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雪中悍刀行(張若昀、李庚希主演)》第425章 徐鳳年整飭陵州,草原女棲身北涼(3
  第425章 徐鳳年整飭陵州,草原女棲身北涼(3)
  徐鳳年笑著點頭,伸手指了指悄悄反身到涼亭外的徐偃兵,介紹道:“新鮮出爐的陵州副將徐偃兵,汪植你以後多跟他打交道,徐將軍更是咱們北涼數一數二的武道高手,比起在我這個沒實權的陵州將軍跟前晃蕩,有用得多。”

  汪植頓時眼前一亮,“數一數二”這四個字比“陵州副將”可要有分量得多。袁左宗身為離陽軍伍中僅在顧劍棠和陳芝豹之後的第三高手,徐偃兵若是數一數二的武夫,多半是跟騎戰無雙的袁白熊同一線的猛將,汪植怎敢小覷,當下便對這位副將重重抱拳。徐偃兵不過是輕輕點頭還禮。

  徐鳳年望向徐北枳笑問道:“橘子,跟鍾大公子相處得還算愉快?我可聽說他那幾房美妾,都很是佩服你的才高八鬥,輪流跟你自薦枕席,還差點跟陵州花魁爭風吃醋。這會兒北涼道都在瘋傳有個叫徐北枳的北莽世家子,夜夜笙歌,比神仙還逍遙。”

  徐北枳淡笑道:“比下有余,比上遠遠不足,有殿下珠玉在前,這點風流韻事算什麽壯舉。”

  汪植暗自怎舌,傳聞當官當得很沒風骨的徐北枳跟世子殿下關系莫逆,極有淵源,看來所言不虛。換成別人,早就嚇得汗流浹背了。汪植可不敢把這位膽敢親自截殺持瓶西域行皇子的北涼世子,當成什麽紈絝子弟。尋常世子,對於鍾洪武這些個跟父輩一同戎馬生涯的功勳元老,察言觀色逢迎討好都來不及。

  徐鳳年跟徐北枳坐入涼亭,汪植自然而然跟隨徐偃兵在亭外守護。徐鳳年瞥了眼汪植的魁梧背影,收回視線,微笑道:“這次包括青州陸家和上陰學宮在內數百人,都嗷嗷待哺,陵州官場臃腫,肥肉最多。經略使大人在北涼當和事佬,自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肯定做不來惡人,陳亮錫又忙著整頓鹽鐵,要不你頂上?剛好趁機精簡武將官職,祛除大批遊手好閑的雜號將軍,咱們也學一學北莽,讓校尉、都尉以後更加名副其實。”

  徐北枳默不作聲,架子不小。

  豎起耳朵的汪植有些擔憂,伴君如伴虎,北涼天高皇帝遠,否則大將軍也不會被朝廷私下誅心稱為“二皇帝”,世子殿下其實與一國儲君無異,汪植別看在徐鳳年面前大大咧咧,那也是粗中有細,精心拿捏尺度。演義小說裡那些看似粗糙憨貨的武將,在正史裡誰不是心細如發的人精貨色。要想在君主身側,不斬福澤,子孫長蔭,學問之深,幾乎是個無底洞。先前汪植與徐北枳飲酒,當時世子殿下在太安城不跪天子,徐北枳醺醉酣暢,喝得高興,滿腹經綸露出冰山一角,談到為稻粱謀一事,光是劃分官員臣子類別,徐北枳就給出了包括孤臣、治臣、能臣、蛤蟆官、貓官、屍官在內十九種之多,比起武夫九品境界煩瑣得多,讓汪植聽得既瞠目結舌又受益匪淺,心想這位徐公子真是在公門修煉成仙了,讓眼界奇高的汪植也佩服得五體投地。

  徐鳳年繼續問道:“北涼官場有年關賞賜貂帽的習俗,那冬末到開春這段時日,陵州大大小小幾百頂新貂帽,都從你徐北枳手上送出去,如何?”

  徐北枳反問道:“你這個陵州將軍不管,經略使大人也能不過問一個字?”

  徐鳳年點頭道:“否則我為什麽當這個將軍?還不是鐵了心要幫你擋去洶洶非議?我跟你保證,不管什麽話什麽人,一切到了我這裡就都會止步,你不用看也不用聽。”

  徐北枳心平氣和道:“陵州主官刺史,目前仍然被經略使李大人兼著,這頂帽子,殿下能先給我?”

  汪植在心中嘖嘖稱奇,徐北枳徐大公子可真夠生猛的,一張口就要四品大官的官帽子,而且要得如此理直氣壯,傳出去還不得讓那些一輩子卡在這個門檻上的離陽官員氣得半死。

  在這棟府邸學了些離陽言語的呼延觀音,一字不漏聽入耳中,大概知曉這番對話的含義,她微微張大嘴巴,看向這位頭髮灰白的男子,眼神有些迷離恍惚。

  徐鳳年站起身笑道:“這就給你拿去。”

  徐鳳年獨自來到在北涼規格僅低於清涼山的經略使府邸,對李府熟門熟路,都不用管事帶路,就到了徐驍和李功德歇腳的後花園。

  院內有槐樹蔚然成蔭,北涼官場知道李功德近年喜好植槐,許多外鄉大槐都被移到府邸內。屋前種槐富貴滿宅,有科第吉兆的意思在裡頭,李功德本身才學不顯,如今科考多在槐秋時節,月份也稱“槐黃”,可見李大人對於當年自己多次落第仍是耿耿於懷。

  徐鳳年走在一枝枝蜀葵夾道的幽深小徑上,看到樹下擺了一張檀木長榻,徐驍正在獨飲綠蟻酒。李功德在北涼王身前跪多坐少,如今當了經略使,就站在一邊捧著酒壺幫忙倒酒,別的藩王轄境,經略使作為與六部尚書品秩相等的一等一封疆巨宦,找不出李功德這樣卑躬屈膝的人物。不說西楚道經略使孫希濟,廣陵王趙毅數次親自拜訪都被閉門不見,就像那兩淮道經略使戴玉珍,堂而皇之欺壓得淮南王趙英喘不過氣,足可見經略使權柄之重。

  徐驍一看到徐鳳年出現,立即就要把檀木榻讓出來,徐鳳年沒理睬,請袁左宗跟府上管事要了兩張椅子,跟李功德一起坐下。午後陽光曬在身上,暖洋洋,又有幾杯綠蟻酒下腹,驅散了許多寒意。

  李功德這輩子就從沒有在經書注詁上花費什麽心思,都用在揣摩人心上了,看到世子殿下去而複返,就知道有事,不過發現這個見面總不吝嗇幾聲“叔叔”的年輕人不急著捅破窗紙,他也隻好陪坐著喝酒,說些陵州趣聞軼事,插科打諢,順帶拍幾句馬屁,都是在說世子殿下京城之行如何深得人心。徐驍心底信不信另說,但聽在耳朵裡總歸是舒服的,多了幾分和煦笑臉。

  徐鳳年笑眯眯看在眼中,百感交集,當年嚴池集和嚴東吳的父親嚴傑溪身為陵州刺史,官位與當時尚未並入幽州的豐州刺督李功德大致相當,如今嚴傑溪已經叛出北涼去太安城當了皇親國戚,說不定將來還會成為一朝國丈。李功德也不差,沒能當上京官,卻在地方官一系做到了極致。

  其實當初徐鳳年更親近嚴伯父幾分,對這個口碑奇差的李叔叔也就面子上過得去,不過嚴李兩家各自鯉魚跳過龍門,但這兩家的女子還是依舊對他這個浪蕩世子憎惡得很,女學士嚴東吳算是攀上高枝,已經貴為太子妃,李負真則“鬼迷心竅”,攤上了個寒門士子,誰說近水樓台先得月?徐鳳年跟李翰林和嚴池集狐朋狗友了那麽多年,不一樣沒討到他們姐姐半點好臉色。

  徐鳳年倒不是真對她們有非分之想,只不過當初半真半假的輕佻,就喜歡逗弄逗弄大家閨秀一本正經的她們,嚴東吳還會跟他針鋒相對,李負真更絕,刻薄冷語都欠奉,常年冷眼冷面。

  徐鳳年懶散靠著椅背,忍不住笑了笑。李叔叔對待那個門不當戶不對的寒士,頗為開明,非但沒有棒打鴛鴦,還幾次暗中鋪路搭橋,為其篡改抬高譜品,由寒門入士族,再由小吏升遷為入流官員,“品流”兩字兩事,都給大致擺平了,就是不知道這次陵州官場翻天覆地,會不會趁機再次出手?徐鳳年沒有要為難那名寒士的意思,雖說當初在停馬寺外見識了那書生的嘴臉和城府,那家夥還被徐北枳陰險算計了一次,覺得李負真所托非人,可既然這位李翰林的姐姐樂在其中,徐鳳年就懶得去指手畫腳,甚至如果說那寒士真有為官的能耐,徐鳳年都不介意給一頂稍大的貂帽。對北涼而言,是不是清官不重要,是不是能吏才關鍵。再者那書生也未必不能成為第二個李功德,誰敢說李負真就一定看錯眼?女子傻,興許就有傻福。

  徐鳳年見喝酒喝得差不多盡興,這才半醺醉地望向李功德笑道:“李叔叔,知不知道龍睛郡有個叫徐北枳的年輕人?”

  一喝酒就傷面的李功德不見任何字斟句酌,撚須笑道:“當然當然,徐北枳雖說官職不高,僅是記室,從屬龍睛郡主簿,可李叔叔卻知便是龍睛郡太守鍾澄心,對徐北枳也是恭敬有加。緣於此人學富五車,更難得的是學為己用,能夠熟稔治政,不是那自詡清高的書呆子。鍾澄心多次不惜忍痛割愛,向李叔叔竭力推薦此人,如果不是殿下提起,李叔叔已經決定來年開春以後,就將徐北枳提拔為陵州勸學從事,擔任一州學官,以便於人盡其才。”

  徐鳳年嘴角翹起,點了點頭,轉頭望向一直笑眯眯不插嘴的老人,“徐驍,勸學從事跟典學從事哪個官大?”

  徐驍執意要做甩手掌櫃,舉杯指了指李功德,“別問道於盲,爹也是門外漢,得問你李叔叔。”

  李功德連忙笑道:“品秩相當,不過典學從事總領一州學政,比勸學從事俸祿略高。”

  李功德一拍腦門,啪一聲很是清脆,這一下力道絕對不輕,一臉恍然大悟,“瞧李叔叔這記性,陵州典學從事楊千裡年紀不小了,前不久還跟李叔叔抱怨體力不濟,有告老還鄉頤養天年的念頭,趕巧趕巧,李叔叔覺著徐北枳乾脆就別當什麽勸學從事了,典學從事就很好嘛,陵州學政確實只有讓徐北枳來主持打理,李叔叔才能放心。”

  徐鳳年又給李功德和自己都倒了滿滿一杯酒,一飲而盡後醉眼蒙矓道:“李叔叔,你有所不知,徐北枳被我騙來北涼的時候,我許諾他要在地方上當個大官,可到底有多大才算大官,也沒個準數不是,侄兒對軍旅之事還算略懂皮毛,到了官場就一竅不通了,什麽勸學從事典學從事,我估摸著也就六七品光景,豈不是跟下州別駕上縣縣令差不多?就算徐北枳不嫌棄官小,可侄兒既然當初誇下海口,就怕失信於人啊。再說我又厚著臉皮跟徐驍求了個陵州將軍顯擺,要是徐北枳成了典學從事,成天低頭不見抬頭見,也不好意思跟他喝花酒了。李叔叔,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離陽官職,按律三品以下,品不但分正從兩階,品又分上下兩級。例如同為四品,實則有四個等級,京官與地方官,主官正職屬官副職,實缺肥缺與清水衙門,都藏有玄機重重。當官,入流品一事是第一座龍門,別管是不是從九品,官吏之別,無異於一道鴻溝,接下來四品是第二座更為高聳難躍的龍門,當下所謂封侯拜相,大多在四品以上,多半都能算得上,想要爬到這個位置,靠家世靠機緣靠本事,都不能缺,像那宋家大小夫子,父子聯袂稱霸文壇二十多年,其中小夫子也不過是從三品的國子監右祭酒。因此別看李功德在徐驍面前如何溫馴謙卑,在陵州打個噴嚏都能讓那些個郡守膽戰心驚。

  此時李功德仍是沒有半點正二品大官的氣魄,小雞啄米般頻頻點頭,“對對對,是這個理兒,殿下一諾千金,哪能食言,要怪都怪李叔叔考慮不周,當下還有陵州黃楠郡郡守與豐裕縣縣令兩個位置,適合徐北枳,殿下怎麽看?其中豐裕縣是咱們北涼道第一大縣,品秩特殊,與一郡太守相當,離咱們陵州州城也不遠……”

  徐鳳年突然打了個哈,放下酒杯,起身滿臉憊懶說道:“黃楠郡太守宋岩正值壯年,口碑好像也不差,至於縣令什麽,雖說豐裕是北涼首屈一指的大縣,畢竟聽上去就不好聽。算了,沒幾天就要過年了,這件事情李叔叔不用著急。侄兒就是個混日子的陵州將軍,要是對陵州政務喋喋不休,就怕下回登門,李叔叔家都不給蹭吃蹭喝了。”

  李功德重重一拍大腿,徐驍和徐鳳年都起身,他哪敢端架子坐在那裡,匆忙站起小聲說道:“殿下,既然徐北枳當過龍睛郡兵曹參軍,要不由他來做陵州別駕?”

  徐鳳年笑道:“再說再說。”

  別駕作為一州首腦的重要佐官,在刺史巡視轄境時,可自帶車馬隨行,這才有了“別駕”之稱,也算是名副其實。官員出任別駕一職,只要不在任上犯下大錯,一半都能順利進階成為刺史。離陽在道之下設置三十州,作為刺史候補,別駕也算是極為有實權的地方重臣,無人小覷。

  徐北枳從一郡屬官一躍成為一州別駕,等於輕而易舉跨過了官場上第二座龍門,便是整個北涼道也要為之側目。可讓李功德忐忑不安的是世子殿下仍是意態闌珊,看似心不在焉很好說話,卻讓向來掌握火候妙至毫巔的李功德心中都沒了底。

  徐驍沒有讓李功德送行,經略使大人深諳馬屁精髓,就不去打擾父子結伴出府的清淨了。

  徐驍繞過影壁之後,笑道:“是你胃口不小,還是徐北枳胃口大?看中了李功德兼任不肯松手的刺史位置?擱在平時,李功德也不至於這麽戀戀不舍,可如今小一千的士子擁入北涼,大半會留在陵州,很多話經略使其實反而不方便說,但很多事情陵州刺史卻是更方便做,這叫縣官不如現管。李功德就算這會兒還沒回過味兒,但以他的眼力,很快就能猜出你到底想要什麽。爹多嘴一句,蛇有蛇道鼠有鼠路,北涼軍務方面,哪怕你往死裡鬧騰一個解甲歸田的懷化大將軍,也不算多大的事,你說當陵州將軍一樣可以當,可文官這邊的圈子,大大小小,環環相扣,更為盤根錯節,光靠拳頭解決不了所有麻煩事情,這也是爹對地方政事一直不愛搭理的根源,實在是顧不過來。官場是江湖,大家都身不由己。官場也不是江湖,不能隻以力服人。”

  徐鳳年輕聲笑道:“我知道輕重。其實那黃楠郡守宋岩是李功德的得意門生,這個官位,很有誠意,徐北枳去了黃楠,李系的門生故吏哪怕不會扶持,也不至於搗亂。可陵州別駕就可笑了,我比誰都清楚經略使大人就等著翰林那小子衣錦還鄉,這個位置根本就是給兒子量身打造的,日後成為陵州刺史就在情理之中,換成別人,哪怕明知是被我器重的徐北枳,也注定做得不順當。不過說實話,翰林將來由參軍升陵州副將再遷將軍也好,或是走縣令別駕刺史這條路子也罷,我都樂見其成。我再不近人情,對翰林這哥們兒還能沒點私心?李叔叔啊,還是略顯小家子氣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