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嶽父是李世民》第799章 鯨落下了
  張陽偶爾也會去臨時搭建的會審府衙旁聽他們的議論和商討。

  每每到了傍晚,這裡商討才結束,李泰安排人在村口建了好幾間屋子,甚至還有犯人被押到這裡。

  跟著鄭公走出臨時的官邸,張陽歎道:“近來范陽各地的事情都是張行成在主持?”

  鄭公目視前方捧著一卷書點頭,時不時咳嗽兩聲。

  這位老人家的背影一點都不佝僂,到了這個年紀還是一樣地挺拔。

  張陽笑道:“您老忙完這件事就來驪山養老如何?在驪山有您的故交。”

  聞言,鄭公的腳步停了停,他低聲道:“養老?老夫若是養老了這朝堂該如何是好。”

  “難道一定要一病不起,才要停下來嗎?”

  見鄭公沒有說話,張陽又道:“退而致仕,還祿位於君,這是很平常的事。”

  鄭公低聲道:“孩子,你可知貞觀的太平有多麽的來之不易,你可知當年玄武門一夜過去,有多少人頭落地?”

  張陽皺眉站在原地,可鄭公的腳步依舊。

  玄武門那一夜的事有很多的隱秘,當年鄭公是李建成部下的人,他知道的肯定比旁人要多。

  “你勸不住他的。”

  身後傳來了張公瑾的話語聲。

  張陽回身看去,“老師啊,鄭公好似背負著很多。”

  張公瑾緩緩點頭,道:“鄭公給你看了案件的卷宗了嗎?”

  “沒有。”

  “嗯,這就好,你是中書侍郎,鄭公只是讓你從旁協理,不該做的事不要做,不該說的話不要說。”

  “學生明白了,陛下與世家的舊怨,鄭公與陛下之間的舊事都不是我能參與的,老師希望我旁觀。”

  “旁觀吧,你能學到很多。”張公瑾撫須道。

  “學生明白了。”

  刺殺的事一開始沒有引起他人注意,只是這兩天夜裡又來了幾波刺殺,雖說驪山沒有任何損失,可這件事終究瞞不住了。

  最近夜裡,熊大總是被嬸嬸帶出去。

  這頭熊對氣味很敏感,但凡有陌生人踏足,它總是能夠發現端倪。

  把世家逼急了他們什麽事情都做得出來。

  長安城的人口太多,如果這件事發生在長安,又指不定會生出什麽亂子。

  派往驪山的兵馬也更多了,張陽站在驪山的半山腰上,從這裡可以看到下面兵馬布置的全部。

  李靖大將軍將龍武軍的兵馬分為三層,前前後後將驪山圍了起來。

  除了留一條小道,那是給驪山進出貨物的。

  皇帝以往也來驪山過冬,也不會這麽多的護衛,村子裡的村民並不知道這兩日來的刺殺。

  只是覺得近來很緊張。

  這些天以鄭公為首,禦史台,刑部,大理寺三方人手搜羅這些罪證,以及犯人和人證。

  皇帝與鄭公的約定的日子到了。

  大唐貞觀年間的第一次三法司會審。

  天可汗的翅膀硬了,手中有了強權之後,只需要一個由頭。

  而范陽學子的作亂,便是最大的由頭。

  又過了兩天,馬周帶著一隊官差來到了驪山前,李泰組織了人手給這些官吏安排休息與飯食。

  今天是正式開始會審的日子。

  張陽早早就醒來了。

  李玥拿出夫君許久沒有穿過的官服,使勁拍了拍,整理一番之後給穿上。

  “好久沒有見到夫君穿官服的模樣了。”

  張陽笑道:“今天難得正式場合,總要穿的,有點樣子的送葬世家。”

  李玥整了整夫君的衣領,又仔細看了一遍,“還是這麽合身,這麽多年過去了,沒見胖也沒見瘦。”

  小清清騎著熊早就等著了,她很激動可以看到會審。

  張陽穿著官靴走出家門,帶著女兒與熊大走下山。

  清晨時分,風雪剛停,天空依舊陰沉沉的。

  此刻驪山村外的會審官邸前,遠處站著不少人,有很多都是這一次觀摩會審,看看那些世家子弟到底會落得什麽下場。

  狄仁傑與張柬之站在人群中。

  “那位就是驪山的縣侯。”張柬之第一眼就看到了站在一頭壯碩棕熊身邊的男子。

  “你怎知曉?”

  張柬之小聲道:“長安城早有傳聞,這位裡驪山縣侯養著一頭猛獸。”

  說罷,張柬之又道:“身側有猛獸相伴之人,都不是好人。”

  狄仁傑不屑道:“你是典籍的聖人之言看到的和諧?”

  張柬之道:“我等後輩自當要多讀聖人之言。”

  人群距離這位會審的官邸很遠,相隔三十丈相望。

  想要再走近就被官兵攔著了。

  官邸前,張陽見到了岑文本。

  “縣侯參加此次會審,還帶著女兒和這頭猛獸?”

  “本就是自家前院,她是來散步的,順便來旁聽。”

  小清清坐在熊脖子上抬首道:“我家熊大又不會咬你。”

  張陽看了她一眼,低聲道:“叫人,文本伯伯。”

  她這才不情願地喊了聲,“文本伯伯。”

  岑文本撫須道:“老夫與你爹的官階相同,往後若是想學朝政,可以來長安城尋老夫。”

  “謝文本伯伯。”

  這孩子盡管一臉地不情願,但岑文本眼神中多了滿意之色,“可惜了,老夫家裡也就一個女兒。”

  張陽冷哼道:“怎麽?難不成是兒子就要與我驪山定親了?”

  “你們驪山是商賈之家,老夫拉不下這張臉。”

  “呵呵呵……你拿我們驪山的東西的時候,臉皮就挺厚的。”

  岑文本疑惑道:“有嗎?”

  張陽當著他的面,對女兒道:“這個文本伯伯不是好人,你爹爹我遇見他就沒好事,切莫與他走得太近。”

  小清清重重點頭,“女兒明白。”

  岑文本的笑容僵硬在臉上,“縣侯,你實在是……”

  張陽又道:“馬上就要開始了,我們先去準備。”

  小清清騎著熊站在一側,從觀眾的角度來看,她是距離最近的觀眾了。

  張陽走入這處臨時的官邸,還有文吏忙前忙後。

  鄭公主持這次會審,趙國公與房相也都到場了。

  場面很嚴肅,大家都是沉默不語的,張陽有些擔心這個時候李泰會拿出茶葉蛋來。
    “縣侯,近來在嶺南出了一個人。”

  “嶺南的什麽人能讓文本兄在意?”

  岑文本小聲道:“渝州有個叫侯弘仁的將領,侯弘仁自牂牁開道出兵,又出邕州,以通交桂蠻,招降了十余萬戶。”

  張陽倒吸一口涼氣,“什麽時候的事?”

  “早年前就安排了,最近才送來消息,說不定就此可以打通南詔。”

  張陽神色多了不悅,又道:“文本兄是知曉了南詔在我手裡,來警告我的?”

  岑文本撫須笑道:“縣侯是南詔王,南詔是大唐的臣子之國,怎會輕易出征臣子之國。”

  “我看你就是不懷好意。”

  兩人說話間,就有一夥人被押到近前。

  張陽與岑文本一起落座,目光觀察著這些世家子弟。

  看他們的衣衫還有些名貴,看來剛被抓來沒多久就在這裡進行審問了。

  鄭公與皇帝都不想給范陽太多的喘息之機。

  張陽作為一個旁觀者,看著這一次會審安靜進行。

  鄭公念著一個個人的名字,一樁又一樁的罪行,此刻這位老人家沒有半點咳嗽,而是嗓音渾厚。

  正在念誦著罪狀,一騎快馬從遠方而來,來人到了近前翻身下馬遞上了一卷奏章,“范陽急報!”

  岑文本站起身接過急報,交到了鄭公手中。

  急報看完,鄭公又交給了房相與趙國公。

  會審被打斷,紛紛議論起來。

  張陽揣著手閉目端坐著,從這些文吏的議論聲可以得知,范陽盧家帶著一批兵馬想要造反,在李君羨的炮火下全數被炸死。

  其中范陽盧家六戶主家皆亡,主家長輩皆被斬首。

  三百余戶人被殺,有讀書人一把火燒了范陽盧家的宗祠,將范陽盧家燒了個乾淨。

  鄭公站起身念著這份急報,跪在地上的正在受審的世家子弟咬著牙哭了起來。

  忽然有其中一個世家子弟大聲道:“天可汗!我們范陽盧家亡了!”

  鄭公低聲道:“鬧事的學子朝中自然會給一個公道,你們范陽買賣他人家眷,將鄉野村女賣入賤籍,奪人家產,殺人全族,卻還逍遙在外,這世道的公義早就你們這些敗盡!”

  說話間,鄭公的語氣帶著顫抖。

  世家子弟皆是在場啜泣,“近百代人,六百年的世家沒了!”

  還有世家子弟大喊道:“天可汗!你想要的就是這般嗎!”

  皇帝不在這裡,也不會聽到他們的怒吼與啜泣聲。

  張陽緩緩睜開眼,面無表情地看著他們。

  如果說世家要亡,那是這個時代的選擇,是所有底層人的選擇。

  皇帝不可能站在世家這一頭,而去一起壓榨底層人。

  從李世民要興盛科舉開始,就站在世家的對立面。

  時代的大風吹來,誰也攔不住,誰也阻擋不住。

  終於這些人被帶了下去,魏征朗聲道:“嗟我萬民!爾肅爾聽,世人痛苦,火熱水深。世家門閥,為虎作倀,高門望族,以梟以張!本朝興科舉,以興公正……嗟我萬民,爾肅爾聽,社稷深重,火熱水深,山匪世家,為虎作倀,手握權柄,以梟以張……”

  魏征深吸一口氣,放聲朗道:“嗟我萬民!矢爾忠誠,興世間公道,共賦同仇!”

  幾聲嗟我萬民,讓底下的世家子弟不再啜泣,不再哀呼。

  聲音傳遞得很遠,遠處的圍觀的群眾也聽得清清楚楚。

  有人記住了這篇文章。

  張柬之忽然大喊道:“好!”

  與之而來的是所有人的歡呼。

  在這等歡呼聲之下,一把朝著世家而去的屠刀落下。

  裴宣機終於拿出了討世家檄文,這篇檄文也落到了鄭公的手中。

  世家子弟終於被帶下去了。

  群眾的歡呼聲一浪接著一浪,天可汗到了這一步,終於是走在了群眾的路線上。

  這場會審不出意料地進行得很順利。

  眾多文吏已經開始收拾,三三兩兩的離開了。

  張陽見岑文本還端坐著,問道:“文本兄不回去嗎?”

  “不知為何,總覺得身上的擔子松了許多,縣侯覺得呢?”

  “我本就鄉野之人,哪來的擔子,文本兄說笑了。”

  岑文本緩緩站起身,“身上的擔子應該更重了才對的。”

  會審進行了半日就結束了,狄仁傑策馬來到長安城前,又狂奔跑向皇城,耳邊都是喧囂的風聲。

  到了禮部門口,狄仁傑扶著門喘氣。

  一個水囊遞來,他伸手接過,灌下了三兩口,這才感覺舒坦了許多,將水囊遞回,擦了擦嘴道:“多謝……”

  正抬頭一看,發現給自己遞水的正是許敬宗。

  狄仁傑苦惱地拍了拍腦門,“這皇城中唯有禮部開著門,除了許尚書也不會有別人了。”

  許敬宗倚著門問道:“結束了?”

  狄仁傑坐在門檻上,低聲道:“許尚書,鯨死了。”

  許敬宗頷首道:“早晚的。”

  “為何說是早晚?”

  許敬宗淡淡道:“這世道永遠不是一兩個人說了算的,世家與皇帝不成為一家人,那就會成為敵人。”

  “許尚書的意思是說,就算是現在天可汗不做這些事情,往後也會有人除了世家。”

  許敬宗點頭道:“世家會在,會留在史書上吧。”

  狄仁傑思索著又道:“總覺得這一切太快了。”

  許敬宗笑道:“很久了,你只是看到了會審,不知道當年陛下為了編撰氏族志遭受了多少非議。”

  不多時,李義府也快步跑來,“許尚書,許尚書!”

  許敬宗板著臉道:“別嚎了,老夫都知曉了。”

  李義府與先前的狄仁傑一樣,先是扶著門喘了好一會兒。

  而後三人一起坐在門檻上。

  李義府小聲道:“范陽那邊出大事了,有很多人被抓了,包括那些鬧事的文人和賤籍。”

  同樣是賤籍出身的李義府很是振奮,他覺得往後會有更多像他這樣的人找到出路。

  李義府抬首道:“若是將來有一朝,下官也能位極人臣,就要一把火燒了氏族志。”

  許敬宗不屑一笑,道:“你現在的道行想要位極人臣……不可能。”

  “許尚書,何以見得?”

  “在我們的上頭還有一個中書省。”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