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李二:收手吧!大唐已經無敵了》第一百五十八章 阿拉伯數字與方程
  李躍想了一下,來回的時間不到十五秒便道。

  “12為兔數,23為雞數,王爺看我答得可對?”

  聽到答案的那一刻,李泰瞬間震驚了,這個問題自己一直研究了好久都沒有解出來。

  後面自己也是受不了了,找國子監的老頭問出的答案。

  至於李躍提前知道題目那是不可能的,自己這道題目是上個月這些人新研究出阿來的。

  論新穎程度絕對是第一,因此李泰也不擔心李躍會提前知道題目。

  畢竟李靖只是在兵部有影響力,李躍還只是個司農寺少卿,國子監可不會輕易把這些題目弄出來給外人看。

  “李躍,你是怎麽算出來的?”李泰強忍住震驚,連忙追問起來。

  “讓我猜猜看,你們用的方法是不是用腳數的一半減去頭數,隨後求出兔子的數量,再用頭數減去兔數就求出雞數,是這樣嗎?”

  李泰張大了嘴巴,吃驚道:“李躍,這可是國子監的不傳之秘,你是怎麽知道的?”

  其中的解題思路也很是新穎,假如砍去每隻雞,每隻兔一半的腳,雞就變成了獨腳雞,兔子則變成了獨腳兔。

  而好奇心導致了他的求知欲會越來越強。

  朝廷在國子監設算學館,置算學博士、助教指導學生學習,為宋元時期數學發展高潮拉開了序幕。

  李泰對於新的知識和學問永遠都是來者不拒的狀態。

  李躍這麽說也是有根據的,孫子算經裡邊就有這道題的解答方法。

  李泰聞言直接將手中的木棍丟下,“哼,他們經營國子監多年也不見得推陳出新,李躍你又何必將這等學識直接教授給那些人!”

  “真有這麽神奇?”

  每當他面對一樣讓他很感興趣東西時,他便會很想了解這種東西的功能。

  “從現在開始,你認真聽著就行,只要你理解了這些數字的應用,很快你就能在算學裡邊打開新的天地。”

  以他這個現代人得眼光去審視國子監明顯是有失公允得。

  直接去噴他們很明顯是不太合理得,畢竟同時期得歐洲還在打仗,像專門管理數學得機構壓根是有都沒有。

  給出了一點思路和參考,李泰便很快將題目算了出來。

  “怎麽樣,李泰現在方程你掌握的如何了?”

  說罷,李躍便開始再地上那木棍寫出了阿拉伯數字。

  一見起了效果,李躍便將小學時折磨了自己很久的方程拿了出來。

  無論是代數,還是幾何。大唐已經進入用代數學解決幾何問題的時代。

  如果籠子裡有一隻兔子,則腳總數就比頭的總數多一,這樣就會存在穩定的差值。

  教材主要是十部算經(《九章》、《海島》、《孫子》、《五曹》、《張丘建》、《夏侯陽》、《周髀》、《五經》、《綴術》、《緝古》)
  第一個專業,側重於理論,主要培養數學、天文學方向的研究型人才。主修《綴術》、《緝古》兩部教材。

  國子監目前作為大唐得的最高學府,其中的算學,相當於後世的數學天文學和經濟學院。

  “李躍,你這寫的是什麽東西?”

  李泰拿著木棍道:“想不到這算學竟然如此之深奧,我好像發現裡邊還有很多自己從來都沒有接觸的東西。”

  “就這?什麽我怎麽知道的,我本來就會好嗎,孫子算經裡不是有機記載嗎?這有什麽難的?”

  “李泰你看好了,其實還有一些更為簡單的方法,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李泰這隻肥雀的確有是有夠靈光,很快便掌握了阿拉伯數字的組合以及運用。

  一想到李躍可能看過孫子算經裡的內容,李泰的嘴角又不禁撅了起來。

  “其實我還有另外一種算法,不知越王可有興趣一觀。”

  李泰聞言半信半疑道。

  隨後李躍便把設置方程的思路講給了李泰,並且帶著他手把手算了一遍。

  “李泰,這玩意叫阿拉伯數字,裡邊的一橫一豎都對應了我們現在的一二三四五,這可是我師父他老人家當初從皇宮裡邊偷出來的。”

  隨後李躍又將題目給變了一下,畢竟很多的題目自己是刻在腦海裡邊的。

  唐代是封建社會鼎盛時期。

  李躍勸了一句。

  修完全部課程時間,均為七年。

  “那不至於。”

  眼看李泰不服,李躍淡淡道。

  這裡學習算學共30名學生,被劃分為兩個專業,每個專業15人。

  “沒事,你要是以後喜歡這一門了,我們可以多去探討一下,皇家的孩子裡你是最聰明的那個,記得到時候會去把這阿拉伯數字教給大家還有國子監的那些人。”

  這樣雞和兔的腳數就縮小為原先的一半。

  要是眼前這個王爺找他討論儒學什麽的,自己可能就要陷入背詩和背詞的尷尬境地了。

  只要簡單運算一下就能求出來其中的數量。

  看著地上的不同符號,李泰差點陷入了沉思。

  同比於世界上的其他一些國家,目前大唐得的數學水平,遠遠領先於現在得世界。

  給聰明人上課就是感覺省心不少。

  李泰這個人自我認知很高,因為他從小就發現有太多的東西是人所不知道的。

  看著拿著樹杈在後院亂跑的李泰,李躍也是松了口氣。

  另一個專業,側重於應用,主要為工程技術、經濟、軍事等領域培養專門人才。

  想到這些,李躍緩緩道:“青雀,知識得積累不是一代人就能完成得,同樣幾代人得努力不是一代人就能輕易超越的。”

  “我們的古代文明,從一代人與一代人的口口相傳,到結繩記事,再到壁畫,後來到文字的產生,到造紙術,印刷術,書本的普及。

  這些技術都讓我們的後代,可以在前人已經取得的成就作為起點,而無須在從頭開始走上那麽一遍。

  青雀目前我們要做的就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將它開拓出更深的道路,讓後人未來也可以站在我們的肩膀上再去進行開拓。

  所以你無需對國子監裡的算學先生介懷,他們現在已經做到了最好的程度,後面的事情還需要我們自己去一起進行開拓。”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