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伐明》第24章 二打董家堡
  第24章 二打董家堡

  第二天一大早,顧世虎平息了兵亂,與張雲柯帶上了大隊人馬,向縣城方向奔去。

  因為這些士卒士氣實在是低落,一路上也落落拉拉,直到黃昏時候,才趕到了縣城。

  在顧世虎官軍中計調走之際,劉宣等人已經距離董家堡不足五裡,董家堡距離馬頭嶺只有二十五裡,比起延長縣路程還短,昨天下午,在顧世虎剛剛攻破董家堡之際,劉宣等人已經趕到附近。

  顧世虎軍中經過幾日苦戰,昨天攻破董家堡以後早已經疲憊不堪,加上顧世虎兵力很少,手中的夜不收非常寶貝,並沒有多放出去探查敵情

  恰恰因為顧世虎的疏忽大意,劉宣等人才能悄無聲息的潛伏在顧世虎眼皮底下藏了整整一夜。

  劉宣領兵潛伏下來,悄悄地藏在董家堡五裡之外的一處山梁上,暗暗地等待著最佳的時機。

  顧世虎軍中士兵鬧餉變亂時,劉宣在山梁上看的一清二楚,變亂的士卒四處逃散,有不少人居然逃入劉宣棲身的這處山梁,劉宣趁此良機,將這些潰逃的亂兵全部打散收編到自己麾下。

  事後劉宣仔細一清點,居然趁亂收編了二十多個亂兵,劉宣將這些亂兵分成兩隊,分別交給楊守義,白富貴二人統領,二人本就是顧世虎官軍出身,與這些士卒大部分熟識,管理起來也更加方便。

  劉宣這裡最起碼在上陣之時,還能為士卒吃一頓飽飯,比起饑一頓飽一頓的官軍,已經強出一些,所以這些士兵才全部心甘情願的投降。

  眼見顧世虎大軍開拔而去、逐漸走遠,劉宣臉色一喜,面帶興奮的說道:“官軍已經離去,董家堡已經成為囊中之物,不過我這裡有幾條紀律,要對大家交代。”

  “第一,不準殺降,如果大家殺傷降卒,就是不給人活路,到時候敵人一定會拚死抵抗,兄弟們也會多死傷不少兄弟,誰敢殺傷降敵,就是和老子過不去。”

  “第二,不欺凌婦孺,我們大家都有父母姐妹,大家將心比心,況且我們都是大好男兒,如果只能欺凌婦孺,還不如從你老娘下面鑽回去,如果誰敢欺凌婦孺,老子就要看看是你的腦袋硬,還是老子的刀子硬。”

  “打進董家堡,老子一定會論功行賞,誰打仗最勇猛,立的功勞大,老子就將董府的嬌俏娘子賞賜給他,如果誰敢亂來,休要怪老子不講兄弟情義。”

  “第三,繳獲的銀兩,錢財,糧食一定要歸公,誰也不能藏私,到時候老子會論功行賞,誰敢私藏戰利品,一律殺頭,以儆效尤。”

  “第四,攻入堡內,不準放火,我們恐怕要在堡中住一段時間,這些房屋都是兄弟們的住所,誰敢燒房子,老子就把你活活燒死。”

  劉宣交代了紀律,開口說道:“這些話,你們一定要記清楚,如果誰犯了規矩,到時候老子一定不講情面。”

  “一會兒攻城,旭中這一哨打頭,老子與富貴,守義兩個隊跟在後面壓陣,旭升鐵牛兩位兄弟不在,鐵牛的那個哨暫歸趙魯兄弟掌管,你帶著兩個哨,在後面壓陣。”

  “一會兒攻城,大家沒有命令,誰也不能退後,趙魯兄弟,如果誰敢退後,原地斬殺,如果老子退後一步,你們就將老子原地砍死。”

  在劉宣這個小小的隊伍中,除了劉宣的親兵外,就以李旭中這個哨最為精銳,幾乎全部拿著正規兵器,不像趙魯那個哨,大部分士卒還拿著簡易的木槍。

  劉宣帶領著隊伍,在董家堡百丈之外列陣而戰,第一個陣就是李旭升的一個哨,前排的士兵全部拿著藤牌,木盾,手持腰刀。第二排士卒舉著長矛,第三排士卒手中的兵器就差了許多,也更加雜亂。

  白富貴,楊守義兩個隊中,因為全部出身官軍,武備反而更好一些,每一個士卒手中都有正規的兵器,就連棉甲,都有四領。

  這二十多人中,手中居然還有十來張弓箭,三眼銃七八杆,這種現象再明軍中卻是比較少見。

  一般來說,明軍中,除了少數精銳,大部分的軍隊,不僅克扣軍餉,就連士兵手中的武備,也被各級官員貪汙漂沒,大部分士兵,居然在初戰之時都拿著一些農具打仗,與剛剛起兵的農民軍也是半斤八兩、相差不多。

  這是因為顧世虎不算過於貪婪,還算顧惜士卒,基本上將手下的士卒的兵器都配備齊全。

  劉宣大聲喊著口令,鼓手敲著鼓點,這支小小的軍隊踏著鼓點,慢慢的向董家堡缺口之處前進。

  顧世虎昨日激戰,用佛郎機炮轟塌了一段堡牆,因為時間較短,這段堡牆還沒有修複。

  董家堡中因為下山虎之亂,丁壯已經損失不少,除了關在地牢中的下山虎賊寇外,沒有從賊的只有六七百人,還不到以前人數的一半。

  這些壯丁,從來沒有過任何軍事訓練,即便拿上了兵器,也是待宰的羔羊,只有十多位忠心的董府家丁,從當夜的混亂中逃跑出來,跟隨董鄉紳去了縣城,而這些人,也成了董家堡家丁的骨乾。

  董鄉紳昨日打回董家堡之後,對待百姓就更加變本加厲,凡是幫助下山虎軍守城的士兵,全部定為從賊之罪,家中田土都被董鄉紳吞沒,父母親族也發賣為奴,通過這樣的搜刮,董鄉紳的田土又多了三千余畝。

  盡管董家族人損失慘重,但是除了董文軒之外,董家嫡系之人,幾乎全部在京師董文生門下,下山虎攻破董家堡後,斬殺的董家族人大部分都是遠支,如今損失了一些遠支族人,但是卻換回三千畝良田,董鄉紳也認為非常合算。

  就在董鄉紳暗暗得意之際,只見一個家奴慌亂的跑來,心急火燎的叫道:“老爺,不好了,就在剛才,又有一百多流賊跑來,看上去就要圍攻堡牆。”

  董鄉紳慌忙跑了出去,見劉宣等人列著軍陣,一拍大腿哭訴道:“如今這是個什麽世道,前幾日剛剛經歷了破家之災,今日先是有官軍兵變,好不容鎮壓下去,又來了悍賊攻襲,我們董家,一向是良善之家,為何老天如此薄待於我。”

  “這些可惡的賊寇,為什麽不在家餓死,不做朝廷的良民,非要起來造反,成為強盜流賊,如果這些賊人,有一天落在我的手裡,一定要殺他們個雞犬不留,斷子絕孫。”

  遇到危急關頭,董鄉紳的表現比張縣令,周縣丞都好上許多,他召集家丁,讓他們拿著鳥銃,在城牆垮塌的地方排隊列陣,如果能打出賊寇,自然一切好說,如果被賊寇從新攻入堡內,他也能盡快尋找後路。

  董鄉紳心中來了一股狠勁,大聲疾呼道:“值此危難之際,才能顯出大家的忠誠,凡是斬殺賊寇一人,賞白銀三兩,水田一畝,斬殺賊寇勇士者,賞白銀十兩,水田三畝,殺賊寇頭領者,賞賜白銀五十兩,水田三十畝,我還要哀求我那在京城的侄兒,保舉他去入了官身。”

  董家堡的壯丁聽到賞賜如此豐厚,頓時士氣大振,眾人抄起武器,亂哄哄的登上了堡牆,而二十個骨乾家丁,卻手持鳥銃,列陣在堡牆缺口之處。

  眼見距離缺口還有八十步,董家堡的鄉軍紛紛點起火繩,開始放銃,這時的鳥銃,因為鑄造工藝的關系,往往精度不佳,在八十步外想打中敵人,幾乎全靠運氣。

  董家堡的鄉軍這一次運氣不錯,居然打中了兩三人,劉宣見士兵有些懼怕,陣型稍微有點松動,大呼一聲:“誰敢後退,休怪老子的刀子不認人,火銃臨陣從來不能放三發,只要再挨過一輪,董家堡仿佛脫了衣服的小娘,還不是任我們享用。”

  劉宣指揮著鼓手,稍微放慢了腳步,在距離城牆四十步時,董家堡的銃手又放了一輪火銃,這一次,盡管距離更近,但是運氣還不如上一輪。

  加上董家堡士兵情緒緊張,又是一夥烏合之眾,放銃傷敵全靠運氣,居然只打傷了一個士兵。

  眼見董家堡壯丁大部分打出了彈丸,劉宣大呼一聲叫道:“兄弟們,董家堡城破在即,大家隨我衝鋒。”

  劉宣話一說完,李旭升的一哨士兵再也維持不住陣型,亂哄哄的朝城牆缺口處殺去,劉宣搖了搖頭,對於這些士兵糟糕的素質失望不已。

  反倒是顧世虎手下的兩隊官軍,在白富貴,楊守義的率領之下,還能維持著陣型,讓劉宣眼中有了幾分笑意。

  在明末時期,因為製造的工藝問題,鳥銃發射時間較長,操作的步驟繁多,居然有十個步驟,常常幾分鍾才能發射一發,這樣的射擊頻率,火銃如果數量較少的話,根本不能形成有效的彈幕。⑴
  劉宣帶領著手下的士卒,趁著董家堡士兵裝填鉛彈之際,一擁而上,衝到了董家士卒的前面。

  注釋⑴:明朝鳥銃的射擊過程,據趙士楨的傳授,可分為以下步驟:倒藥(將火藥從藥罐中倒入藥管中,每管藥發射1發彈),裝藥(將火藥從銃口倒入銃膛),壓火(用隨槍的仗裝膛內火藥壓實壓緊),裝彈(取出彈丸裝入銃膛,然後用仗將彈丸壓入火藥中),裝門藥(將發藥罐中的火藥倒入藥室的火門內,把藥室填滿,使之與銃膛內的火藥相連,而後將火門蓋蓋上,以防潮濕),裝火繩(將火繩裝入扳機的龍頭式夾鉗內,準備點火),這時即以準備完畢,射手處於聽命待發狀態。射擊時,需打開火門蓋,點燃火繩,以蹲跪姿或立姿瞄準扣動扳機發射。緊急時也可直接向火門點火不瞄準發射。

  戚繼光在《戚繼光兵法》中記錄了使用火繩槍的10道工序。而在歐洲,1607年阿姆斯特丹的雅各布·德·蓋耶出版的一卷圖示《武器練習》,對火繩槍的開火步驟進行了描述,共分為25個步驟。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