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嶽父是李世民》第544章 睡著都能笑
  一路上倒是還算是順利,不過在關中各地,以洛陽為中心已經有不少人尋李悻。

  可見世家恨透了這個人,卷走了這麽銀錢,更是在洛陽一把火將他的住處給燒了。

  “魏王殿下,那李悻已經回到了我們在長安城外的住處。”

  李泰點頭道:“他現在在做什麽?”

  “此人一落腳便整日胡吃海喝,要把自己吃成一個胖子。”

  “姐夫,你說這人對我們還有用嗎?”

  張陽笑道:“吃成了胖子之後,再給他第三個身份,送去西域給我們賣糧食。”

  這話讓李泰一點都不覺得意外。

  這些銀錢根本不能滿足姐夫,李泰看著這次白糖生意的帳冊,帳冊很簡單,無非就是幾次世家子弟采買白糖的數目。

  如此多的銀錢,其中買得最多便是清河的崔氏,他們家獨佔其中三十萬貫這個大頭。

  估計人都要氣瘋了。

  五十四萬貫銀錢,李悻沒有動過一文一分,這個靠著虛假的價格抬價,再由擊鼓傳花來交易的遊戲,終究是結束了。

  看到這些銀錢的這一刻,李泰感覺整個人都輕松許多,好像心頭的石頭已經落地,再也不用擔心會不會有人殺到驪山來。

  出了潼關之後經過華山又遇到了幾次盤問,但只要拿出魏王府的身份,對方也不會過多為難。

  又一匹快馬而來,來人朗聲道:“驪山縣侯張陽何在?”

  張陽上前一步,“正是在下!”

  “接信。”

  一卷竹簡丟了過來,張陽一手接住對方已經策馬離開了。

  張陽取下上方的封蠟,打開這卷竹簡看著,掃了一眼看到落款是在太原養病的王珪送來的。

  仔細看著信中的內容,說的是洛陽城外有一支兵馬,這支兵馬是陳果仁安排的,不論洛陽是否定罪,這支兵馬都會選擇一個時機來接下要往長安城論處的世家子弟。

  就算是陛下安排在外的兩千飛騎營也擋不住。

  對方增派了至少兩萬兵馬。

  而洛陽城內,屈突壽鎮守洛陽,手中握有兵權,不論此刻世家是否要攻打洛陽,還是劫出被困的世家子弟。

  他都做好了隨時面對敵人攻城的打算。

  此刻的世家如同熱鍋上的螞蟻。

  當初讓李泰提點一句多賣一些給清河崔氏,可能是這個李悻會錯意了,導致他不停地將貨源塞給清河的崔氏。

  導致現在清河一系手中掌握著巨量的白糖,但此刻已經無法再將白糖賣出去了。

  張陽苦惱地撓了撓頭,辦事還算是利索,又有些沒腦子太過刻意了。

  不知道的還以為這個李悻是不是和崔家有一腿。

  好在此刻他自己也抽身離開了。

  洛陽城內出現了一批鋤強扶弱的人,那都是賣紅燒肉的家夥,他們整日遊走在孫伏伽的禦史官邸外,擋住了三次刺殺,五次縱火,六次下毒。

  在城內還有世家子弟的人手,這些人手自然想要救出自家的公子,手段無所不用。

  而此刻洛陽上上下下都在給孫伏伽與馬周爭取時間。

  他們倆人要面對世家最大的報復,要應對這種報復只能是先給這幾個世家子弟的罪名坐實,包括之前見劉周倆人被活活地打死。

  事涉數十條人命,私放錢貸,侵佔田畝,強買強賣罪狀一時間罄竹難書。

  想要坐實罪名需要人證,受害人,以及罪人的供狀。

  將來要面對朝中的盤問,這些缺一不可。

  孫伏伽和馬周必須要將事情做仔細了。

  洛陽只是第一站,之後拿到長安城,還要再次盤問,列入卷宗。

  這是朝堂與世家之間的關鍵一戰。

  讓世人明白世家子弟不是不可戰勝的。

  這個就像是打開了水閘,為禍一方的地方豪族會被黔首鄉民們積累的怨氣吞沒。

  只要天可汗站在群眾這一邊,那麽群眾就能舉起火把,從長久地壓迫中站起身,一把火燒了這些門閥。

  讓世人明白大唐永遠是站在群眾這一邊的時候,那就是眾人推山,一起將七百年的世家門閥推倒的最好時機。

  張陽將信遞給李泰,“王珪老先生在太原老家養病,而且還是個守舊的人,就連這竹簡都用包漿了,就不能做個新竹簡嗎?還是說他老人家生活節儉,連個新竹簡都買不起了。”

  拿過信看了一眼,他連忙道:“立刻將此信送到長安城,交給父皇。”

  “魏王殿下,拿些布匹紙張,還有筆墨給太原的王珪老先生送過去。”

  看自己的侍衛已經帶著竹簡離開了,李泰低下頭,“直接送銀錢不是更好嗎?”

  “魏王殿下,老先生高風亮節,我們不要這麽俗氣。”

  話音落下,李泰遲遲沒有答話,注意到對方似嫌棄又鄙夷的神情。

  張陽不自覺清了清嗓子,“我從來沒有否認自己是個俗人,但面對高風亮節的人,我們也不能太俗氣。”

  李泰歎息一聲,轉身離開。

  驪山缺錢,更缺資源,這些銀錢就是與朝中談判的籌碼,在驪山沒有掌握自主的資源之前,還需要借助朝堂來提供資源。

  之前與工部合作之後,驪山就嘗到了甜頭。

  可閻立本也是一個精明的人,他不會一味地提供石料與木柴,並且還會向驪山索要技術。

  從去年開始,工部就停止向驪山輸送石料與木材了。

  好在修建新家的木材與石料都夠用。

  李世民也只是給提供一時,他也不一直做好事給驪山充足的石料與木材。

  有道是沒有需求就創造需求,這就像是人們原本不需要漱口水,但只要給一個需要漱口水的理由,並且再給一個有利之處的由頭,才能讓人們產生自己需要這個東西的念頭。

  追著皇帝使勁奶也是一件很頭疼的事情,一方面要考慮到這個皇帝野心有多大,另一方面還要考慮到與皇帝談條件時,自己吃了多少虧。

  想著這些事情,張陽心情便很不好,要發展就需要資源,當資源的需求量達到一個水平,銀錢就成了購買資源的一個工具。

  這是眼下驪山最需要解決的窘迫情況。

  張陽對人招呼道:“將這些銀錢都送入村子,帶到我家門口。”

  “喏!”

  十輛車馬就這麽慢慢悠悠入了村子。

  馬兒拉著很吃力,銀餅和銅錢的重量都快壓塌輪轂。

  他們將銀錢送到之後便離開了。

  張陽走入馬車,拿起一個布袋子,因為重量太大,沒有拖著底。

  負重不堪的布袋子當場裂開,銅錢便嘩啦啦地掉了出來。

  這個動靜也引起了院中正在上課的孩子們與媳婦的注意。

  李玥快步上前,讓嬸嬸幫忙將其中一輛馬車的銀錢全部拿出來,當看到堆積成小山的銅錢,還有一大堆銀餅。

  她許久沒有講話,癡癡地捧起一把銅錢,小聲道:“我們驪山要賣多少棉布才能掙到這麽多的錢?”

  如今驪山最緊俏的生意就是棉布。

  至於肥皂這種消耗品就算是在夏天的旺季,也比不上一個冬天賣出去的羊毛布和棉布。

  就這樣,驪山一年最多的利潤撐死十萬貫,而這兩年利潤下降,從去年開始驪山的利潤交了賦稅,再給村子裡勞作的村民工錢,拋去成本,剩余在自己手中也就剩了四萬貫左右。

  好在媳婦持家有道,讓自己家的存款和現錢都維持在八萬貫打底。

  今年給太極殿的那位老丈人不少銀錢,準確地來說驪山並沒有外界傳聞的這麽富裕。

  而且能夠留有這麽一份家底也不容易,在之後的支出上還要小心翼翼,眼下要留著銀錢去買薛延陀送來的煤炭。

  銀餅和銅錢都要經過稱量,李玥和孩子們一起做著帳目,一車車的銀錢送入庫房,這種場面很是喜人。

  一輛馬車接著一輛馬車,光是盤算就費了大半天的時間。

  銀餅比銅錢多,因為用銀餅來交易大宗貨物,這是各地交易時的共識。

  況且相比銅錢也分為好銅與壞銅。

  一些發了霉的銅錢只能算是壞銅了。

  就算是壞銅也有重鑄的價值,在驪山則是相反,驪山更願意用銅錢來交易大宗貨物。

  大唐貨幣用的都是通寶銅幣,掌握了足夠多的銅幣,也就有了朝中談條件的籌碼。

  這關系到銅錢的價值體系,以及大唐的經濟穩定。

  相比於用手雷把長安城炸了,擁有足夠多的銅錢也是一種自保的手段。

  若是大量的銅錢出現市面上,也會導致錢不值錢,有點玉石俱焚的意思。

  明天就是除夕夜,村子裡上上下下都在為了大宴席做準備。

  從上午一直忙到了夜裡,李玥第一次感覺到數錢數到手抽筋的感覺。

  小清清總是喜歡爬進錢堆中,每一次都是小熊將她從錢堆裡叼出來。

  她厭煩了揮動小手掌打了打它,以示不滿,再是邁著小短腿要爬上錢山。

  可每一次當她快被銅錢淹沒的時候,又被這頭熊給叼了出來。

  還在牙牙學語的年紀,就這麽喜歡銀錢,長大了多半和她娘一樣是個愛財愛錢的。

  說來這也是家裡第一次得到如此多的銀錢。

  李玥的臉上寫滿了幸福地捧著帳本,帶著一些撒嬌的語氣,“夫君。”

  張陽給府庫的三把大鎖都鎖上,點頭應了一聲,“嗯。”

  “夫君。”李玥笑得眯起了眼,“我們有錢了。”

  “確實有錢了,可往後還要繼續花錢。”

  她拿著帳本眉眼帶著笑容,“以後我們家再也不用為了銀錢發愁了。”

  “我們家確實不用為了銀錢發愁了,你父皇現在說不定更愁。”

  李玥拿起手中厚厚的帳本敲在夫君的肩膀道:“父皇是父皇,我們家是我們家,再者說了,夫君借給朝中的銀錢不少了,我們家到現在也沒有收回本錢”

  家裡的銀錢確實是越來越多,張陽心說,“就算是家裡錢再多,我還不是就這點零花錢。”

  李玥邁著輕快的步子,“四千五百斤的銀餅,算上六千貫銅錢,算上舊銅與鏽銅的損耗,我們家這一次入帳有五十八萬貫呢。”

  “是啊,這麽多錢把馬車都要壓垮了,魏王殿下說一路來累死了十匹馬。”

  媳婦完全沉浸在了有錢的喜悅中,算上自己本來就有銀錢,距離百萬貫家產又近了一步。

  滿打滿算已經有了七十萬貫的銀錢儲備。

  仔細想來,張陽越發覺得諷刺,從洛陽卷來的銀錢壓垮了馬車從潼關運到驪山,更是累倒了十匹戰馬。

  這還只是其中一部分,洛陽一地就有如此多的銀錢。

  可見世家各地盤踞幾百年,就算是隋末大亂十年,他們的家底依舊豐厚。

  而朝中呢,是李世民要北征薛延陀,都要精打細算收緊了褲腰帶來擠出這麽一些錢餉用在兵事上。

  朝中用來治理社稷的錢都不夠,豪強藏富卻能為禍一方。

  孩子們也很高興,他們從沒見過這麽多的銀錢,也在小聲議論自己數了多少錢。

  快樂的氣氛是會感染人的,還不懂事的女兒也很高興,也不知道她在高興什麽。

  孩子們幫忙數銅錢稱量銀餅累一天,也早早睡去了。

  深夜,張陽躺在床榻上,看著外交院最近寫的地理志,講的就是波斯的地理情況。

  “嘻嘻嘻……”

  也不知道媳婦是不是說夢話,突如其來的笑聲,讓人打了一個激靈,真是睡覺都能笑出聲。

  媳婦翻了翻身枕在手臂上,甚至還擦了擦她自己的口水,有些年頭沒見她睡覺流口水了。

  外交院記錄的波斯情況很詳細,琉璃在西方還沒有完全普及,就算在大食琉璃也是稀罕物。

  用琉璃收割全世界的想法,一直在心中盤算著。

  光靠那顆灰蒙蒙的鴨蛋般大小的玻璃球肯定不行,工藝需要提高。

  “夫君該睡了。”李玥呢喃著,還在肩膀上蹭了蹭,半睡半醒的模樣。

  “我在想,下一次要掙多少銀錢才能讓你比現在更高興。”

  靠著肩膀,她低聲道:“一家人好好的我就高興。”

  張陽放下書卷吹滅油燈,“明天晚上我們看煙花。”

  ……

  驪山的部分消息和宮中是相通的。

  尤其是李泰手中的侍衛,他們除了保護魏王李泰以外,還是李世民放在驪山的眼線。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