡管他們常常為明廷鑄造火炮,但是從來不曾傳授這種先進的炮兵技術,也不在明朝官兵面前使用這種技術。

  從天啟年間,到後來的崇禎時期。明朝一些讀書人一直不遺余力專研其中的奧秘。徐光啟,李之藻,孫元化等人,都花費了很大的辛苦研究這種先進的炮術,孫元化還撰寫了《西法神機》一書,專門講述了這種先進的炮術。

  最後還是孫元化天資最高,他最後費盡心機,終於摸索出了這種先進的炮術。

  在崇禎三年,孫元化出任登萊巡撫,成為天主教徒中第一個擁有實際兵權的方面大員。他起用王征、張燾等奉教官員或將領,裝備了大量的西洋火器,還聘請了澳門的葡萄牙軍事顧問,初步掌握了銃規、銃尺和矩度等儀具的使用,以及裝彈填藥的技巧。

  在孫元化部隊中擔任顧問的西勞等十三名葡人,對這種先進的炮術也十分熟稔。在崇禎四年的麻線館之役中,當時西勞親自使用西洋大炮發射十九次,打死滿洲官兵約六、七百名,其中還包括大貝勒代善的第五子巴喇瑪。

  同樣地,孫元化所屬的孔有德,率部掀起吳橋之變後,能在山東地區造成殘破幾三百裡,殺人盈十余萬的結果,也是因為受到良好的火炮操作訓練。

  在這場兵變中,叛軍先後將紅夷大炮二十余位和大將軍炮三百余位投入戰場,打的明軍狼狽而逃,顏面盡失。

  當地的文官在奏報中如此描述:“對城攻打,準如設的,令城垛盡傾,守垛者無處站立。”

  孔有德率部投清後,明朝徹底失去了火炮優勢。炮術最精良,訓練最先進的孔有德部,一股腦加入清軍之中,在清軍入關之後,火炮部隊的發展更是遠遠超過明軍,攻打名城大邑,幾乎都是一鼓而下。

  ——————————————————————————————————————————————————。

  眼見賊軍已經進入火炮射程,顧世虎一揮令旗,四門佛郎機大炮依次開火,炮彈仿若閃電一樣快速,從劉宣軍陣上空射來。這些炮彈威力極大,就連一尺多粗的大樹,也被一炮擊成兩段。

  佛郎機火炮射速很快,炮彈源源不斷,仿佛雨點一樣,朝著劉宣前方打來。

  所幸顧世虎軍中的炮手水平不佳,射速糟糕,沒有為劉宣帶來太大的傷亡,但是盡管官軍炮兵不精,但是偶爾還有一發炮彈打中了劉宣的軍陣,直接造成了十多個士兵傷亡,引發了一些騷亂。

  劉宣雙眼一閉,讓傳令兵加快速度,傳令兵連續揮動令旗,鼓點也更加響亮密集。

  盡管眾人心中都有些瑟瑟發抖,但是畏懼劉宣嚴酷的軍法,還是排著整齊的陣列,一步也不敢後退,迅速的朝著前方前進。

  劉宣睜開了雙眼,看了一下那幾具殘缺不齊,血肉模糊的屍體,所幸沒有自己認識的骨乾。

  在這個時代,炮擊之時大部分全看運氣,如果運氣不好,被火炮發射的彈丸打中,就會變成這種破爛的屍體。

  雖然佛郎機射速很快,但是短短的一裡之地,劉宣隻用了四五分鍾就越過了佛郎機火炮的射程,來到顧世虎軍陣百丈之處。

  傳令兵令旗一揮,在劉宣中軍的李進忠炮隊迅速向前,越過了李旭升,張虎成三個哨長,將四門虎蹲炮列於陣前。

  虎蹲炮射程不過百丈,通過發射散彈殺傷敵人,發射的散彈有時候多達二三百枚,是一種威力不小的近戰武器。

  顧世虎見距離已經不足百丈,在這樣短的射程之內,佛郎機炮已經沒有了炮擊角度。幾乎沒有了太大的用處,於是讓這幾門超過千斤的大炮停止了毫無意義的發射。

  雖然佛郎機火炮發射的時間很短,但是還是先後有三枚炮彈擊中了劉宣的軍陣,造成了二十多人的人員傷亡。

  眼見劉宣的虎蹲炮已經發射,顧世虎也令手下的炮手,操縱虎蹲炮與他對射。

  一時之間,雙方你來我往,發射的散彈數以百計,仿佛雨點一般在兩軍陣前交錯。

  顧世虎麾下,以前有八門虎蹲炮,但是在圍攻張虎成之時,因為使用過度,加上質量不佳,已經炸膛了兩門。

  如今只有六門虎蹲炮,盡管還佔著數量射程的優勢,卻一時之間壓不住劉宣的四門虎蹲炮。

  劉宣在得到這四門虎蹲炮之後,馬上視若珍寶。對炮兵隊投入了巨大的心血,不僅李進忠,劉武這種老炮手充當教師,指導炮兵隊士卒發射火炮,劉宣還為炮手發放餉銀,用金銀財物來鼓舞士氣。

  劉宣也知道炮兵的精髓就在彈道學,但是他自己文化不高,對於計算彈道,也有些無能為力。但是還是給了炮隊最好的待遇,實彈訓練的次數也遠較官軍為多。

  劉宣的苦心沒有白費,盡管火炮數量少,射程不佔優,但是劉宣這四門虎蹲炮,還是給了顧世虎軍中很大的殺傷。

  粗略估計,已經不下於三十人,而顧世虎的炮隊,卻隻給了劉宣極少的傷亡。

  虎蹲炮射擊,炮子仿若下雨,就像冰雹一樣朝劉宣麾下的軍陣打來,陣型前排的士卒,將木盾牌高高舉起,把自己嚴嚴實實的護在盾牌之後。

  虎蹲炮發射的散彈,威力不算很大,對於這種兩寸厚的木盾,遠距離之下,根本無能為力。

  劉宣下令前面的三個步兵哨,頂著木盾,冒著虎蹲炮發射的彈雨,向顧世虎官軍逼迫上去。

  這一章碼的磕磕碰碰,從昨天碼到今天,耗費了不少腦細胞,所幸咬牙堅持了下來,如果看的不爽,還請書友不要見怪。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