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柯南之改變》第三十二章 亞裡士多德
  人生……真是寂寞如雪啊!我坐在座位上,看著窗外的朵朵白雲,無聊地想到。

  鈴……期待已久的鈴聲終於響了,我如同一堆爛泥一般癱在桌子上。

  “喂喂,你好厲害啊,連老師都說不過你耶!太帥了!”光彥興奮地到我面前道。戴眼鏡的武裝男孩也被他們幾個極不情願地拉了過來。

  “是啊,是啊,好厲害啊,不過那個叫亞什麽的是誰啊?做鰻魚飯的嗎?”元太先是跟著附和了幾聲,然後便問出了自己的疑問。

  亞裡士多德……是做鰻魚飯的……我忍不住眼角直抽,真是有創意啊。估計那個老師如果聽到這句話,大概會直接口吐白沫吧,你先被我刺激得暈過去真是太幸運了,老師,你應該感謝我的。我真是個善良的好人啊……

  “你還真是孤陋寡聞啊,元太。亞裡士多德才不是什麽做鰻魚飯的,他可是古希臘最偉大的學者之一,在多個領域多有卓越的建樹,對後世影響極大,被譽為是‘百科書式的學者’呢!”光彥得意地向元太宣揚著自己淵博的學識。

  哦?這個圓谷光彥確實是別其他幾個孩子要聰明好多呢。

  沒錯,亞裡士多德,確實是學者。

  古代先哲,古希臘人,世界古代史上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稱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圖的學生,亞歷山大的老師。

  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辦了一所叫呂克昂的學校,被稱為逍遙學派。馬克思曾稱亞裡士多德是古希臘哲學家中最博學的人物,恩格斯稱他是“古代的黑格爾”。

  作為一位百科全書式的科學家,他幾乎對每個學科都做出了貢獻。他的寫作涉及倫理學、形而上學、心理學、經濟學、神學、政治學、修辭學、自然科學、教育學、詩歌、風俗,以及雅典法律。亞裡士多德的著作構建了西方哲學的第一個廣泛系統,包含道德、美學、邏輯和科學、政治和玄學。

  但是我和斯威特通過時光機發現了一件事情,就是當天有人要刺殺亞裡士多德,不知道是不是我們的緣故,那個人最後成為了他的學生。

  公元前384年,亞裡士多德出生於色雷斯的斯塔基拉。這座城市是希臘的一個殖民地,與正在興起的馬其頓相鄰。他的父親是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的宮廷禦醫,從他的家庭情況看,他屬於奴隸主階級中的中產階層。17歲時,他赴雅典在柏拉圖學園就讀達20年,直到柏拉圖去世後方才離開。也許是受父親的影響,亞裡士多德對生物學和實證科學饒有興趣;而在柏拉圖的影響下,他又對哲學推理發生了興趣。

  他於公元前367年遷居到雅典,曾經學過醫學,還在雅典柏拉圖學院學習過很多年。公元前366年亞裡士多德被送到雅典的柏拉圖學院學習,此後20年間亞裡士多德一直住在學院,直至老師柏拉圖去世。

  公元前347年,柏拉圖去世,亞裡士多德在雅典繼續呆了兩年。由於學園的新首腦比較讚同柏拉圖哲學中的數學傾向,令亞裡士多德無法忍受,便離開了雅典。此後,他開始遊歷各地。

  離開學園後,亞裡士多德先是接受了先前的學友赫米阿斯的邀請訪問小亞細亞。赫米阿斯當時是小亞細亞沿岸的密細亞統治者。亞裡士多德在那裡還娶了赫米阿斯的侄女為妻。但在公元前344年,赫米阿斯在一次暴動中被謀殺,亞裡士多德不得不離開小亞細亞,和家人一起到了米提利尼。

  公元前343年,亞裡士多德又被馬其頓的國王腓力浦二世召喚回故鄉,受國王腓力二世的聘請,擔任起當時年僅13歲的亞歷山大大帝的老師。當時,亞裡士多德四十二歲。根據古希臘著名傳記作家普魯塔克的記載,亞裡士多德對這位未來的世界領袖灌輸了道德、政治以及哲學的教育。同時,亞裡士多德也運用了自己的影響力,對亞歷山大大帝的思想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正是在亞裡士多德的影響下,亞歷山大大帝始終對科學事業非常關心,對知識十分尊重。

  當時我還做了禦前護衛呢。

  公元前335年腓力浦去世,亞裡士多德又回到雅典,並在那裡建立了自己的學校。學園的名字(Lyceum)以阿波羅神殿附近的殺狼者(呂刻俄斯)來命名。在此期間,亞裡士多德邊講課,邊撰寫了多部哲學著作。亞裡士多德講課時有一個習慣,邊講課,邊漫步於走廊和花園,正是因為如此,學園的哲學被稱為“逍遙的哲學”或者是“漫步的哲學”。亞裡士多德在這一期間也有很多著作,主要是關於自然學和物理方面的自然科學和哲學,而使用的語言也要比柏拉圖的《對話錄》晦澀許多。他的作品很多都是以講課的筆記為基礎,有些甚至是他學生的課堂筆記。因此有人將亞裡士多德看作是西方的第一個教科書作者。

  亞歷山大去世後,雅典人開始奮起反
  雅典學院/亞裡士多德

  雅典學院/亞裡士多德

  對馬其頓的統治。由於和亞歷山大的關系,亞裡士多德不得不因為被指控不敬神而逃到加而西斯避難。他的學園,則交給了狄奧弗拉斯圖掌管。

  就在這個時局動蕩的年代裡,亞裡士多德重返雅典,在那裡一住就是二十年,即從亞歷山大出發遠征的前一年到亞歷山大去世的那一年。

  亞裡士多德來到雅典,可能肩負有說服雅典人服從馬其頓的政治使命。亞裡士多德在雅典受到了很多的優待,除了在政治上的顯赫地位以外,他還得到了亞歷山大和各級馬其頓官僚大量的金錢、物資和土地資助。他所創辦的呂克昂學園,佔有阿波羅呂克昂神廟附近廣大的運動場和園林地區。他在這裡創立了自己的學派,這個學派的老師和學生們習慣在花園中邊散步邊討論問題,因而得名為“逍遙派”。當亞歷山大去世的消息傳到雅典時,那裡立刻掀起了反馬其頓的狂潮,雅典人攻擊亞裡士多德,並判他為不敬神罪,當年蘇格拉底就是因不敬神罪而被判處死刑的。但亞裡士多德最終逃出了雅典。

  公元前322年,亞裡士多德因身染重病離開人世,終年六十三歲。去世的原因可能是一種多年積累的疾病所造成的。同時還存在他被毒死,或者由於無法解釋潮汐現象而跳海自殺致死的猜測。

  不過最讓我感到佩服的是亞裡士多德雖然是柏拉圖的學生,但卻拋棄了他的老師所持的唯心主義觀點。柏拉圖認為理念是實物的原型,它不依賴於實物而獨立存在。亞裡士多德則認為世界乃是由各種本身的形式與質料和諧一致的事物所組成的。“質料”是事物組成的材料,“形式”則是每一件事物的個別特征。就像是有一隻鼓翅亂飛的雞,這隻雞的“形式”是它會鼓翅、會咕咕叫、會下蛋等。當這隻雞死時,“形式”也就不再存在,唯一剩下的就是雞的物質。

  柏拉圖斷言感覺不可能是真實知識的源泉,亞裡士多德卻認為知識起源於感覺。這些思想已經包含了一些唯物主義的因素。亞裡士多德和柏拉圖一樣,認為理性方案和目的是一切自然過程的指導原理。可是亞裡士多德對因果性的看法比柏拉圖的更為豐富,因為他接受了一些古希臘時期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他指出,因主要有四種,第一種是質料因,即形成物體的主要物質。第二種是形式因,即主要物質被賦予的設計圖案和形狀。第三種是動力因,即為實現這類設計而提供的機構和作用。第四種是目的因,即設計物體所要達到的目的。

  亞裡士多德本人看中的是物體的形式因和目的因,他相信形式因蘊藏在一切自然物體和作用之內。開始這些形式因是潛伏著的,但是物體或者生物一旦有了發展,這些形式因就顯露出來了。最後,物體或者生物達到完成階段,其製成品就被用來實現原來設計的目的,即為目的因服務。他還認為,在具體事物中,沒有無質料的形式,也沒有無形式的質料,質料與形式的結合過程,就是潛能轉化為現實的運動。這一理論表現出自發的辯證法的思想。

  亞裡士多德在哲學上最大的貢獻在於創立了形式邏輯這一重要分支學科。邏輯思維是亞裡士多德在眾多領域建樹卓越的支柱,這種思維方式自始至終貫穿於他的研究、統計和思考之中。他在研究方法上,習慣於對過去和同時代的理論持批判態度,提出並探討理論上的盲點,使用演繹法推理,用三段論的形式論證。

  天文
  亞裡士多德認為運行的天體是物質的實體,地球是球形的,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天體由不同的物質組成,地球上的物質是由水氣火土四種元素組成,天體由第五種元素“以太”構成。{詳見《鬥破蒼穹之元素融合》}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